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信,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仲念念 仲念念 2021-04-15


作者:仲念念

图片:来自网络



01.


 没有人喜欢言而无信的人,我也一样。


但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却时常能遇到,它不仅会乱了工作计划,也会为此毁了一整天的心情,当真是烦透了。


就拿上个月来吧。


当时有一位合作商,我们约好了时间按时推送,为了保障质量而且不出任何差错,我直接提前一周帮她写好了文案,修修改改,历经好几天,终于确认了下来。


老实说,我写过那么多文案,只有她这一次是修改最多的。


往往都是,我按要求改好以后发过去,半天没有回应,一直都是各种理由拖延,时间久了,我的耐心就差不多磨完了。


好在最后确认了,可眼看到了约定的日期,她却迟迟没有打款的意思。


没办法,就去问。一问不要紧,事大了,她直接说不好意思,我们不发了。


?????


不发了?你说不发就不发了?


不发就早说啊,一直吊着我算怎么回事?浪费了我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和心血不说,现在不发了,后面的工作计划全部打乱了,要知道,我可以提前一个月定好的计划。


当初是因为信任才没有收押金,现在看来,这种所谓的信任,真的很廉价。


后来,朋友也跟我抱怨起了这件事,没想到竟是同一个人。


朋友说,那个人啊,经常说话不算数的,你就别把她的话当话就行了,我上次直接把她删除了。听说,好多人都删了她,一辈子都不想再跟她共事了。


你看,做人做到这份上,不是等于自掘坟墓吗?一个人的信用就是他行走的底气,信用没了,便再也无法立足了。


跟不守信的人共事,简直比吃了苍蝇还要让人觉得恶心。


因为他从来都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也永远不知道,自己随口的一个决定,能给别人带去多大的麻烦。


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我向来主张说一不二。


说了就要做,不做就不要说,一次两次的失信就算了,要真是好朋友还能迁就着你,但次数多了,谁还相信你?


这就跟《狼来了》里面的那个小孩一样,你消耗的都是别人对你的信任,消耗完了,即使狼真的来了,也没人会去救你。


原来守信,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02.


守信究竟有多重要?


宋庆龄的妈妈曾经跟她讲过“自食其言”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

 

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

 

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么长得越来越胖了?”

 

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

 

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


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言,对此,宋庆龄铭记心间。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准备出发了,只有宋庆龄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怎么了?”妈妈不解地问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着急地说。

原来,她昨天答应朋友小珍,今天要在家里叫她叠花。家里人建议,可以改天再教,明天回来的时候,专程去小珍家道个歉。

 

但宋庆龄不答应,说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父母被打动了,便留她一个人在家。

 

但晚上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小珍并没有如约前来,家里只有宋庆龄一个人,但她一点都不沮丧,说:“家里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我仍然觉得很开心,因为我信守了承诺,否则,我会一直不安的。”

 

一个人的信用,会伴随一生,在点滴小事里积累的是信用,攒下的是人品。

 

无需他人督促,信用自在心中,这便是生而为人最大的高贵。

 


03.


曾经读过作家秦文君写的一则故事:

 

她做女孩时,有个男生向她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她两个月的零花钱。她有些犹豫,因为那个男生家很贫穷。

 

她的为难令那男生十分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归还。

 

她无法拒绝,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


整个白天,她都在心里责怪他不守信用。

 

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唤,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地攥成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她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他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


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一个旱桥下帮菜农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睡着了,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


醒来后他就向她家狂奔。

 

那是她和那男生的唯一的一次交往,但那次交往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

 

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她总会联系上他,因为他身上闪耀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光辉。

 

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遗忘了这次交往,可她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论语》上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人要是没有信用,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就无法行走。

 


04.


守信,是用钱都买不到的人格魅力。


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接下来,交给时间就好。只有失信才是人生最大的破产,你若守信,迟早得以立足。


世间一切,都是在印象里成全。

 

一个人是靠他留给别人的印象行走江湖的,就像“射雕”的故事里,洪七公不必使出“降龙十八掌”,所有的侠客见了,都会一抱拳,叫一声“洪老前辈”。

 

让一个人扬名立万的,不是绝世武功,而是侠肝义胆。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他们去世了,送行的人会叹一口气说:“唉,可惜了,这么个好人走了。”

 

这大概就是最高规格的印象了。

 

人在俗世,能被如此盖棺定论,夫复何求呢?

 

如果混到声名狼藉,那活着有何意义?真到了那一步,不仅没人搭理你,还会处处提防你。大家会互相提醒:“这个人你最好注意点,不是什么好人,最好离他远一点。”

 


印象一旦形成了,是很难被改变的。

 

那些张嘴就是谎话的人,讲了真话也没人敢相信。坏事做尽的人,偶尔做件好事,也没人会认可。

 

一个人,若留给人的印象是从人性丑恶处来的,就再难撼动了。人到了这个地步,基本上算被人看透了,也没救了。

 

现在流行攒人品,怎么攒?一切都在细节里发酵,一切都在印象里成全。


最后,别让守信成为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如果连人与人之间的信用机制都变得岌岌可危,那么可悲的不仅是我们,更是这个时代。




往期文章推荐:


今天,我男朋友结婚了

“我出柜了。”

朋友圈发的照片,暴露了你的修养

被焦虑毁掉的中国年轻人

你未必出类拔萃,但肯定与众不同

你所住的房子,暴露了你的层次

喜欢一个人要趁早,不然就会变得只喜欢钱了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认真生活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年轻时没折腾过,就别说自己懂得何为选择。


作者简介:仲念念,自由撰稿人。一个特立独行的94年姑娘,一生渴望执笔流浪,我要等你找到我,像小时候捉迷藏那样。

本文首发于仲念念个人原创公众号:仲念念(ID:zhongniannian1)


严肃声明:所有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仲念念我要等你找到我,像小时候捉迷藏那样。   


点赞是看完文章的仪式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