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城扎粉成长史

邓金 当代江西 2024-05-12

江西是隐藏的“嗦粉”大省,各地知名的不知名的各类米粉多如牛毛。罗城扎粉作为万载地方特色米粉,历史悠久,传承数百年而不衰。


最是人间烟火气,一餐一饭暖人心。清晨,漫步在万载县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早餐店。香喷喷的包子馄饨,美味的豆浆油条,鲜肉多汁的小笼包……但多数万载人最念念不忘的,莫过于来一碗炒扎粉。

万载人都是吃着炒扎粉长大的。早餐店里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老板,来盘炒粉!”因产地主要在罗城镇,万载扎粉又称罗城扎粉。

罗城扎粉到底有何特别,为何能长久俘获万载人的味蕾?

罗城镇黎明村扎粉非遗传承人周志辉晾晒自家作坊的手工扎粉。曾盎馨/摄


江西是隐藏的“嗦粉”大省,各地知名的不知名的各类米粉多如牛毛。罗城扎粉作为万载地方特色米粉,历史悠久,传承数百年而不衰。

相传,罗城手工扎粉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当时,作为阳乐县县治所在地的罗城镇,有“万载粮仓”之称。

所谓“好水好米出好粉”,罗城坐拥丰富洁净的水源,盛产优质的大米,为制作扎粉提供了理想的食材。2010年,罗城扎粉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罗城扎粉登上中央电视台《美食中国》栏目荧屏,在全球展播。

关于罗城扎粉的起源,曾有几种说法流出。

一说是:早年间,罗城出产的稻米一般以早米为主,虽然营养丰富,但口感不佳。加之传统的碾米方式——石碾剥壳,工序费时费力,且容易掺杂谷糠,煮出来的米饭难以下咽。

于是,一个做挂面的老板,经过反复尝试用早米做面条,终于取得成功,才有了今天的罗城扎粉。

另一说是:曾经有一个勤劳又聪明的小伙子,成天喜欢搞些小发明,心地也善良。偶然一次,他看到邻居婆婆端着一碗早米饭,饥饿难忍又吞咽困难,顿觉可怜,便产生了对早米进行加工的念头。

晚上,他躺在床上,苦思冥想,从制作豆腐中受到启发,将早米磨成粉,用水调成米糊,端给婆婆吃。遇上忙时,小伙子自己无暇做饭,便也这么弄吃食。

但米糊易饱易饥,支撑不了劳动所需的能量。小伙子又想出了把米粉揉团,切条晒干的办法。吃时用水发泡,或煮或炒。

有一年夏天,小伙子出门数日,回到家里,之前浸泡的早米已发出酸臭味。他没有倒掉米,而是用清水反复搓洗,照常磨浆、揉团、切条晒干。出乎意料的是,做出来的米条口味大有变化,闻起来臭,入口香滑,嚼着十分有韧劲儿,让人回味无穷,深得邻里喜欢。

于是,小伙子便在泰溪河边的沙洲上办起了第一家扎粉作坊,通过不断改进加工技艺和器具,提高扎粉的口感和产量。小伙子又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街坊邻里,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扎粉制作开始传播开来。

罗城镇扎粉美食文化产业园。曾盎馨/摄


食人只知扎粉香,背后的艰辛,没有亲身经历,是没办法感同身受的。

扎粉制作技艺与其他米粉大同小异,有浸米、发酵、磨浆、做团等十几道工序。其中,选材、发酵、天气是影响罗城扎粉品质的三大关键因素。

罗城扎粉选用煮熟后饭粒仍似米粒、一撒即开、口感粗糙的早稻老品种。这种稻米米质疏松,淀粉丰富,黏性不大,吸水率却很高。糊化后体积大,经过发酵、揉搓等工序后,韧性十足。发酵环节就非常考验扎粉师傅的水平,气温、时长、季节等都是扎粉产量和品质的决定性因素。

时间过短,香味、嚼劲就会受影响;时间过长,大米又会腐烂化为浆水,产量便大打折扣。天气决定了扎粉的晾晒时长,把扎粉盘在竹帘上,让自然风慢慢挥发水分子,如此保持7小时左右,成品皆为上等品。

扎粉一经暴晒容易断,过夜容易碎,烘干没品相。晒干的扎粉,要一页页从竹帘上揭下,再一页页叠加摞高,用水稻的秸秆捆扎,因而取名为“扎粉”。由于制作工序几乎都是手工操作,有人管它叫罗城土扎粉。加上用竹帘晾晒,也有人唤其为帘子粉。

生产扎粉的传统工艺离不开水流和水礁,黎明村的上礁、辛家两个自然村落,凭借着坐落于泰溪河边的天然优势,加上一间有着12个碓臼的水碓房,成为扎粉制作的优选地。碓房边的一大片砾石冲积成的沙洲,更是扎粉晾晒的绝佳场所。因而,这里曾经是生产扎粉最有名的地方。

用泰溪河水洗米,用碓房的大石磨磨粉,用石碓臼舂团,在沙石滩上搭架晒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扎粉产业就这么“支棱”起来了。鼎盛时期,手工作坊曾达260多家。

岁月如梭,斗转星移。

凭着对扎粉的钟爱,无数手艺人依然在坚守、传承。一度被嫌弃的传统早稻米,也重新被重视起来。

如今,罗城扎粉名声大噪,不仅被当地人奉若珍宝,也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打卡品尝。远在他乡的万载游子,在无数个想念家乡的日子里,总会被一碗炒扎粉勾起满满的回忆。

罗城镇黎明村村民晒自家制作的手工扎粉。肖远云/摄


环伺全省,南昌拌粉、峡江米粉、安远三鲜粉等各具特色,自成一体;放眼全国,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云南过桥米线声名在外,纷纷挑动人们的味蕾。

“内卷”气息扑面而来,以一碗炒扎粉为傲的万载人开始思考:罗城扎粉该怎么“冒”出头?

近年来,万载县以发展富硒产业为契机,不断改革创新,深度挖掘罗城扎粉特色产业,坚持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把产业做细、做实、做大、做强。

在提档升级扎粉生产条件上持续发力。实施小作坊改造提升行动,加强政策性引导,示范带动部分条件成熟的扎粉生产作坊先行改造,改善生产环境,提升产品质量,让小作坊从“幕后”搬向“台前”,带动全域小作坊整体提升整治。

积极推进美食文化产业园项目和原材料基地建设,投资1200万元打造集扎粉产业运营、历史文化展示、商务接待中心、游览操作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

在深化校企合作上持续发力。依托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推进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罗城扎粉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及绿色安全装备改进》课题。经过研究论证,明确了“达到生产许可证标准,打造现代化生产线示范厂”的发展方向,从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在“不离土、不离味”的前提下,通过解决发酵菌种不稳定问题,使产品通过SC食品生产许可证,形成行业标准,以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模式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上线下拓展市场上持续发力。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罗城扎粉”开始名正言顺地进入各大超市商场,与全国一众米粉米线同台竞技、一较高下。

与米粉头部企业“万方园”、中国邮政集团万载分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南昌中华米粉街开办万载罗城扎粉线下餐饮旗舰店。抖音商店和邮政集团邮乐小店逐步上线,青年人才开启电商直播带货模式,助推“罗城扎粉”走出去。

如今,罗城扎粉现代化烘干厂每天可生产1000斤扎粉、每年可生产30万斤扎粉,年产值高达250万元,还为村集体贡献了每年8万元的稳定收入。此外,还带动3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随着扎粉产业的发展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就业、带富一方群众、带火一方经济”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银发族”如何乐享“夕阳红”
对“租女友回家过年”完成KPI说“不”
“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
“热辣”南昌何以长久“滚烫”
就业之家何以为“家”

“假期社恐”何以引发共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