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盗火者译丛全17册(囚徒的困境、火星的故事、圆的历史、意识的解释...)

码中人 码农真经 2023-12-25
盗火者译丛是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010出版的一套优秀的科普书目。
盗火者译丛很不错!收纳了方方面面的学界巨著!可以说是揽括万千、包揽万象!非常值得一读;而且比起第一推动丛书,它更加深奥,虽然我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其中的星言片语也让人受益匪浅。其中有下列几部:

1.《囚徒的困境(冯·诺伊曼博弈论和原子弹之谜) 》作者:(美)庞德斯通著,吴鹤龄译

本书用简明易懂的方式阐明了博弈论,是一部真正具有独创性的作品,体现在它以丰富的史料,开阔的视野和合乎逻辑的分析,以生动和直率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冷战的历史,核时代的策略游戏和冯·诺伊曼的生平。揭露了战后令人毛骨悚然的一些政府间的尔虞我诈,是一本关于博弈论及其在冷战和核军备竞赛中的作用的出色的社会历史教科书。
本书的视角十分广阔。作者围绕冯·诺伊曼的生平和博弈论这两条主线,实际上向读者展现了二战以后、冷战初期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矛盾和冲突,并试图分析其根源。这部书让我们比较详细地了解了美国以至整个西方在战后围绕要不要发展原子武器,围绕关于“先发制人的战争”所展开的大辩论,比较详细地了解了20世纪60年代初震动全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的经过和内幕。

2.《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作者:(英)里德利著,陈虎平,严成芬译
本书详细记录了我们对基因的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场新的革命。里德利描述先天力量的信徒与后天力量的信徒,为解释人类这种悖论式的造物如何能够既有自由意志同时又受本能与文化的推动而发生的百年之争。

3.《创造力手册》作者:(美)斯滕博格著,施建农等译
《创造力手册》分为六个部分,涉及创造力及其研究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个案分析、历史测量、心理测量,还包括实验法等。还深入浅出地将关于人类创造力研究的高度复杂的思考和技术方法呈现出来,更有实验和方法学的见解,可以使人很好地了解创造力研究的观点、方法和主要的研究成果。

4.《动物有意识吗?》作者:(德)阿尔茨特,(德)比尔梅林著,马怀琪,陈琦译
如果儿子撒谎,如果猫儿有思想,如果大象痛苦忧伤。动物能够思考吗?它们有情感吗?它们对自己是否有所了解?也就是说,它们有没有某程度的自我意识?许多科学家为此争论不休。福尔克·阿尔茨特和伊曼努尔·比尔梅林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讲述了许多简直令人骓以置信的动物行为,并根据来自生物学、动物学以及行为研究的最新认识对其进行了审视。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样证实了两位作者多年以来的实践经验;动物在许多方面的行为,如果不从情感和思维能力的角度考虑,是无法做出合理解释的。
根据这一认识得出的紧迫结论就是:我们必须彻底反思我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并建立一种人与动物的崭新关系。

5.《火星的故事》作者:(英)摩尔著,宋宇莹,刘茜译
火星--离太阳第四远的岩态行星,直径4217英里,质量是地球的十分之一,有两个微小的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是人类在宇宙空间的下一个定居地。第一次在火星登陆的探测器是1976年7月的“海盗1号”,这次探测得到了火星地表的高质量图片,开启了一个对火星探索改天换地空前高涨的时代。最近,火星“探路者号”于1997年7月登陆火星,成功地释放了其携带的火星车“漫游者号”,对进行火星的探索工作。“火星全球测量者号”在接下来的9月份抵达了火星轨道,开始为期两年的对火星全球测量和绘制地图的行动。未来的探测行动还将陆续展开,人类将在20年之内踏足火星。然而,人类究竟要去寻找什么呢?
帕特里克·摩尔,在恒星与行星的领域是为大众所熟知的专家,向我们展示了火星的整个故事,从早期的神话在正在进行的探索。本书讲述的是火星的真实面目: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它的结构、表面、山脉、火山、撞击坑、极冠、大气和天气。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关于火星的一切都以细致、迷人,绘声绘色的文字大本书中表现出来。帕特里克·摩尔以他独特的充满激情的风格,着力讲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索故事。旧理论和新理论都得到了展示,并在上下文中找到了合适的位置。火星生命的可能性,无论生命是存在于过去或是现在,正在最新的证据下得到谨慎的揭示。展望火星探索的前景,帕特里克·摩尔指出,尽管经过许多世纪的天文学研究和思索,我们对火星的了解仍还只是刚刚开始。
6.《月球的故事》作者:(英)摩尔著,马星垣,傅德譧译
月球——地球在太空中最亲近的领导和最忠实的伴侣,即使是在今天对于人类来说它依然充满了神秘色彩。跟随本书作者帕特里克·摩尔,你可以将这些谜团层层解开。
在本书中,摩尔用清晰而意兴盎然的笔调介绍了月球的起源、特征、大气、结构、日食和月食现象、各种月球访客以及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关于月球的古老神话和历史上的各种研究和推测。
30多年前美人国的成功登月在人类认识月球的漫漫长途中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关于月球的诞生和成长以及它与地球和太阳系其他星球之间不可完全预知的关系令人迷醉而神往。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学家兼作家帕特里克·摩尔在这部著作中充满洞见和幽默,再加上他提供的各种月面图和解说,将使你轻松接近月球的秘密。
人类关于月球的探究从未停止,目前的讨论热点主要包括月质学方面的最新理论,以及人类未来登陆火星和其他星球作长途旅行时如何将月球作为一个最佳的中转站。

7.《意识的解释》作者:(美)丹尼特著,苏德超,李涤非,陈虎平译
《意识的解释》是丹尼特最重要、影响最大著作之一,也是心智哲学甚至当代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意识的解释》全方位地探索意识现象。在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丹尼尔•丹尼特反驳传统的、常识的意识理论,提出一个全新的模型,广泛吸收来自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信息。
《意识的解释》全方位地探索意识现象。在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丹尼尔•丹尼特反驳传统的、常识的意识理论,提出一个全新的模型,广泛吸收来自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信息。我们当前关于有意识生命物(人类、动物,甚至机器人)的各种理论,都会因为此书揭示的全新视角而发生根本转变。

8.《圆的历史:数学推理与物理宇宙》作者:(美)泽布罗夫斯基著,李大强译
圆的概念可以用数学方式描述,可以用物理方式展现,也可以用技术方式应用。圆最初是一个完美的抽象概念,人类利用这个概念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圆。彩虹是模糊的,汽车轮胎在底部是扁平的,即使最精密的滚珠轴承事实上也是不规则的。为什么关于圆的研究对于我们当前关于物理宇宙的知识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这正是泽布罗夫斯基要探讨的问题。从古代数学家到20世纪的时空理论,圆的数学为众多研究者指明了探索自然奥妙的方向,例如,开普勒对地球的圆形轨道提出挑战,并在1609年掀起科学革命:阿拉伯和欧洲的建筑师对罗马的半圆形拱顶提出挑战,并导致宗教建筑的黄金时代。
数学计算以概念为基础,而这些概念是如何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这是贯穿全书的问题。本书以小说的风格生动地描述了有关圆的技术、文化、历史和科学,并辅之以简单用了的数学推理和精巧的插图。

9.《右手.左手:大脑.身体.原子和文化中不对称性的起源》作者:(英)麦克马纳斯著

《右手,左手:大脑、身体、原子和文化中不对称性的起源》编辑推荐:为什么大多数人是右撇子?为什么心脏位于身体的左侧?为什么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国家或地区靠左边驾驶,而其余的三分之二靠右边驾驶?为什么欧洲人写字是从左到右,而阿拉伯人是从右到左?为什么时针要顺时针旋转?为什么男性的睾丸是不对称的?为什么镜像是左右反演,而不是上下反演的?为什么提线木偶都是左撇子?《右手,左手》选取了从伦布朗的画作和列奥纳多的素描到中世纪肖像画法的起源,从医学史到现代认知科学、分子生物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体育运动的广泛资料,来解释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左右符号体系的方方面面。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宇宙、人体以及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处处都充斥着左和右之间的差别,而这些差别中的许多都有着单一而终极的原因,这一原因可以回溯到非常非常久远以前空间深处的一种基础的不对称。

10.《宇宙逍遥》作者:(美)惠勒著,田松,南宫梅芳译
《宇宙逍遥》是著名物理学家、“黑洞”的命名者惠勒的新作,其中既有作者对实在论等哲学问题的独特思考,也有对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巨人的回忆,值得对科学哲学、科学史感兴趣的读者关注。
本书共六部分,包括:科学的微笑、热忱与士气、玻尔与爱因斯坦、追忆伟人、半生此生、超越黑洞。

11.《拿破仑的纽扣:改变历史的16个化学故事》作者:(加)拉古德,(美)布勒森著,程来飞,吴莉译
天和地被创造,大海波浪拍岸,鱼儿戏水,鸟儿欢唱,大地上动物成群,但没有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世界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他赋予万物以智慧,次来人间照亮人间……
《拿破仑的纽扣》讲述了16个影响历史发展的化学故事,故事的主角都是在人类历史中举足轻重的化学分子。它们不但驱动了人类早期的探险活动,而且促成了近代许多伟大的发明,更是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相伴。

12.《智慧智力创造力》作者:(美)斯滕博格著,王利群译
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博格教授近期的力作。在书中,斯滕博格教授对人类的智慧、智力和创造力的研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批判性回顾与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指出:了解个体智力上存在的不足并研究如何去弥补这些缺陷与发扬个体的优势同样重要。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人类智力的理论构架,并分别阐述了智慧、智力、创造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较之以前的智力研究而言,斯滕博格的研究更独特、更全面。

13.《自然规律中蕴蓄的统一性》作者:(英)约翰·C·泰勒著,暴永宁译
物理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于越来越广阔的领域里,成功地解释了越来越多的现象,而根据的却是越来越少的基本原理,这本文理清晰、选材广泛的著作,阐述了这种结果是如何通过对自然界中“蕴蓄的统一性”的意外发现而不断实现的。作者以熟练的笔致,带领读者沿着胜径走向物理学的核心——在人类所寓身的繁复宇宙中,探求并发现将知识统一到一起并实现简化的优美定律。

14.《推理的迷宫:悖论、谜题,及知识的脆弱性》作者: (美)威廉·庞德斯通著,李大强译
本书搜集了经典的思想实验和哲学沉思,这些问题触及逻辑推理和语言的终极界限。作者庞德斯通向读者证明,它们不是脑筋急转弯那么简单,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涉及密码学、决策论、亚原子物理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

15.《基因组:人中自传23章》作者:(美)马特·里德利著,刘菁译
顾名思义,基因组就是遗传学的一个名词:单倍体细胞核、细胞器或病毒粒子所包含的全部DNA分子或RNA分子。

16.《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作者:(美)爱德华·O·威尔逊著,毛盛贤/孙港波/刘晓军/刘耳译

当1975年这部经典之作首次出版时,它创立了一个新学科,并触发了一轮围绕先天和后天古老议题甚嚣尘上的争论。尽管得到了国际动物行为学学会官员和同仁的赞誉,但更广为人知的是,《社会生物学》这本历史上有关动物行为最为重要的著作却成为当时学多社会科学家和其他学者猛烈抨击的对象,他们强烈反对人的社会行为,即人的天性,具有生物学的基础。这种争论自本书出版以来激荡不已。

17.《孟德尔妖》作者:(英)马克·里德利著,何朝阳译
《孟德尔妖》(基因的公正与生命的复杂)旨在探索生命的一些深奥而普遍的特征,其中的一些特征,比如性,是迄今众所周知的难题。还有同样深奥的其他难题,比如决定基因遗传的生殖细胞的分裂:减数分裂,都提出了一些深刻的但人类知之甚少的问题。减数分裂是具有决定性的细胞分裂,每个基因在此过程中只有50%的存活到最后的机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