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纪故事:面对销售误导,要坚决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陈东浩 妙小保 2021-09-10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妙小保

8月28日星期六,我接到一个陌客咨询。是个小女生,年初趁着新老重疾切换的时机,为自己在某险司配置了一套健康险。找我咨询的主要目的是:觉得每年的保费负担过重,不知道有没有更便宜些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其健康险保单的检视,重疾、意外、百万医疗都有,保费相对来说也算合理。虽然保险责任说不上多好,但是并没有退保的必要。如果强行退保的话,还要承受比较大的首年已缴保费的沉没成本。
既然她自己的健康险配置没什么问题,接下来顺其自然聊到了她自己的养老金及其母亲的健康险配置。
当我还在惊叹于现在二十几岁的小女生都开始着手配置商业养老金的时候,她无意中和我提起自己前些年曾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类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明确属于绝大多数健康险的拒保项。
考虑到她现在已经开始为自己做养老配置了,我想她已经顺利的从这段悲伤的人生经历中走了出来,并且敬佩那家险司可以为康复后的精神类疾病患者承保。
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和我说:没有,我当时和那个代理人说了我这个事情,他说没事,不用告知,不影响理赔。
这位代理人是不了解条款,还是刻意销售误导呢?
可以不买保险,大不了多存点钱;
更不能为了买保险,而获得虚假的希望。

事已至此,已经不是要不要退保的事了。
也有可能,该险司遇到这种情况会通融赔付呢?
由于她这份保单并非从我处购买,我是没有权利为她向险司申诉甚至投诉的。不过我可以教她办法,由她自己进行交涉。

交涉的目的无非是需要获得2个结果:
1,可以承保,并且官方承诺不影响后续理赔;
2,全额退还已缴保费。
同时我也提醒她:拒绝做补充告知
为什么特地提醒她这一条,我们往后看。

电话投诉完之后,该险司客服告诉她信息已记录,过几天会有专员联系她核实情况。
时间到了9月3号,果然有人来联系她了,并且自觉送上了人头:

果不其然,这位代理人试图以补充告知的形式规避自己的责任。
之前我本着最大的善意,相信他只是不了解条款而导致的错误销售。现在可以确认:就是主观故意的销售误导,继续投诉。
该险司显然已经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次投诉的反馈还挺快。不用等三两天,当天下午就给了回复:

皆大欢喜,等着退费就行。
没想到事情还没有结束。
昨天(9月9日),这位小姑娘告诉我,该险司客服给她打电话可以办理退费手续了,但是得签个承诺书:

这份承诺书除了常规的免责条款之外,开头是这样写的:

这下可把原本希望尽快息事宁人的小姑娘惹急了。本来应该退还的保费,为什么搞的如同施舍?施舍也罢,还颠倒黑白,把责任全部推到了她自己身上。
我需要继续帮她维权,继续投诉。客户也表示大不了走诉讼程序,死磕到底。
但是要真走到诉讼程序,这位小姑娘为这几万块的事还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去和该险司的法务部门对抗,有点不值当。虽然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她甚至不用正式起诉,只要把这个事情捅给任何一个喜欢搞事的博主,都够这家险司花数倍于退还她保费的费用去抹平这个事。
这个账,我想该险司不会算不清楚。
我仍然建议她咱们先理性沟通、继续投诉、表达愤怒、把承诺书改一改。咱一不想红二不想火,犯不着把自己推到大众媒体面前,能正常途径协商解决就解决了吧。
该险司对这次投诉的反馈更加迅速,
几乎没什么时间差的就发来了新版承诺书:

第一段改成了这样:

事已至此,总算可以顺利的告一段落。
这件事情里的这家险司不是我的供应商,而且说实话它的处理方式虽然让人不太愉快,但也并无明显不合理之处,并且最初的销售误导也是由该险司的代理人独立造成的。
不管是保险公司还是经纪公司,口碑再好的公司,哪还找不出几个蛀虫呢?所以我不想也不应该披露这到底是哪一家险司。打码之处,敬请理解。


4张图看懂为什么买保险要找经纪人


全网刷屏的北京普惠健康保,一图看懂


重疾里的轻症中症都是啥?有什么用?


商业养老金,可以让我们的退休生活更体面吗?


二十四五岁,保险应该怎么买


重新理解增额终身寿:中长期现金资产配置的最佳选项


爸妈愿意,接他们来身边的不远处养老吧


数读:7张表看2020年度明亚理赔报告(北京分公司)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