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冬季“磨盘战争”和俄乌和谈的门缝……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1-04

详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古巴导弹危机往事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0月13日)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1979中越边境战事前望:越柬战争之进攻金边
火力决胜战场:越南战争的真诚镇伏击与反伏击战
舟山群岛战事:血战登步岛
舟山群岛战事:从夺岛大榭岛、桃花岛到登步岛之战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在冬季作战的政略与战略的分歧
俄乌战争观察:战争与面子
NASAMS防空导弹系统,将深度影响战争走向

(图1)2022年11月9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等袭击;红色爆炸圈为有效袭击(在俄军控制区亦然)。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红色圆圈为俄军的无人机行动、进攻、一线炮火轰炸。蓝色圆圈为乌军地面进攻,导弹袭击,海马斯攻击。

前文精彩《上海青帮的故事、旧闻与历史》

2022年11月9日,俄乌战争持续259天。

近来颇有朋友留言问起我在文后留款广都铭贤堂故事,这里略作解释,铭贤堂为我的斋馆堂号,寓意铭记先贤而为人作文,作为自勉。

诗曰:

画堂燕子去时多,北望故土怅寥廓。
为道殉难先贤事,掩卷温酒叹河洛。
泮池洗墨风月残,铿锵往事避席说。
画沙聚米徒感怀,学以事人百年诺。

很高兴与朋友在网络同行、交流,这里谨向各位好友遥祝冬安。

继续综述最新俄乌战争。

战至11月9日,俄乌战争已经进入冬季作战。

今天综述的俄乌战争的两个主要内容,即冬季“磨盘战争”和俄乌和谈问题。

其一,乌克兰占据正面战场主动,继续以西方援助的高科技精确打击力量发起“烟头攻势”,以“磨盘作战”作战,稳妥推进、寻求逐步“放血俄国”。

11月以来,乌克兰军队凭借西方援助的高科技精确打击力量,频繁发起“烟头攻势”,已经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赫尔松战场形成了“磨盘战争”态势。

首先解说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

鉴于多位“挺俄”朋友起哄说我偏心,本文即引用俄国防部发布的最新战况及战场态势图(如下)展开推演综述。

11月8日,俄国防部发布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最新战况及战场态势图

现在,俄乌战争的持久战、消耗战的战略态势没有改变,网络畅销的任何诸如乌克兰军队将在2022年年底完成反攻,轻松收复失地的网文,几乎纯属翻墙得来的“横店”童话。

全不可信。

当然,事实上乌克兰军队确实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并且可能会在2022年-2023年冬季再度发起攻势,继续巩固己方战场优势。

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即为乌军反攻首选之地。

(我在10月下旬及11月多篇文章有着详细解释,请读友闲暇自行查阅往期文章)

观察上图态势,在结合最近俄乌战况新闻,可以确定,在11月7日、8日期间,乌军在斯瓦托夫西北方向库泽莫夫卡地区发起地面突击,俄军以陆航直升机编队、重炮火力向乌军地面部队发起反击。

此后,俄乌双方发布战况,均有在此区域激战的报道。

同时,乌军还在克雷明纳西北、西南外围,分路向俄军发起地面进攻。

俄军深感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重要,此前,数次抽调部署在别尔哥罗德及俄乌边境的战略预备队第20近卫联合兵种集团军主力,用以增援加强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防御。

作为战略预备队,第20近卫联合兵种集团军可能是俄军目前相对完整的部队。目前,俄乌尚未进入真正的战略大决战,俄军已经分拆这支部队投入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即可侧见俄军坚守决心和战场压力。

就此,俄军兵力得到加强,数度向克雷明纳西南地区发起反击。

双方你来我往打得热闹,多国媒体自然跟进报道战事。

这时,我们如在网络查询战况,眼花缭乱的都是趋向俄方媒体报道俄军大捷,趋向乌方媒体报道乌军大胜的景象。

我们与战场相隔遥远,确属难以在第一时间去精准判别胜负真伪。

怎么办?

我们只能假设双方官方发布战况、态势图关系国家信用,应该基本属实。继而在这个前提下,结合战争常识、逻辑等进行推演、分析、确认最新战场态势:

(战场态势分析请结合上图图示)

美情报系统称,俄军战争中损失了一半主战坦克,使用了大部分精确制导武器,这对克里姆林宫来说是 “重大战略失败”。

11月9日,俄军发布战报,称俄军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以炮兵、火箭炮及陆航力量,重创并击退了乌军3个营战斗群的进攻。

战至11月9日,乌军在斯瓦托夫外围、克雷明纳外围的攻势并没有被俄军击退。

目前,乌军分别突破至斯瓦托夫西北、西方外围约10-15公里地区,至克雷明纳西方及西南方约10公里地区,对俄军斯瓦托夫集群、克雷明纳集群分别形成了钳击态势。

形成钳击态势,即为机械化部队难解的杀着。


10-15公里距离,这时目前乌军装备的常规火炮可以实施火力压制的距离。


显然,俄军如不能在一二天的短期内发起反击,驱逐乌军,那么,乌军即可快速巩固阵地,建设信息基站,组织并发起炮火攻势,直接打击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的一线俄军阵地及其背后的军火库、运输线。


如此假设成立,如无重大政治、外交变故影响,可以断言,乌军可能会在12月中旬发起攻势,寻求决胜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


那么,俄军能否守住斯瓦托夫和克雷明纳?


我看,很难。


11月8日,俄国防部发布的赫尔松战场最新战况及战场态势图。图中蓝色圆圈为乌军远火袭击俄军,黄色圆圈俄军拦截乌军远火袭击。


11月19日赫尔松战场态势图,俄军最新在赫尔松战场的三道防线示意图。


其次解说赫尔松战场。


5月1日,当时还少有人关注赫尔松战场,不过,我在当时推文即认为赫尔松战场可能会演变为俄乌战争变数极多,最为麻烦的一个战场。


现在再看赫尔松战场,对俄乌双方确实存在着同样的变数和麻烦。


对俄军而言,赫尔松战场为俄军进攻乌克兰南方的战略桥头堡,为克里米亚地区战略纵深及水源地,承载着克里姆林宫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要战绩和政治想象,具有极高政治价值。


然而,现实背离克里姆林宫的政治想象,非常骨干。


从7月中旬以来,赫尔松战场一直成为乌军发起“烟头攻势”而实施“磨盘战争”的主战场,俄军高级指挥官及指挥所、部队集结地、弹药库、路桥码头等交通设施等等重要军事目标屡屡被乌军精准打击,损失极为惨重,成为乌军“放血”俄军在最大“磨盘战场”。


进入冬季作战之后,俄军在赫尔松战场不仅消耗、损失极大,而且还要承担继续加大的后勤保障压力及高科技作战压力。


这样,俄军如想维持赫尔松战场,就必须在冬季作战中继续付出巨大的兵员伤亡、物资消耗的代价。


同时,俄军还必须面对一个极大的变数:


既然战争没有绝对稳赢说法,那么,俄军可能付出了极大代价,最终却可能会受制后勤保障及高科技作战压力、冬季低温影响,而全线崩盘。


在军事上形同鸡肋的赫尔松战场,在政治上必须守。


可见俄军在赫尔松战场的政略、战略互不兼容,分歧极大。


因此,从9月中旬至11月6日,我在多篇文章论述赫尔松战场态势,认为俄军在赫尔松战场背靠第聂伯河形成了赫尔松-新卡霍夫卡防线,虽然没有网传那样被包围、被击溃之虞,但是,如果俄军陈兵第聂伯河右岸如不修正调整战略,极大可能会在冬季作战期间,受乌军高科技作战压制,受后勤保障无力而最终全盘崩溃。


果然,俄军里面也有高手。


最近几天,俄军在继续撤退赫尔松地区平民、部分重型设备;继续放出新卡霍夫卡水库溃坝舆论,同时,开始大幅调整赫尔松战区防御战略。


从上面赫尔松态势图可见,俄军继续维持第聂伯河右岸的赫尔松-新卡霍夫卡防线,同时在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快速建成了三道防线。


通过卫星地图比较发现,俄军第聂伯河左岸第一、二道防线-第聂伯河区域,原本为河流纵横的低洼湿地,平均海拔不过数米,既受俄军远近火力压制,也受新卡霍夫卡水库溃坝威胁,实为乌军反攻难以逾越的天堑。


这样,在12月份,俄军极有可能在作战被动情况下,从第聂伯河右岸退向左岸地区,而后凭借三道防线进行长期的阵地防御战。


显然,同样在赫尔松战场的第聂伯河左岸的俄军三道防线,应该是俄军战略与克里姆林宫的政略的折中方案。


除非俄军三道防线被击穿,或者后勤体系崩溃,否则,俄军不会从赫尔松战场撤军。


观察赫尔松战场态势,可以确认俄军以三道防线和新卡霍夫卡水库“溃坝危机”构成的天堑,为夺得战略主动的乌军发起后续反攻造成了极大变数和麻烦。


乌军在赫尔松战场再无重演因古列茨河左岸攻势的机会。


现在,乌军不会以地面部队发起“碰壁”攻势,只能以高科技作战及远程精确打击优势,在未来持久战、消耗战中循序推进,用时间挤压空间,将俄军驱离赫尔松战场。


那么,俄国将如何应对乌克兰的“烟头攻势”、“磨盘作战”?


政治、外交与谈判,可能是俄国在现阶段重要的选择。


11月9日,乌克兰社会党赫尔松支部负责人,俄军的赫尔松地区行政局副局长基里尔·斯特雷穆索夫在其住宅被刺杀。

11月9日,俄军声称在赫尔松战场卡奇卡罗夫卡、皮亚蒂哈特基和萨多克等定居点阵地,击退并重创乌军3个连及规模战术分队。

其二、俄国为扳回正面战场全局被动,因而必须维持对乌克兰全域实施无差别非对称远程打击,以非对称战场牵制乌军在正面战场的冬季攻势。


同时,俄国还将在战争盘外,通过政治与外交的手段,寻求重启俄乌谈判。


从图1可见,俄军苦于正面战场作战被动,为最大程度牵制乌军冬季攻势,增加乌军战略后勤负担,因而绕开了俄乌正面战场,开辟了非对称战场,以战略远程火力对乌克兰后方实施无差别战略轰炸。


俄军实施战略轰炸至今,重创了乌克兰电力系统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但是似乎却并没有对乌克兰冬季攻势造成更大影响。


11月7日,随着北约及美、德等国援助包括NASAMS防空系统在内的多种防空武器已经进入乌克兰战场,俄军实施无差别战略轰炸必然无法对乌克兰施加更大的压力。


战至初冬,俄军又将走向一个迷茫的战略十字路口。


显然,现在的俄军已经再无战争初期的气焰、锐气和战力,也绝无依靠“原始的”动员兵和机械化武器夺得一场现代常规战争胜利的可能。


于是,克里姆林宫从乌军发起红利曼战役及刻赤海峡大桥爆炸事件之后,即将俄乌战争的攻略重心,放在了具体战场之外的非对称战场及政治、外交方面。


其中,核威慑战略及核衡势政治,即为俄国以非战手段谋求扳回战局的核心战略。


现在,俄国核威慑战略昙花一现,即受北约及英美等国强硬反制,似乎完全失败。


然而,鉴于核衡势政治关系全球合法拥核大国的国家利益,俄国依然可以核衡势政治为核心施展外交手段,继而对俄乌战争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3月以来,我曾在多篇文章详细推论,受核衡势政治利益推动,俄美双方会在桌面下接触、谈判。


果然,到了11月初期,诸多媒体开始陆续爆料,声称最近数月以来,美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一直与俄总统国际事务助理尤里·乌沙科夫、俄安全会议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等进行秘密谈判,并且就俄乌战争和核衡势政治等方面达成了一些意见。


(类似分析,请查阅往期文章,本文不赘述)


俄美暗箱接触的舆论传出,正逢美国聚焦国会中选,并且一些共和党候选人发声质疑军援乌克兰,声称要考虑取消对乌克兰的财政和军事援助,一时之间,看似俄国多管齐下,正在政治与外交面上挣得了一丝主动。


11月8日,传闻美国推动泽连斯基发表了与俄谈判的声明。


然而,北约及英美等国主流政治对俄国本就成见深沉,等待多年,如今终于等来了并且稳稳把控着的一劳永逸的“放血俄国”的战略机会。因此,仅靠几个赚选票的非主流零星声音,北约及英美等国主流政治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确实如我此前预期,俄美暗箱接触最终出现了一个比较幽默的结果:


站在乌克兰身后的美国,受俄国无奈选定,成为了核衡势政治代言人及俄乌谈判的斡旋人。


请美国人出面斡旋俄乌战争,这一幕,高度类似甲午战争时期,站在日本人背后的英国人出面斡旋清廷与日本谈判。


于是,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0月4日签署了拒绝与俄国现任总统谈判的相关法令,以及克里姆林宫签署吞并乌克兰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法令,俄乌双方完全针尖麦芒的冰火态势下,11月8日,泽连斯基终于在其Telegram频道发布视频,提出与俄重启谈判的“绝对明确”的条件。


泽连斯基声称:


“恢复领土完整,尊重《联合国宪章》。


赔偿战争造成的所有损失,惩罚每个战争罪犯,并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再次发生。”


看似,泽连斯基为俄乌谈判重启开了一个门缝。


然而,在目前俄国常态下的政治及军事结构下,泽连斯基的“绝对明确”的条件,确是克里姆林宫、俄国杜马及国内民族情绪完全无法接受的条件。

显然,就目前北约与英美、乌克兰在俄乌战争的高度一体化战略关系,乌克兰方面为开启俄乌和谈而提出的“绝对明确”的条件,必然也是北约与英美刻意“拱火”的“绝对明确”的条件。


或者说本身就是圈套。


如此被乌克兰、英美等西方国家刻意下套而推为“卡门”,克里姆林宫本意希望靠着政治、外交手段化解战局危机,如今却又被卡在这个“绝对明确”的条件的门缝,实属进退两难。


当然,这也是以凭借一国之力单挑北约、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的难处。


以文会友,隔网茶叙。
综合资料分析、推演的写作较辛苦,还望朋友阅后能够三点一转。背后推我。

私人微信,请简单说明,然后添加。


2022年11月9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