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豫:专注手术机器人,持续开拓骨科创新之路 | 思宇访谈

小思 思宇MedTech 2024-04-15


骨科集采压境,创新才是医械企业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
聚焦全球前沿科技,结合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骨科手术智能化,研发颠覆性产品,引领行业的变革,是一条更长远的道路。
近日,思宇医械观察采访了连续十七年致力于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罗森博特创始人王豫,听他讲述骨科创新的经历。


Q

小S:王老师,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科研经历。

A

王老师:

我的经历很简单,从本科就在北航,保研后跟随王田苗老师做手术机器人,博士毕业后留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任教,也一直从事医疗机器人的研究。我也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做访问学者,一直是围绕手术机器人的技术,包括主被动混合式手术机器人、连续体机器人、仿生假肢手等,涉及的技术有医学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智能规划、运动和力学控制等等。




其实我这么多年做的研究都是想借助数字化手段“复制”临床专家的丰富经验,实现个性化手术规划和操作,让做手术变得更容易。特别是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我当时在“手术机器人之父”罗塞尔 泰勒(Russell Taylor)教授的实验室。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集成系统和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主持研发了世界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ROBDOC。我发现,其实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我们跟全球顶尖学府的水平差异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得益于中国的病人多,临床推进的速度快,我们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有可能诞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Q

小S:我们看到您创办了公司,罗森博特,这家公司在做什么呢?

A

王老师:

我搞了近20年手术机器人,看到自己的博士课题一步步变成了产品,合作的公司成功上市。科技成果转化,确实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尤其是临床领域,一个手术从开放变成微创,给患者减少了痛苦,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创办的罗森博特公司是在研发智能化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通过影响配准和光学跟踪系统,可以实现体内骨骼实时、动态三位跟踪。与传统的二维X光图像相比,实时三维能更直观地展示空间信息,也可以减少由于二维透视图像重叠造成的信息损失,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结合实时三维数据,我们研发了一套智能手术规划系统,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数据,自动规划骨折复位和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案。基于力学和位置信号的双重安全控制策略,保障了机器人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具体来讲,我们是针对骨盆骨折复位这种特别复杂、高难度的骨科手术,希望能够为临床提供智能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为什么我们选择了这样高难度的手术呢?


一是国内的医疗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的。像骨盆骨折这样的手术,在积水潭医院可能不算太难的事儿,但在很多基层医院,医生可能是不太有信心开展微创的治疗方案的,而传统的开放手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术后畸形愈合、各种并发症的问题。我们提供的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医生完成智能的、微创的手术,包括从复位到最后手术固定的完整的流程,给基层医院的医生和患者带来便利。


二是我们相信,未来医疗器械领域最有竞争力的公司是有原始创新技术的、敢于挑战高难度问题的公司。在攻克难关的同时,我们也会研制一些能够快速市场化的小而美的产品,做到高低结合的多层次市场战略。


三是我对我们的技术实力和临床理解力非常有信心。我们团队核心研发人员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跟临床医生合作,已经有十多年经验积累,是一个典型的医工交叉的团队。


Q

小S:为什么叫罗森呢,跟24小时便利店同名,是希望做手术像买东西一样方便吗?

A

王老师:

哈哈哈,你问了一个好问题,但我们跟便利店没关系。其实我们的名字是有点文艺的。


罗森博特命名源自1921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创作的剧作《Rossum's Universal Robots》。剧名中的“Robota”一词被用来形容一种经过生物零部件组装而成的生化人,是这个词演化成了我们熟悉的英文单词Robot。


所以实际上,我们的公司名称Rossum Robot代表着机器人的起源,既有向先驱者致敬的意味,同时又憧憬着未来科技的发展,期待着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医学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因为人类对于健康的追求永无止境。我们希望“成为顶尖的医疗机器人产品供应商,以原创医疗机器人技术赋能医疗机构,推动临床治疗理念和模式的革新”。


Q

小S:咱们公司发展到什么阶段,目前有什么需求吗?

A

王老师:

我们目前在A轮,预计明年获得第一个注册证,也有一款三类的产品正在做科研临床。


目前主要是招聘的需求,我们对于有志于从事医疗机器人事业的优秀人才有持续而强烈的需求,像机械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研发人员,还有市场和销售方面的人才都非常欢迎。


我发现,很多优秀人才对于来一个创业公司有顾虑,可能会感觉风险比较高、或者社会认可度低。但我觉得,找工作,首先要考虑自己能力的提升、其次是在公司的成长空间,这些未必是知名大公司能提供的。在我们这样处于上升期的创业公司,员工能看到公司的全貌、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管理协调能力。随着公司的成长,个人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且我们不仅能提供市场化的薪酬,而且对于骨干员工还会进行股权激励。这些都是大公司很难给予的。


感兴趣加入罗森博特的工程师、产品经理、市场人员,欢迎关注公司微信公众号“罗森博特”,近期会放出多个工作岗位。


Q

小S:作为高校老师和公司老板,双重身份,对您来说有什么样的挑战?

A

王老师:

我在融资的时候,会有投资人对在校老师这个身份比较介意,认为我们“有退路”,可能做不好公司。针对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实在美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教授创业成功率是非常高的。我相信像创业这种事情,真正能让人坚持到底的不是“别无选择”的被动压力,而是想要做点什么的“内驱力”。

创业对于我是一种主动选择,因为我不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只是停留在Paper和发明专利上,而是能变成产品,用于临床,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帮助。我觉得对于这种成就感的追求是驱动我持续向前的不竭动力。而且这也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科研人员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国家鼓励科技成果转化,高校也给我们提供了条件。我所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对科技成果产业化非常重视,给予了我们很多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另一方面,做公司其实也给我带学生提供很大的助力。我认为好的教育,不是单纯的教授知识和技能,更是要帮助学生看到更大的世界,提升认知的水平。我所带的课题组的学生们,有便利的机会看到学校里学习的专业课知识、研发的技术,能够变成真正给人们生活带来价值的产品——我们能够用自己的科研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人类更加健康长寿。


Q

小S:2020年就要过去了,您在这一年有什么样的收获,对未来有怎样的期待?

A

王老师:

虽然今年疫情,但我们的工作进展没有受到影响,融资很顺利,科研临床启动,还登上了《Nature》聚焦中国医疗机器人专刊。我们团队都非常自豪。




由于手术机器人还处于市场初级阶段,我去年还写了本书《医疗机器人—产业未来新革命》,今年已经发售。希望能帮到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人更好的了解医疗机器人,也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能投入到这个非常有前景和意义的领域。


我是坚定的看好手术机器人的未来。我相信医疗机器人有一天会成为普及化的医疗器械装备,帮助医生更准确进行疾病诊断,更精确的完成手术,帮助患者获得更优质的治疗。所以,希望跟我们一样有热情的工程师、临床医生、市场和产品背景的行业人士,关注我们,未来有机会加入我们,一起同行。




编辑|戚万琪

排版|Mia



延伸阅读

肿瘤生育双线布局,优讯打造自己的IVD赛道|思宇访谈

三清+北航+慧创,廿年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之路 | 思宇访谈

深耕口腔种植机器人,雅客智慧助力牙科走进智慧时代 | 思宇访谈


免责声明:

本文所载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或访谈,思宇医械观察不保证其准确性与完整性。本文所载信息、材料或分析只提供给收件人作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及其他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收件人不应单纯依靠此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思宇医械观察及其雇员对因使用本文及其内容而引致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


关注并星标「思宇医械观察」

置顶公众号,拒绝漏掉好文章!


喜欢就点“在看”,爱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