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车间走来 | 青岛画家牛锡珠——工艺美术成艺术人生的印记

青岛早报 2023-11-29



从地铁2号线芝泉路站C出口步行100米左右,即可到达延安三路206号,这一定位现如今显示着某汤泉洗浴中心的商号,但在更多老青岛的心中,这一地标却承载着昔日青岛“靠海吃海,变无用为有用”的贝雕工艺在外贸出口创汇中的辉煌记忆。现如今,同一地址上还坐落着贝雕艺术馆,馆内展示着青岛贝雕历年来的获奖作品和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珍品佳作,同时也记载着贝雕艺人巧夺天工的创意与勤劳。青岛画家牛锡珠就曾在青岛贝雕工艺品厂工作过23年,从学徒工到设计员,继而成为该厂的技术副厂长,直至1988年调入青岛画院任专职画家。现如今已经80岁的牛锡珠坦言,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贝雕厂的工作经历是他艺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段,自己的画作中也有着工艺美术的影子。





1

跟随名师接受专业培训


根据《青岛艺术史·美术卷》中记载,1960年,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建立后成立贝雕研究小组,借鉴我国传统螺钿工艺方法研制出一批花鸟、水族贝雕工艺品,青品贝雕产品在1962年全国贝雕展览会上得到好评,并于当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州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上接受国外订货。1963年正式成立青岛贝雕工艺品厂。贝雕厂吸收了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原有的设计人员,并在1964年到1966年间,接收了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几十名毕业生的工作分配。当时,年仅21岁的牛锡珠就是其中一员。


牛锡珠回忆,得益于当时礼贤中学的深厚底蕴,尚是高中生的他学习成绩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却是学校美术小组的积极分子,在陈起惠、王显秀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得到了良好的中、西绘画训练。高中毕业后,随即进入到新成立的青岛工艺美校接受了系统的美术培训。谈及这段经历,牛锡珠用无心插柳来为人生的重大转折做注解:“当时我高中毕业,正好是1962年,许多大学停办,尚未寻到出路的我只能住在家里,每天洗海澡,当时同住在黄县路大院里的一位老邻居关切地问起我的情况,并提供了一个消息:青岛工艺美校正在招生。”牛锡珠随即带着几幅高中时的画作来到了位于贮水山公园里的工艺美校,算是报名。在那个没有电话、无法及时取得联系的年代,牛锡珠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录取的消息,日复一日地在大海中消磨着自己看不到未来的郁闷心情。还是当时提供消息的这位邻居无意间向牛锡珠的母亲提及了工艺美校已经开学的消息,母亲才指使妹妹在下饺子般的夏日大海中将牛锡珠找了回来,赶紧去问询录取结果。


气喘吁吁的牛锡珠赶到工艺美校,接待他的正是版画大家石可先生。看过牛锡珠的习作之后,石可先生问他:“你是上一年级,还是上三年级?”当时的牛锡珠略有些诧异:“难道高中毕业之后,不是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吗?”所以他脱口而出:“我上一年级。”后来,牛锡珠才明白,当时的工艺美校合并接收了青岛艺术学校与青岛美术学校,当时还有许多二年级的学生,“新学期开学后,他们直升三年级,新招生的则是一年级,石可先生可能觉得我的画作还不错,可以跟着三年级一起学习吧。”但当时懵懂的牛锡珠并未意识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跟着新生一起从头学起,“受教于冯凭、石可、纪虹、杜耕田、隋成林、宋守宏等诸位先生,在3年的时间内接受全面、系统的美术训练。”


牛锡珠作品 《东邻有棵白玉兰》


2

“蛤蜊皮厂”打磨贝雕工艺


那是一个毕业包分配的年代,临近毕业,这些美术大家们便为孩子们的出路忙活起来,牛锡珠先是到了东方红印染厂实习,后来又在保定路附近举办的工业展览会上去帮忙,直至最后正式分配到贝雕厂。那是1965年,与牛锡珠一同分配到贝雕厂的还有同在工艺美校的17位同学。“当时的我是百般不乐意,因为那时候大家都管贝雕厂叫‘蛤蜊皮厂’。”年轻气盛的牛锡珠心里觉得憋屈,却遵循着那一代人“干一行爱一行”的信条,跟随着一位年纪不如自己大的小薛师傅从头学起。贝雕,是贝雕艺人们凭借经验,根据贝壳的形、色、光、纹的特点巧妙搭配,并借鉴牙雕、玉雕、石雕的手法,根据设计稿将贝壳打磨、雕刻,将平面设计稿实施成型。而贝雕设计不同于一般图案设计,需要较高绘画技术以及对原材料形状和光泽的了解,才能充分发挥不同贝类的材质属性因材造型。对于牛锡珠而言,在贝雕厂车间的这段工作经历恰好补足了他在绘画技术之外对原材料的了解。


牛锡珠深厚的绘画功底,让他游刃于贝雕制作。“比如工艺品中的书法字体,由于我对篆隶楷行草各个字体的特点有所了解,能够在贝壳拼接的过程中将其呈现出来,久而久之,得到了当时厂领导的赏识,把我调到了设计室。”尚不懂得人情世故的牛锡珠在这里与当时已经颇有艺术造诣的设计师们成为同事,他们是王荣山、郑延岁、栾继茂、姜衍夫、杜大恺、苏德兰、张凤翔、汪稼华、崔寅等。他们中不乏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展上获得金奖的作者。与名家为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牛”的牛锡珠勤奋好学,在日常的“偷师”过程中也屡有佳作,而真正让牛锡珠崭露头角则是贝雕工艺品厂为参展“广交会”征集的作品,牛锡珠设计了一幅《彩云双鹤图》,两只仙鹤配以楚文化中多见的云雷纹,既有吉祥寓意,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在“广交会”上广受好评,订货量激增。1984年,由牛锡珠组织设计的大型双面珍贝雕刻屏风《珍珠之光》,获得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最高奖)。


牛锡珠作品 《中秋祈》


3

“境由心生 意在人为”


同好相聚,彼此提携。牛锡珠至今仍然感念那段在火热一线工作的时光。回望自己的艺术之路,牛锡珠特别提及了当时同在设计室的杜大恺先生对他的帮助。“我的年纪比他小,可是杜大恺先生从未把我当成小字辈,特别是在他考入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之后,不断与我分享最新的艺术资讯与设计理念。”1980年,牛锡珠赴中央工艺美院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联合举办的“高级绘画研究班”学习,班主任为朱军山,其间由常沙娜、庞薰琹、李苦禅等人亲授。“我就住在杜大恺的青年教师宿舍里,拿着他的副食本买鸡蛋、买刀鱼。”牛锡珠坦言,自己后知后觉,当时从未想过自己吃掉了他的“副食本”,尚是单身的杜大恺又是如何挨过那段捉襟见肘的日子的呢?


在贝雕工艺品厂工作的23年,已经成为牛锡珠人生以及艺术创作中不可磨灭的一段经历,牛锡珠说,当年厂领导为了鼓励创作,特别开明地为设计室的工作人员设置了每个季度一次的“采风写生假”,并给予一定的美术材料费用补贴,“这让二轻局里其他工厂的设计师们极为羡慕。”1988年,牛锡珠调入青岛画院,成为专职画家,细观他的画作,仍不乏工艺美术的影子,“工艺美术的创作经历让我接触到了很多的传统艺术,因此在进行中国画创作时就会将很多工艺美术的元素借鉴过来。”对此,文艺评论家宋文京在《境由心生 意在人为——牛锡珠先生印象》一文中也有提及,他认为,牛锡珠的画作“给人以捉摸不定的内在变化,以至于在常人看来他似乎没有固定风格和范式,而不形成明显风格本身也许就是一种风格,牛锡珠先生恰恰因此获得了艺术创作上思维的自由和作品表现的空间。”特别是牛锡珠早期的作品,以《中秋祈》和《明月吟》为代表,“画面厚重堆叠,既有传统的图式,又有现代构成。”



来源丨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编辑丨小戈  校对丨宋伟

看往期


新任中国足协主席宋凯:不能再出台奇葩政策

官宣!汪峰章子怡离婚!

标准发布!青岛要给这些人发补贴

青岛这些地铁线最新进展来了!

热门视频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