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高燕《空镜:主客体之辨与视觉文化研究》

未曾读 2022-09-14

2020.1  0.2 9  | No.382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空镜:主客体之辨与视觉文化研究》
高燕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出版


引言


人的生存始终是在对世界的探寻、与他人的交往和对自我的认知这三重维度中展开。其中,对自我的认知构成人之生存的内在主体因素,对世界的探寻和与他人的交往构成人之生存的外在客体因素。主体的确立需要借助世界和他人进行镜像观照,客体的存在需要主体加以认知和表达。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之存在不可或缺的参照系,对主客体关系的思考贯穿于中西方思想之中,成为哲学思辨和审美创造的重要问题。
 
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想正是奠基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之上。主体和客体分立认识活动的两端,主体对客体拥有绝对主导权,客体屈从并受制于主体。对主体和客体差异的区分确立形而上学主张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根本前提预设,对主体优先地位的强调奠定形而上学追求本质和中心的基本思维指向。
 
在形而上学思想传统的影响下,人对自我的探究也随着主客关系的变化经历了主体观念的演变。从与客体共存的主客统一的主体,到与客体区分的独立主体,再到以理性为本质的自我意识的主体,主体在与客体分离和对自我意识中理性的强化过程中完成了向主体性的转变。这一转变肇始于笛卡尔,经康德推进,至黑格尔完成,构成近代哲学深化自我认知的基本理路。
 
黑格尔

近代哲学推崇的主体性,关注的是以理性为核心的原子式的主体,通过在意识领域中最大限度地发掘自我的自主潜能,从内在体验和外在参照两个方向提升了主体的地位。但是,由于将自我限定在与世界无关、与他人无涉的封闭式语境中,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在确立全能自我的同时也导致唯我式自我的崩溃。
 
近代哲学的主体性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困境。从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看,作为人类生存根基的世界从人的生存中被剥离出来,成为人类为满足物质欲望而肆意进行开发、掠夺、利用的客体对象,两者由双向的依存关系蜕变为单向的经济利益关系。其后果是现代科技异化为独立于人的操纵力量,在征服自然界的同时,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从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看,他人不是在平等交往关系中确认自我的独立主体,而是被自我思维和建构的异质他者,两者由共处的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退化为自我独尊的单子主体的内心独白。其结果是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破坏了人的生活世界,自我成为蜗居在主体意识中的不及物动词。
 
从自我的整体存在看,自我由理性和感性、意识和身体并存的完整存在缩减为理性和意识独在的片面存在,造成人被抹杀了生存的多样性、丰富性而沦为空洞乏味的单面人。
 
现代哲学正是从批驳近代哲学的主体性悖论入手,展开主客体之辨的思想图景。尼采对非理性的张扬,海德格尔对世界作为人之存在场域的重视,加达默尔、哈贝马斯、理查·罗蒂等人以对话理论为核心对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译“交互主体性”)的开拓,德里达消解主体在场形而上学的努力,等等,他们通过重新考察主客体关系和勘定主体观念,试图清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遗害,为人类获得完整均衡的自我存在开辟新的认知路径。

海德格尔
 
现代哲学主张恢复人与世界的亲缘关系,重建自我和他人的平等对话,完善主体的灵肉、理性-感性的平衡结构,这些诉求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早有思考。庄子从大道运化、天人合一的视角消解了以主客二分为基础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从分析“机械”、“机事”、“机心”对道的损害,批判了唯科学主义,最后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逍遥游的推崇,指明人在自由的审美境界中获得完整存在的方式。可见,中西方思想在对待主客体及其关系的问题上,虽有各自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价值判断,但在追求完整自我这一终极点上,可以构成某种对话和参照。
 
哲学思辨领域中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持续探讨也同样构成美学思想的问题域。传统形而上学基于主客二分和对主体的强调,得出主体优于客体的全称判断,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相关审美范畴,如自然和艺术家、作者和读者、再现和表现、模仿和创造、理念和形式、原型和摹本、现实和图像、理解和阐释,等等。可以说,这些二元对立的审美范畴涵盖了从审美创造到审美接受的全部审美活动,而对它们之间孰优孰劣的论争也推动着美学观念的更迭。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审理美学范畴史和观念史中的思想演变和逻辑演绎,既能从哲学的视域推动相关美学问题的研究,也能从美学的角度深化哲学对人自身的认识。
 
无论哲学还是美学,对主客体之辨的研究都还停留在理论推演和抽象概括的层面。如果仅仅止步于理论话语的表述,我们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就会因理念的能指与审美创作的所指之间的错位而无法获得充实和完善。基于此,我们有必要进入到具体的审美经验层面,在为现实经验寻求理论表达的同时,也为主客体之辨的理念演绎提供经验支持。
 
现代世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图像取代现实,成为当今时代的新现实。伴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图像在当代生活世界中被突出和强化,甚至构成现代人的生存境域,视觉观看也由是成为现代人们的基本生活样态和主导存在方式。由于视觉观看预设了观看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对立以及观看行为中主体对客体的支配,因此,以图像为现实表征和以视觉观看为思维指向的当代视觉文化就成为理解当代主客体之辨的重要经验领域。审视当代视觉文化中的视觉认知方式,有助于我们从审美实践的角度揭示主客体关系的当代运作机制,也为我们理解自身存在提供现实途径。
 
本书由十三篇论文修改整合而成,是本人近十五年来围绕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进行的写作。全书分为上编“审美活动的主体与客体”和下编“视觉文化的理论与批评”两部分。上编主要在中西思想史的视野中探讨美学范畴和美学思想不同发展阶段上体现出来的主客体关系,下编集中于当代视觉文化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分析。以下对各编的理论设定和论述思路做一个概述。
 

上编:审美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美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审美主体选择怎样的立场看待审美对象并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审美创造?主体自身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素养和心理状态才能从事审美?审美对象自身具有怎样的性质和存在状态?审美对象如何被他人接受和理解?审美活动如何实现主客交融的审美境界?
 
《达到自由的审美境界:后现代视野中的庄子之“游”》围绕庄子思想中的核心观念“游”,探讨“游”的审美生存论意义,并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游戏”进行跨文化对话,指出“游”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契合之处,为我们在当代审美语境中理解主客体关系提供中西参照的视野。

 
《〈精神现象学〉中的“主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着重考察黑格尔思想中的“主体”观念,表明黑格尔在辩证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将主体置于世界-他人-自我的全面关系中进行理解,超越了近代哲学单纯强调理性和意识的主体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了近代哲学唯我论主体性的偏执,并为现代哲学和美学思想转而关注主体间性开拓了理论路径,推动了对人的完整认识。归纳起来,西方的哲学思想在认识自我时,经历了从对外部世界的强调到对主体内心的关注、再到超越主客对立的渴望。这一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也同样渗透于美学思想之中,并借助审美范畴和审美理论典型地展现出来。
 
本书接下来的两部分论述就是从美学史的角度审理西方哲学思想的自我认知如何获得审美体现。《世界、内心与“主体间”:再现、表现与呈现的美学范畴史论》选取贯穿于西方美学史的重要审美范畴“再现”、“表现”、“呈现”进行阐释,再现强调客体以及客体对主体的制约作用,表现强调主体以及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呈现强调主体与客体对立的消除以及主客体交融,这三个范畴都是在区分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下展开,它们侧重点各有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外延和不断丰富、变化的内涵。《从忠实的镜像到超真实的幻象——20世纪模仿理论的演变》在现代美学的论域中延续并在模仿领域具体深化了这一论题。
 
《审美活动的主客体融合: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和对话理论述论》则是通过论述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和对话理论的演变,在现当代美学的论域中侧重推进主客体融合。《“移情说”的主客体关系》将关注点转向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心理要素,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研讨实现主客体融合的主客观条件。

下编:视觉文化的理论与批评

 
现代生活的基本特征就是视觉能力取代听觉能力成为感知的主导方式。在前现代时期,社会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由主体决定。主体为实现自身存在主动去接触客体,在对客体的认识和领会中获得自我理解。对客体的优势使主体有可能根据自身需要去选择相关的客体并能够全神贯注于其上,从而保证听觉活动的专注和投入。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客体开始摆脱对主体的依从并独立存在。由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制造出的数量惊人、形式各异的产品充斥着新的视觉空间,构成不断涌现、变化、流动的现实。客体之间的关系已经先于客体与主体的关系而存在。不同客体相互交织、渗透,构成主体处身其中的社会-空间整体。面对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的物品,主体由于失去选择客体的权利而只能被动地观看和接受它们。当代兴起并繁盛的视觉文化即是以视觉能力为主导的现代生活的审美表征。
 
当代视觉文化的主客体关系具有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传统的视觉图像理论建立在摹本与原型的区分以及原型的先验性之上,世界通过视觉模仿以真实的面貌被再现出来。无论再现方式如何变化,原型对摹本的决定作用始终处于支配地位。然而在当代视觉文化中,“仿真”和“超现实”的概念打破原型与摹本之间的对立,不仅使两者的界限消失,而且使它们的关系发生逆转。
 
摹本脱离现实,成为比真实还要真实的超现实,整个现实世界被融入摹本的符号流中。摹本构成的自我指涉的世界重新成为人们生活的新现实。与之相应,在这个视觉符号的世界中,主体不再具有优势地位,丧失对客体的统治权,沦为受客体诱惑和支配的对象。当代视觉文化的运思范畴和学理机制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当代视觉文化中的视觉感知机制及其与后现代思想的关联?当代视觉文化如何运用图像展现方式影响、制约人的生存和思想方式?人如何在当代视觉文化中实现自我认知?


从以上问题出发,《视觉隐喻与世界的图像化——当代视觉文化的思想根源》直接深入到视觉文化背后,探究作为视觉文化理论主导的视觉隐喻与西方传统思想、后现代思想之间的本体关联,为视觉文化研究提供思想框架和理论视野。
 
《海德格尔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消解》和《加达默尔对视觉存在论的反思》均从现代西方美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位思想家海德格尔和加达默尔入手,通过他们对视觉文化的理论反思,揭示主导视觉文化的视觉思维在西方思想中的理论脉络和当代形态演变。
 
以下各章则对艺术作品和视觉文化现象进行批评分析。《艺术史中视觉思维的审美呈现》探讨从古典时期至19世纪之前的西方艺术史,分析视觉思维在艺术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审美呈现,深化对视觉思维和视觉文化关系的全面认识。《媒介叙事与世界的景观化》、《电影空间论》和《视觉文化与镜像认知:以电视剧〈空镜子〉为中心》则聚焦于当代的景观社会、图像媒介和视觉文化,对重大社会文化现象和影视作品展开批判性分析。“空镜”既是本书研究的对象之一,也是主客体关系的一个隐喻,故用来作为书名。
 
由于本书各章是相对独立的专题论文,某些章节偶有少量重复之处,但论述重点和主题各不相同,所以收入书中时未做改动,敬请读者谅解。


延伸阅读


点击卡片,即可阅读

点击卡片,即可阅读

点击卡片,即可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