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居是结婚的前奏吗?| 学人说

2016-06-27 张洋 缪斯夫人

有言在先

谈恋爱的人,还没结婚,却住在一起,我们把这样的现象称为“同居”。在同居现象越来越常见的今天,身边的朋友常常会好奇,同居会提高情侣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的可能性吗?同居时间越久,互相了解得越多,就越容易结婚吗?还是“同居”会替代“婚姻”成为一种新的家庭形式呢?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同居”现象呢?


撰文 | 张洋

责编 | 钱岳


“同居”这个概念本身很难说清楚。同居者对于“同居”有不同的目标和期待,相对于“未婚”和“已婚”状态,“同居”状态的概念比较复杂。有些同居者觉得婚姻很多余,把“同居”当成婚姻的代替品;但有些“同居”者呢,尤其是那些有着结婚计划的情侣,他们将同居当成婚姻的试验品,他们的状态跟已婚夫妻比较接近。“同居”不仅仅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同居”的观点也有不同。所以给“同居”下一个严格的定义或者划分出严格的界限比较困难。


Arland Thornton、William G. Axinn以及Yu Xie教授在他们的专著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婚姻与同居》)中对同居的概念和现状进行了介绍。他们使用了国际数据(International Panel Data of Parents and Children),追踪了1961年出生到1993年31岁的孩子和他们的母亲,从个人生命历程和家庭视角非常细致地探究了青年人进入同居和婚姻状态的影响因素。


同居是个什么状态?


研究者把同居状态当成走向婚姻的一个过程,按是否具有结婚计划,将调查的同居者划分为“没有结婚计划的”、“未公开结婚计划的”和“公开结婚计划的”三类。60%的同居者在同居前是有结婚计划的,他们当中又有80%在同居之前会向家庭和朋友公布结婚计划。“完全没有结婚计划”、“未公开结婚计划”和“公开结婚计划”三种类型的同居者最终会结婚的比例依次提高,分别是40%、67%和80%。


“完全没有结婚计划的人”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在同居呢?研究者对“完全没有结婚计划”的同居者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些人里面有将近一半的人把同居当成“试婚阶段”,而这些同居者中有近一半的人最后真的结婚了。虽然“完全没有结婚计划”,但是把结婚当成“试婚”的同居者,最后结婚的可能性是那些完全不把同居和婚姻这两件事儿联系起来的同居者的两倍。


同居能提高结婚的可能性吗?


进入同居关系并非意味着结婚可能性一定会提高,这与我们在同居之前如何看待同居关系好像有很大的关系。最近,学者Guzzo使用美国的家庭数据(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也得到同样的结论:有结婚意愿会提高初次同居者的结婚可能性,降低分手的可能性。为什么同居关系和婚姻意愿或结婚计划联系得越紧密,结婚的可能性会越高呢?下面的解释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理性行为理论经常被用来解释婚姻意愿与婚姻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意愿是行为的最直接的决定因素。对婚姻有美好期待或有很强烈结婚意愿的人更可能结婚。在同居关系中,那些想和同居伴侣结婚的人比那些不想和同居伴侣结婚的人更可能结婚,这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而且比起那些仅有结婚意愿的人,有结婚计划的同居者对结婚的期待更具体,所以更可能迈出结婚那一步。


同样是有结婚计划,有“公开结婚计划”的同居者(比如已经订婚、确定婚期的),比起仅“有未公开的结婚计划”的同居者,他们的结婚计划更确定、更坚定,因此他们结婚的可能性又提高了。通常在一段我们比较认真的关系中间,我们对这段关系更有信心,也就更愿意促进这段关系变成正式的婚姻关系。


反过来,为什么那些完全不把婚姻和同居联系起来的同居者,结婚可能性会更低呢?没有结婚意愿,落实到行为的距离就比较遥远,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完全不把婚姻和同居联系起来的同居者,有些人会把“同居”当成婚姻的替代品,觉得婚姻是完全没必要的。学者Vespa也使用美国的家庭数据(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追踪16-28岁的年轻人,发现年轻人的连续同居行为不断增加(换句话说,同居关系破裂后,又进行新的同居关系),同时这些年轻人想结婚的意愿在降低。这些年轻人对同居行为的态度比较开放,有的将同居视为婚姻的替代品,那么结束一段同居关系,也意味着可以开启下一段同居关系。


如此来看,“同居”还真不意味着离结婚就近了,从“同居”到“婚姻”的转变与我们如何看待“同居”有很大的关联。如果你在同居关系中有婚姻的期待或有非常明确的结婚计划,那么你结婚的可能性真的很高。但如果你同居前,压根没想过结婚这件事儿,甚至觉得同居就完全可以替代婚姻了,那么你结婚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低了。


参考文献:


1.Thornton, A., Axinn, W. G., & Xie, Y. (2008).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Guzzo, K. B. (2009). Marital intentions and the stability of first cohabitations.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30(2), 179-205.

3.Vespa, J. (2014). Historical Trends in the Marital Intentions of One‐Time and Serial Cohabito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6(1), 207-217.


张洋
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


缪斯夫人上线两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感谢你们一路同行。

这次,夫人也设计了一个小小的粉丝调查问卷。

希望每一位粉丝都能点击阅读原文参加。

你们的每一个建议,都会被我们珍视。


权威、严谨、客观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情感婚姻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和我们一起玩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