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日常数据陷阱,骗了我好多年

想喝咖啡的课代表 澎湃美数课 2021-11-01


今年315的时候,课代表曾经带来过一份可视化打假指南🔗,分享了阿尔贝托·开罗(Alberto Cairo)的《数据可视化陷阱》(How Charts Lie)一书中,许多利用图表来欺骗的把戏。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据。比如,理财、买房过程中,很容易被许多数字所诱惑。要不要信?信谁?要不要入“坑”?入哪个“坑”?相信课代表,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疑惑。但是比起入“坑”,更多时候我们先得清楚其中的数据陷阱,从而避“坑”。

今天,课代表就给大家梳理一些理财、买房中常见的陷阱,小本本记起来~ 


✧✧✧

片面的数据


看似客观、中立的数据并不总是可信的。最常见的陷阱之一就是对数据进行选择性、片面的展示。你很难怀疑数据或结论的真实性,因为眼前的数据的确不假,但它只是事实的一部分。

1号陷阱:只看片面维度的数据

数据是复杂、多维的,而片面的数据有一些常见套路:例如,从很小的样本量推出结论;再比如,给你展示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但你并不知道这到底说的是均值、中位数还是众数?如果不搞清楚这些,被精心包装后的数据误导后,往往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理财产品,如果不多加注意,计算利率时就可能只关注到片面的数据。有些平台在推广金融产品时,会使用日利率、日罚息等以单日为计算周期的概念,单从数值来看,这些利率貌似非常低廉。

以我们熟悉的支付宝花呗为例,如果未按时还款,会产生逾期罚息。其计算公式为:逾期费用=逾期金额*0.05%*逾期天数。这里的0.05%其实就是一个日利率的概念。单独看,这一利率非常低,但如果换算成年利率,也就是0.05%*365=18.25%,这一利率不仅远高于房贷,高于消费贷,差不多是中国认定的高利贷利率的一半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2号陷阱:只看当前的数据
还有一种片面是只考虑到特定一段时期内的情况。事物不会一成不变,但现实中许多投资陷阱都会极力放大过去或当下的漂亮数字,让人忽视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因此仅凭过去或现状来判断未来趋势时需要保持谨慎。
钱是具有时间价值的。这里需要提出一个概念:钱的贴现。用大白话来说就是10年前的1万块不等于10年后的1万块,可能等于8000,也可能是6000,这两者间的关系体现了贴现率的大小。 
长期投资中,同样存在钱的贴现概念,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全民基金热的当下,我们就来看看基金。
 ⌂ 几十块的小额投资😢求轻喷

在上图的右侧,可以看到课代表购买这只基金的持有收益率。

所谓持有收益率,就是持有收益除以持有成本,也就是课代表赚到的钱除以课代表投入进去的钱。不过,持有收益率是一个忽略时间的计算方式,这30%+的收益率是在1年实现的,还是在10年实现的,显然有很大差异。

由此便引出了年化收益率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把不同产品的收益率都放在一年的时间维度里进行比较。年化收益率中比较常见的是以下两类,仍以支付宝内的金融产品为例。

一类以余额宝为代表,所谓的七日年化,即是以最近7个交易日的涨跌情况来模拟年化收益。还有一类是以支付宝基金业绩走势中近一年涨跌幅,即以过去一年的涨跌幅来计算年化收益这一指标。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无论哪种,都是过去的收益率,在支付宝的基金平台上,还有一行提示小字,过去收益不代表未来收益。这常常被人忽略,个人投资者总是眼热业绩表现最好的那只基金。

但是大家忘了,投资永远投的是未来,你看到的各种年化收益都是过去,过去不代表未来课代表曾在债券基金年化收益稳定保持在8-9%的时候入场,接下来就迎来债券市场大熊市,跌跌不休。同样的,帮你赚钱的基金经理们过去的业绩可能很突出,但不代表未来依然能给你带来光明“钱”途。


✧✦✧✧

偷换概念


美国作家Darrell Huff在《统计数据会说谎》(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中提醒读者“注意在原始数据和最终结论之间有没有什么地方被偷换了概念。将一件事说成是另一件事是常有的。”这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陷阱,并且难以被一眼识别。 

搞乱因果关系、拿词义做文章等都属于偷换概念的方式。Darrell Huff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正盘算着向某人借钱,那么不管是直接一次还清还是分期偿还,一旦偷换概念,你就很难比较两者的成本。6%的利率听起来是6%,实则不然。如果你以6%的利率向银行借了100美元,打算以每月定额偿还的形式在一年之内还清,那么你借这笔钱的利息就大概是3美元。但如果你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借这100美元,那么利息就是6美元,利息可相当于前一种方法的两倍。”

以大家都关心的房贷为例。很多人都搞不清房贷的黑箱,弄不懂每个月的贷款利息是如何具体计算出来的,反正乖乖交钱就好。等额本金、等额本息这些名词构筑起了认知屏障,乍一看,好像怎么样交利息都是可以的。课代表对此做一个简单介绍。

“等额本金”的完整概念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总额平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产生的利息。

几乎没人能懂。

举个例子,课代表贷款240万,贷款10年(也就是120月),先把本金平分成120个月,每月偿还2万。至于利息,如果贷款年利率5%,月利率即年利率除以12。第一个需要偿还240万对应的利息10000元;第二个月,需要偿还238万对应的利息9916.67元。

 ⌂ 等额本金还款

“等额本息”是指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与等额本金相比,它的计算公式更为复杂。简单来说,在还款周期里,每月需要还的金额不变,包括一部分本金和一部分利息。

 ⌂ 等额本息还款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10年以后,等额本息的利息总额会超过等额本金,这是不是意味着等额本金是一种更节约利息的还款方式?利息差的原因在于等额本息在还贷早期更多地占用了银行资金。到底哪种方式更划算,其实取决于贴现率的大小。


✧✧✦✧

隐藏的数据


除了关注显在的数据,还要看看什么数据是没有被透露的,这些被“遮蔽”的数据同样很重要。

课代表最初入坑投资理财,是所谓的基金定投,定投了一年三年,赚了多少钱倒是容易看,但买进卖出手续费、以及每日暗暗收取的管理费,倒是在密密麻麻的小字里隐藏得挺深。

一些小伙伴会被基金平台上买入0费率所吸引,确实一些申购方式会对买入费率做出减免,但如果点开交易规则,往下滑一滑,会发现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基金公司会每日计提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运作费用。而在卖出环节上,绝大部分基金持有时间少于7天,会需要收取1.5%的卖出费率。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除了常被人忽略的运作费,课代表曾经有段时间对比过同一支基金后面跟着ABC的后缀,这些基金的持仓相同,但申购赎回费率不同。A类是前端收费,也就是买入时付申购费。B类是后端收费,也就是卖出时付申购费和赎回费。C类是收取销售服务费。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简单来说,如果持有时间长,可以选择B类基金。按上述基金举例,超过5年后,B类仅需要每日计提运作费,无需支付申购和赎回费。A类和C类相比较,在持有时间超过30天的前提下,主要看A类申购赎回总费率与C类的销售服务费孰高孰低。


✧✧✧✦

视觉谎言


都知道能用图讲明白的内容就尽量不要用文字,可视化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不少背后都藏有猫腻,无形中引导你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从图表全局中挑出有限的部分,来配合表达者想要表述的内容。下图中,左图数据看上去有很大增幅,但结合右图会发现,这只是常态。

 ⌂ 图片来源:flowing data

此外,混淆图表中的面积、长度比例也是一种常见陷阱。30是10的3倍,但在下图中,或许是为了增加显著性,第三个矩形看起来比第一个大了远不止3倍。

 ⌂ 图片来源:flowing data

对此类可视化陷阱保持心中有数,租房、买房过程中也就不容易被忽悠了。

课代表初入江湖时,头件大事就是租个房。课代表第一时间向中介要了户型图,读懂户型图大致就能知道房屋的通风、采光情况。不过图上的指南针有时候也有些坏心思。比如这套房子,初看户型也算周正,但左下角的指南针被转了45°,也就是说这套房不是正南正北朝向,如果恰巧租了,您将拥有一个东北朝向的阳台。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爬出这个小坑后,课代表发现了一套户型完美、面积适中、装修精致的次新两房。晚上实地看房后,课代表快乐地签了合同。但事实证明,课代表还是 too young too naive,有时候光看户型图就像盲人摸象,看到的部分真实信息更有误导性。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入住后课代表发现,无论春夏秋冬,卧室还有些许阳光漏进来,阳台从不见光,两侧高墙困住了阳光😭像这类隔壁房屋遮挡采光的情况,光看户型图实在无法脑补,如果上天能送课代表回到签合同的那天,课代表一定认真看看楼层的平面图!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此外,在很多楼盘现场,开发商还会设置区位图和沙盘,供购房者全方位感知周遭环境。

但在区位图和沙盘的可视化呈现上,改变地点与地点之间的距离是种常见做法。比如说,下方某楼盘的区位图,如果仔细看地铁站的排布,会发现明显是左边疏右边密。这种拉近了项目与静安寺、黄浦江等核心地标距离的做法,给人一种错误的区位判断。

 ⌂ 开发商提供的区位图vs真实的上海地图(红色标记为项目所在地)

沙盘中这种改变物体间相对关系的做法也不少见。课代表曾在老家看过一个楼盘,沙盘中展示的高压线离小区边缘大概有一幢楼的宽度,但如果实地走访,你会发现高压线紧挨着地块。

另一种容易被人忽视的沙盘陷阱,是沙盘中常见的玻璃房子。在下图这个课代表实地看过的沙盘中,你能看到在小区的右侧有几排玻璃房子,绿色的草坪也非常“高级”,整体观感毫不违和。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但如果你走出令人兴奋的售楼处,实地走上一段,就会发现高大上的玻璃屋是几套非常非常老的老破小,它们是这样的:🤦‍🤦‍🤦‍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理财、买房,除了有钱或有闲,最好再有点数据知识防陷阱。你对这样的分享满意吗?欢迎点赞、在看,课代表还可以再多来点~



撰稿 蒋馨尔 张铃媛





◒◡◒

┊推 - 荐 - 阅 - 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