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将在什么情况下发起什么形式的“核战争”?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10-03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明军降将李成栋和嘉定三屠

俄乌战争观察:阶段性回顾战争,“精神犬粮”和赫尔松大反攻真相

俄乌战争观察:“理想的历史教训”,简述乌军库皮扬斯克突击战(2)

俄乌战争观察:突击、突击,从库皮扬斯克到伊久姆(3)

俄乌战争观察:解说库皮扬斯克大捷之后的全局战争态势(4)

俄乌战争观察:哈尔科夫收复,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的相持,赫尔松战场的对抗,扎波罗热战场的异动……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将向扎波罗热突击……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反攻的“政治战机”和罗斯托夫后勤线……

俄乌战争观察:九月的“烟头攻势”…… 

柏林会战:计算与实力,泽洛高地攻防战惨烈往事如是说……


在哈尔科夫战场推进的乌军。


顿涅茨克地区前线,乌军BM-27Uragan自行式220毫米多管火箭系统阵地。


题记:我写俄乌战争,基本按照原始数据、态势图、重大事件等资料,顺延战事发展及分析、推演思路,体系化完成。因而文章会存在引用前文,相关链接,请朋友们自行查阅。


另外,恳请理性留言。秋安。


9月22日,俄乌战争持续第211天。


昨天,9月21日上午,俄国宣布即日起进行“部分动员”,同时,俄国将于9月23日至27日,在已经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扎波罗热州和赫尔松州等实际控制区地区,就加入俄国问题,举行“全民公投”。


俄国声称,他们将根据占领区的“全民公投”结果,“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解放区(乌克兰占领区)人民和人民安全”,“将使用一切可能(使用的)手段”。


“将使用一切可能(使用的)手段”,即可看作“战略核威慑”。


9月22日,梅德韦杰夫继续为俄国“部分动员”发声,称“俄国愿意使用任何武器,包括核武器来保卫被吞并的领土”,继续加大了俄国“部分动员”的核威慑气息。


如此简单理解俄国的走向,就是:


莫斯科已经认为俄乌战争靠常规战取胜无望了。


现在,莫斯科为了将“特别军事行动”给国内一个交代,为了争取国内民族情绪、爱国情绪站队,实现俄乌战争的“软着陆”,决定实施“部分动员”,架起“核威慑”的漫天“虎皮”,为争取将俄乌战争“实际占领区”变现落袋。


俄军这一决策,恰如2022年3月19日我在《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点击查阅)结尾一段,对俄乌战争战略走向的推演:


“这次战争,只要俄军能够最低限度占领赫尔松和马里乌波尔,打通了顿巴斯地区往黑海沿岸及克里米亚地区的联系,那么,就算俄国战损再大,再遭国际社会制裁,俄军依然可以夺得让足够国土利益以唤醒民族情绪。


于是,获得了民族主义降落伞,莫斯科就算在‘特别军事行动’受挫的情况下,也能够完全平稳着陆,为战争划上句号”。


从俄乌战争爆发至今,我在相关文章对俄军走向多有推演,除却失算俄军快速放弃北线战场之外,其他俄军战略进退,几乎高度遵循我的推演。


我在内心,确为莫斯科的决策水平感到悲哀。


既然我作为旁观者,独坐书房尚能够在半年之前对俄国战略早有推演一二,想必,如北约、英美、乌克兰等,有着世界最顶级的情报体系、精英团队,必然对俄国战略更有丝丝入扣的体系化精确计较。


那么,等到实战进行至此,北约、英美、乌克兰等应对预案又该如何?


要解释这个问题,还得强调重复俄乌战争存在的受战略核威慑、混合战争、高科技总体战等三个战争属性,及观察俄乌战场现在的基本态势。


实战显示,乌军在高科技总体战方面占有优势。


俄军则有足够的战略核威慑的筹码。


双方以己方优势、筹码,投入战争、外交、谈判、制裁、政治、舆论等战争、非战争模式进行综合对抗、博弈,使得战争态势频繁变化,模糊不清。


在哈尔科夫大反攻前夜,有着美军背景的多家机构分析俄乌战争,认为目前乌克兰反攻条件并不成熟,乌军需要增加战斗机、轰炸机、远程导弹等重型装备,只能如此才可能发起反攻,收复失地。


在进行机动的乌军负责远程精确打击的海马斯火箭系统。


然而,俄军表现确实低劣,远远差过预期。


9月6日至10日,乌军并没有增加新的重型装备,仅靠己方信息、智能、电磁、网络、卫星等高科技优势,以远程精确打击联合机械化纵深突击,轻松完爆“强势”俄军,取得了哈尔科夫反攻大捷。


显然,得到北约、美军在“高科技灰色领域”有力助战,乌军战力表现强劲,确实远非处于高科技洼地、处在低纬度、低时代战场的“优势”俄军可以抵挡。


无疑,这个战例对俄军信心和认知,确属一个颠覆性打击。


不过,在乌军哈尔科夫反攻结束,与简中网络普遍流行的“速胜论”“横店剧情”分析完全不同,鉴于俄乌战争属性所致,我在多篇文章对俄乌战争将会出现的变数和阴霾,已经有所预判:


其一、即便乌军取得哈尔科夫及库皮扬斯克突击战大捷,但是,决定俄乌战争的走向的主要力量,依然是北约、欧美等国与俄国的博弈。


双边博弈核心,为北约、美国对乌克兰的各种援助,以及在“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乌克兰。以及俄国以核威慑、核衡势政治极力反制北约、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和助战。


其二、在俄军常规战力弱势的非对称形态下,俄国唯有依靠“核威慑”,叫板、博弈北约、欧美等多国。


即北约、欧美等国能否成功反制、破局俄国的核威慑、核衡势政治战略,全力援助和支持乌克兰抗战,将严重影响俄乌战争进程。


这是俄乌战争无法回避的现实。


其三、北约和英美军是否在高科技灰色地带完全助战乌军进攻顿巴斯战区,其主要标志即为乌军是否顺利收复红利曼,甚至收复赖西昌斯克。


红利曼,既是军事要地,更是核衡势政治的路标。


最起码而言,乌军如无收复红利曼,即北约和英、美军依然顾忌顿巴斯战场。


其四,乌军可能选择扎波罗热战场为下一轮战役主攻方向。


俄国境内罗斯托夫往顿巴斯地区、扎波罗热及赫尔松地区的后勤线,则为乌军以远火打击进行反攻的区域。


但是,乌军反攻必须等待政治时机。


所谓政治时机,即北约、美国能够反制、破局俄国的核威慑、核衡势政治战略,从而全力援助和支持乌克兰抗战,助力乌军占有“高科技优势”的机会。


9月21日俄国实施“部分动员”及相应举措,即为俄国以核威慑、核衡势政治极力反制北约、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和助战的最后的“王炸”应对。


现在再看俄国“部分动员”这个“王炸”的三条内核:


第一,俄国“部分动员”预备役兵员约为30万,陆续投入俄乌战争。


相传,这个“部分动员”令还有一个神秘的第段条,注明“部分动员”最大人数约为100万人。


可是,现代战争靠信息、智能、网络、电磁及卫星等形成的高科技优势取胜,远非第一次世界大战或者更古老的冷兵器战争的“拼人头”概念。


姑且无论俄军装备是否瞬间完备。


在现代战场,无论是30万,或者100万,对俄军而言,既然已经不幸处在高科技洼地、处在低纬度、低时代战场,遭遇来自高科技、高纬度的军力碾压,就算投入人数再多,战场伤亡再大,也完全无法逆转战争。


乌军重炮阵地。


顿巴斯战场的顿涅茨克新俄军步兵。


关于这点,开源资讯热议文章可谓汗牛充栋。


显然,俄军实施“部分动员”战略的核心,就绝非简单的增加兵力投入。


第二,俄国借此重申战略核威慑,欲图重构战场均势。


这是俄军实施“部分动员”的核心,也是俄国目前可能博弈、影响北约、英美援助、助力乌克兰抗战的唯一筹码。


在核战略对抗方面,北约有美、英、法三个核大国,俄国处于绝对的弱势。双边态势远非“古巴导弹危机”时期的苏联与美国对抗态势。同时,俄乌战争及俄军在乌克兰实际控制地域对俄国而言,仅为在乌克兰境内的“特别军事行动”,因此,俄国发起核战争的可能性极小。


但是,就在俄国开始实施“部分动员”,即有机票飞涨、大量适龄男性公民离开俄国的情况下,由梅德韦杰夫、国家杜马议长维亚切斯拉夫·沃洛丁、国家杜马副主席尤里·什维特金、统一俄罗斯总委员会秘书安德烈·图尔恰克、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等俄国少壮派政治精英群体自上而下的驱动,俄国也存在民族情绪空前高涨的现象。


——以梅德韦杰夫、维亚切斯拉夫·沃洛丁为核心的少壮精英群体占据俄国政治顶层,他们是克里姆林宫现在强硬政治体系的推动者,提出“下任总统”将继续沿现行国策、政治之轨道运行。


他们口齿伶俐,声音洪亮,态度强硬,可是,现在简中媒体论及俄国战略,却很少注意这个“强大”的群体。


实际上,这个“强大”的群体和他们驱动不断高涨的俄国爱国情绪、民族情绪正在对俄乌战争发挥着极大影响,潜在加大了俄国“战术性核冒险”的可能。


当然,俄国决策层并非傻子,如果践行“战术性核冒险”,他们必然会绕开北约、英美法等正面,转而在侧面,寻找态势模糊,影响深远的三个可能:


其一,在扎波罗热核电厂爆发炮击危机,甚至发生一场来历不明、去向不清的“核泄漏”。


如我在8月16日《俄乌战争观察:以“核威慑、核政治”,斡旋对赌美国》分析,“俄军可能会在扎波罗热核电厂区域频繁炮制各类小规模“假旗”异动,对北约和美国、乌克兰等营造多种模式的隐性核威慑,借以吓阻北约和美国方面对乌军远程攻击的保障、支援”。


其二,在北冰洋、巴伦支海、喀拉海及俄国其他无人区,投放战术核弹及重启一定规模的核试验、核爆炸。


其三,向伊朗、叙利亚等国家、组织,向敏感地区,实施“核扩散”,继而在短期内激发“小型核危机”等。


核武器威力所致,危害全球,俄国选择其一,都将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扎波罗热战场一处乌军重炮阵地。


三、俄国声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地区将于9月23日至27日,就加入俄国问题举行“全民公投”。既有俄方迫切需要得到公投结果,并且以此作为俄方实施“部分动员令”、“煤气罐”战略等等的合法化依据。


(俄国在时间安排上,刻意借势9月26日(彻底消除核武器国际日)这个即为敏感时间窗口,可以明确认为,俄军实施“部分动员”的底牌,就是“战术性核冒险”)。


目前,在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的俄军实际控制地域,其地方政府、人选都为俄军决定,在没有相关权威国际组织监督、观察情况下,这些地方的“全民公投”结果可想而知。


昨天,扎波罗热州的地方头脑弗拉基米尔·罗戈夫表示:


扎波罗热州未来只会选择加入俄国。目前俄军控制扎波罗热地区约70%地域,乌军占领扎波罗热地区中心地带30%地域,在全民公决后,乌军将被视为占领者,必须退出扎波罗热地区。


显然,俄国在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等地策动的“全民公投”结果既无法得到国际社会和乌克兰的认同;更无法改变俄乌战争将继续在现有战场进行的态势。


鉴于俄国存在“战术性核冒险”可能,短期之内,北约、英美及乌克兰唯有两个选择:


其一、短期内,乌克兰在扎波罗热战线发起战役反击,击碎俄国的“全民公投”计划。


其二、短期内,乌克兰不发起反击,北约、英美及乌克兰为应对、反制俄国可能实施“战术性核冒险”,将会在一个阶段内,维持现有战线,维持俄乌战争的消耗战态势。


选其一,时间匆忙。


选其二,北约、英美及乌克兰即可以通过2022年-2023年冬季能源问题、俄国核威慑问题的影响下,继续强化、固化欧美及西方遏制俄国阵线,最终将在2023年继续俄乌战争推得更远,以彻底消耗俄国国力。


显然,从短期去看,俄国的“部分动员”及“核威慑”战略看似利于俄军在俄乌战争扳回均势。但是,如果从3-10年的战略时间来看,这个战略可能更利于北约、英美长期遏制、消耗俄国。


荣幸与君同行,共同观察俄乌战争。


私人微信,请一定简单说明,然后添加交流。

2022年9月22日23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