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恭喜The Innovation喜提首个影响因子32.1分

Y叔叔 YuLabSMU 2023-09-03

在2021年初,北航的张大可老师跟我介绍了The Innovation,跟我说也欢迎生物信息学的文章投过去。当时正值大家在写基金的时候,而我连续两年没中基金,被强制要冷静一年,内心多少有点郁闷

我说要不然写一篇clusterProfiler新版本吧,引用肯定是有保障的,也算是我对国期刊的支持吧。基本上一气呵成写完了,毕竟历经10年,可以说要表达的东西,都已经在我脑海里跑过几遍了。写完之后,自己读了读,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我真的是可以先去试一些高分的期刊,要是被拒了再给The Innovation。我想这可能是常规操作,因为之前我在Frontiers in Genetics搞个可视化专刊的时候,就有人咨询我,大家说得好好的,最后对方投了Bioinformatics。但我是君子一言,说好了这一篇投过去,我写完直接就投了。这篇clusterProfiler 4完全没有尝试过别的期刊。

2021年我们还发了一篇MBE,在此之前南方医10+的文章可以有一个博士指标,以为稳了,结果2021年的要求变成了两篇10分,因此错失了一个博士指标。如果clusterProfiler发表在有分的期刊上,条件就符合了,起码像NAR这种肯定是要的。NAR的web server这些,只要你发表两年有足够的引用(好像是50?),他们就欢迎你再投个新版,所以啊,不要以为国外的这些期刊不搞影响因子,他们也是搞的!就clusterProfiler的引用,他们绝对是要的。接下来大家又都知道了,我在接连没有基金之后,又接连没有博士生。做为一个青椒,任性总是被现实打趴下。

好在clusterProfiler不负众望,按照当前的数据,如果除掉这一篇文章,算下来的IF = 22.97,这一篇文章为期刊拉高了9.1分。支持国产期刊发展的初衷得以实现,也稍微抚慰了一下弱小的心灵。

2023年我们还有另一个工作,是微生物组的分析工具,MicrobiotaProcess包,这个R包也是我们历经几年时间的打磨。我相信会像我们以往的R包一样受欢迎,欢迎小伙伴们使用。

The Innovation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是非常不容易的。除了成为见证者,也希望大家能够成为参与者,一起支持期刊的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