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扶持政策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制造业升级

余林徽,马博文 中国工业经济 2023-10-24
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861篇观点精粹。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作者:余林徽,马博文
单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8期,原标题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扶持政策、制造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




研究背景


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是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多位于较偏远地区,与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的距离较远,除了自然资源丰富之外,其他区位条件都相对较差,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处于起步阶段。以1978年价格计算,2004—2007年,资源枯竭地区的制造业增加值的均值始终低于全国其他地区,平均增加值差异为0.4250亿元。同期,资源枯竭地区的GDP均值也始终低于全国其他地区,平均差异为0.9475亿元。可见资源枯竭地区在制造业发展方面的短板是造成其与全国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实现资源枯竭地区制造业转型发展,是缩小当地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央政府从2007年开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提供转移支付资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帮助这些地区走出“矿枯城衰”的困境。作为一项推动落后地区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其能否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制造业升级,这种因果效应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政策对于不同地区的制造业升级情况是否会有不同的影响,政策对于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做出了多大程度的贡献,讨论以上内容可为解决资源枯竭地区的转型发展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经验。


研究发现


余林徽和马博文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8期的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扶持政策、制造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讨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扶持政策对当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极其机制,并阐述了扶持政策对缩小资源枯竭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制造业和经济差距的程度。研究发现:第一,扶持政策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政策实施后,各资源枯竭地区的制造业升级幅度约为4.27%。第二,政策主要通过扶持已有高科技产业内的已有企业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扶持政策的鼓励下,高技术企业更多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研发创新活动,从而促进制造业转型调整。第三,政策效果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间存在差异,在非森工城市和环保压力较小的地区,政策对制造业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对较大。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更多的受到了政策的扶持,这意味着政策红利在企业间存在再分配效应。第四,政策通过促进制造业升级,缩小了区域间制造业发展差距和经济发展差距。


研究启示


资源枯竭型城市扶持政策对当地制造业升级和缩小区域间差距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意味着在未来应尊重客观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应破除地方和区域保护壁垒,及时取消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特征的,妨碍形成统一市场和促进公平竞争的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破除资源流动的阻碍,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资源枯竭地区的高技术行业集聚,从而缩小区域间制造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兼顾到民生问题,在转型的同时守住民生底线。在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应适当促进复杂度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平稳过渡,稳步推进资源枯竭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减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同时应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通过差异化政策推动资源枯竭地区共同发展。对于情况特殊的地区,应综合当地比较优势、自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基础情况等因素,找准功能定位,给予特殊政策,通过精准施策帮助其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在通过转移支付进行财政扶持的同时,可以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在环保压力较大的城市可引导其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在森工城市可以结合其自然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环保型工业,如森林食品业、木材精深加工业等,以此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在完成生态保护目标的同时,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此外,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非国有企业在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方面的作用,落实减税降费,实施好降低增值税税率、扩大享受税收优惠企业范围、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降低社保费率等政策,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落实放宽非国有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取消歧视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各类政策;加强立法工作,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产权,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非国有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保障非国有制企业财产权利,稳定企业预期。从而促进先进产业中的非国有企业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产出,为资源枯竭地区的转型升级,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起到推动作用。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
数据处理文件、Stata文件
程序DO文件
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
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刘守英,熊雪锋,章永辉,郭贯成.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22,(1):34-53.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刘守英等(2022),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欢迎订阅2022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2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10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1)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