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宗教

大宝法王:真实的慈悲心需要智慧的观察!


藏传佛教论坛大德法语 | 显密教言


平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事实上并非如此,自他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一切都需仰赖他人。
例如我们的身体就是父母亲所赐予的,再加上多年来父母亲的养育之恩,才可能有现在的自己。
缘起不是一个哲学概念,而是我们生命的本质。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认识的。
每个人一生的因缘际会各有不同,但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因为父母不仅赐予我们身体,并且呵护我们成长。
然而,我知道也有一些例外,我听过那些到国外弘法的喇嘛说,当他们在说法中讲到要对父母感恩的时候。

有些从小受到父母虐待的人会说:“如果要对敌人生起慈悲心,我还做得到,但是要对父母生起慈悲心,我完全做不到。”
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就是连我们珍爱的身体,也是仰赖其他的因缘而成。
我们透过这样的思维培养自己惜缘感恩的心,然后我们会逐渐体认到:自己的苦乐来自于他人,而他人的苦乐也和自己有着紧密的关系。
藉由这样的观修,我们便会逐渐生起对于一切生命深切的责任感,进而愿意利益他人。这种慈悲心的练习是理性的观修,它是藉由智慧的观察而生起的。
我们透过看到生命的实际状况,体认到万事万物都是众缘和合、息息相关,因此感念众生的恩德,进而生起想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慈悲心。
因此,真正的慈悲,是透过智慧才能够生起的。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观修悲心,有些人怎么修都生不起悲心呢?

我觉得生不起悲心的原因,是因为缺少了智慧的观察。如果了解自他的关系,也就是体认到悲心的对境和自己都一样想要离苦得乐的时候,你就很容易生起悲心。
因此要生起悲心并不困难,悲心没有敌人、没有亲人,也没有陌生人——真实的悲心,是没有偏私的。
当你无法生起悲心的时候,自己就要好好想一想,到底自己的悲心是怎么修的?是不是自己的分别心太强了?
总是执着那是敌人、那是亲人,或者不认识的人等等。如果是带着分别心而修,那么真实的悲心终究是无法生起的。
当然了,对于自己喜欢的亲友,我们比较容易生起悲心。如果对于不喜欢或者陌生人也能够生起悲心的话,这真可说是大悲心了。
在观修悲心时,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于讨厌的人或者陌生人很难生起悲心的话,这就证明了自己还是没有生起真正的悲心,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智慧。


人生漫漫,为避免失联
也请关注下方👇🏼博主同品质佛学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善知识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