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同花开了!为什么是关帝庙看桃花、文庙赏杏花~

本期“知乎大同”

就与各位聊一聊

大同花事


一场春雨落,几场春风起

春暖花开,如约而至

大同进入满树繁花、草长莺飞模式

回首春风浅舞、春影留香

……

每年的这个时节

“大同日报融媒”公众号都会推出

大同赏花攻略

↓↓

ꕥꕥꕥ 想~开~了 ꕥꕥꕥ



提示我们

“关帝庙看桃花、文庙赏杏花”

小伙伴不禁想问

有没有啥说法?

回答:当然有啊!


01

关帝庙的桃花

大同关帝庙,俗称大庙。据清道光十年(1830年)知县黎中辅纂《大同县志》记:“关帝庙创建无考,元泰定间敕降封号,紫石小碣今不存。明景泰、隆庆、万历间相继增修,俱有碑记。国朝康熙三十二年重修。乾隆二年知府屠嘉正、知县李柏馦增建飨殿”。依历史记载和现存建筑特征相映证,大同关帝庙始建于元代。

每年似乎关帝庙的桃花开得更早一些。当古城的树还未吐绿,花还是新蕾之时,这里已是花海一片,而最早盛开的就是桃花。


大同关帝庙里,桃花年年笑春风。结义堂前、跨院之中、后墙根下、砖雕两面……处处姹紫嫣红、满树娇艳、万枝丹彩。

Q

为啥关帝庙里遍植桃花?

A

当然与“桃园三结义”有关啊?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说当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人生理想。

遥想一下1800多年前的中原大地上,有那么一群热血沸腾、身怀报国之志的英雄人物,在春意盎然的季节,在绚烂的桃林里,把生命的荣辱绑在一起,共赴一个共同的理想。

桃花,成了这个历史画面最美的底色。



02

文庙的杏花

杏花比桃花开得稍晚几天,大同人赏杏花,除了守口堡、助马堡等地方,古城内当然是文庙最好。大同文庙里种植了很多杏树,每到春天,杏花满园,疏影斜横,美不胜收。

Q

为啥到文庙赏杏花?

A

文庙即孔庙,与孔子有关,与“杏坛”一词有关!

“杏坛”典故出自庄子的一则寓言。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环植杏树,遂以“杏坛”名之。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不管年龄大小,也没有地域之分,想来学习的学生,都可以进校学习。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设杏坛讲学授徒,整理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教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育内容。

大同文庙的前身是北魏时期建立的孔庙,距今已有1530年的历史。北魏在平城建都,承接两汉崇儒尊孔的传统,于平城建立太学,并在太学中祭孔。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七月廿五日是文明太后的生日,太后、孝文帝与群臣及各国使节、各方渠帅在灵泉池御龙舟、赋诗、作歌、起舞。第二天,孝文帝“诏立孔子庙于京师”,这就是北魏历史上在平城建立的第一座孔庙。当时在古城东北隅,也就是现在的代王府。北魏明元帝时改为中书学。辽在此建立西京国子监,金在此建立太学,元在此建立了县学,明洪武八年在此建立了府学。明洪武二十九年,府学改为代藩府邸,将府学迁至城东南的云中驿即今址。


从民国以来,大同文庙就是教育基地,除大成殿外,东部曾为商业学校和县立师范学校占用。该两校停办后,又被新设立的乡村师范学校和纺织传习所占用,西部为弹药库所占。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雁北专署驻地。后六二卫校、东方红技校、大同六中占用。2008年,大同市实施古城复兴工程,文庙等古建筑逐步修复,恢复了明清时的学宫建筑群。此文庙从洪武二十九年的移建,至今也有628年的历史。

这几天,关帝庙、文庙花开正盛,前去打卡拍照的游客、市民络绎不绝。赏花最好挑上午10:00前,看桃花红、杏花白与古建奇妙同框、盎然春意。



记者 | 贺 英责编 | 周建新审核 | 邓 琳
监制 | 杨 刚





关注视频号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播放完整视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