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书单】什么是精神内耗?如何防止精神内耗?

码中人 码农真经 2023-12-25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两天最火的视频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_哔哩哔哩_bilibili,想必大家都已经看了。不知道你看完感想如何?我个人是非常感动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二舅身上就体现华夏民族伟大精神。

本周是2022年的第30周,我们一起探讨什么是精神内耗,如何防止精神内耗?

什么是精神内耗?

所谓内耗,即内部斗争。一个人自己和自己斗争,不用等别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干趴下。

精神内耗就像是在你的精神世界里有两个小人,这两个小人观点不同、理念不同,因此吵得不可开交,不断相互拉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资源就会被消耗。这两个小人指的是负面情绪的纠结,得不到排解释放,如长期的紧张、焦虑、敏感、犹豫、怀疑、暴躁、戾气重、患得患失等。简单来说,就是想得太多、身心疲惫。

在群体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内耗效应】。内耗效应指的是在群体中,人们把社会或部门内部因不协调、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无谓的消耗而产生的负效应现象。

精神内耗_百度百科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精神内耗的原因

精神内耗多半是性格的原因。一般而言,内向的人内心很敏感,比较在意他人的目光及看法。同时,内向的人不善于与人沟通解决问题,容易引发内耗。

自卑的人也容易形成精神内耗。自卑的人往往自我评价很低,常常在心中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所长。也因此,通常来说这种人不敢接受他人的褒奖,不敢将自己展现在别人的面前,觉得褒奖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压力。

同样,比较轴的人,完善主义者也容易内耗。这类人对自己要求较为严格,会给自己制定一个很理想化的目标,然后每天强迫自己去执行。什么时候要起床、睡觉,什么时候要完成任务、达成什么目标,每天每时都处在忙碌的状态里,一刻都不敢松懈,好像只要有一丝懈怠,立马就会被人甩到天涯海角。这种努力持续一段时间,当自己发现越来越难以进展的时候,焦虑感就会充满内心,此时若是尝试过各种方法后还是没有成效,就会陷入长久的自我贬低状态,加剧自己的精神内耗。

常见的精神内耗有哪些?

  1. 1. 固执地认为生活中会有坏事发生,一度焦虑。如杞人忧天

  2. 2. 反复琢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产生隔阂

  3. 3. 做了决定后,内心仍纠结这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4. 4. 不敢对别人说“不”,一想起来就觉得惶恐

  5. 5. 执拗地想要实现某一目标,过分偏执

  6. 6. 把不是自己的责任,强行揽在身上,自责过度

  7. 7. 严重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一定会做不好别人交代的事

  8. 8. 对已经发生的失误,反刍过多,做不到原谅自己

  9. 9. 故意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且从不在人前释放

  10. 10. 对现状不满意,内心接受不了,但不敢改变

  11. 11. 任务还没做,就一直预想各种不好的结果

  12. 12. 列完计划,一直拖延,内心还不能心安理得

精神内耗的危害

精神内耗的危害往小了说是身心疲惫,往大了说是不成事。

精神内耗者的最大感受,就是我明明没做体力劳动,甚至可能什么都没做,但就是感觉非常累,这种累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往大了说,精神内耗的危害就是不作为。是的,因为内心的干劲都被消耗掉了,哪有精力干正事啊。没有决断力,处世优柔寡断,做事拖拖拉拉,没有效率。长此以往,必将一事无成。

如何防止精神内耗?

修身养性 清心寡欲

中国人喜欢把所有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笼统的称做“修身养性”。

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书中有这样一段:“那古墓派玉女功养生修炼,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小龙女自幼修为,无喜无乐,无思无虑,功力之纯,即是师祖林朝英亦有所不及。”

所以电视剧《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看起来就是一个情绪波动不大的人。当然我们无需达到小龙女的境界,不要思虑过度就行。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按大白话来说,就是分清楚什么是他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

别人如何对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你无法干涉。同样的,你也有你的事,也是别人无法涉足的,只能靠你自己。

比如同事想要请你帮忙,而你想拒绝,但你认为拒绝之后对方会很不爽,觉得你小气。在这段故事里,哪些是别人的事,哪些是自己的事?

实际上,同事想请你帮忙是同事的事,你想拒绝是你的事,同事觉得很不爽说你小气是同事的事,那既然是同事的事,又为何要让它去影响到你的事呢,课题分离就是这个道理。

课题分离指的是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他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在心中树立一条清晰地分界线。

干就完了

just do it

对于想做的事情,立即行动,不犹豫。尤其是我们这些搞IT的,项目跑起来再说。

学会沟通

学会沟通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沟通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时候沟通,对象是谁,内容是什么,结果是什么。不断的尝试,最终把良好的沟通技能融入本能。

多读书

有一个人十分崇拜杨绛。高中快毕业的时候,他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对他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

杨绛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外,杨绛的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这其实是对大部分人的精神苦恼的最简洁而朴素的概括。

古人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们现在碰到的大部分精神问题,前人之述备矣,可以很轻松的解决。所以,我觉得多读读书,看看前人的经验,必要且直接。接下来,给大家推荐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好书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一名深陷自卑、无能与不幸福的青年,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的“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便来挑战,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在一夜一夜过去后,青年开始思考,为什么“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他于1850年写了《附录和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虽然叔氏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但关于错综复杂并因此众说纷纭的世俗人情的话题,经过这位思想大师一贯深刻而因此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话题也几已穷尽矣。

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取得了卓著成绩,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

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他获得美国政府特许,进入政府心理治疗特殊小组,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他还曾接受派遣,在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这些特殊的职业经历,成就了他伟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该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近20年,被西方媒体誉为“来自上帝之手”的时代杰作,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为了向大众读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告诉大家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再次登场,演绎了这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

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

如何养成一个新习惯?

如何让心智变得更成熟?

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如何走出人生的艰难时刻?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什么不同的使命?

……

破解这些难题,心理学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线索。

陈海贤博士把自己13年心理咨询的经验和思考,结合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从行为、思维、关系、瓶颈期和人生地图这5个层面出发,给你一套实现人生突破的系统方法。

书里不打鸡血,不灌鸡汤,而是提供一系列改变与发展的实用工具,直击人生的种种问题。帮你创造更满意的人生,成就了不起的自己。

说服人要懂心理学

说服人要懂心理学

每个人都想说服其他人做一些事,不论是说服客户购买产品、说服供应商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还是说服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甚至是说服自己的另一半做饭。总之,我们每天都会用许多时间说服自己周围的人。你说服他人的成功率如何?何不充分利用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呢?你不仅能说服别人做你希望他们做的事,甚至能让他们主动去做这些事。

书中介绍了激发人类积极性的七大动力,即求知欲、归属感、故事的力量、胡萝卜与棍棒、本能、习惯以及思维幻觉。行为心理学家苏珊∙温斯切克博士逐一介绍了与这七大动力有关的研究成果,并提供清晰具体的行动策略供读者使用。

心理学最佳入门

心理学最佳入门

《心理学最佳入门》是一本充分考虑读者习惯,容易记忆、适合自学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内容涵盖了普通心理学中应有的基本知识点,符合教学及入门学习的需要。

本书历经了十余年升级历程,是一本十分成熟的教材。从生物学视角、前沿的认知神经科学,到人的毕生发展、心理障碍及治疗,全书涵盖心理学入门必学的15堂必修课,解析心理学学科概貌。

沟通的艺术:轻松应对社交场合

沟通的艺术:轻松应对社交场合

《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 张绍刚、庞博联袂推荐!用讲话证明,身体里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   《赞扬与责备:剑桥大学的沟通课》 纽约时报、BBC盛赞的心理学家教你更科学地与人沟通,提升共情能力!

《内向者沟通圣经》 世界500强正在实践的口碑之作,经典4P法引爆内向者的领导潜力,教你如何在外向者主导的世界轻松突围!

《无压力社交》 克服焦虑,一本写给“社恐”人士的自助指南!

《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助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升人际关系及生活品质!

高情商沟通

高情商沟通

 “在行”9.7分沟通私教课的职场沟通夫妻顾问教会你赢取信任、改变人生的说话技巧。5大职场核心应用领域、近50个来自职场一线的案例、150多条源于实践的方法、40多项作者本人的练习心得。受到来自各个领域的职场人的肯定。

参考资料

  • • 如何走出长期精神内耗的状态?- 知乎

  • •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_哔哩哔哩_bilibili

  • • 写给很累的你:停止精神内耗,做有价值的事 - 知乎

  • • 杨绛老人:思虑过度的人,请一定要多读书|爱情|孔子|泰戈尔|季羡林_网易订阅

关注 码中人

点赞、转发、广告,更多优质资源等你来...

(二舅)

往期推荐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码中人”,原创技术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