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2020年第1期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


2020年第1期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2020年第1期共收录22篇文章,其中包括普通话韵母系统的审音问题、《说文解字》中的俗语词研究、对古籍整理出版中表外汉字的处理原则、对域外汉语教科书研究的再审视、还有对汉韩“那”类应答话语的比较研究等。总体内容涉及语音、汉字、词汇、语义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往期推荐:

刊讯 |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2019年第2期

刊讯 |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2019年第1期



目  录

1 普通话韵母系统的审音问题 / 张玉来

17 《集韵·韵例》改类隔切为音和切体例的来历考索 / 张渭毅

30 章炳麟古音学中的古声纽研究 / 刘艳梅

43 南北朝时期金陵语音的性质问题 / 马德强

55 也谈 “重纽”及介音区别说的合理性问题 / 宋峰


69 《说文解字》俗语词揭探 / 王彤伟

80 《蒙古字韵》韵字校补 / 耿军 

86 永嘉丛书本 《集韵考正》引 《说文》考 / 刘思文

97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的平行互证方法 陈正正

111 古籍整理出版中表外汉字处理原则 / 马乾、周艳红


122 《敬斋古今黈》所释词汇考 / 樊莹莹、秦越

134 从历时演变看语义地图模型中的语义域—以古代汉语虚词 “以”“于”为例 / 叶述冕

154 域外汉语教科书研究的再审视 / 张福通、赵成杰


169 曾伯陭钺铭文賸义 / 鞠焕文

178 《书》类文献字词研究二题 / 刘建民、张学城

183 秦汉玺印姓名考析 (续六) / 魏宜辉……

196 谈左冢漆盘的 “ ”/ 程少轩

204 说曾公 编钟铭文的“骏声有闻” / 蒋文 

208 上博六《用曰》补释五则 / 罗涛

215 《尚书·立政》“其在受德暋”补说 / 高中正


225 汉韩“那”类应答话语标记比较研究 / 李龙、朴雪豪

243 以文献资料研究方言的新尝试——读《从西洋传教士文献看台州方言百余年来的演变 / 石汝杰

250 稿约


提  要

普通话韵母系统的审音问题

张玉来    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史研究所

提  要: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音系的审定,先后经历了"老国音""新国音"和"普通话"三个阶段。就《汉语拼音方案》里的普通话"韵母表"而言,它是"老国音""新国音"审音体系的发展,不是另起炉灶搞出来的系统。《汉语拼音方案》自公布以来,在各个领域,尤其是注音识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学术上讲,"韵母表"在审音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普通话韵书编纂等工作中会碰到一些不好解决的矛盾:包括i韵母承载失当、er、ê(ㄝ)韵母缺失、e/ie/üe行韵母的韵腹不同以及onɡ行韵母位置有误等方面。普通话韵母体系的审音应遵从"语音描写要从严""音位归纳要合理"两项原则。根据这两项原则,本文重新审视了"韵母表"的内部结构,调整了有关韵母的音位关系,得出了新的《韵母表》形式,可为今后《汉语拼音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普通话  韵母系统  审音  韵母音位


《集韵·韵例》改类隔切为音和切体例的来历考索

张渭毅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 

提  要:<正>一问题的提出《集韵》卷首《韵例》云:"凡字之翻切,旧以武代某,以亡代茫,谓之类隔,今皆用本字。"这就是《集韵》改良反切的体例,它的意思是:凡一字之反切,反切上字该用"某"但旧时却用"武"、该用"茫"但旧时却用"亡",这类反切叫做"类隔"。现在都改用本字"某"、"茫"作这类反切的上字。《集韵》改类隔切为音和切的体例,以改明母类隔切为音和切为例。


章炳麟古音学中的古声纽研究

刘艳梅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章炳麟的古声纽研究,是继钱大昕古声纽说之后的重大成果。章氏举23例以证古"娘日归泥"说,后来王力、李方桂、周法高等又作了新发展,形成了一条古声纽研究链。文中对章氏古声纽表作了说明,指出古声纽"知庄章端精"研究为同一系课题。章氏古双声说以喉牙音为基本音,并敏锐地发现喉牙音与其他音类之错综复杂的语音联系,章氏开了依据谐声来研究古声纽的先河。

关键词:章炳麟  上古声纽  “娘日归泥”说  古双声说


南北朝时期金陵语音的性质问题

马德强    扬州大学文学院

提  要:学界对南北朝时期金陵语音性质的认识有分歧,存在多种意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南朝后期的金陵语音不会是洛阳旧音的翻版,也非单纯的江东方言,而应是南渡北语和江东方言长期接触形成的新通语系统。当前对南朝金陵语音的探讨主观猜测成分较重,发掘具体的语音事实应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南北朝  金陵音系  南渡北语  江东方言  南朝通语 


也谈 “重纽”及介音区别说的合理性问题

宋    峰    江苏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提  要:重纽问题是汉语中古音研究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学人的不断争辩和论证中,重纽的区别问题日见明晰,其中来源于不同介音的观点,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为促进重纽问题的解决,我们也略谈看法:解决重纽的问题,首先是要有可靠的证据来证实重纽现象的客观存在,这是前提;其次,对重纽现象的解释要始终不能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这才是根本。

关键词:重纽问题  介音区别说  历史发展观


《说文解字》俗语词揭探

王彤伟    江苏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提  要:《说文》全书有九次专门提到和某个雅称相对的俗语词,它们分别是"鼻子、蘸、津、鸭、大、篦、驮、夾、"。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今本《说文》中的俗语词明显可分为两类,《说文》本体部分的"俗"与新附部分的"俗"是有差异的。如果《说文》本体部分的有关叙述是《说文》原貌,而不是掺入的后人注释,那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东汉许慎时代的确已经开始言文分离了,因为有这些"俗语词"为证;第二,今天流传下来的汉代文献都是正统文言,因为《说文》本体所提及的"俗语词"在这些文献里都未曾出现。

关键词:说文解字  俗语词  演变


《蒙古字韵》韵字校补

耿    军    西南大学国际学院

提  要:《蒙古字韵》是研究元代汉语与八思巴字对音的重要文献,历来学者的校勘已经相当完备,但仍有失校或值得商榷之处,今就韵字部分作校补20条,并对相关韵字的存留及韵书的校勘使用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蒙古字韵》  韵字  校勘  校补


永嘉丛书本《集韵考正》引《说文》考

刘思文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提 要:《集韵》在中国字书和韵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瑞安学派考据学家方成珪代表作《集韵考正》是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集韵》校本,它引用了约80种唐宋及其之前的古文献,其中尤以大、小徐本《说文》引用居多,仅次于所引的《类篇》数。我们将永嘉丛书本《集韵考正》所引《说文》与其来源作比勘,发现字形讹混、字词缺脱、文字误衍和音义错置等共计33则,它们集中反映了《集韵考正》引大、小徐本《说文》的特点及方成珪所处时代的文字使用特征。

关键词:《集韵考正》  说文  方成珪  瑞安学派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的平行互证方法

陈正正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提 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大量使用平行互证这一方法进行考据工作。段氏运用该方法考察文字的形、音、义,以及词义系统和事物的命名理据。平行互证法的自觉使用,体现了他有明确的系统意识,反映出他已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理念。平行互证不局限于文字符号本身的形音义关系,而是从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来考察语言文字现象。但是,他考证的某些现象并不符合语言文字事实。这说明,利用平行互证的方法考察语言文字现象的效力是有局限的,存在推论的成分。语言符号的创制与使用均有经验性与人文性两种特性,不能完全按照科学的观念进行类推。

关键词:段玉裁  平行互证  系统性  人文性 


古籍整理出版中表外汉字处理原则

马   乾    西北大学文学院

周艳红    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

提 要立足于信息化时代的规范化、标准化需求,本文从语言文字规范的角度提出,《通用规范汉字表》之外的汉字,古籍整理过程中需要避免无限类推简化,参考权威工具书、科研成果以及国家标准等优选编码字符,转写、替换或者用规范字直接认同未编码字。  

关键词古籍整理  表外字  字形  异体字  规范字


《敬斋古今黈》所释词汇考

樊莹莹    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秦   越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提 要在《敬斋古今黈》一书中,作者李治考证了"于越""波河""孔道""成心""孤负""诡道""给改""悲杀""末厥"等词,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些词的来源及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补此书及辞书编纂的不足。 

关键词敬斋古今黈  词汇  词源  词典


从历时演变看语义地图模型中的语义域——以古代汉语虚词“以”“于”为例

叶述冕   北京大学中文系

提 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古代汉语虚词"以"的发展、"于"的衰落来对与之相关的语义地图进行检视;同时通过分析语义地图中不同的语义域,对相关断链现象进行了解释。我们认为虚词"以"引介原因的用法源于引介工具和方式,而不是源于引介目的;虚词"于"在衰落过程中的断链只出现在连接不同语义域的界面节点上,在同一语义域内部并未出现断链。语义地图模型中节点关联的性质并不单一,从语义域的角度至少应该区分"跨域关联"和"域内关联"。 

关键词历时演变  语义地图  语义域  隐喻  转喻


域外汉语教科书研究的再审视

张福通   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史研究所

赵成杰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域外汉语教科书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材料。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类语料进行再审视。一、从文献特色而言,可以利用《老乞大》的四种版本进行历时对比研究,也可以利用《官话指南》的不同修订本或对译本进行跨方言的共时对比研究。二、域外汉语教科书保存了大量汉语语言现象,可补充现有研究的缺失环节,并借以观察具体现象的历时演变。三、虽然这些教科书往往带有方言背景,但从主体看,还是应从通语视角进行多角度研究。 

关键词域外汉语教科书 文献特色  通语


曾伯陭钺铭文賸义

鞠焕文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本文从字形着手,通过分析,认为曾伯陭钺铭中第二个旧释为"用"的字当是"丹"字;在铭文中读为"亶"或"展",是一个表实然的副词,意为诚;"匪历殹刑,亶为民政"可翻译为"(铸此钺)并不是要实施这种刑罚,实是施行治民之政"。

关键词曾伯陭钺  用  丹  亶  诚


《书》类文献字词研究二题

刘建民    南通大学文学院

张学城    南通大学文学院

提 要清华简《厚父》中的"洹吊厥心",应读为"宽绰厥心",是人的度量宽宏之类的意思。相同的表述见于《书·无逸》。此句亦可与《祭公》的"宽壮厥心"对照。《左传·昭公七年》引周武王批评殷纣王时说:"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其中的"主",应读为"注",且与"萃"连读。"注"与"萃",都是聚集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殷纣王是全天下逃亡罪人汇聚的渊薮。

关键词:清华简  《厚父》  萃渊薮


秦汉玺印姓名考析(续六)

魏宜辉    南京大学文学院

提 要本文探讨了十余方秦汉私印中双字名的取义,并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简帛中的通假材料,对印文中所反映的秦汉时代双字名的同名异写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秦汉  玺印  双字名  同名异写


谈左冢漆盘的 “

程少轩    南京大学文学院

提 要左冢漆盘内三圈所书字词多是成对出现。漆盘自外向内数第四栏方框所见的""与读为""、训为""""相配。漆盘字词内容多与"法则""准则""度量""范式"相关,且多具有上升为政治术语、应用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趋势,因此与""相配的""或当读为"",训为"考量"

关键词:战国文字  左冢漆盘    考


说曾公编钟铭文的“骏声有闻”

蒋    文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提 要:曾公编钟铭文中,被整理者释为""、读为"吾"之字,本文认为当释作从""得声的""。此字与《诗经·大大·文王有声》"遹骏有声"之"骏"记录的是同一个词。铭文"聖有闻"当读为"骏声有闻",意为"大的声名被听闻"。

关键词:曾公编钟  诗经  骏  受事主语句


上博六《用曰》补释五则

罗    涛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提 要本文对上博六《用曰》篇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或者作出补充。如简2 "简简疏疏"为同义连文,应理解为"宽简通达","非",读为"必",必须。简2的"怃"读为"幠",训为大。简6的"戋"读为"践",排列整齐之貌。简7 "弗可矣"之"矣"应读为"疑",怀疑。"武"读为"侮",侮慢。

关键词:上博六  《用曰》


《尚书·立政》“其在受德暋”补说

高中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尚书·立政》"其在受德暋"一句,过去有不同的解释。结合"暋"的字义、异文作"忞"及相关辞例等来看,将"暋"理解为"昏聩不明"或者读为"昏/惛"更为合适。在表示"昏聩不明"这一意义上,"惛"与"忞"是改换声符的异体,后者反映了古文《尚书》的用字面貌。"其在受德暋"是指商纣在用人方面进用"刑暴德"和"习逸德"之人的"昏德"。最后对与此句相关的《逸周书·克殷》"殷末孙受德迷先成汤之明"断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尚书·立政》  其在受德暋  异文  解释


汉韩“那”类应答话语标记比较研究

李   龙    德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朴雪豪    韩国湖西大学国际交流处

提 要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那"类应答词汇,如"那""那么"和"那好",等等。这种特征并非汉语独有,韩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应答词汇,如""""""和""等等。这类词汇主要用在会话中的下一话轮,即应答。由于所处位置、频率等因素影响,该类词语逐渐语法化,呈现出作为话语标记的特征。本文对汉语与韩语中的该类词汇进行比较,指出了其在语义、语法和语用上的异同,并尝试分析了该类词语的语法化动因,以期促进语言对比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 

关键词:汉韩比较  话语标记  “那”  应答


以文献资料研究方言的新尝试——读《从西洋传教士文献看台州方言百余年来的演变》

石汝杰    日本熊本学园大学

提 要 <正>最近读到阮咏梅的新著《从西洋传教士文献看台州方言百余年来的演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这一著作以19世纪末传教士编著的文献为对象,深入发掘和利用其中的方言资料进行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地点方言的详细的近代史。值得向读者诸君介绍。



期刊简介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是由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术集刊(每年二辑)。2017年创刊,该刊以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汉藏语言比较为学术背景,立足汉语本体,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及东亚语言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探索。主要发表关于汉语史、汉藏语比较、传统小学出土文献的原创性学术论文。


本刊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编辑部

邮政编码:210023

投稿邮箱:ndlsyyx @163.com

本文来源:《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



课程推荐


助  研|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及相关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研修班(第二期)

2021-05-04

推  荐|三天搞懂质性研究:方法、NVivo数据分析与写作

2021-04-15

助力科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从规划到立项

2021-03-29

必备课程|定量研究与SPSS体验营——3天爱上定量研究

2021-03-06

必备课程|让每一位文科生都能轻松上手的Python基础课

2021-02-06

推荐课程|8小时带你搞懂扎根理论:从方法到案例

2020-12-16

必备课程|“统计女王”和你讲:每一个文科生都能成为SPSS操作能手!

2020-12-07

研修班|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北语出版社出品

2020-10-21


往期回顾


刊讯|Language Teaching, Issue 3, July 2021


刊讯|《古汉语研究》2021年第2期


刊讯|《中国语文通讯》2021年第2期


刊讯|《辞书研究》2021年第4期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


今日小编:有  常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