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真敢啊!

黄石发布 2023-10-04


翻开黄石民营经济
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起笔不凡,落画精彩

在一次次市场的风浪中颠簸前行
在一次次淬炼中越发坚韧
民营企业
成为黄石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

👇
2022年
黄石民营企业共创造了全市57.8%的GDP
贡献了70%的税收
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如今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坐标上

黄石民营经济用勇气和智慧

书写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新篇章

搏击商海,他们真敢!


敢奋进!

做经济发展顶梁柱

新冶特钢

是一家集钢铁冶炼、钢管、优钢棒材
优特大圆坯轧制于一体的
长流程民营特钢企业
它的前身,是大冶钢铁厂



2000年3月,大冶招商引资,江苏人徐文平从马鞍山来到黄石,买断了债务缠身、濒临倒闭的大冶钢铁厂,开始20多年的艰苦创业。


由创业起步、技术革新、规模发展,新冶特钢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背水一战。

“我把全部家当,都押在这里。”徐文平说。


徐文平变卖老家入股的加油站、矿山等资产,全部投入到新冶特钢的技术革新和规模发展中。

去年,新冶特钢投资2.5亿余元,上新绿色环保的超低排放项目,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8月19日,由大冶特钢、新冶特钢牵头,黄石成立钢铁产业链协会,将钢铁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凝聚到一起,抱团奋进,壮大产业链,为现代特钢之城提供新的赋能,为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贡献钢铁力量!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黄石民企稳定增长、增加就业、贡献税收
创业创新、乡村振兴、公益慈善……
他们以共同富裕
为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目标
奋发作为


以2022年为例



全市私营企业7.45万户,占总数95%;民营经济主体总数达32.3万户,占市场主体总数98.7%;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8万户,其中99.4%为民营经济主体,同比增长116%,平均每天新增266户民营经济主体。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177亿元,占GDP比重57.8%,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达63.6%。


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729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91.2%。


闻泰科技、华新水泥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劲牌、东贝等7家企业上榜2022湖北民营企业100强,上榜数仅次于武汉居全省第二,9家企业上榜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

民营企业
是黄石当之无愧的顶梁柱


敢创新!

做高质量发展引擎

民营企业
在黄石奋进全省第一方阵中
在高质量发展中
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引擎作用



湖北东贝机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是黄石的老牌民企,历经多年发展
成长为中国制造业500强
轻工业百强和湖北省百强企业
其核心理念是
“用‘芯’创造美好生活”
这个“芯”
实质就是持之以恒的创新


“一台普通的-18℃冰箱,售价几千元,一台-60℃深冷冰箱,价格立马飙升至十几万元,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增值。”东贝总裁朱金明介绍,近年来,市场对超低温压缩机需求大增,此前国内基本依靠进口。去年,东贝研发的深冷压缩机送样匹配合格,如今已开始批量生产,将大规模替代进口。

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共建“智冷联合创新中心”,立项开发新一代汽车空调压缩机,拓展汽车空调新技术新领域,致力于引导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作为黄石乃至整个湖北省传统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东贝正着力打造智慧工厂。“智慧工厂将员工从高强度、单调重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还带来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朱金明说。




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从最初一家资不抵债的小型企业
通过改革重组
几十年来一步步发展壮大
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
综合竞争力最强的
铬化学品和维生素K3生产商


湖北振华不断加强
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
打破国外铬盐生产核心技术封锁
在安全规范管理、环保提档升级
节能减排智能化改造等方面
把握机遇,苦练内功
进行市场扩容和价值提升


不仅如此,为争取新赛道上的突破
湖北振华持续、充分完善
铬化学品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布局
通过聚焦上游生产资源配置
精深加工产品开发
副产物综合利用挖潜等方面
持续构筑价值多元、内涵丰富、本质安全的
铬盐产品生态圈



以标杆示范作用
推动行业加快创新发展
黄石民营企业
在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的进程中
贡献突出
今年6月,《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3》发布,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0亿美元的估值首次登榜,名列榜单第112位。至此,黄石科创“新物种”企业总数达到76家。


截至目前,黄石民营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创新中心199家,民营企业高企数量达到564家,占全市总数96.2%,民营企业建立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15家,占全市总数83.2%
2022年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3家,其中民企88家,占比95%;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7家,其中民企55家,占比96%;国家级11家,其中民企 10家,占比91%
新增迪峰换热器、融通高科、定颖电子等3家“报辅”企业,新增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38家,其中民企36家,占比95%


敢担当!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9月8日,白露。秋风悄至,琼露渐生。


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聪开始为黑猪腊肉和香肠加工项目奔忙。“项目11月底投产,将大大促进黑猪产业发展,延长黑猪产业链条。”吕聪说。


去年5月,鑫东土猪肉上榜黄石十大名菜,全靠清香细嫩的肉质征服黄石大众。这是鑫东公司12年来专精农业产业发展,培育出的名品之一。


这家集养殖、种植、园艺、生态农业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农业企业,崛起于大冶市大箕铺镇东角山下。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年收入13985万余元,实现净利润1531万余元。常年解决400多人就业,带动周边4个行政村1600多户农民致富,成为丘陵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典范和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的辐射源。



7月6日,“九古奇村·诗画上冯”让参加全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会的企业家们沉醉:600多年的狗刺树,浓荫蔽日、生长千年的刺冬青,闲落于大冶市金湖街道上冯村的屋后祠旁。山上古木参天,村前溪流环绕,古宅临溪而建……

而让藏在深山的上冯村名动荆楚,其中少不了民企的助力。湖北兴冶矿业有限公司结对帮扶上冯村已近十年。兴冶矿业通过自身投资和争取资金投入近亿元,助力上冯村创建乡村文化旅游AAAA景区。


“你不种,我承包;你想种,我来教;你种了,我来销;种和肥,我先掏;丰收后,再补交。”这句朗朗上口“三字经”,是大冶市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农民的约定。



几年来
黄石190余家民企、商协会
积极参与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
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开展投资经营和公益捐赠类项目126个
累计投入资金68.02亿元
壮大了一批主导产业
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
发展了一批订单农业
培训了一批专技能人
完善了一批基础设施



企业财富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
劲牌公司一直在用实际行动
践行“示善怀仁,共生共荣”的社会理念

01

巨资捐建的王英水库引水工程,引来一泓清水,滋润阳新、大冶百万群众;


02

持续开班18年的劲牌阳光班,洒下一缕缕阳光,温暖35000余名学子的求学梦;


03

大冶市体育公园、黄石市柯尔山—白马山城市公园、金湖生态园、阳新园博园、黄石书房,让市民流连忘返……



截至2022年12月
劲牌累计公益捐赠资金
达26.37亿元


在餐饮界打拼25年的黄石三五轩饮食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2020年那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抗击战中,克服各种困难集结厨师团队,为医护人员免费制作盒饭。


在加快重振餐饮业的大环境下,三五轩正在积极探索“楚菜”品牌的发展新路径,为更多本地同行和餐饮从业者提供帮助。董事长曾文说:“我们邀请了很多楚菜大师来黄石开班讲课,向大家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就是为了让黄石的餐饮业有更好的发展,大家的日子也能过得更好。”



越来越多的民企
不惧风浪,勇立潮头
自发与这座城市一起
携手共创美好家园


新闻评论

民企担当

○鄂东评


民营企业是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活跃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是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民营经济正处在新一轮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民营企业家注入强大信心与动力,黄石必须倾情、倾力、倾心服务民企,从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入手,用市场的办法、改革的举措助力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


增进民企担当,要找准角色定位。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政府部门要找准服务企业的角色定位,当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服务部门只有当好“服务员”,真正发挥好角色功能,服务才能更主动、更贴心,企业发展才能更顺利、更健康。要探索企业家成长的有效路径,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提供“靠前服务”,助力企业在代际交替接续发展中“接好班”“当好家”。


增进民企担当,要坚持创新驱动。要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强强联合,通过“教育+科技+人才汇聚”积极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强化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品牌高端升级,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推动民营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增进民企担当,要持续优化环境。营商环境就是宜商、安商、兴商的服务环境,打造更高效、更稳定、更令人满意的营商环境,就要把服务质量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抓手,不断推动服务质量上台阶,既要瞄准企业所盼、所急、所需,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精准服务,又要拿实招、出实效,把办实事、办成事作为质量标准,让一件件实事成为促进民企发展的强劲动力,充分释放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效能。


平静的海面锻炼不出优秀的水手,乘风破浪百转千回才能体现技能的高超。对一个企业而言,千锤百炼方能成就好钢。我们相信,在黄石不断地成长与发展中,有好政策、好环境、好服务为民企发展赋能加力,必将更好激励民营企业轻装上阵、大胆前行,在不断自我完善中为黄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文字:鲍俊辉 易木生 肖琼 王璐

图片:柯恒

制图:徐婉

贯彻二十大精神 讲好新黄石故事

往期回顾


  非凡十年路,有3大精彩我想像不到……



  冲上2000亿,一座城市的新高度



  开放之城,从遥远的历史绝响中走来……



  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科技创新,力挺“钢的城”



  众里寻他!独独“链”上黄石



  山水之城的“流量密码”



  春风化雨润桃李



  劲牌,一个很“正”的企业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黄石!



  黄石最热的地方在这里!



  黄石,走心了!



  看!一个大写的HE!



编辑丨徐 婉

来源 | 黄石发布

审核丨柳文娟

终审丨李 娜监制丨王良太出品丨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