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工业经济》2023年第7期目录和摘要

本刊编辑部 中国工业经济 2024-03-17


目  录

专  题

学习领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笔谈

刘守英  赖德胜  都 阳  张永生  季为民(5)



国民经济

国内国际双循环生产网络的冲击传播:特征与模拟

王群勇  李 月  薛 彦(26)

碳排放总量控制、配置效率与产出收益

杨 豪  潘颖豪  才国伟(46)



产业经济

数字规制政策、外部性治理与技术创新 ——基于数字投入与契约不完全的双重视角

蒋 为  陈星达  彭 淼  周禄军(66)

线上市场、数字平台与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机制与数据机制的作用

刘 诚  夏杰长(84)

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基于企业环保新闻文本情绪数据的检验

周泽将  汪 顺  张 悦(103)



工商管理

数字平台生态观: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理论新视角

焦 豪(122)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息溢出效应——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经验证据 

李青原  李 昱  章尹赛楠  郑昊天(142)

员工绿色行为多路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个体感知视角

周文斌  赵素芳(160)



案例研究

中小企业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基于数码大方的纵向案例研究

赵 晶  孙泽君  程栖云  尹曼青(180)


摘  要



学习领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笔谈

刘守英  赖德胜  都 阳  张永生  季为民

[编者按]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推进文化理论创新、深化历史文化研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工业经济》策划了专题笔谈,邀请5位学者交流学习体会,从经济学研究者的视角为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学理性阐释和探讨。

[关键词] 文化传承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工业绿色转型



国内国际双循环生产网络的冲击传播:特征与模拟

王群勇  李 月  薛 彦

[摘要]  本文在对接国内与国际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构建了双循环生产网络框架,提出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循环指标,识别部门冲击在双循环生产网络中的传播与衰减特征,并测度了中美经贸摩擦冲击的网络效应。研究发现,双循环生产网络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呈现内循环占主导且动态提升态势;双循环生产网络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与产业异质性,且暴露出不同的风险点。区域风险表现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中间品和最终品供需的多重风险。产业风险表现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间品对外供给依存度、中间品对外需求依存度和最终品对外需求依存度都相对较高;纺织服装业、非金属矿物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等中间品对外供给依存度较高;石油加工等能源型产业则表现为中间品对外供给依存度偏高。内外循环生产网络的不对称性有所提升,少数部门逐步成为双循环生产网络中的关键部门,部门冲击对于总体波动愈发重要。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采用全局抽取法模拟了中美全产业断链、特定产业断链、供给侧和需求侧断链三种情景所造成的GDP损失。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构建区域—产业维度的生产网络风险精准防控体系、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网络的对称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双循环生产网络  冲击衰减  风险识别与防范  全局抽取法



碳排放总量控制、配置效率与产出收益

杨 豪  潘颖豪  才国伟

[摘要]  高效统筹经济增长和“双碳”目标、实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是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理论研究发现,通过提高企业间二氧化碳排放的配置效率,可以在不改变碳排放总量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总产出,降低碳排放强度。具体而言,本文在资源错配与产出损失测算框架下,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投入要素,考虑不同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量化企业在碳排放相关的能源市场和规制政策扭曲下面临的碳排放影子价格、碳排放错配程度及其宏观经济影响。使用2008—2012年中国税务调查数据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测算,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碳排放影子价格扭曲程度存在差异,总体变化呈倒U型趋势。反事实分析发现,如果完全消除碳排放影子价格扭曲,总产出可以提高50%左右,且不同行业的产出收益及其变化幅度存在差异。扭曲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现阶段碳减排应重点关注中小企业、高龄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和外资企业,以及重点能耗行业内的企业。基于优化碳排放配置效率的视角,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实现经济增长与“双碳”目标的动态平衡和加快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市场  环境规制  要素错配



数字规制政策、外部性治理与技术创新 ——基于数字投入与契约不完全的双重视角

蒋 为  陈星达  彭 淼  周禄军

[摘要]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带来了变革性影响,然而数字规制政策作为解决数字要素外部性问题的政策工具,是否能够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值得探究。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数字规制政策的外部性治理与数字转移成本效能,从数字要素投入与中间品契约不完全的双重视角出发,分析其影响企业创新决策的创新效率效应与中间品效应双重驱动机制,提出数字投入与契约依赖的理论假说;然后采用1989—2017年41个国家的跨国跨行业数据,通过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与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层面看,数字规制政策能够有效推动数字要素的外部性治理,其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驱动效应有效弥补了数字转移成本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抑制效应,最终显著促进了各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从跨国与跨行业双重差异看,数字规制政策能够通过“数字投入”与“契约依赖”的双重机制,破除企业数字要素投入障碍与合同中数据条款的非完全性问题,有效解决数字投入依赖度更高、契约依赖度更高行业的市场不完全问题,从增进创新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两个层面提升了技术创新的边际收益,成为驱动这些行业中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渠道。本文结论为数字规制政策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为构建数字规制政策体系、完善数字市场监管框架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数字规制政策  技术创新  外部性治理  数字投入  契约依赖



线上市场、数字平台与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机制与数据机制的作用

刘 诚  夏杰长

[摘要]  数字化进程助推中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资源配置场所逐渐从线下转到线上。与传统的线下市场相比,线上市场的运行模式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以数字平台为中心、在产业链上配置资源、依托数字生态系统统筹协调配置资源三个方面,这影响了市场配置效率。本文通过对线上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作理论分析,使用中国2014—2020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平台可以降低城市资源错配程度,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机制分析发现,线上价格扭曲程度越大,则城市的资源错配程度越高,表明价格机制依然可以显著促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在考虑数字平台的作用后,价格机制有所削弱且动态递减;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做连续型DID回归,结果表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城市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相对更高,说明数据机制对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辨析数据机制与价格机制的关系发现,在平台竞争越激烈或价格越扭曲时,数据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越大。本文结论对线上市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平台企业大显身手以及各行业推进数字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线上市场  数字平台  资源配置效率   数据机制  价格机制



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基于企业环保新闻文本情绪数据的检验

周泽将  汪 顺  张 悦

[摘要]  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是税制绿色化转型的核心标志,其政策效应值得关注。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计算企业环保新闻文本情绪,基于双重差分法研究《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微观政策效应与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显著改善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绩效,环保新闻文本情绪提升明显,且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政策传导路径上,《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利于企业从“观念治理”“末端治理”“源头治理”三个方向系统改善其环境绩效,但在政府环保关注度较低、管理层决策视域短视程度较高以及绿色转型基础较差的企业组内,《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效应显著弱化。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企业依据《环境保护税法》积极改善其环境绩效,不仅能够充分缓解企业风险,还能够提升企业价值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回应了宏观税制绿色化能否真正助推微观企业绿色发展这一基本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税制绿色化  环保新闻文本  《环境保护税法》  环保投入  绿色创新



数字平台生态观: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理论新视角

焦 豪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一系列数字技术及智慧出行、跨境电商和数字会展等新场景新业态的出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新的管理理论指导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本文提出数字平台生态观是指导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管理理论新视角,企业需要在数字化情境下建立与自身资源相匹配的数字平台,确立独特的平台市场定位以及扩大平台的网络规模,进而形成与利益相关者关联的数字生态系统,通过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以及确立公平的价值分配机制建立持续竞争优势。在介绍数字平台生态观出现的现实原因和理论背景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数字平台生态观的定义、特征、文化渊源、企业实践与逻辑框架以及如何实施等内容,并将数字平台生态观与行业结构观、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观作比较分析,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数字平台生态观  数字经济  管理理论  网络效应  竞争优势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息溢出效应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经验证据

李青原  李 昱  章尹赛楠  郑昊天

[摘要]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企业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强调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当前中国实体经济面临严重的供需结构性失衡,且主要矛盾集中于供给侧。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改善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效率进而优化供给结构的问题,本文从供应链视角出发,基于2012—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上企业间信息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上的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了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对供应商企业产生显著的正向信息溢出效应。数字化技术方向的异质性对供应链间信息环境的治理作用也存在明显差异。当供应商企业规模越大、库存周转天数越长、面对的外部环境风险或不确定性越大以及客户集中度越高时,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信息溢出效应越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供应商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和验证成本来改善供应链间信息环境。进一步分析发现,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信息溢出效应会影响供应商企业的决策行为,促使供应商企业采用独特的战略模式,提高供应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优化供给结构、缓解产能过剩以及供应链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数据转化为信息并最终作用于企业生产环节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信息溢出   牛鞭效应  供应链



员工绿色行为多路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个体感知视角

周文斌  赵素芳

[摘要]  在中国语境下,员工绿色行为表现形式存在扩展性,学术界对其影响因素未形成统一认知。本文从员工个体感知视角,通过访谈和问卷收集资料,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了外部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对员工绿色行为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个体感知视角的绿色行为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和安全健康两个方面,提炼出七个影响因素并将其划分为三类;外部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形成了影响员工绿色行为的多种组态形式,表现为“殊途同归”的特点;作为组织因素的组织促进以核心条件出现在三个组态中,是员工绿色行为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个体因素的个体规范以核心条件出现在三个组态中,是员工绿色行为的重要内驱力;组织促进和个体规范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在其他因素作用下,参照群体和习惯便利偏好的组合与绿色风气和结果预期组合可以相互替代,绿色感知和参照群体的组合与结果预期可以相互替代,绿色风气与绿色感知的组合和习惯便利偏好可以相互替代。本文从组态视角解释了员工绿色行为的差异化路径,弥补了传统统计分析对员工绿色行为解释单一性问题,为有效促进员工工作过程中的绿色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员工绿色行为  绿色感知  组织促进  组态分析



中小企业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基于数码大方的纵向案例研究

赵 晶  孙泽君  程栖云  尹曼青

[摘要]  中小企业是保证产业链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支撑,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微观基础。中小企业如何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又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发挥产业链补链强链作用?工业软件企业数码大方聚焦产业关键环节实现“专精特新”发展的实践为解决这一问题写下生动答案。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专业化深入实现卡位补链、精细化集成实现耦合固链、生态化协作实现联动强链是中小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发挥产业链协同配套作用的三个阶段。具体地,企业采取专业化深入行为在核心技术和产品中取得突破,通过资源要素协同和通用型配套填补产业链短板;精细化集成进一步将企业核心技术和产品做精做细,通过协同需求主体和定制化配套巩固产业链稳定性;生态化协作促进企业技术及产品跨越组织边界在产业生态中流动共享,通过创新能力协同和前瞻性配套发挥强化产业链作用。本文采用“中小企业行为—协同配套过程—补链强链结果”的逻辑链路,构建了中小企业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的理论框架,揭示了中小企业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  产业链  补链强链  协同配套





点击封面 订阅包邮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顶级期刊(2022),连续11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2)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