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职业举报索赔500万?法院判决:监狱3年,罚2万,退42万

局中局 2024-04-15

一名职业举报人通过电商直播购买商品后,以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为由,向企业索赔500万元。目的没有达到,便对该电商企业骚扰施压,扰乱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11月10日,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获悉,该职业举报人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缴获的42万元赃款如数发还给企业。这是白云区首例职业举报人敲诈勒索成功入刑案例,对非法牟利的职业打假人起到示范和警示作用。
索赔500万元不成,对企业骚扰施压
据介绍,此前,职业举报人包某某在白云区辖内一家头部电商企业的直播间购买商品后,以销售环节中存在虚假宣传为由,向该电商企业提出索赔,金额高达500万元,并且要求企业为其直播带货。
遭到拒绝后,包某某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对企业威逼利诱和骚扰施压,包括:多次拨打12345、12315热线投诉举报,借政府部门监管向该电商企业施压;通过社交媒体账号频繁大量发布企业及其多位主播的负面信息;甚至多次在该企业办公场所大吵大闹,企图扰乱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2022年12月,包某某到该电商企业索要钱款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后被检察机关以敲诈勒索罪提起公诉。
近日,白云区人民法院就职业举报人包某某敲诈勒索白云区某头部电商企业案件进行宣判,被告人包某某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缴获的42万元赃款如数发还给企业。
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消费纠纷处置效率
“近年来,部分职业打假人以消费维权之名,背离社会公德和诚实信用原则,利用商品标识标注不规范或广告轻微违法等向企业索要高额赔偿,如不达目的,即向政府职能部门发起‘海量’投诉举报,借此向企业施压。”白云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非法牟利乱象如今有愈演愈烈趋势,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和干扰,不胜其烦甚至倍感无助,由此对构筑和谐健康的营商环境带来极其恶劣影响。
该负责人介绍,针对上述乱象,白云区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加强投诉举报数据应用和分析监管力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相应处置措施。例如包某某案件,2021年至2022年期间,他向该局发起投诉举报高达77件,经核实,大多为“碰瓷式”行为,严重扰乱了企业正常经营秩序。针对包某某涉嫌敲诈的行为,白云区市场监管局依职权函告给公安机关,建议司法机关介入调查处理。
同时,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加强与企业沟通指导,聚力落实白云区委“1311”具体措施,成立了“消费维权服务站”、建立ODR线上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提高消费纠纷处置效率;靠前审查指导直播内容并提出整改意见,着力解决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等,从市场监管角度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业务支撑。
“本次判决为白云区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注入一支‘强心针’,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法理基础。”白云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提醒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遭遇“碰瓷式”敲诈勒索时,切记不要抱着“花钱买平安”的思想私下解决,“软弱退让只会纵容犯罪行为有恃无恐,正确做法是保留好相关证据材料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职业打假人王海,举报李佳琦售假“和田玉”?法院判例

♠职业打假人,被拘押千余天,获国家赔偿45万,精神赔偿22万(附26个职业打假案例)

♠盘点丨那些被抓的“职业打假人”

♠职业打假丨向律师“开枪”

来源丨“局中局”综合整理:广州日报。

声明丨整理很辛苦,转载请注明来源“局中局”公众号,转载如不愿意注明“局中局”(原创除外),请自动去除“局中局”备注痕迹,自行查找原文,免得尴尬。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