查看原文
其他

开门弟子要出师了

Y叔叔 YuLabSMU 2022-09-20

2018年9月来南方医,2019年9月有第一批学生,今天举行了答辩,算是完整地培养了第一届学生,我们很荣幸请来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杨建荣教授担任答辩主席,以及中山大学中山肿瘤防治中心的左志向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左大明教授、南方医院杨新平教授和生物信息学系朱浩研究员作为答辩委员。



博士生徐双斌,主要从事微生物组学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论文主要内容是开发了MicrobiotaProcess(文章在审稿中)、开发了ggtreeExtra并发表了一篇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一作)、分析了绝经前后女性骨质疏松和肠道菌群的关系(Aging-US,共同一作)。除此之外,还开发了ggbreak并发表在Frontiers in Genetics(一作),ggstar等包,参与维护ggtree全家桶(N作文章若干)。



硕士生周烺,开发了ggmsa,ggtree里面有个msaplot函数,我本来是打算搞个更好的版本,把树和MSA画在一起,最后做的还是超出了预期,加入了像sequence logo, sequence bundle,RNA二级结构(并且我们拓展到可以比较结构,可视化相互作用等功能),可视化基因组比对结果(MAF文件),以及可视化序列重组信息等。就在答辩前一周,这个工作顺利被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接收。另外还封装了一个将序列数值化的C++软件为R包,方便将序列特征转换成数值向量,应用于机器学习中。



硕士生冯婷泽,基于癌症干性预测肝细胞癌预后以及识别索拉非尼耐药机制,这个工作是基于TCGA和GEO的数据挖掘,最后找到了4个关键的基因,并且propose了调控机制,文章在修回中,大概率是可以接收的。工作还是蛮好的,缺陷是我们没有自己的数据,以及没有实验条件后续往下做,另外我对她的指导也没有像写R包的那么多。


恭喜三位学生顺利通过答辩,希望在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今天还和杨教授谈起我们是怎么成为网友的,杨教授是ggtree最早期的用户,当时在微博上给我发私信,说ggtree在circular layout上的tip labels有些是翻转的,杨教授问完问题之后,又提出了解决方案,于是他的方案就成了geom_tiplab2(),当然现在已经不需要用geom_tiplab2()了,不管是什么layout,都可以直接 + geom_tiplab()。(为此我专门登录了许久没上的微博,重温一下,并在此处感谢杨教授对ggtree的贡献)。



和左教授倒是第一次网友见面,希望以后和各位教授(包括校内的三位教授)能够有更多的交流,以及合作,最好是能够搞事、搞事、搞大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