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出生是你人生的转折点吗?

2016-05-18 钱岳 缪斯夫人

生孩子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收获更多幸福、承担更多责任或者是风险?排除掉一部分坚定的丁克族,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都免不了结婚生娃的套路。生孩子对你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今天夫人介绍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女性在生完孩子的初期,她们在家庭中的角色会有哪些变化?她们和丈夫的分工和关系又有哪些变化?


我们常常把人生中的重要事情称为“生活的转折点”。读书、工作,甚至结婚都是重要的事情,不过它们都不及“生孩子”给你的人生造成的变化大。


多伦多大学的社会学教授Bonnie Fox写过一系列的论文,还有一专著来讨论当年轻夫妻成为父母后,家庭内部的夫妻互动模式会如何变化。2001年,她在加拿大顶尖的社会学学术期刊《加拿大社会学&人类学评论》发表了一篇论文《小生命的到来:成为父母创造性别分工》,主要关注那些初为人母的女性,她们的生活究竟有哪些改变。


她的研究结论,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研究者对加拿大多伦多的40对夫妇的采访。研究者分别在这些夫妇怀孕期间、孩子出生后的两个月和出生后一年时对夫妻双方进行了采访。在孩子刚出生时以及出生半年后,研究者只采访了妻子。通过这些访谈,他得出了如下结论。



变化1 什么样的妈妈可以永远把孩子摆在首位?


女人在她们的孩子出生后经历的第一个变化是:她们对一个完全依赖成年人才能存活的人有了巨大的责任。她们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想要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


研究者发现,这种抚养方式取决于女性和她们丈夫的协商。有一种抚养方式叫“密集型抚养”,即把孩子的需求时时刻刻排在首位。


但事实上,在对孩子的抚养问题上男女有别:母亲对孩子的责任往往被认为是必须的,但父亲却可以选择他们想多大程度地参与对孩子的照料。如果想实行“密集型抚养”,新妈妈往往依赖于得到丈夫的首肯。这就意味着丈夫的需求要排在孩子之后,或者丈夫同意帮妻子照顾孩子。如果丈夫不同意这种“密集型抚养”,她很可能改变她自己对于“孩子需要什么”或者“我必须为孩子提供什么”的看法。


在研究者采访的40对夫妇里,有17位女性采取极端的“密集型抚养”,她们每时每刻都会回应孩子的需求,并且会全天候24小时将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而这17位女性的丈夫也是非常积极的父亲,他们也将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所以这些男人不会苛责他们的妻子完全沉浸于照料孩子中而忽视了自己,他们甚至感恩他们的妻子如此细心地照料孩子。



同时,还有一些父亲,他们对照顾孩子并不积极。他们会对妻子发疯似的照顾孩子,却不顾他们作为男人的需求感到很反感,甚至愤怒。也有的男人会觉得对此感到不习惯、不舒服,因为他们的妻子似乎期待他们达到那些在他们看来高得不可理喻的“为人父母”的标准。


有意思的是,在父亲不积极可是母亲却坚持“密集型抚养”的夫妻关系里,几乎所有的女人在孩子出生之前,都已经有很强大的物质基础,甚至她们大部分都赚得比她们的丈夫还多。


也有这样一部分夫妻,丈夫因为赚钱多,所以在家权力更大,而且他们也不同意妻子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他们甚至觉得,妻子这样全身心地照顾孩子是对丈夫的亏欠。此时,女人往往调整了她们所定义的“孩子的需求”,比如将2个月大的孩子晚上9点放到床上让孩子睡觉,然后让孩子自己哭直到睡着为止,而不是按照专家建议的,让孩子自己设定睡觉时间。因为丈夫的这些要求,对“密集型抚养”的女人来说很难实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尽量将孩子的需求降低到最小。甚至有女人在孩子出生后更尽力地去满足丈夫的需求,以此来弥补她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


新妈妈对丈夫的依赖除了经济上的,还希望在必要时丈夫能帮个忙、搭把手。所以,在抚养孩子的方式上,她们需要丈夫的帮助。


并且,很多女人认为,男人要工作、要赚钱、要在家里帮忙,他就必须要健康;光凭这一点,新爸爸的需求就应该排在新妈妈之前。比如,有这样的家庭模式:晚上孩子哭闹时,永远是新妈妈起床哄孩子,但爸爸却可以继续睡觉。这位妈妈是这样解释的:“我不能让他不睡觉,因为他要工作,这是最重要的……我宁愿牺牲自己的睡眠让他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这样的话,在我倒下或者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就可以帮我。”然而,新妈妈的健康却被理所应当地牺牲了。


研究者发现一种规律:在很多夫妻中,当女人刚刚生完孩子、身体刚刚恢复,妻子就开始特别注意保护丈夫。甚至有时候,当女人被初为人母的各种责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她们都担心这会影响她们丈夫的生活。 这种情况是因为女人坚信她们必须依靠丈夫才能当个好母亲,这导致了她们将丈夫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尽管她们自己极度需要关心和休息。


生娃后,你能不能把孩子的需求永远放到首位?也许这不仅取决于妈妈的决心,更多的是取决于新妈妈和新爸爸协商的结果。


变化2 产假并不是放假


在国内,妈妈生完孩子后可以有3—4个月产假。


大部分的情况是母亲在家休产假,而丈夫继续上班,这可能导致女人承担更多的家务。同时,很多女人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往往对家里的清洁程度有更高的标准。还有另一种有趣的现象:有的女人希望让孩子和父亲有更多时间相处,所以当男人回到家时,她们希望多让丈夫陪孩子玩。而让丈夫做家务,往往阻碍了孩子和父亲的相处,但是她们做家务,反而是从照料孩子中“解脱”一下。


变化3  社交圈的变化


很多人说,在没有生孩子之前,结婚和不结婚的生活差别并不大。但是很多女性反映:她们当了母亲后,和朋友见面的时间显著变少了。那些没生孩子的朋友,好像走出了她们的生活。即使当她们重新回到职场也很难缓解她们的社会隔离感,因为她们要照顾孩子,每天时间太紧了,根本没空和同事社交。很多女人对丈夫的依赖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种因为生育而加剧的社会隔离。


另外,很多女人当了妈妈后,社交圈里主要是其他妈妈,大家讨论的主要问题也围绕着如何抚养孩子。很多女人甚至说,虽然她们经常见到这些新朋友,但其实相互了解很少,仅仅知道她们当母亲的经历。比如,我有朋友跟我说,她带着孩子去参加聚会,妈妈圈里的朋友都不是叫她的本名(或许也根本不知道她的本名),而是直接称呼她“某某的妈妈”。


变化4 新妈妈和自己的妈妈关系更紧密


另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很多女人当了母亲后,她们自己的母亲在她们的生活中变得更加重要。她们的母亲如果和她们住在一个城市,会给她们提供很多的帮助。这种帮助可以减轻新妈妈的负担,但对于家庭分工却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多数情况下,外婆的参与和支持会将新爸爸推得更远,让他们更少地承担做父亲或者做家务的责任。在男人想做饭或者照顾婴儿时,甚至有外婆/奶奶说这些是“女人的活儿”。在这种时候,两代女人形成了一个团队,无形中让男人感到被隔离。也许,适时地让新爸爸参与进来,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夫妻关系都更有好处。


通过这项研究,可以看出生孩子会改变家务分工,也会使女性更依赖男性,但这种变化并不是必然的。当女性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时,她们和丈夫之间的互动、合作都会更加平等。如果社会能提供更多以社区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让育儿问题不单依靠家庭内部分工解决,这种不平等的性别分工会被逐渐弱化。


钱岳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学
博士。
专注研究家庭婚姻、社
会性别关系。


夫人有话说


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的年轻夫妻所面临的问题,现在的夫妇当然也会面对。而现代中国的都市女性大多有独立的工作和收入,但作为新妈妈,她们也难免会在生孩子和忙工作中手忙脚乱地作平衡。


也许因为生理特征的不同,在孩子刚出生时,女性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抚养孩子的工作,她们也更容易感到疲惫和抑郁。在这个阶段,夫人既不支持年轻妈妈和丈夫歇斯底里式的无理取闹,也不希望她们永远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一位,默默地牺牲自己,成就丈夫和孩子。生孩子这件事情不仅对女性有很大影响,对男性也一样。如果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达成一个和谐、共赢的家庭环境,那么不要回避,也不要歇斯底里,你可以先评估自己,是否能够做好父母?也可以评估伴侣,她/他在生孩子这件事情上能付出多少?


现代的夫妇更重视沟通,在沟通后,形成一个大家都可接受的方案。当然,也免不了有手忙脚乱的时候,也免不了有矛盾的时候,我想强者会正视每一个问题,然后解决它。家庭生活就像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任何挑战,希望你们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完成这项挑战。


反鸡汤,反狗血一个爱拿数据说话的另类情感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