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视“人地关系”,地理学视角下的水土流失治理研究

地理研究 2022-04-02


当前,我国面临着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优化国土资源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产业优化升级、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其中涉及“人地关系”所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任何单一学科解决这些问题都显得单薄无力。


地理学以研究视野开阔,具有多因素的综合性与跨学科的交叉性等特征,既有自然规律的研究又有社会经济规律的研究,因而在研究涉及上述各方面问题时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福建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研究就是典型的实例。




广泛的应用领域与独特的思想方法



地理学研究与应用领域广泛,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时期内,地理学走的是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以任务带学科”的路子,把主要力量投入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当年我国在宣传地大物博、无偿使用土地和水资源的背景下,地理学者作了大量的区域考察,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态势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率先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这一战略思想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随后地理学者形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等成果也成为制定国策的依据。




在产业应用方面

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秉维在国内率先倡导和开展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结合中国国情与农业生产实践,致力于将地理学理论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地理学者提出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镶嵌农林复合系统等农业最佳生产模式都在农业生产上产生重要效益。



在城市建设上

地理学者对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城市化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地研究,提出的宏观策略推进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在社会与环境建设方面

地理学者运用地理学思维,设计生态建设方案,制定改造环境和建立地域生产综合体的计划,研究区域开发与改造山河的最优方案,研究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土壤流失以及用地比例失调的原因,并提出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各种措施,为区域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基础性贡献。


地理学独特之处在于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着落点,综合跨越若干个学科来解决问题,并把“人地关系”、系统和空间3个核心理念串联成思维脉络,将其分别定位为灵魂、支柱和本色。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灵魂,研究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人地关系”,所谓“见地及人”。“人”与“地”的关系表现在:对人口生产、物质生产、生态生产和社会文化生产的协调,使其形成正向相互作用。现代地理学把“人地关系”上升到人地系统的层次上来研究,由分析性向系统性思维转换。没有系统思维的支撑与架构,现代地理学就不复存在,因此称之为支柱。地理学研究对象都毫无例外地发生在特定的空间中,空间思维是地理学分析研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影响的基础,将其定位为“本色”。


现代地理学有区域论、生态论、景观生态论、区位论和数量论5个常用方法论,其中生态、景观生态、区位、数量等方法论都是把各自独立学科的原生理论与“人地关系”的思维有机融合,从而产生次生理论。地理学研究地理现象采用系统分析、空间分析、野外调查和室内工作等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揭示其变化的性质、过程、程度与机理。地理学者提出的宏观策略一般是坐落在微观研究基础上,所谓“微入宏出”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地理学的优势在于它有一系列独特的核心理念、方法论、研究方法和着落点构成的知识体系。这在长汀水土保持研究中得到充分展现。



20世纪40年代,福建省长汀县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建立了全国仅有的3个土壤侵蚀试验站,长汀县土壤侵蚀治理研究经历半个多世纪一直在生物、工程和农业3个措施上“绕圈子”,治标不治本,虽然局部地区恢复青山,但当地群众“靠山吃山”,始终处于贫困状态,于是边治理边破坏现象反复发生。


长汀的严重水土流失引起了福建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2000年开始,把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有序实施民生性—协调性—持续性的“三步走”治理方针,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昔日烈日炎炎的“火焰山”重新披上了“绿装”。长汀治理模式与成效誉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品牌,在我国南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长汀这一转变过程,应用地理学“人地关系”思维分析得出结论:水土流失源于贫困,又是贫困之源。人类活动对土地的过大压力,导致“人地关系”失调是水土流失的主因,协调人地矛盾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水土保持必须在观念、策略和技术上转变,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宏观策略,在应用实践中实现技术瓶颈、空间局限、体制障碍突破性的成果,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地理学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了独特优势。


研究问题落在特定空间点上



地理学是由区域论起家的。地球表层并非均质,而是由不同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组成的综合体,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地理学大量的研究工作都着落在特定空间上。针对全球、区域、地方的不同空间,研究每个空间差异性的机制以及如何利用机制再造符合人类需要的空间环境,所以有“地理学是人类活动的空间科学”之说。


因此,水土流失治理与研究不能脱离特定空间,必须根据特定空间设计不同的治理模式。水土流失区特定空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与经济水平的空间组合,各种空间组合都有各自适应的模式。长汀治理水土流失总结出封山育林、生态林草、低效林改造、工程改造、农业良性循环等多种治理模式,若脱离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评价,必然推崇农业良性循环模式,但在恶劣生态条件下,盲目复合经营许多农作物,无法收到实际效益。在这种条件下,只能先行林草治理。


可见,某种模式能与特定空间相适应就是好模式。例如:对自然基底较好,人类活动相对弱并容易控制的地区采用自然恢复措施,主要是实施封禁治理;对自然基底极度脆弱,难以自然恢复的地区则采用强化治理措施,如生态林草、低效林改造;对极端侵蚀的崩岗形态,采用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上拦下堵中削坡加林草措施;对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地区设计农业良性循环模式,突出农业资源系统耦合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鉴于水土流失区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应有多种模式共存的可能性。因此,生态恢复重在构建合理的生态空间格局。


剖析问题落在“人地关系”上



地理学研究要面向国家需求,立足“人地关系”,在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的过程中突出学科本身“特色”。在长汀水土保持研究中,地理学的应用将剖析问题的落脚点放在“人地关系”上, 总结了长汀治理“三步走”的经验:


2000年

长汀经济水平很低,人均GDP只有4296元,土壤侵蚀率高达22.7%。这时水土保持强调民生性,提出“放下斧头,扛上锄头”口号。政府出资补贴,引导农民以煤、电、沼代柴,既解决农民的生活燃料,又解决滥伐问题。同时,鼓励农民开发性治理荒坡地,变土壤侵蚀区为经济作物区,增强农民治理水土流失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

2007年

人均GDP提升到10534元,这时水土保持强调协调性,关注治理模式与空间的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组织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土地压力,使土壤侵蚀率下降到14%。

2017年

人均GDP提升到51741元,此时水土保持强调持续性,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建设新农村的一项内容,作为区域发展的一部分,推动土壤侵蚀治理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生态恢复产业化,谋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促使整个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土壤侵蚀率再度下降到8.36%,全过程都可以看出产业治贫、发展经济对水土保持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现在有一个误区:把水土保持只视为一门自然科学技术,局限于自然要素层面与单项技术的研究与治理,少有社会科学技术的介入,忽视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没有把“人地关系”失衡作为水土流失主因来看待,以致治理与研究只能做到治标而不治本。笔者认为,水土保持研究要从传统的治山治水、“见地不见人”的固有思维,提高到产业治贫、“见地及人”范式上来,把民生问题、农民增收等“人”的问题贯穿水土保持工作全过程,以水土保持产业化为主线,构建水土保持与精准扶贫互动的链条。


审视问题落在综合集成点上



在解决环境治理、区域开发、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城市规划、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最能体现地理学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通过多学科理论,多视角、多因素、多方法的综合,表现出认识地理环境的强大洞察力。在长汀水土保持研究中,这一点主要体现于“三观”:治理整体观、技术耦合观、管理联盟观。


治理整体观。

虽然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水土治理模式便于政府制定政策和统一管理,但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更符合水土保持的自然规律,便于与江河防治相衔接,有利于建立符合山区特点的生态经济体系。为此,这项工作必须树立整体治理新理念,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水土保持产业化为主题,以区域生态、经济同步发展为目标,注重整体的布局与效益,注重治理与开发相结合。通过线性规划、多目标、交互对策,构建与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水土保持的持续性,并通过建立示范区使水土保持各项措施被生产者所接受,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户生产的盲目性。


技术耦合观。

长汀县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中探索提炼出了诸多技术成果,并都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推广效果,但大都限于单项技术,而单项技术无法实现整体功能。例如:长汀造林工作虽然卓有成效,但也出现了“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空中绿化”景象。究其原因是土壤肥力不足,即使造林,林木生长细弱,稀疏的树冠难以保持水土。然而,树壮必须地力高,长汀涉及提高地力的一些单项技术都有专门人员在研究,如:利用水土流失地种植Ⅱ系狼尾草,狼尾草养猪,猪粪用作沼气原料,沼液沼渣用作肥料还山等都取得成功,但未能形成“草—牧—沼—肥”集成技术来解决肥源问题。此外,这项工作还要求多部门联动,从单项技术向配套技术组合转变,探索产、销、加工、服务、推广等多环节集成技术,创新交叉性生态经济耦合技术体系,实现治理与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管理联盟观。

实施小流域治理必须克服生态系统完整性与管理分割性之间的矛盾。要突破行政管理上分兵把守、分割管理的现状,建立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的联动机构,实施“域长负责制”。跨行政区域界限的联动机构应拥有适度决策权力,通过规划、计划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规,组织指导小流域水土保持产业化工作。这个联动机构除行政管理单位之间的工作联盟形式外,还可以鼓励企业、集体、农户、外资等参与,开拓多元投资的渠道,改变历史上单一靠政府投资的做法。但是,这需要给投资者以公平的市场环境,保证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坚持多部门联动通力协作,与当地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走上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路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 朱鹤健


-END-

声明:除特别注明原创或授权转载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感谢每个人的辛勤付出和分享,地理研究有您更加美好!

点这里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