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挥供应链金融在弥合产业孤岛中的作用

宋华等 中国工业经济 2023-10-24
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873篇观点精粹。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作者:宋华,陶铮,杨雨东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9期,原标题为《“制造的制造”:供应链金融如何使能数字商业生态的跃迁——基于小米集团供应链金融的案例研究》。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产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兴起,数字鸿沟问题突显。《2021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显示,2021年中国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但受调查企业中84%的企业由于面对转型方向缺位、基础能力薄弱、价值实现不可持续等难题,导致其营业收入增速只是领先企业的27%。企业“孤岛”或平台“孤岛”是全面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金融化面对的最大挑战,阻碍了企业间协同的同时,使产业网络生态更难以建立。为推进产业互联网融通应用,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和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完成“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决策的重要部署。当前供应链金融已经深入到产业场景中,供应链金融从最早的仓单质押模式已到如今融入数字商业生态中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数智化,反过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也在推动产业数智化和生态化的进程。


近年来,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先后出台一系列供应链金融相关政策,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那么供应链金融如何顺应产业场景变化营造融资生态,如何创新发展进一步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这些都是亟待探索的课题,需要借鉴前沿产业实践,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引导供应链金融良性发展。

研究发现


宋华、陶铮和杨雨东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9期的论文《“制造的制造”:供应链金融如何使能数字商业生态的跃迁——基于小米集团供应链金融的案例研究》,基于小米集团供应链金融(平台名为“天星数科”)的案例,从能级跃迁的视角,分析了天星数科通过供应链金融从自生态到拓展生态再到元生态使能数字商业生态跃迁的过程和机制,为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理论分析框架和解决思路。主要的研究发现有:


第一,产业生态场景的变化,促使供应链金融建构与之相匹配的“链能级”,以满足不同生态场景的融资需求。规模化“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促使生态领导者建构自生态的可信行为链能级。当融资需求开始向上下游增量交易外延时,在可信行为链基础上建构可信交易链能级,是产业拓展生态阶段对供应链金融的要求。随着产业生态边界和生态位的重塑,以增强跨生态系统交互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赋能为目标的元生态融资需求,进一步对供应链金融提出在可信行为链和可信交易链基础上建构供应链金融可信资产链能级的要求。

第二,场景化的供应链金融能级的跃迁,促使数字生态发展与之相匹配的数字化能力。数字生态是指由具有解释和应用能力的数字节点群组成的数字技术系统,包括数字化知识、信任、契约、规则等数字化要素、框架、平台。建构供应链金融的可信行为链能级,促使数字生态利用基础设施发展信息化能力,将商业实体活动以信息化形式记录、存储,形成信用。建构供应链金融的可信交易链能级,让数字实体与传统实体的运营流程深度融合,促使数字生态在模糊化的产业和组织边界中利用数字技术的可重新编辑性,形成智能化能力,实现数据互动和自动化智能决策。建构供应链金融的可信资产链能级,促使数字生态处于动态、实时迭代、不断改进的状态,通过对服务交易结构的重构优化,形成泛平台化数字服务能力。

第三,产业生态通过吸收匹配不同场景的金融服务能力和基于不同供应链金融能级的数字化能力,使数字生态和商业生态随供应链金融能级的跃迁而跃迁。产业生态通过吸收金融闭环管理能力和业务信息化能力,降低风险成本、提高资源效率,实现生产率提升。产业生态通过吸收数字金融化能力和数字智能化能力,强化存量关系、探索增量关系,实现多样性提升。产业生态通过吸收金融平台产业化能力和数字服务泛平台化能力,敏捷转化资产、传递韧性资源,实现稳定性提升,商业生态最终跨越数字鸿沟,与数字生态深度耦合为数字商业生态。


研究启示


第一,供应链金融作为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升级的金融供给体系,应始终以塑造大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为目标,稳步推进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和模式创新。推动供应链金融场景化和生态化、深化协同效应是实现产业链市场竞争能力和延伸拓展能力的关键支撑。产业平台、核心企业或“链主”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场景制定实施相应的供应链金融方案。产业企业即便能把握自有产业生态,为了低成本、高收益地服务长尾中小微企业,仍然需要建构可信行为链,探索供应链金融风险更低、规模化能力更强的可能性。如果产业企业同时建构了可信行为链和可信交易链,则需要合理有序地扩张商业信用,增强产业生态之间的交互,为共享资源、相互赋能提供金融基础。产业企业需要关注自身行业和跨行业的壁垒问题,依托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需求建构数字生态、发展数字化能力,在保障安全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字互联互通,从而提高金融服务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第二,产业平台、核心企业或“链主”应当打造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数字化能力,找到跃迁的起点和“抓手”。数字化虽然是企业转型、供应链改造、产业生态建设的必然趋势,但是,数字化本身还面临成本高、效率低、标准不协同、安全隐私和脆弱性的问题,盲目地“上云用数赋智”未必能够取得成效。在尚未发展有关数字化能力时,首先需要搭建基础设施形成一定的信息化能力,如果贸然形成数字联盟、制定标准,很可能“削足适履”,反而造成技术紊乱。在具备跨联盟的标准后,需要进一步搭建开放协同的产业平台,形成定制化的能力体系,才能使数字化能力生态化,充分利用数字化能力提升商业生态稳定性。在面对不同的生态时,企业都应该循序渐进,匹配相应的数字化能力及其底层数字技术生态。

第三,仍需适度的制度创新,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遴选并培育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完善配套制度,协同各方制定供应链金融和数字技术的标准和规范。注重供应链金融的合规经营和数字的安全隐私保障,遏制交易不确权、风险转嫁、掠夺性杠杆等阻碍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象,推动数字经济持续稳定安全的发展。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
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
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刘守英,熊雪锋,章永辉,郭贯成.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22,(1):34-53.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刘守英等(2022),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3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10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1)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