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进一步增强国际湾区创新要素吸引力

张玉梅等 中国工业经济 2023-10-24
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893篇观点精粹。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作者:张玉梅,吴先明,高厚宾
单位: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11期,原标题为《资源“集聚”与“辐射”视角下国际创新中心的成长机制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研究背景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中国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将肩负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使命,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性高地。当前,世界三大湾区—旧金山、纽约、东京湾区在全球技术创新市场上占据关键地位,钳制和影响了全球绝大部分创新要素流动。作为世界第四大湾区,也是内嵌于新兴经济体后发国家中的典型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如何“集聚”三大国际湾区的创新要素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技术进步值得深入探究,这有利于拉动中国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跃迁,引领世界产业分布新格局;有利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形成全球市场广泛影响力;有利于吸引和对接国际市场上的创新要素流,实现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


张玉梅、吴先明和高厚宾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11期的论文《资源“集聚”与“辐射”视角下国际创新中心的成长机制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性事实,从资源“集聚”与“辐射”的视角,对粤港澳大湾区成长为国际创新中心的机制进行了探索。在理论分析方面,探究粤港澳大湾区获取和利用国际湾区知识溢出的现状,可以从侧面揭示新兴经济体后发国家中典型区域对国际前沿技术的追赶过程。与将战略型资产跨境并购、研发国际化等作为追赶形式的传统追赶理论不同,将国际湾区的知识溢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实现技术追赶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利于拓展新兴经济体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研究的范围,丰富技术追赶研究的理论视角。在实证分析方面,提出了“多代际技术溢出”测算方法,并借此区分了国际湾区知识溢出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在逻辑结构上,首先,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利国际化是否影响国际湾区的知识溢出,以此验证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集聚”功能;其次,在国际湾区知识溢出流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流入的知识溢出是否弥合了其“周边”地区与国际湾区的技术距离;最后,对国际湾区知识溢出弥合技术距离的作用机制进行验证,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主要研究发现如下: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兼具资源“集聚”与“辐射”的功能;吸收能力是粤港澳大湾区资源“辐射”功能得以产生的中介机制,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被技术相似性调节而得以强化。

第二,在资源“集聚”过程中,从后向引文第1—3代,粤港澳大湾区从国际湾区“集聚”的资源呈线性减少,“集聚”的资源主要为直接知识溢出。

第三,在资源“辐射”过程中,从前向引文第1—3代,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地区的技术进步主要受益于国际湾区的间接而非直接知识溢出,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地区对前沿技术的追赶存在最优距离。

第四,粤港澳大湾区资源“集聚”与“辐射”网络的可视化结果强调了间接引文网络的重要性,实证检验结果证实间接引文网络是国际湾区产生知识溢出的重要形式。

研究启示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国际创新中心,助力中国实现科技发展自立自强既是使命所在,也是必然之路。基于经验证据对国际创新中心成长机制的讨论,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提供参考,具体的政策启示如下:

一是强化“集聚”功能,打造全球要素“集聚”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应深度践行“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打造适合国际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整体制度环境,增强对国际湾区前沿生产要素的持续吸引力。如:优化现有经贸体系,积极构筑多边合作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更加开放、更为包容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有序放宽境外投资领域和范围,提升对国际资本、人员、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尤其是吸引来自国际湾区的前沿技术资源,最终实现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成功破局。

二是深化“辐射”机制,打造世界级经济增长新引擎。吸收能力是粤港澳大湾区资源“辐射”功能发挥作用的中介机制,与其“周边”地区利用国际知识溢出的过程紧密相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地区吸收能力薄弱,对国际湾区知识溢出利用低效。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配套,积极营造优质的创新生态环境,着重培育科研吸收、转化能力。

三是弥补后发劣势,加快创新追赶。通过扩充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湾区间接引文网络规模,激活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立广泛的创新基础,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与前沿技术的“弯道超车”形成合力,拉动粤港澳大湾区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跃迁。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数据Stata文件
程序DO文件
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
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刘守英,熊雪锋,章永辉,郭贯成.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22,(1):34-53.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刘守英等(2022),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3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11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2)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