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幸福就是身心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古希腊中世纪时期的16句哲学名言
助你打开哲学大门


1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这句名言出自具有“希腊七贤之首”之称的泰勒斯。据说有一次,他边走边思考问题时,不慎跌倒在一个水坑里。一个婢女就嘲讽他说:“真可笑,你连身边的事情都看不到,却总是想那些没用的事情。”对此,泰勒斯一时竟无法反驳。事实上,泰勒斯是后来用实际行动驳斥了那名庸俗的婢女。他夜观天象,知道来年的橄榄将获丰收,他事先租赁了当地全部的榨油坊。果然,他的知识没有欺骗他,——橄榄丰收了。于是泰勒斯便将榨油坊高价出租,获得了一笔巨大的利润。泰勒斯的行为证明,哲学家如果想发财是很容易的,可惜,他的志向并不在于此。正如他上面的那句格言:“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关于泰勒斯的个故事,经常被人们谈及,后来的很多哲学家也有着精彩的点评。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家如果想赚钱的话,是很容易做到的,但他的兴趣并不在这里。”而黑格尔的评语更是毫不客气:“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如果说,习惯于躺在坑里的婢女们仍认为“泰勒斯”们是可笑的,那么黑格尔的那句话就是抽向他们的一记耳光;而亚里士多德的评语则可以让那些愚蠢的婢女们闭嘴了!


2
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名言出自赫拉克利特之口。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性格是与生俱来、伴随终身的,永远不可摆脱,如同不可摆脱命运一样;二,性格决定了一个人在此生此世的命运。

那么,能否由此得出结论,说一个人命运的好坏是由天赋性格的好坏决定的呢?不能。因为天性无所谓好坏,因此由之决定的命运也无所谓好坏。明确了这一点,可知赫拉克利特的名言的真正含义是:一个人应该认清自己的天性,过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对他而言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一个灵魂在天外游荡,有一天通过某一对男女的交合而投进一个凡胎。他从懵懂无知开始,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加,那天赋的性质渐渐显露,使他不自觉地对生活有了一种基本的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附着在凡胎上的这个灵魂,一旦认识了,过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释,未来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也常被翻译成:“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护神。”的确,一个人一旦认清了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他也就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了,如同有神守护一样,不会在喧闹的人世间迷失方向。


3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这一名言出自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还是著名的数学家。他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是一个专门研究数学的学派。他们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的著名观点,认为宇宙中的一切关系都可以用数的关系来表示。而且,这些关系都是和谐的,世界万物的和谐证明了造物主的神奇。因此,只有研究数学,探究出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才能逐渐地接近神,从而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同造物主——神的无限连接起来。因此,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数学并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而是为了发现和谐,接近神。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会对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是一宗教团体而感到惊诧了。毕达哥拉斯内部的规矩很多,据说,每个新入学的学生都得宣誓,严守秘密,并终身只加入这一学派。谁也不准将知识传播到学派之外,否则,将受到极其严厉的惩罚。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有很多禁忌,比如,坚决不吃豆子,不拾捡掉落下来的东西,不触摸白公鸡,不掰碎面包……可见,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探索数学奥秘、追求心灵自由的同时,在生活上对自己的做了方方面面的限制。正如上面那句名言:“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只有肉体欲求上受到限制,心灵上才能谋求更大的自由。据说哲毕达哥拉斯本人在被追捕时,宁死也不践踏豆子地而逃生,可见其信仰何等纯正。


4
美是数的和谐

这一名言出自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一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

音乐各音符之间的和谐给了这一学派很多启示。他们认为,音乐的和谐正是由高低、长短、轻重不同的音调按照一定的数量上的比例组成,“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这是古希腊艺术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包含着艺术中“寓整齐于变化”的普遍原则。

天体的运行秩序也是一种和谐,各个星球保持着和谐的距离,沿着各自的轨道,以严格固定的速度运行,产生各种和谐的音调和旋律,毕达哥拉斯学派将这种和谐比喻为“诸天音乐”或“天体音乐”。他们还认为,音乐之所以对人有陶冶和净化功能,是因为外在艺术的和谐同人灵魂内在的和谐是相合的,能够产生“共振”,正所谓“同声相应”。



5
未经省察的人生不是好人生

这句名言出自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之口。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道德。一个人要有道德的品质就必须要有关于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苏格拉底说,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而不去行善,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同样,一个人知道什么是恶而去作恶,同样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一个人去作恶,那肯定是他不知道什么是恶。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意义上的“知识”是人对自我本质的理性认识,这一点是和他提出的“认识你自己”的哲学任务是一脉相承的。德性既然是人的优秀品质在现实中的作用,那么,它必然就是人的本质。于是,自我的知识就获得了真理和道德的双重属性,知识和德性就在这个意义上统一了起来:知识就是一种对人的理性的自我本质的道德意识,有这种意识为善,没有这种意识也就为恶。这就是“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强调理性对人生的作用。要想拥有美德,要想过一个好的人生,首先应该用理性去审查和厘清各种美德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善,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节制?什么是正义?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这些概念的知识,才会拥有这些概念对应的美德。


6
我不想要的东西在世界上竟然如此之多

这是苏格拉底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句话与后来叔本华说过的一句名言相映成趣,共同揭示了人本真的生活状态。叔本华是这样说的:“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外在的追求总是受各种欲望的牵引。而深不见底的欲望又会将人拖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境地而不能自拔。在这个意义上,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的,而所谓的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终止。而苏格拉底则是通过强大的主体精神将外在的欲望全部化解,返身内求,才感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竟然如此之多。

对于有强大的精神气质和人格的人来说,一切外在的物质享受和他人的赞誉羡艳也许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最重要的应该是超出物质的诱惑而直达生命的本真。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快乐,而心灵的快乐主要取决于心灵的力量,取决于我们“是什么(人格)”而不是我们“有什么(财富和声誉)”,命运或命运所先定加到我们身上的东西一般只意味着我们有什么,或我们的名誉,但却不能说明我们是什么。在某种意义上,命运可以改变的,但如果我们在精神上不够富有,那么我们的命运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对个人来说,他的人格乃是当他孤独时与他形影相随的东西,乃是任何人也无法夺走或给与别人的,人格要比他所拥有的一切财富都更为本质些,也比所有别人对他的评价更实在些。人格坚实,心灵才会获得大的快乐,人生才会获得大的幸福。


7
人生好比捡麦穗

在关于苏格拉底的传说中,曾经有一个捡麦穗的故事。

据说有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你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为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8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亚里士多德用这一格言来说明哲学的起源。与这句格言相类似的一句格言是:“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的哲学问题。

除了“诧异”以外,从事哲学活动还必须“闲暇”。设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哪还会时间去“诧异”?一个人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哪会有心情去探究近乎奢侈的哲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亚里士多德正确地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古希腊拥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享有充分的闲暇。但闲暇只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能够利用闲暇从事哲学思辨,这是希腊人的特殊之处。


9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老师学说的地基——“理念论”,提出了“实体说”。他认为柏拉图弄反了理念与现象的关系,从而陷入一个虚幻世界的图象中不可自拔,在这个世界中人类的想象与真实世界浑淆不清。而他主张同时运用人的感官,对他而言,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感观察觉的事物,人类灵魂中存在的事物纯粹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因此自然就是真实世界。他指出,我们对于自己感观未曾经验过的事物不可能有意识,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而进入我们的意识的。


10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阐述了他的“中道”学说,并认为“中道”是一种德性。所谓中道,就是人们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感情与行为,使之既无过度,也无不及,而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的灵魂中可以看到三类东西,即情感、本能、习惯或品性。然后他对三者都做了分析,认为德性既非情感也非本性,因为,情感和本性本身并无道德可言,就它们自身来说,既不会受到称赞,也不会受到谴责。人的欲望、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三种可能,即过度、不及和适中,而德性的目的就是在于根据理性的原则来处理欲望、情感和行为。人人都有欲望,个个皆具情感,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或者过度,这都是恶的表现,唯有适中(适度),才是德性的特征。因此,德性只能是习惯或品性。

既然德性是一种品性,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品性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个德性都能既让一件东西本身变好,又能使这件东西完满地完成其功能。既然如此,那么人的德性就一定是那种既能使人成为善人,又能使人圆满地完成其功能的品性。这种品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是“中道”——既无过度,也无不及,而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因此,亚里士多德极度不赞成放纵欲望的行为,认为这是对“中道”和德性最大的践踏。正如他所说:“克制自己的欲望比战胜自己的力量还要勇敢”。


11
优秀是一种习惯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先天的自然与后天的习惯是美德形成的两个重要基础,前者为德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后者则使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简言之,就是“道德生于天性,成于习惯。”

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这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说,“优秀”并不是用来描述人们行为而是用来描述人们习惯的词。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否优秀,关键在于你是否养成了成就优秀的良好习惯。因为,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


12
幸福就是身心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在古希腊,伊壁鸠鲁是第一个讨论幸福和快乐的人,他是幸福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伊壁鸠鲁认为,哲学是通过论辩和讨论的方式产生幸福生活的一种活动。正如不能治疗身体疾病的医药是无用的技艺,不能解除灵魂痛苦的哲学是无用的空话。为了能够幸福地生活,必须学习伦理学;为了摆脱错误的认识和不必要的忧虑与恐惧,必须学习物理学。

伊壁鸠鲁在伦理学上以提倡“快乐论”而著称,他所追求的“快乐”并不是声色犬马的放荡,而是指身心上的淡泊和精神上的安宁。正如上面的格言所说:幸福就是身心无痛苦,灵魂无纷扰。在伊壁鸠鲁这里,快乐和幸福是同义的。他认为,快乐首先以静态为最好。他认为,身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感觉最好,就不会有干扰,于是也没有痛苦。而如果欢乐激烈的话,特别是权势带来的欢乐,必然遭人嫉妒,因而伤害他的人数也就随之增加。所以有智慧的人必得逃避公共生活,必定努力使自己的生活悄无音讯,这样才可以没有敌人。


13
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一句名言。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更有甚者,有人吹嘘自己的错误,我敢肯定这些把自己的错误当美德的人决不会主动要去医治他的错误。谁要拯救自己,谁就要尽其所能暴露自己的错误。人必须对自己严厉些,你要先当原告,然后做法官,最后才做辩护律师,把对你的审问引向所有对你不利的证据。”

在伊壁鸠鲁看来,缺乏自省可怕,不正确的自省同样可怕。有些人一旦陷于失败或遭受打击,惟有自怨自艾,强吞下失利的苦果,从此一蹶不振。还有些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自省意识等同于严苛的自责,他们对自己求全责备,这只能助长自卑的心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内心的苦痛。

自省既不等同于自怨自艾,也不是求全责备,它是精神层面的上的反省,是对灵魂的追问。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同时要知其所以“失”,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


14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这句名言出于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之口。在西方哲学史上,很多哲学家对人的两面性都有深刻的认识。“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只不过是其中典型的说法。

普罗提诺说:我们肯定被要求把人类作为宇宙的精选成员,最智慧的存在!但是事实上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意思是说:“天使”在人心中,“魔鬼”也在人心中。“天使”能生出理想、诚实、爱心、正直、廉洁、无私、欢乐……“魔鬼”能生出邪恶、残暴、冷酷、奸诈、贪婪、嫉妒、狂傲……“天使”会变为“魔鬼”,“魔鬼”也会变为“天使”,这虽然算不上什么规律,但却是一种不可否认的存在。

人类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天使”与“魔鬼”交织的历史,也是“天使”战胜“魔鬼”的历史。即使社会发展到今天,“魔鬼”还未从人身上退去,还在发生作用。因此我们要随时准备同心理的、生理的、行为的、物质的、精神的“魔鬼”作斗争,做一个勇于正视进而战胜“魔鬼”的强者,而决不屈服于“魔鬼”,甘当“魔鬼”的俘虏。


15
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

这句名言出自中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成功地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

托马斯从灵魂不死的观点出发,大力宣扬“来世幸福”。“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自然的道德生活可以使人得到尘世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是暂时的、虚幻的,只有神性的德性生活,才能使人换得永恒的、真正的幸福,即来世的天国幸福。在他看来,幸福不是美德本身,而是美德的最终报酬,它在本质上是对人类本性能力以外的上帝抱有无限的希望。尘世生活的幸福也并非最高幸福,最高幸福是对上帝的静观,从而使灵魂得救。这只有在来世、在彼岸世界才能做到,因而为争取现实生活的幸福而进行斗争就是恶和犯罪,最大的犯罪行为是异端或异教行为。对一切异教徒均应活活烧死,“将他们从世界上消灭掉”。


16
无意行为不具有道德属性

阿伯拉尔,中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神学家。在《自我认识》一书中,阿伯拉尔强调:动机决定行为之善恶,上帝所考虑的是人的意图,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所以他道出了上面那句名言:无意行为不具有道德属性。一个行动的是非,不在其后果,而在其行动者的动机。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作同样的事情,由于意向不同,其行为的好坏也是不同的。一切从善的意向出发的行动都是善的,一切从恶的意向出发的行动都是恶的。人们不能为无法自主的自然禀赋承担道德责任,不能把人的意志、欲望当作犯罪意图的根源,意志是行动的动力,不是意图的动力,不能把意志定义为罪恶,也不能把自然欲望视为邪恶,禁欲主义的立场是荒谬的。因此,阿伯拉尔指出,犯罪意图是一种诱惑力,它刺激了自然的欲望和意志转变为邪恶的欲望和意志,应该谴责心灵对自然的犯罪倾向的主动认同。

阿伯拉尔也反对“效果决定论”。他坚持意图决定善恶与否,意图是否实施或是否成功,都不能加减善恶的价值,效果大小不能改变意图本身。因此,不能用行动的效果来衡量意图的善恶,因为同一个行动可以同时出自善和恶的意图。在他看来,对犯罪活动的司法判决,依据的是行为的效果,属于一种公众意见。但它不能代替对犯罪意图的道德评判,这是上帝的工作,只有上帝才能根据人的意图作出善恶的公正赏罚。人不能自主地决定他的行动和外部环境,但却能自主地决定他的意图。只有行善的意图才是对上帝的尊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