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江没有奇迹,“寄生”在城市背后的真凶

麦田 城市设计 2023-02-06

2020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寄生虫》描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两家穷人为了争夺在富人家的寄生权发生血案冲突,而善良的富人却成了牺牲品。

 

每个看这部影片的人,大约都有一个疑问:到底谁才是杀死富人的元凶?

 

我们似乎可以从网络的声音里得到很相似的答案。寄生虫、“气味”、内裤、贫富差距、社会高压、歧视……都可以被认定是凶手。它们同样烙刻在韩国许许多多的左派电影里。

 

但这些东西也许还不能算是本质,在它们背后,一只隐形的手正伸向城市的痼疾。


《寄生虫》剧照


 

01

无法逃离的地下室

 

故事从低矮的小窗推进穷人金基泽一家的生活。为了连上地面的咖啡店网络,他们穿过狭窄的地下走廊,在堆满杂物的卫生间里拥簇坐下。

 

外面的人正在用大管子对街区喷射消毒气体。浓雾突然滚滚袭来,透过窗户,装满了他们整个的屋子。

 

有个夜晚,这里下着大雨,水漫过所有的房间,屋内物体四处漂浮,人的好像是悬着一颗头在污水里飘荡。

 

这里是韩国一千多万人口的首都内随处可见的隐秘角落。当首尔人沉醉于繁华的都市盛景时,这些穷人们在半地下室内经历着一番与贫穷和窘境的搏斗。

 

《寄生虫》剧照


《寄生虫》剧照


1970年,韩国政府颁布新的《建筑法》,要求所有新建的底层公寓都必须要有地下室,以便发生战争时能够躲避。新法令的背景是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以及可能一触即发的美苏战争。

 

这些临时建筑那时还不是阶层鸿沟的象征。80年代,为了缓解住房危机,韩国政府开始允许这些半地下室用于出租。

 

40年后,电影里金基泽一家便是住在这种半地下室里。周围几乎都是和他们一样的穷人,狭窄的街道,破旧店面的装修,高低错落的道路连成一片,建筑的间隙都缠满塑料快脱落的电线,墙上都全是残缺的布告。

 

这些半地下室与它周围破旧的街区,有一个比较温和的名字,叫棚户区——“贫民窟”那是上个世纪的词汇了,各个国家都很巧妙地用别的单词代替它,对外宣传自己国家没有贫民窟。

 

在《寄生虫》中以另一个名字出现的食品店“超级小猪” 位于首尔较为贫穷的社区之一


阿岘洞是一个山上社区,很多人住在地下室的公寓里


而且每个国家的贫民情况大不相同,在很多巴西的电影里,我们常看到的是一种更直接的罪恶都市样貌,充斥着粗暴的城市生态,瘾品、军火,性交易是这些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首尔这类的文明之都却是一面天堂半面地狱,更多是掩盖和努力消除贫民的痕迹,但也因此,大多数人活在克制的情绪里。

 

如果杀死富人是短时间的情绪释放,那么刺痛穷人的也许是一种长时间的压抑。

 

纽约时报曾报道过这些地下室居民的情况,每天他们只有半个小时能够得到一点阳光,并且还被困在潮湿、发霉和下水道的臭味中。

 

首尔半地下室 ©NYT

 

1964年,首尔的棚户数量为8.4万个,之后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1970年达到18.5万个。2018年整个韩国有38万户家庭居住在地下、半地下以及阁楼内,而在首尔半地下室的住户比例占到全国近60%。

 

过去的十年里,韩国35岁以下的公民每年收入的一半会花在房租上。半地下室的租金比较便宜,一个月大概50多万韩元(2000多人民币),大约是普通公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这样低收入者相对能够接受,但依然是个比较高的数字。

《寄生虫》剧照

如果半地下室是元凶之一,那金基泽一家无法逃离它,找到比它更便宜更舒适一点的地方吗?
 

02

被迫失去的土地

 
2008年,一个70多岁的老头放火烧毁了首尔历史最悠久的木建筑崇礼门,因为他无法接受开发商给的土地赔偿金额。
 
2009年,40多位商户和1400个特警发生冲突,引爆了火焰,造成6位警察死亡,24位重伤。这便是震惊世界的“龙山惨案”。那年描述这个事件纪录片《两扇门》打败票房过千万的热门韩国大片们,被评为年度最佳影片。
 
土地冲突一直充斥在韩国社会各个地方。然而韩国人依然马不停蹄地把它进行到底,在他们眼里,破旧的建筑消失了,那就等于消除了贫穷。于是,首尔的美化运动从他们经济腾飞开始就从没停下。

《两扇门》剧照

1978年,首尔承办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塑造首尔的最佳形象,总统全斗焕下令进行“城市美化”,住在临时搭建房屋的72万名居民被强制搬迁。警察把所有无家可归者、酗酒者和精神病患者,还有很多流浪的儿童都关进釜山市的一个地方。一名律师说,那不是福利机构,而是集中营。
 
韩国的美化和清除行动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频繁,它们似乎急于掩盖城市里看起来粗糙的那些角落。正如《寄生虫》里的现象,无论你活在怎样落魄的地方,只要穿上西装,一切就似乎变得美好。在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之前,没人会在意它们背后那些涌动的暗流。
 
《寄生虫》剧照
 
风靡全球的歌曲《江南style》里,韩国第一次大规模对西方进行文化输出,各种光鲜的元素营造了首尔国际都市的繁荣意象。
 
在21世纪的前20年里,韩国倾尽整个国家的力量向去推销自己的文化,今天,在南美、欧洲都有着大量防弹少年团的粉丝,各种韩剧韩综甚至是倒贴版权费走出韩国国门。对韩国来说,似乎非常迫切需要西方世界的认可。

所以首尔,必须是光鲜的。这种态度也更早地落实在城市建设中。
 
首尔

然而真正的江南并不只有都市style。

在江南有个九龙村,大概是是寄生虫贫民社区的原型之一,充斥着大量危房,水沟中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异味,连片的低矮小屋用木板和防水布搭建而成。那里没有像样的道路,垃圾随处可见,很多简易房为了取暖甚至外面钉上破旧的毡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马路对面就是韩国的富人区,韩国最高的住宅楼皇宫公寓就在距离此处不到1公里的地方。

《寄生虫》富人的家

巨大的贫富差距让韩国社会逐渐扭曲,也让无数人在绝望中离去。据韩国福利保健部发布的数据,韩国每10万人里大约26.6人自杀。动机上,10-30岁年龄层多为“精神痛苦”,31-60岁年龄层多为经济困难,61岁以上多为疾病痛苦等。韩国自杀率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位居首位,是OECD国家平均值的2.1倍。

九龙村
 
如果半地下室是孕育寄生虫犯罪的孤岛,金钱是阻拦他们逃离孤岛的壁垒,清除是驱赶他们前往孤岛的外力。那谁才是这一切的根源?
 

03

谎言的“奇迹”

 
1955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这是韩国经济腾飞的开始。和日本靠着朝鲜战争发家一样,韩国也通过给美方提供战争物资,开始了资本积累。
 
接下来20多年时间里,韩国一夜之间兴起大量的城市,首尔的边界也不断吞噬着周边的村庄,1985年,韩国城市化率便达到57.3%,是“亚洲四小龙”里耀眼的一星。
 
此时汉江另一侧的江南地区还只是个安静的村子。刚刚经历高速城市化的韩国没有刹车,反而加快了步伐,这次的关键是房地产。政府和财阀们牵头,他们给残破的江南制定了一系列开发的计划。

首尔

为了快速实现整个国家的工业化,韩国政府竭尽所能把能利用的农村都连根拔起,一夜之前,这个国家多出了许多待业的农民。无家可归的农民们只能留在城市,但他们没钱购买城市的住房,只能栖息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而韩国始终没有那么多住房提供给不断涌现的新人们。
 
国家假装努力地安抚这些人的情绪,每一届选举,总统们都会把“希望帮助所有人都拥有多少平的小家"当成获取选票的固定发言模板。
 
这给了突然变成城市人的老首尔农民和难民们一个幻想,他们逐渐接受现实,因为看起来一个农村人很难赚到和城市工人一样多的钱,但他们不知道城市的住房和生活成本将使他们陷入恶性的贫困中。

《寄生虫》剧照
 
他们努力工作换取在城市立足的权利,一栋栋公寓拔地而起。等他们努力完了,发现这些公寓并不是给他们建的,努力的步伐永远比不上财阀开发商们对房地产精确的上涨控制。
 
他们依然只能聚集在城市边缘或废弃的建筑里,更加残酷的是,中产阶级的投机者们开始去投资这些贫民窟的房子,而且靠着他们熟悉的金融策略,把租金越定越高,很快他们收回了成本,而贫民窟里的人依然过着贫民的生活。
 
公寓经济的繁荣促成了韩国的美誉,“汉江奇迹”,不过是建立在千万农民失去家园给开发商们充当零件的奇迹。
 
同时奇迹把整个城市的街区文化都粉碎了。邻里交流的缺失让整个原本阶级固化就十分严重的韩国社会变得更加疏离。整个城市被千万栋公寓支配后,完全沦为居住的机器。
 
首尔,公寓之城
 
今天首尔都市圈的三个城市首尔特别市、仁川广域市和京畿道拥有接近全国一半的人口,而且整个韩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91.3%。
 
韩国的社会问题日渐深刻,各种优秀的左派电影层出不穷,电影确实引发了思考和批判,但城市化的进程还在快速推进,那这些抛出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的途径。
 
所以韩国电影也只是一直抛出问题,然后一直解决不了,仿佛韩国需要只是一种表达工具来转移和宣泄社会的积怨。
 
寄生虫获奖了,完成了韩国文化输出的目的,它讽刺韩国政府,但本质上这些文化作品是韩国政府故意下放的创作自由,对他们而言,让世界意识到韩国文化的伟大之处比起解决城市问题更加紧迫。

《寄生虫》获得奥斯卡奖成为了韩国人的骄傲
 
《寄生虫》剧照

事件就变得清晰了。为了追求最高的城市化效率,千万人在疯狂的建设中突然失去了家园,只能栖息在城市。城市突然间建了许多公寓,但公寓不能选择这千万人,因为他们没钱,也不够用。这千万人不能选择公寓,因为他们没钱。
 
他们选择半地下室,买不到阳光,成为寄生虫,失去了社会人格,变成了刺痛社会的匕首。
 
膨胀的开发效率,过剩城市化,粗暴的城市清理运动,不断肢解的街区……穷人捅进富人身上那一刀,不过只是这些宏大叙事的注脚。



参考资料:
[1]迈克·戴维斯,《布满贫民窟的星球》,中信出版社,2017-1
[2]李永石 等,《一座城市,一部历史》,译林出版社,2019-5

[3]张晓晨,韩国城市化的“人口漩涡”,《财经文摘》,2010-6-4

[4]万宇,韩国进入二次城市化(城镇化在国外),《 人民日报 》,2014-2-13

[5]《忽左忽右》第87期,青瓦台与忠武路:历史转折中的韩国影视剧



点击图片,阅读城市设计原创文章 ▼


本文是城市设计原创编辑的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了解转载规则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城市设计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了解城市设计特约编辑招募计划,后台回复“特约编辑”。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