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 |《中国语文》2020年第2期


《中国语文

2020年第2期



    《中国语文》(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创刊于195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中国语文》主要刊登汉语现状、历史以及应用、实验等的调查和研究,语言理论、语言政策的研究,汉语教学、汉外对比研究,语言学和其他学科交叉课题的研究,汉字现状、历史以及应用调查和研究,语言文字著作的评论文章等。《中国语文》主要栏目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专题、词典收录字母词问题笔谈、“一带一路”的语言调查与分析。



目  录


“一带一路”的语言调查与分析

“吐蕃”音原——兼与《“吐蕃”音辨》文商榷  241-253+256页
汉语方言入声音节的类型学观察  131-148+254页
再论吴语从邪澄崇船禅母今读塞擦音/擦音现象  149-157+254页
作者声明  157页
粤方言和潮汕闽南方言的“X+A+过+Y”差比式  158-174+254-255页
吴语中的后置副词状语  175-187+255页
极项理论中衍推关系的评估层面  188-200+255页
非典型疑问词的句法层级和语用效应——从比较语法看客家话的“么个”   201-220+255-256页
关于古代汉语大型辞书中“因误成词”词条的处理  221-234+256页
“千口牛”还是“千口羊”  235-237页
“薑(壃)菜”辨  238-240页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第十八届评奖结果揭晓  257页
中国音韵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音韵学国际学术论坛征文  257页
商务印书馆新书介绍  中国濒危语言志  258页


摘  要


“吐蕃”音原——兼与《“吐蕃”音辨》文商榷


南小民;周志琴;孔凡秋;


摘要:文章就"吐蕃"读音进行考释,认为"蕃"字唐代没有"鄱"方音且无bō音;唐人用吐蕃二字称呼古藏族政权主要缘起吐谷浑;吐蕃的"蕃"律诗中读元韵,元曲中读寒山韵,反映的都是其带-n尾的真实语音,历史上并无吐蕃tǔbō读音,不必因藏族自称bod,就须注音吐蕃tǔbō;藏文史籍中对"吐蕃"的系列藏文音译表明"蕃"历来读-n尾音;"吐蕃"应据其本源音义今读tǔfān。

关键词:吐蕃;本真读音;尊史从古;自然音变;语音规范                 


汉语方言入声音节的类型学观察

李兵;常敏;


摘要:本文从类型学角度考察620个汉语方言的入声音节系统的内部结构以及这些系统的分布和出现频率。描写主要采用三类参数:1)音节尾塞音的数量和语音特点之间的类型学关联,2)音节内元音主要音系维向和音节尾塞音有无或语音特点之间的类型学关联,3)入声音节系统之间的类型学关联。观察表明,入声音节系统内部结构、入声音节系统的分布范围及出现频率均呈现某些具有类型学意义的特点或语言倾向。比较显著的类型学特点包括:1)系统内塞音之间对立关系具有类型特点;2)元音音系高度以及其他一些音系维向和音节尾塞音之间存在蕴含关系;3)不同类型的入声音节系统之间呈明显语言倾向。观察还发现,入声音节系统以及入声音节样本的分布范围与出现频率呈正比例关系。

关键词:汉语方言;入声音节;类型学;分布;频率;蕴含关系

                

再论吴语从邪澄崇船禅母今读塞擦音/擦音现象

陈忠敏;


摘要:本文回应孙宜志(2018)一文。本文认为:1.从各种记音材料可以说明吴语从邪澄崇船禅等母文读音dz来自杭州话,随着杭州话的权威性降低,这种塞擦音文读在各吴语方言点里呈衰退貌,杭州话本身也受周边吴语反渗透,以及近年来受普通话的影响,很多字读成擦音或有塞擦音/擦音异读。2.根据南部吴语船禅母塞擦音/擦音文白异读叠架套合现象,可以离析出三个读音层次,其中最早的一个塞擦音读音层与闽语对应,所以南部吴语船禅母塞擦音/擦音异读并不是扩散式音变,而是语音层次替换。本文对相关的语音层次分析方法也做了深入的讨论。

关键词:从邪澄崇船禅声母;语音层次;文白异读                 


作者声明

                  

<正>本刊2019年第6期发表的《再谈近指代词"這"的来源》一文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研资局优配基金(GRF)项目(编号:18600915)的资助,根据作者要求,特作此声明。          

粤方言和潮汕闽南方言的“X+A+过+Y”差比式

姚玉敏;


摘要:吴福祥(2010)提出"X+A+过+Y"差比式的源头来自粤方言,并认为该式在非粤方言中的使用是受到粤方言影响的结果。本文考察了早期和现代粤方言和潮汕闽南方言差比式的使用情况,并从"X+A+过+Y"差比式的共时分布、历时使用、语序和谐原则等方面,论证该式是潮汕闽南方言差比式的固有形式。最后,本文认为在汉语方言中,表经过义动词"过"的发展进程不尽相同。在方言中,"过"表示动作结果的用法普遍存在。而粤方言和潮汕闽南方言的"过"则进一步发展成差比式的特定比较标记。

关键词:粤方言;潮汕闽南方言;差比式;共时分布;历时使用;类型学                                

吴语中的后置副词状语


汪化云;姜淑珍;


摘要:吴语中存在后置副词状语,可以用信息测试、删除、包孕、带宾等手段界定其外延。这类状语有表示"程度高、再次、重新、次序在前、即将"五类,当主要是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底层现象。由于相邻方言接触尤其是官话的影响,这一现象发生了"同类后置状语的叠置或叠合、同义前置状语的叠置、构成框式状语、后置状语虚化为语气词或被淘汰"等变异。地域上由西南而东北,后置状语在吴语各片逐渐减少甚至消亡,从共时层面反映出向前置状语演变的历程。

关键词:后置状语;界定;分布;来源;演变     

                   

极项理论中推衍关系的评估层面

陈莉;潘海华;


摘要:否定极项能够出现在only句、"只"字句以及其他一些语言中排他焦点句的非焦点位置,而这些位置表面看来并不具有向下衍推(DE)的性质,这给经典的衍推极项理论带来很大挑战。文章分析排他焦点句的量化结构,将其非焦点部分投射到全称量化三分结构的限定域部分,并论证全称量化限定域的向下衍推性,从而化解了其对衍推极项理论形成的威胁。本文认为极项理论中的衍推关系,需要在逻辑量化层面而非句子表面进行评估,逻辑层面的向下衍推语境才是允准否定极项的必要条件,抽象为LF-DE条件,LF-DE对各种极性现象具有普遍的解释力。

关键词:否定极项;向下衍推;排他焦点;全称量化                 


非典型疑问词的句法层级和语用效应

——从比较语法看客家话的“么个”

钟叡逸;蔡维天;


摘要:本文从比较语法的观点切入,探讨客家话"么个"的各类用法,检视其疑问用法发展出非典型"抱怨念力"(whining force)的过程,并厘清相关句式的句法层级及其语用效应。我们也藉由对比普通话的"什么",凸显不同方言异曲同工之处:本为问物疑问词的"么个"转为可替换形式"么个-X",通过句法制图(syntactic cartography)分析可清楚呈现两者间的微妙差异;而动后"么个"也从轻动词和施用词结构拓展出感叹、抱怨等各项用法。其相应语义诠释和语用效应一目了然,彼此紧密互动。若再与台湾闽南话比较,抱怨念力句式则呈现WHAT-HOW双线对比——客家话、普通话选择WHAT(如"么个""什么"),闽南话选择HOW(即"按怎")。这个现象源自汉语轻动词隐现的交互运用,而客家话的材料提供了关键性的线索。藉此,我们可从宏观角度来观察普通话和闽客方言的共性和个性,凸显比较语法带来的新格局和新思路。

关键词: 非典型疑问;么个;什么;比较语法;制图理论                 



关于古代汉语大型辞书中“因误成词”词条的处理

董志翘;


摘要:在古代汉语大型辞书中,所收录的有些词是由于讹误而形成的(包括字形的讹误、句读的讹误等)。照理对于这些词只要弄清致误的原因,就可以将其删除。但因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类词中的一部分,因以讹传讹,遂被人们接受,经"约定俗成"后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继续模仿使用,所以辞书似乎又应该保留它们。具体如何处理此类"因误成词"的词条,本文拟通过几例个案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古汉语;辞书;因误成词;处理

              


“千口牛”还是“千口羊”


田启涛;  


<正>在以往的汉语史研究、工具书编纂、诗歌辑录中,(北齐)高昂《征行诗》"垄种千口羊,泉连百壶酒。朝朝围山猎,夜夜迎新妇"中的"垄种千口羊"常被引作"垄种千口牛",且被当作"口"称量"牛"的例证。如刘世儒(1965:88)讨论量词"口"时,就引作"垄种千口牛";《汉语大词典》"口"字第二十五个义项"量词。用于牲畜",引此诗作"垄种千口牛";逯钦立(1983:2257)录高昂《征行诗》也作"垄种千口牛"。南北朝时期是量词"口"称量动物的初始            

               


“薑(壃)菜”辨

赵静莲;

  •                 

<正>《颜氏家训·风操第六》:"吴郡陆襄,父闲被刑,襄终身布衣蔬饭,虽薑菜有切割,皆不忍食;居家惟以掐摘供厨。"其中的"薑菜",诸家多以为指生姜。《中国语文》2017年第6期发表游黎《〈颜氏家训〉词语补释》一文(以下简称"游文"),认为此中的"薑菜"应不是指"生姜",理由一是"姜"指"生姜"一般只称"姜",而不与"菜"连用称"薑(姜)菜",二是"薑菜"很普通,没必要特别指出。文章认为"薑菜"应是"疆菜",而"疆"有"田地"义,所以"疆菜"有蔬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第十八届评奖结果揭晓
       

  •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评委会

  •         

<正>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第十八届评奖工作于2019年11月24日圆满结束。本届评奖共收到专家推荐著作24部,系列论文7种。评选委员会认真审议了每一种参选论著,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一等奖汪启明、赵振铎、伍宗文、赵静《中上古蜀语考论》,中华书局,2018年。二等奖方梅《浮现语法:基于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年。




中国音韵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音韵学国际学术论坛征文
       

  •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韵学分会秘书处

  •            

<正>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韵学分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将于2020年8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韵学分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一室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为"音韵绝学的新生——新形势下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欢迎音韵学界专家、学者及音韵学专业研究生积极与会并提交相关的学术论文。




商务印书馆新书介绍  中国濒危语言志
       

<正>"中国濒危语言志"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重要成果,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总主编曹志耘,汉语方言系列主编张振兴、邢向东,少数民族语言系列主编孙宏开、黄行、李大勤。主编团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多位学科带头人,各书作者为各大院校、研究所长期从事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一线教师、研究人员。丛书包括汉语方言10本、少数民族语言20本。



本文来源:《中国语文》




往期推荐


学术讯息|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内附名单)


直播微课|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保研答疑交流会


致2020保研人|语言学&汉硕专业保研微课集锦(值得收藏)


学术讯息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高引论文TOP1-200



今日小编:秋实   

 审     核:心得小蔓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