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中国人都爱看《甄嬛传》?

BKing Dong 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 2022-05-16

编辑:脑蛋黄

  

转眼之间,《甄嬛传》已经播出十年了。

 

11月17日,众参演明星纷纷发博纪念#甄嬛传开播十周年#。

 

 

那么,这部成功传奇究竟因何能十年都热度不减呢?

 


十年前,《甄嬛传》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从京师向环太平洋发射。

 

它不仅掀起大陆电视剧再度风靡港澳台日韩泰越等多地区的热浪,甚至还开启了欧美主流流媒体购买华语剧的先河。

 

 

甚至于彼时文创事业还没起步的故宫都搞起了“熹贵妃”玩偶来蹭热度。

 

熹贵妃人偶

 

比起其他爆剧的叫座不叫好或只针对某一群体,《甄嬛传》的口碑更是在所有华语剧集中妥妥地进入第一梯队,豆瓣评分人数高达50万的基数上拥有9.3的绝对高分。

 

 

而《甄嬛传》中诸如“翠果,打烂她的嘴”

 

 

“臣妾做不到啊”

 

 

“贱人就是矫情”

 

 

“皇后杀了皇后”

 

 

“三阿哥如今又长高了”“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了”“宝娟,我的嗓子”“赏她一丈红”“过去的甄嬛已经死了”等等的梗与情节讨论十年后仍高频率现身于各大社交媒体、论坛。

 

上至广场舞大娘,下至初中小妹,几乎都存在着《甄嬛传》的受众。

 

甚至还延伸出了甄学这一文化现象。

 

 

视频网站的弹幕致力于造梗玩梗,角色姓名、台词再解读。

 

 

而其他社交平台则乐于带着显微镜看《甄嬛传》。

 

 

即便后来,某二流报纸指责《甄嬛传》宣扬“黑化”与“学坏”,以及诸多历史学家、历史爱好者、李诚儒之流的伪专家搬出起居注实录来批评《甄嬛传》不尊重历史,也很难阻挡观众老爷对这部剧的喜爱之情。

 

 

但仍有关于历史方面的批评,其中最集中的论点在于《甄嬛传》的人物环境设定过于夸张,因为真实的清宫其实相当平和,妃子们的生活与晋升主要靠资历,王爷太医并不会与后宫紧密接触。

 

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核心原因,其实出于是原著改编。



原著小说《后宫·甄嬛传》,发生在架空的大周朝。

 

为服从当时不许虚构时空的总局要求,原著作者、编剧流潋紫先尝试将背景改为中唐,未过审后才决定将故事放在雍正年间。

 

随着《甄嬛传》历史方面的批评变多,以及原著抄袭的丑闻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喜爱《甄嬛传》的观众将原著批评得一文不值,认定电视剧的成功完全依靠导演郑晓龙和另一位编剧王小平。

 

 

然而十年后回首,当时第一次执导年代剧的郑晓龙在《甄嬛传》之后的作品《红高粱》只有周迅的表演得到好评,在剧情与导演方面许多评价都认为一般;

 

 

郑晓龙、王小平集结孙俪等原班人马制作的《芈月传》,轰轰烈烈却搞出口碑惨剧,“朕有喜了”的表情包堪称孙俪表演滑铁卢;

 

 

今年新上映的《图兰朵》更是直接送进世纪烂片的殿堂。

 

 

然而,流潋紫根据电视剧衍生的《如懿传》所改编的剧集,虽然热度与评价远逊《甄嬛传》,但在周迅饱受诟病的“丫头”桥段渡过后,还是凭剧情与剧组的表现换了一个低开高走的趋势,在古装剧里不算杰作也算中上了。

 

 

那么,抛开作者艺德的问题,仅从文本本身而言,《甄嬛传》的成功究竟是依靠原著还是剧集制作组呢?

 

其实,翻开原著后我们会发现,剧集不仅同原著结构一致,剧情也是按原著内容逐点而来,大部分台词甚至原样复制,有名的梗与津津乐道的情节、宫斗计谋也大半出自原文。最大的改动其实是角色数量。

 

原著的架空背景让作者集结了中日历代十几种名号的后宫等级,而清宫八级限额明确的嫔妃数量很难让原著的角色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挪进剧本里。

 

于是,流潋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数删减,胡蕴蓉、慕容世芍、傅如吟、徐燕宜、甄衍等重要角色被尽数砍去,特别是原著后半段才出场的角色,她们的部分行动与设定被糅进其他业已出场的角色,真正在甄嬛回宫后才出场的,只保留了叶澜依一人。

 

 

而这种强行融合在剧集中显然造成了一定的人设崩坏问题。

 

比如端妃的设定是将门虎女,早年为皇帝利用送安胎药给华妃被灌红花后,端妃早看清帝王无情,高贵出身的自矜与病弱的身躯让她长年远离皇帝与争斗,一心教养不易得来的女儿。

 

剧集将原著中徐燕宜对皇帝的一往情深混进了端妃的行动逻辑中,原著中的徐燕宜晚期进宫,并不了解皇帝早年的行径,因此她对皇帝保有感情符合常理,端妃在被皇帝严重伤害身心且长期远离恩宠后,再对皇帝情深似海便多余了。

 

 

叶澜依一角在原著中相当游离,并未真正投身某一阵营,最终自己驱豹上殿试图咬死皇帝,剧中甄嬛经典的“无比恶心”台词也是摘自叶澜依的遗言。

 

剧集为了让她负责甄嬛战队的诸多任务,不仅成了甄嬛的得力手下,又安排她在皇帝去世后自戕。叶澜依孤傲的人设很难完全甘心于臣服她人,而原著中她的结局是抱着必死决心去刺杀,但剧集中她用计策完成任务后属实没必要再自杀。

 

 

王爷的改动或许影响更大,原著中玄清与甄嬛之间感情的发展相当细腻,玄清是典型杰克苏的人设。

 

但是电视剧中的果郡王不仅在感情戏文本上没有那么细节与动人,演员也不太符合温润如玉的味道,甚至带出了几分油腻,这个角色在剧集播出后在观众那里也并不如剧情中所表现得那么受欢迎。

 

 

但删改后,也有相较于原著更为成功的角色,比如:安陵容。

 

原著中的安陵容很大程度是出于对甄嬛兄长甄珩的爱情才背叛甄嬛,这个角色被删掉后,剧集则细化了安陵容自身的性格与经历如何影响着她的步步行动,使得安陵容的性格悲剧在剧集中更为深刻。

 

 

原著小说为了连载,势必要设定足够量的人物产生情节来配平每一章的精彩程度,但到了剧集的呈现上,出于不同的观赏体验,原著中更为复杂的宫斗阵营与桥段并不适合需要越来越紧凑的剧集节奏。

 

删改过后,剧集的后半段凝练至精华,集中于甄嬛与皇后两个阵营的层层对抗,也能让观众的注意力更集中。

 

 

剧集在文本经过一系列历史背景的改造后,呈现出了比爽文玛丽苏系原著更为深刻的“反封建”立意。

 

特别是针对清代宫廷,在虚构的戏剧情境里,让这些历史上为了保证家天下皇朝核心——血缘继承,而从十六七岁就被禁锢在四方宫墙下、受制于严苛宫规、一辈子就是上下班生孩子、不能擅自离岗、不能辞职、不能对领导有意见、运气好生育才能获得升职加薪机会且一生基本最多升三次职的后宫女子们,给皇帝戴绿帽子,破坏皇家血统纯洁性,甚至人为控制皇帝能否开枝散叶。

 

这无疑是对历史上那迫害人性的君父最大的讽刺。

 

然而剧集在结局上却反没有原著极致。

 

原著最讽刺的莫过于最后由太医/太监的儿子登了皇位,改编甚至忽略了原著后续王爷后代也登上皇位彻底了断了坏事做尽的男主血脉承嗣这一点,剧集最终还是归宗老四的亲生仔了。

 

实际上,从清朝开始,乾隆就被有过非皇家血脉的野史,大胆一点,让弘历是太监的儿子也没什么不好。



《后宫·甄嬛传》显然是那种有佳篇少佳句的小说,或许是因为“博采众长”,她在小说创作时期就凭借故事桥段已颇有人气,其环环相扣的心计争斗与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很好的底色,但是作为纯文学来阅读,就并不见得多么上乘。

 

如果说在剧集中由原文对白直接移植而来的大量台词还颇有韵味,那么流潋紫在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上的文笔就是乏味与单调的代表。

 

然而,经过影视化之后,那些环境描写与心理描写的工作转化为摄影师的镜头、美术设计的搭建、导演的调度、配乐的烘托与演员对角色心理的再创作后,显然比原著要更为直观立体,也更为精彩。

 

其实,用如今的剧集制作标准来看《甄嬛传》的影像,并没有追求“电影质感”,美术与服装也并非特别华丽细致,镜头运动是老派的电视风格,滤镜色调也不走厚重复古风。

 

 

其实,包含编剧流潋紫、导演郑晓龙在内,剧组的制作部门并非每一个都完美无缺,但或许正是这些人的互相配合,尽量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点,才撑住了《甄嬛传》的舞台。

 

而舞台上的演员们,对《甄嬛传》居功至伟,孙俪、蔡少芬、蒋欣、陈建斌、斓曦、陶昕然等等一众演员以及配音演员,拿出了对角色深刻的理解,高度完成了角色,使得一个个在时代尘埃中受苦难的女性走到了观众眼前。

 

 

她们没有追求美颜滤镜下的所谓“绝美哭戏”,而是用最具感染力的表情让荧屏前的观众感同身受。她们也没有自带编剧进组为了戏份多寡篡改剧情、人设与台词,而是用一两秒的小细节,让观众捕捉角色的鲜活。

 

 

其实在小说与影视改编上,争论由来已久。大部分案例告诉大家,“三流小说成就一流影视”。

 

许多经典改编影视作品都来自于在文学史上并不那么出彩的小说作品。影视剧本不会花大篇幅去描写环境,更无法直接去写人物心理,只能通过剧情和人物行动来反映人物内心,还要考虑是否能被影像呈现。

 

经典小说用文字所创造的世界观、精妙环境与细腻的人物心理往往很难直接转化为镜头,因此,经典小说常常反复被改编也没有出现顶级的影视作品,许多名导也会在改编名著上栽大跟头。

 

然而在国内IP改编上,往往呈现出一种混战之感。

 

知名网文作者尾鱼这几天在微博上吐槽改编后送来的剧本从人设到逻辑根本没法看,又引起许多业内人士吐槽很多原著小说不改也没法拍。

 

制片人为了占领更多市场,往往乐于靠近更简单直接的剧情;原著作者则从文学角度去衡量影视剧本;编剧则受制于原著情节、影视逻辑和甲方种种需求;原著粉丝希望剧集跟小说一字不差;演员粉丝则希望出彩的点都归于自家艺人。

 

 

影视制作的每个环节都觉得自己最懂观众,而观众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实很多时候,观众只是想在繁忙工作后看个乐。

 

而影视作者们,无论是改编哪种水准的小说,只有从制片人到编剧到导演、演员、摄影、美术、灯光、剪辑,都互相配合,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才能创作出《甄嬛传》这种打破市场圈层,一火就能火十年的时代精品。

 


设计/视觉:LVV




#推荐阅读#




十年了,熹贵妃依旧独得观众老爷恩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