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用什么中药治疗“新冠流感”?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 静说日本 2023-06-09

前几天,陪同河南省开封市李湘豫市长访问了日本最大的中药生产企业——津村公司。开封市是北宋古都,传统中药产业比较发达,近几年也致力于医药产业的打造。

津村公司创业于1893年,那一年,出生于奈良县的津村重舍先生带着祖传的中药秘方来到东京,在日本桥开设了一家中药店,推出了女性保健药“中将汤”,不久又推出了一方肠胃药,奠定了日后津村公司成为世界著名中药研发生产企业的基础。


津村公司的创始人津村重舍先生和津村药店


过去130年,津村公司目前生产的一般中成药(非处方药)达到46种,处方药达到129种,占据了日本中药制剂市场83%的份额。

津村公司的汉方药之所以受到欢迎,一方面是从中药材的种植土壤开始把守质量关,另一方面,有着独自的中药材“精华素”的提炼技术,同时配方绝对遵循古方,不偷工减料。

不过,你跟日本人讲“津村”,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如果说“ツムラ”,那是人人皆知。因为在日本,津村公司的正式名称,叫“ツムラ”,这是日语“津村”的发音,用的是片假名表示,念作“Tsumura”。


挂在津村公司总部大楼墙上的公司标板


日本政府从58日开始,正式将新冠病毒从传染病2类降为5类(流感级),但是,最近病毒反弹比较严重,好几位朋友中枪。其中一位朋友发烧到39度,赶紧到医院找医生开药,医生给他开的药是两种,一种是津村生产的中药“葛根汤”,另一种是退烧药(西药)。

津村公司生产的中药制剂,每一方都有一个编号,譬如“葛根汤”是“1号”。为什么津村要给每一方药编一个号呢?我请教了津村公司常务执行董事户田光胤先生,他告诉我:“因为津村的药剂都是采用传统的中药名称,但是,中药名称的汉字太复杂,一般人读不出来,也写不出来,于是用数字编号,一目了然。”

这也是津村公司精细服务的一个细节。


津村公司生产的颗粒剂和液体剂的葛根汤


使用中药治疗新冠病毒,在日本也已经成为常识,尤其是对于初期症状者。

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的高山真特命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于20212月至20222月,联合日本国内7家医院,以161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为对象进行了中药治疗新冠病毒的临床调查实验。接受实验的感染者分成2组,一组是一天服用三次中药,另一组是根据症状服用常规的退烧药和止咳药,结果显示,在发病4天内使用中药的感染者比常规治疗组的感染者恢复得更快,发生需要吸氧的严重呼吸衰竭的风险也更低。

那么,研究小组给感染者服用的是什么中药呢?

高山教授称,是葛根汤、小柴胡汤加桔梗石膏。葛根汤、小柴胡汤加桔梗石膏的并用,有抗病毒和抗炎效果,在轻症到中等症的感染者中,有抑制呼吸衰竭的可能性。

其实,我们中国使用中药治疗新冠病毒的实践也一直在进行中。前几天在东京遇到前来参加学术会议的中国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申维玺教授,他研究的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也受到了日本医学界的关注。


日本将中药称为“汉方药”,日本古都奈良市的皇家仓库——正仓院曾展出过唐朝的中药丸,说明中药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传入了日本。当然,传入日本的不只是药丸,还有东汉时期中国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写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及中国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

这三本医书各有千秋,《黄帝内经》主要讲针灸与脉络为主,而《伤寒论》主要以治疗急性、热性疾病的处方为主,《金匮要略》则主要讲述慢性疾病的治疗。而《神农本草经》记录了365味中药,所谓“一日一味”,是中国古代最权威的药物学和本草学著作。

要看懂这些中国古医书,同时要把各种草药药性搞懂,对于日本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日本直到400年前的“江户时代”,才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汉方医学”。这种汉方医学在基本概念、诊疗方法等很多方面,与中国的中医学呈现出较大的不同,已变成了日本独有的传统医学。


奈良正仓院里保存的遣唐使从唐朝拿回来的中药品种的账本


日本人为什么把中药叫做“汉方药”?这是因为日本将西方医学称作为“兰方医学”的缘故。

十七世纪,最早将西方的医学和科技传入日本的,是荷兰人。荷兰人来到长崎做贸易和传教,把西方的医学也传入到了日本。到了19世纪后期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兰学”更为兴盛,尤其是使用器械动手术的治疗方法,让日本人大开眼界,觉得西方医学比汉方医学先进,疗效更为明显。因此,在明治时期,日本的汉方医学走向了低谷。

这时候,日本政府开始建立西方的医学教学和医师认证制度,日本政府只承认西医医生的执业资格,把中医师排除在外。这一制度延续至今,这也是日本至今为止没有中医院,也没有国家认定的“中医师”的原因。目前只有日本东洋医学会认定的“汉方专门医”,但前提是首先要有国家认定的“医师”资格。

这一看似不合理的制度,却也催生了日本合理的医疗机制,那就是“中西医结合”。

日本各医科大学均将汉方医学列入主要的必修课,也就是说,医科大学的学生既要学西医,也要学中医。毕业成为医生后,既要开西药药方,也要开中药药方。譬如新冠病毒治疗,对于初期病症的患者,医生直接开出的处方药,大多就是“葛根汤”之类清热解毒的汉方药。

当然,日本“中西医结合”用得最多的,还是癌症治疗,尤其是患者的术后保养性调理,大多使用温和的汉方药。

据悉,日本的“汉方药”已经占据了世界中药市场70%的份额,从这个视角上来考虑,我们中国的中药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


读一本书,了解日本企业如何转型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