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杂论“劝和促谈”……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
南宋往事说:和谈,也是一种有效的抵抗……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3月9日)
回望1979年中越战事四十四周年:全面解读老街、谅山和高平战场…… 
俄乌战争观察:漫谈战争对我国大陆及海洋战略可能存在的影响…… 
俄乌战争观察:解说“暗箱妥协”形成的顿巴斯战场的“消耗战、持久战”……

(图1)2023年2月21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
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圆环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对乌克兰的无差别袭击;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的红色圆圈,为俄军地面进攻、一线炮火轰炸。

2023年3月17日,俄乌战争持续第386天。

今天,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强调“历来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的经贸合作,中俄之间的合作正大光明,坦坦荡荡,为的是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发展,不受任何第三方干扰和胁迫”。

可能很多读者都在关注这条新闻。

然而,朋友无论挺俄、挺乌,如是疏于国际政治常识,仅从街坊邻居的官场职场的人情世故层面去浮想翩翩,当然也就难以清楚解读这条新闻内涵。

那么,关联中俄关系及俄乌战争现实,又该如何去看这番发言?

其一,从中美关系现状及中国全球战略视角而言,中俄战略合作关系具有积极遏制美国霸权的战略价值,为中国外交重要单元。

2019年6月5日中俄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此后数年,中俄关系持续升温形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从2021年11月至俄乌战争爆发后的2022年4月,俄总统和俄外交部长都是高度评论中俄关系,认为中俄全面战略合作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

作为欧亚大陆桥最为重要的两个国家,中国为全球应用科技大国、工业大国和贸易大国,俄国为全球超级资源大国,强强联手进行温和的战略合作,确实有着广袤的“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发展”的空间。

其二,因为有着中美贸易战、欧美制裁俄国的国际政治背景,中俄战略合作积极遏制美国霸权的战略价值,同时也让某些头脑简单的人群为中俄战略合作的深度、广度、目标等等,产生模糊联想。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非常意外地爆发。

之后,正是因为对中俄战略合作缺乏清楚认识,匮缺基础国际政治常识,一些国人过于形式“爱国”,热血涌头,也就无意间完全站位俄国利益,抛出诸多“挺俄”极端言论,曲线“递刀”西方舆论,使得西方国家和舆论得以顺势纠缠、攻击中俄正常的战略合作关系。

2023年以后,中国外交在发声表明“中国和乌克兰是战略伙伴”的同时,专门强调和解释中俄战略合作关系,是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既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也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的“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的战略合作关系。

这样,中国基于与俄乌都是战略伙伴的现实,选择了“劝和促谈”这个基本立场,站在了一个较好的外交位置。

此前我撰文认同“劝和促谈”,被较多俄粉、乌粉斥责。

事实上,站在平民视角远观俄乌战争、回望过去三年疫情,我们都可以清醒发现,我国有14.43亿总人口,相比卷入战争和正在卷入战争的乌克兰4141万总人口、俄国1.46亿总人口,可能更应该理性、冷静地站在“劝和促谈”这个基本立场,更谨慎地应对俄乌战争的大变局。

很多人谈及历史与事件,以及历史与事件衍生的正义、道德、启蒙、爱国等等,可能多数来自于书本。我也一样。不过稍微区别的是,我的家族平凡却比较特殊,因而我对历史与事件的理解也就多了家学的补充。

我的家学传承大约有千年传说,数百年可信的家族史,以及我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至我的百余年的家史和经历。

概括而论,大抵就是我借了祖辈们的眼睛,从那些发黄的信札、照片、著述、笔记、字帖、报纸等等,算是“亲眼”看到了中国百余年来经历的太多的灾害、饥馑、战乱、动荡。

“亲眼”所见的历史与事,尤其触及灵魂。

看得多了,我对正义、道德、启蒙、爱国这些文人尤其喜欢玩弄的抽象的词汇,都是敬而远之。尤其这几年,经历各种怪事多了,我现在但凡说起历史或者俄乌战争,字里行间也就多了事实、逻辑、常识和独立思考等等词汇,内心也就更加珍惜如今太平岁月

在我看来,所谓挺俄、挺乌,既是关联人格底线的立场站位,也是纯粹的智商排序。

但是,如果转到朴素民族主义视角,我还是认同“劝和促谈”更符合中国的利益。

其三俄乌之间由冲而战争,既为两其民众的悲剧,也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增加了最大的数。

事实上,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是中国在五十多个拉姆施泰因盟国里面,同样有着战略合作的友好国家。

如今,俄乌战争持续一年,且短期之内难以结束。

这样,中国为世界大国,当然不会在俄国与五十多个拉姆施泰因盟国之间做出简单取舍。这样,我国就可能如在朝鲜和韩国之间构建平衡外交关系那样,根据俄战争进程、态进行相应战略调寻求构建俄乌战争影响形成的新的和稳定的国际关系,以及继续拓展中俄战合作新空

可以肯定,无论俄国、美国等各方面如何加大外交、政治、宣传和舆论力度,都不可能影响中国继续“劝和促谈”这个基本立场。

近期网络频繁传出的“援助言论”,可能也仅限于“空想”。

其四,俄乌战争爆发和进行的同时,俄乌双方并没有相互宣战而进入国际法明确的战争状态。这样,作为俄乌两国的“战略伙伴”,中国当然可以“正大光明,坦坦荡荡”与任何的“战略伙伴”继续进行正常战略合作。

从国际法上理解,“不宣而战”不是战争,一旦宣战,哪怕“宣而不战”,也是战争。

这样,宣战以后进入国际法明确的战争状态,就意味着交战国必须承担相应的政治、外交、经贸、军事等等后果,并且即便到了战争结束,如果交战国没有签署结束战争的明确文件,则战争状态就一直持续下去。

俄乌战争持续一年有余,俄国以“特别军事行动”来进行战争,同时俄乌双方并没有相互宣战,因而即便在俄乌战争期间,中国、印度、伊朗等多国在国际法框架上,都可以理所当然地排除了“第三方干扰和胁迫”,与俄国展开正常外交及战略合作。

其中,也包括诸如2022年9月的中、俄、印度等国联合“东方-2022”演习;2022年12月中俄“海上联合-2022”军演;2023年3月,中、俄、伊朗海军在阿曼湾举行的“安全纽带-2023”海上联合军演等等军事层面的合作。

其五、遏制美国霸权,是中俄战略合作关系最主要的战略价值。

但是,中美之间也并非完全是遏制与反遏制关系。正如3月13日新任李总理指出,中美之间存在“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美合作大有可为”的关系。

就此,在俄国经过俄乌战争的消耗战、持久战而国力军力急速衰减,影响力必然继续减弱的情况下,中美之间都必然会在遏制与合作之间,不断寻求构建新的战略平衡关系。

这时,在俄国“特别军事行动”不升级为战争,以及俄乌互相不宣战的前提下,中俄战略合作将会继续发展,或者会助力中美构建新的战略关系。

行文确实不易,还望三点一转支持。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3月17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