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供需结构转型看2035年共同富裕目标

郭凯明,王钰冰 中国工业经济 2023-03-12
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788篇观点精粹。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作者:郭凯明,王钰冰
单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1期,原标题为《
供需结构优化、分配结构演化与2035年共同富裕目标展望》



研究背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了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经济发展过程中分配结构演化与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转型紧密相关,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都会发生显著的转型升级,因此也会推动分配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事实上,近三十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与分配结构并非稳定不变,而是都在发生快速而深刻的变化。从供给结构看,不同产业的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存在差异,产业比重也会发生变化;从需求结构看,消费品、投资品和净出口产品的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也存在差别,三大需求比重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转型均可能影响整体经济对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需求,进而影响分配结构,需要加强系统观念予以全面认识。

研究发现


郭凯明和王钰冰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1期上的论文《供需结构优化、分配结构演化与2035年共同富裕目标展望》研究了供需结构转型对分配结构演化的影响。

文章首次提出了需求结构通过影响供给结构进而影响分配结构的理论机制,并对近三十年全球四十余个经济体劳动收入份额和技能溢价的演化趋势进行了发展核算,展示了中国分配结构演化的特征事实、供需动因与国际比较。

文章在理论上提出:①如果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程度提高,或者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产出比重提高,那么整体经济的劳动收入份额就会扩大。②如果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三大需求中任一需求的劳动密集程度提高,或者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比重提高,那么整体经济的劳动收入份额就会扩大。③如果产业内部的技能密集程度与非技能密集程度的差别扩大,或者技能密集程度与非技能密集程度差别较大的产业产出比重提高,那么整体经济的技能溢价就会扩大。④如果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三大需求中任一需求的技能密集程度与非技能密集程度的差别扩大,或者技能密集程度与非技能密集程度差别较大的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比重提高,那么整体经济的技能溢价就会扩大。反之亦然。

文章在定量上发现:①近三十年中国收入分配结构演化趋势喜忧参半,发展路径相对其他经济体有一定差别。一方面,劳动收入份额由降转升,从2000—2014年提升6.0个百分点,说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取得了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劳动者内部不同技能劳动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从1995—2009年技能溢价对数值提升0.412,说明劳动报酬更集中在高技能和高学历的劳动群体。②供给侧推动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是持续提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贡献率超过85%,而产业结构转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提高也产生了比较显著的影响,前者是负向影响,负向贡献率超过20%,后者贡献率超过30%;在需求侧拉动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是持续提高的消费品的劳动密集程度,贡献率超过60%,而投资品的劳动密集程度提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贡献率超过30%。③在供给侧推动中国技能溢价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是技能密集型和非技能密集型产业内部的技能密集程度均在提高,对整体经济技能密集程度提高的贡献率都超过30%,而产业结构转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贡献率超过10%;在需求侧拉动中国技能溢价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是持续提高的消费品的技能密集程度,贡献率超过50%,投资品的技能密集程度提高也起着重要作用,贡献率超过30%。④展望未来,如果中国供需结构延续之前的转型趋势,那么到2035年劳动收入份额将会大于60%,高低技能劳动工资之比将会扩大到4倍以上。但是资本替代劳动过程可能会使总体经济劳动收入份额转为下降,到2035年甚至可能低于50%。扩大消费率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但也会同时提升技能溢价。通过持续提升高技能劳动在总劳动供给中所占比重,完全可能对冲结构转型升级对技能溢价的提高作用,甚至可以使2035年技能溢价降到当前水平以下。


研究启示


基于研究结论与现实政策,文章提出促进共同富裕不仅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使市场在生产要素初次分配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且还应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采取更积极政策措施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保证分配公平。


第一,深化和创新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市场改革,保障劳动者从中分享收益,稳定劳动收入份额。建议政府把劳动收入份额比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消费行业为重点,采取更积极措施稳定劳动收入份额。①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的劳动者持股比重,鼓励有条件的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积极采取股权激励,并在因研发和应用新技术而享受了政府补贴的大型企业中规定最低劳动收入比重。②加大对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反垄断力度,加强对金融科技领域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明晰数字经济监管与规制规则,探索引入数字税,保障人民分享数据收益。③发挥资本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稳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增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带动力。④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监管制度,避免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和资金炒作,拓宽中小投资者投资渠道,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公共服务共享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形成人口质量红利。建议政府把教育支出经费年均增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继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发展目标,以消费行业为重点,积极优化劳动力结构,使之与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匹配。①加快建立整合高效的全国统一市场,降低劳动力和人才在城乡区域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壁垒,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②有效提高各级公共教育支出效率,缩小不同区域与城乡家庭之间和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教育服务差距,发挥人口基数优势形成人才红利。③加大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的财政投入力度,鼓励企业举办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对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适应性,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保障工作,缓冲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就业市场的冲击。④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限制,以配套的税收、教育、医疗、住房等政策调整积极促进生育,降低家庭养育子女的实际负担,持续发挥人口质量的规模效应。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数据处理文件
正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
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刘守英,熊雪锋,章永辉,郭贯成.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22,(1):34-53.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刘守英等(2022),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欢迎订阅2022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2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10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1)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