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目录

本刊编辑部 济南大学学报 2023-08-28

2021年第6期目录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建党百年形势下高校中共党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耿化敏   吕晓莹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


论仁宗朝科举制度之演变

/ 诸葛忆兵 


  国家文化公园视域下齐长城的文化内涵

/ 李西香   高爱颖


海外中国学研究

思考学术本土化的视野与方法问题——以日本汉学中的上海文学为对象的分析

/ 金方廷


韩国的上海文学研究及其“本土化”启示

/ 狄霞晨


文学研究


走出符号化的鲁迅形象

/ 刘春勇


老舍译介《文学批评》的隐蔽意图与多重语境

/ 林玮


历史研究


浅论酒对近代世界形成的影响

/ 崔思朋  仲伟民

    

中国古代“安土重迁”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 李秀亮


从高密“四宝”的齐鲁文化底蕴考察历史传统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 曹振华



经济学研究


监管促进了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吗?

  / 冯素玲 张榕 许德慧


  效率与路径:“新基建”投资驱动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投资类别与投资空间双重异质性

  / 刘涛 周白雨



社会学研究


多重制度脱嵌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困境

——以新生代大龄单身男工为例

  / 王鸥 王天夫


颜值即正义?虚拟场域中的颜值消费

  / 张航瑞


 累积优势、金融化效应与住房资产不平等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 杨城晨 张海东



教育学研究



异乡人:流动教师的日常影像

  / 常亚慧 冯璐瑶 梁燕玲


行动学习视域下的MBA教育教学质量改进路径研究

  / 汪涛 孙羿凡 钟秀丽


教育改革中个体的主观意义

  ——基于教师的视角

  /陈思



论文摘要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建党百年形势下高校中共党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耿化敏,吕晓莹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

在建党百年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中共党史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服务党的治国理政战略需求、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高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伴随着中共党史课程的开设和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高校中共党史师资队伍建设经历了从奠基起步到发展创新的历程,取得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高校中共党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队伍萎缩严重、结构不合理、稳定性不强、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这与学科定位、课程开设、教研机构设置、人才培养需求等存在密切关系。建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恢复中共党史公共思政课地位,优化教师队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师资队伍培养与引进体系,是未来加强高校中共党史师资队伍建设的进路。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


论仁宗朝科举制度之演变                                                                                 诸葛忆兵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仁宗朝科举考试制度在变化中渐趋稳定,渐趋完善,且有不断修补,成为后来历朝之模板。仁宗朝在探索两次贡举之间最合理的相隔年度,为后来制度定型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士录取数方面也相对稳定,总的趋势是在逐步微量增加。仁宗朝科举考试内容向重策论转移,即使诗赋命题,也更多地要求与伦理道德、现实政治相联系,同时倡导晓畅通达的科场文风。庆历新政之科举变革,上下兴起办学之风,学校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仁宗朝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辈出。究其实质,与制度的相对规范和公正关系密切。



 国家文化公园视域下齐长城的文化内涵


李西香,高爱颖山东女子学院

摘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深入把握其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才能精准定位,科学施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长城文化遗产,实现弘扬中华文化与坚定文化自信的目的。齐长城作为中国长城体系的早期典型代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开山掘土、筑墙打夯的伟大壮举,承载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韧自强、众志成城的精神价值,蕴含着兼收并蓄、多元交融的文化特质。从时代价值来看,齐长城是展示国家形象、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的重要力量,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海外中国学研究


思考学术本土化的视野与方法问题

——以日本汉学中的上海文学为对象的分析

金方廷
上海社会科学院 

摘要日本学者通常倾向于在一种全球化的比较视野中展开上海文学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更偏好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日本学者在将中国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时,其学术主体意识源于将日本视作近代中国和西方之间的“中介”,但这种主体意识却未必形成了确定的文化价值立场;同时日本学者擅长的“知人论世”的实证研究也更多追求的是一个纯粹客观的、事实性的“历史”。以日本汉学为镜鉴和启示,中国文学研究应追求本土价值取向和世界性视野的有机结合,缔造一种开放而有坚守、包容而有传承的本土学术话语。



韩国的上海文学研究及其“本土化”启示狄霞晨
上海社会科学院 

摘要上海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点,上海文学也是中外文学交汇的产物。外国人参与的“文学上海”不仅塑造了上海文学,也深刻地参与到了上海城市品格的塑造之中。对于韩国汉学家而言,上海不仅是他们熟悉的中国都市,也是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城市的缩影。研究上海文学,不仅寄托了他们通过文学观看上海及现代中国的心愿,也是另一种反观与思考自我的方式。韩国汉学研究富有个性与创见,能够为中国文学研究的本土化带来启示。



文学研究


走出符号化的鲁迅形象

刘春勇

中国传媒大学

摘要要重新定位鲁迅,就必须打破固有的认识框架,将鲁迅重新放置于古今中西的开阔视野中予以重新审视,从而形成一种多面立体的鲁迅认知。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正在于其多疑的思维方式,对人的有限性的认知。这种独特性展现在写作方面,就是其晚期的“有余裕/留白”的文章写作实践:杂文与《故事新编》。这是一种既鲜活,又开阔的先锋写作,是《呐喊》所不可比拟的。



老舍译介《文学批评》的隐蔽意图与多重语境

林玮

上海师范大学

摘要1930年代初期,老舍曾尝试译介美国学者伊丽莎白·尼奇的《文学批评》一书,最终未能译完全书,仅有四章译文刊载于《齐大月刊》及《齐大季刊》。学界以往的研究,倾向于将译文视为老舍在齐鲁大学期间为授课教学而引介的知识资源,然而,老舍的译介并非单纯的知识引介实践,其译文与译介发生语境之间存在显明的互文关联。在齐大的校园语境中,老舍的译文既流露出试图满足学院内部知识生产需求的努力,也以微妙的方式折射出他对于知识生产体制的态度与立场。若是将审视的视域从齐鲁大学的学院空间延展至1930年代的文艺思想领域,则老舍的译介实践也可被视为他对文坛论争所进行的一种间接回应。



 历史研究


浅论酒对近代世界形成的影响

崔思朋,仲伟民
清华大学 

摘要人类发现并饮用酒的历史远早于人类文明史。大航海后,随着殖民地的开拓及跨地区跨洲际贸易的开展,酒作为一种成瘾性消费品开始在全球传播。学术界此前多关注茶叶、烟草、咖啡、鸦片、糖、可可等成瘾性消费品对近代世界形成的影响,而对酒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重视不够。酒是一种中等成瘾性消费品,既有一定保健作用,也易饮用成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种品牌的酒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酒的广泛消费对近代生活方式影响很大,也是近代经济全球化重要的推动因素。尽管有些国家意识到酒有一定危害,曾经颁布禁酒令,但因为饮酒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且能给国家财政带来巨额利润,因此没有一个国家禁酒成功。



中国古代“安土重迁”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李秀亮

山东师范大学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安土重迁”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即已形成,并在春秋战国时期最终定型。无论是从时人对故土家园的迷恋,对离家外出行为的排斥,还是在离乡远徙后对故土家园的深切思念之中,都能得到明显体现。“安土重迁”观念的产生,主要与中国古代的农耕生产方式、统治者的治国需求、诸子百家的大力宣传以及频繁的社会战乱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深入挖掘“安土重迁”观念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推进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从高密“四宝”的齐鲁文化底蕴考察历史传统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曹振华

山东社会科学院 《东岳论从》编辑部

摘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密剪纸、扑灰年画、泥塑和茂腔地方戏,是传统文化根植民间发育生成的艺术瑰宝,其草创成熟与长久传承,得益于齐鲁大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高密“四宝”在长久的历史流传过程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当地经济文化兴盛。探寻其深蕴的齐鲁文化之源,发掘其传统精髓的神韵魅力,不仅对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而且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经济学研究


监管促进了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吗?冯素玲,张榕,许德慧
济南大学

摘要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在为金融市场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因其技术特征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风险,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强度增加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采用2011—2017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来探究金融监管是否促进了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使用情况和可负担性,具有较强的普惠效应。在金融监管程度较高的地区,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更强;但当金融监管程度过高时,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有所减弱。并且,市场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有利于金融科技普惠效应的发挥。本文的研究对于构建金融科技监管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在实施柔性监管的过程中,既要防范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形成统一全面的监管框架,更要给予金融创新一定的“试点容错”空间,鼓励多元化的金融业态,助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更好地满足长尾群体的融资需求。


 效率与路径:“新基建”投资驱动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投资类别与投资空间双重异质性刘涛,周白雨 山东政法学院

摘要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紧迫要求。从剖析“新基建”投资如何影响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入手,选取2003—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新基建”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新基建”投资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不同投资类别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新基建”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新基建”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空间集聚特征,投资集聚程度由分散到密集的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出“抑制—强促进—弱促进”的非线性效果;“新基建”投资除了能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外,还能够通过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资源配置间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不同类别的基建投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



社会学研究


多重制度脱嵌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困境——以新生代大龄单身男工为例
王鸥,华中师范大学王天夫,清华大学

摘要新生代大龄单身男工正逐渐陷入既脱离乡土、又无法融入城市并沉向城乡之间的城市化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机制,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婚姻市场挤压下随生命史展开的多重制度脱嵌:在打工生涯早期,新生代农民工已有远离乡土社会的趋势;随着结婚成家困难的出现和延长,大龄单身男工逐渐脱离家庭与亲属关系;在后续长期的单身生活中,他们逐步滑入临时性劳工市场并沦为城乡间的新困境群体。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离婚等家庭脆弱现象的涌现,让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再次脱嵌,汇入与大龄单身男工类似的城市化困境。这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治理议题,需要进行多重制度化干预才能避免城乡间新困境群体的形成和壮大。


 颜值即正义?虚拟场域中的颜值消费张航瑞南京大学

摘要颜值,网络流行语,即对个体外貌的评判。网络直播为“颜值”赋予了可读性和观赏性,受众感官、心灵上的慰藉为其搭建了通往精神世界的可能。本文以斗鱼网络直播平台为载体,对女性颜值主播进行虚拟民族志研究,并对部分颜值主播及其忠实、稳定的受众进行深度访谈,从而对虚拟场域中的颜值崇拜、颜值消费现象进行阐释。作为颜值主播,青春身体、情感劳动和虚拟消费空间的建构刺激了受众的消费行为。作为直播受众,现代社会所诱发的群体性孤独、情感空虚、欲望匮乏进一步刺激了受众消费行为;网络直播平台“桥”的建立,将不同圈层的个体集聚,在直播狂欢中完成个体压力的释放、欲望的诉求和身份的重构。


累积优势、金融化效应与住房资产不平等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杨城晨,华东政法大学张海东,上海大学

摘要住房市场化的进程推动了住房向居住和投资双重属性的转变,住房资产不平等成为中国特大城市中社会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从累积优势和金融化效应两个层面分析住房资产不平等的形成原因,结果发现,具有代际和代内累积优势的城市居民可以在住房市场以及住房财富累积上获得较大的优势,而获得过金融信贷和拥有本地住房的城市居民的住房资产优势更为突出。文章提出,住房资产不平等是个人能力、家庭禀赋与金融化效应不平等的传递结果,同时在“住房金融化”的环境下,住房资产成为社会财富增值的分配机制,加剧了特大城市家庭财富分化以及社会不平等的趋势。



教育学研究


异乡人:流动教师的日常影像

常亚慧,冯璐瑶 ,陕西师范大学梁燕玲,渭南师范学院

摘要教师的流动既表征了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教育资源重组与重构,也折射了城乡资源失衡下教师作为行动者的行动意图与轨迹。以教师流动为切入点,聚焦于流动教师的生活,展现了教师流动后的日常影像,勾勒出了教师流动背后的行动逻辑与生存策略。研究发现,流动教师虽然能够跃升城市,但是在职业生活、制度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都呈现出多重边缘境遇,回不去的故乡和难以融入的城市共塑了他们作为异乡人的生活。


 行动学习视域下的MBA教育教学质量改进路径研究汪涛,孙羿凡,钟秀丽武汉大学

摘要探讨现有的MBA课程的授课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引入行动学习这种以小组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反思和行动的过程,以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促进全体发展和提高组织绩效为目标的新型学习模式。基于行动学习的主要功能和建构机理,解决传统MBA教育中“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希望能为我国MBA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也同时为其他以实践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项目提供了改革的思路。


 教育改革中个体的主观意义

  ——基于教师的视角陈思曲阜师范大学

摘要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主观意义,是改革客观意义与教师个体意义世界所达成的共识,其前提是改革信息的共享和价值观及文化的相互认同与支持。教育改革之于教师个体的主观意义决定着教师在改革中的具体行动,但由于在改革决策层面的忽视、在学校层面的引导误区和教师个体对自身主观意义的误解,造成教育改革中教师个体主观意义缺失。应加强改革信息与意义在决策者、学校与教师等不同层面的共享;尊重教师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与既有经验,提高教师在改革各环节的参与程度;发展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以合作为基础的支持性文化;让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开放的态度面对改革,提升自身意义境界,促进教师主观意义构建,保证改革顺利实施。


排版:靳品侠

审核:傅   强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目录

2021-07-12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目录

2021-05-31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目录

2021-04-08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目录

2021-02-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