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激活集聚带动全要素能源效率改进的技术进步机制

张平淡,屠西伟 中国工业经济 2023-10-24
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849篇观点精粹。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作者:张平淡,屠西伟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7期,原标题为
《制造业集聚、技术进步与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




研究背景


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经济规模的高速扩张和工业化快速推进致使能源消耗剧增,发展方式粗放和能源效率低下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当前,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尚未全面完成,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不可避免,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无法根本改变,因此,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切实提高能源效率,追求能源效率更高的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特征明显,其主要目标在于扩大生产规模或是降低非能源因素的成本,而不是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应用。经济集聚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带动技术进步与创新。然而,经济集聚能否推动中性技术进步和能源体现式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能否在集聚区内合理配置、集聚外部性作用是否存在偏向。倘若在集聚区内,集聚资源、外部性不仅偏向于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还能兼顾能源技术创新,那么,经济集聚就应该能够带来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进,否则,经济集聚虽能通过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等带来经济增长,但并不必然带来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进。为此,深入剖析制造业集聚对企业微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廓清其中的作用机制,对于推进“双碳”工作、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发现


张平淡和屠西伟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7期的论文《制造业集聚、技术进步与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在结合中国能源消费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的特征事实上,理论分析制造业集聚对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并采用Bartik工具变量方法,识别了制造业集聚对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因果关系,主要的研究发现有:


(1)样本期内制造业集聚抑制了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进,并且这一结论在采用不同数据、不同集聚变量指标、不同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2)异质性分析发现,制造业集聚对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差异与企业出口性质、国有性质、城市集聚水平相关,即制造业集聚对出口企业、国有企业和较低集聚水平地区的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3)机制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对于企业中性技术进步并没有显著影响,没有带来企业专利质量的实质性改进,同时,制造业集聚促进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抑制了能源体现式技术进步,加剧了资本相对能源要素技术进步的偏向。综合来看,制造业集聚未能显著提升企业中性技术进步、抑制企业能源体现式技术进步,加剧资本相对能源要素技术进步的偏向,不利于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进。

研究启示


本文研究发现对于当前中国有序推进“双碳”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重视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长期以来,因其简单直观,单要素能源效率这一指标受到政策青睐,万元GDP能耗被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不过,本文测算并发现了样本期内企业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演变分化,而且,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能够清晰发现各个行业的节能降碳潜力,便于找寻政策着力方向。应该深刻认识到,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显著不同,强化单要素能源效率指标并不必然带来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的改进,并不必然促进企业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双碳”工作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认识全要素能源效率改进在有序推进“双碳”工作中的重要性,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趋势误判、结论相悖、政策建议相左的情况。


(2)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微观基础。有序推进“双碳”工作,需要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微观基础,切实改进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本文实证发现,样本期内制造业集聚没有显著带来中性技术进步,也没有带来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深入企业微观,通过资本对能源的替代,进一步强化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可是,这会加速资本报酬递减,仍不是内涵式发展,也不是高质量发展。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不提升,再优的产业结构,再多的清洁能源,仍会因为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大而无法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因此,立足新发展阶段,发挥经济集聚的作用,不能只是关注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还要关注其对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3)切实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本文结论表明,样本期内制造业集聚抑制了能源体现式技术进步。近些年来,中国在能源研发活动中投入了巨额资金,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且,有序推进“双碳”工作,要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需要更多的能源研发投入和绿色低碳技术的重大突破,进而带动制造业企业的能源体现式技术进步。应该认识到,清洁能源或零碳能源研发投资具有高风险,其产出可能被他人模仿,需要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甚至财政补贴提供支持,此外,囿于资源禀赋和能源消费结构,还应该重视清洁煤技术等化石燃料技术的研发投资,要抓住推进“双碳”工作所创造的工业发展新机遇,切实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抢占全球绿色发展和低碳竞争的制高点。


(4)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的区域差异化路径。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仍然需要鼓励更多经济活动聚集在沿海沿边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相应,就需要深化推动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本文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程度低于一定水平,集聚对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显著为负,而当集聚程度越过特定水平,这种负向作用就变得不再显著,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制造业集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端集聚,尽量降低、减少集聚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拥挤效应,充分释放集聚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技术创新、风险分担等集聚效应。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数据处理文件
程序DO文件
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
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刘守英,熊雪锋,章永辉,郭贯成.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22,(1):34-53.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刘守英等(2022),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欢迎订阅2022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2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10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1)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