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科研,大作用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关注。欢迎留言和转发!

《外语小科研入门》

代前言  致科班训练缺失者

 

外语科研欲登堂入室,得先摸到门径。本书名为“外语小科研入门”,以“小”为其定性,以“入门”为其定位,属于入门式初级读本,旨在激起科研兴趣,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具体目的有一二三四。

 

1. 补上一门小课

 

外语界接受科研训练晚于文史哲各科,并非耸人听闻!若将科研起点设在大学,外语专业学生涉足科研比文史哲至少要晚2—3年,甚为可惜!

 

为何晚?并非不勤奋,相反,是他们专注于听说读写译,如英语学生入校要纠音,训练纯正的语音语调;其他语种的学生则要从字母学起,要走过较长的咿呀学语的童稚期。文史哲的学生一入大学即可投身研究性学习,人家都要飞了,我们却在爬行!

 

外语专业是不是就自甘落后呢?不是!难道就没辙了?也不是!外语专业本专科生与硕博士生,甚至是大中专与中小学教师完全可以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训练科研方法。可以开设“外语小科研”选修课或系列讲座,更可以自学,让我们的教学成为研究性的教与学。

 

2. 澄清两点认识

 

一线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尤其是本科生,总认为科研高深莫测,高不可攀,难以接近。对科研的这种认识或多或少有些偏差,大致可归为两点:

 

第一,只有研究生毕业才可做研究。其实,科研并不高深,可以起步得更早,人人可为。科研是对教与学的科学思考、分析与研讨。科研就在身边,就在教与学中,源于教学,反哺教学。不应疏忽手边的实践,舍近取远,另辟蹊径,去找所谓的选题,真正的科研多数源自实践与实际。结合教学进入科研,可从教与学的各环节反思与总结,发现教与学中的问题,善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方案。比方说,上了大一,学了类似于英语“How are you?”的交际手段,该如何汉译?搜集例子,与汉语比较总结,至少可以得出适用于小孩、女郎、中年人、老人等的不同译法!再追究其中的奥秘,即可成一篇趣味小文!

 

第二,只有大文章才算研究。因为在很多人看来,面面俱到才算研究,宏大论题才可作文,大论文可求全面,可藏玄机。其实,大论文只是科研的一种成果形式,初学或者练笔者最好的练习方式还有小文章、小译文与小课题。此外,玄奥不是论文的本质,论文可分层次,有规模大小之别,大论文多数是基于小文章的,要么由小做大,要么由小聚大。面对所感兴趣的问题,抓住一点,集中思考,深入追究,也能产生专门性认识,也是一种文章做法。

 

3. 训练三种形式

 

科研并非研究人员的专利,本也不难,难就难在缺乏点子,缺乏展开的思路,缺少写作训练。平时如何训练?可从身边的小科研,如小文章、小译文、小课题做起,训练外语科研素质。

 

有些想法适于写小文章,有的小点子,暂时拉不长,写出初步想法,传播于世。有的国外信息原文不长,适于全译;有的片断精彩,或含有精华,适于变译,多快好省有的放矢地向国内外译介。做科研,一般从小课题着手,可以立小项目,如系、院、校级项目,算是起步,尤其是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和主持项目;有的大课题,可以切分成小论题,写成小文章。有了小课题的经验,就可以申请省、部与国家级项目。

 

研究与思考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常写小文章,常动手译国内外信息,常做小课题,应成为大学生的一项基本功,这是听说读写所不能培养的,是对外语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种必要补充。

 

4. 锁定四类读者

 

本书专为外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中小学外语教师、高校外语青年教师等四类读者量身定做!本书多数例证出自这四类读者,例末的作者身份即为明证。若干作者因刊物停办或改办,或因信息不详而未能联系上,敬请作者联系zlhuang1604@163.com。

 

外语专业到了大学四年级才要求写学士学位论文,此前连学术语言都很少接触,要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写出一篇六千字以上的学位论文,谈何容易!实在是勉为其难。而小科研是有益的尝试,正可为其进行必要的预练。

 

研究生在开题研究专题之前,更有必要训练写小文章,做些小译文。在写作过程中学位论文的各章各节各小点的写作,不少可以写成小文章,有的可以先期发表;掌握国外文献更需变译其中的内容,添入文中。小文章与小译文足以练笔,足以保证自己逐步走向大论文。

 

中小学外语教师钻研教材,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所面对的正是中小学生外语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写成小文章适于中小学类报刊发表,以解决学生知识性问题、提高教学艺术为主。此外,小科研还是其提高教学水平、职级晋升不可或缺的条件。

 

高校外语青年教师做小科研,既是练笔,又是积累,更是大科研步步为营、思想逐渐成形的过程;再说有的选题适合做大文章,有的适合做小文章,当大则大,宜小则小。连外语界学术名家也写学术小文,把学问做得丰富多彩,反倒显得有张有弛,相得益彰。

 

总之,小科研,大作用。对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的WHAT、HOW与WHY逐一思考,即可将小科研从译介型与知识型提升为学术型,有效地促进知识向学识与能力转化。


《外语小科研入门》,黄忠廉、刘丽芬 著

激起科研兴趣,培养科研能力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


延伸阅读

书讯 | 《外语小科研入门》


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

微信号:CP-English



点击“阅读原文”选购图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