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智能大会华略智库分享:拒绝数字化就是拒绝时代潮流

陈昌智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华略智库高级合伙人、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 陈昌智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ELUETT)


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昨日在天津拉开帷幕。围绕“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助力实体经济,创造新产能”这一热点话题,四位不同行业资深人士,从各自从业的实际体会出发进行了分享。让我们听一听陈昌智院长站在新型智库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请您谈谈您所在的单位、企业乃至行业在数字经济中的角色,以及数字经济对您所在行业是如何赋能的?



陈昌智:华略智库是上海排名前列的市场化、专业化新型智库,在北京有第二总部,致力于打造以智库为核心的一流知识服务机构,为各级政府、开发区和企业提供从理念到实践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实际上我们这个行业是对技术最先知道但却最不敏感的因为我们的产品特征更多的是与我们的模式和个性化服务有关


我来和大家分享两个让我们非常紧迫的现象。一是目前全行业都在想通过数字化进行转型,客户会经常来问能不能帮他们做数字化转型工作,如果我们不能从懂到会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我们的业务将会受到很大限制。二是在咨询行业也存在“跨界”,杀死我们的不一定是同行,也可能是跨界而来的,就像能打败星巴克的不一定是瑞幸,也可能是喜茶。


实际上,从我们做企业和做业务的体会来看,数字化转型不仅制造业企业需要,服务业企业也需要,而且是近在眼前的机会,也是迫在眉睫的挑战。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应用或升级,而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必须,如果我们继续躺在舒适区,沿用旧有的方法来服务客户,那么杀死我们的可能就是跨界或者无边界的技术驱动型企业。包括我们发现,京东他也在给政府做服务,而且和我们给政府做的服务越来越贴近,在这种贴近当中,我们发现如果我们1加1那一定是大于2的,用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理念加上他们的数据就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实际上我们和京东云已经在开始这样的尝试。


因为,京东和其他互联网巨头、科技先锋企业在回答这个社会的共同需求,顺便也回答了我们客户的需求:更精准、更快速、更具体、更清晰。这是数字化技术的作用。比如做产业研究,GIS、数字化技术可以从人口迁移、交通流量、产业热力图谱的变迁,更精准分析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成效,而不仅仅是几个重要但比较宽泛的经济指标。这种对细节的把握就是知微见著的能力,也就是说,运用数字化转型可以更全面、具体、清晰感知要素变化,提出更针对性的服务和方案。谁要是拒绝提供或者接受这种服务,就是拒绝这个时代。


这里我给大家做一个比较,华略智库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年均40%左右的增长,团队数量和业务收入名列细分领域前列。但是,上海有一家大数据公司,他们的业务也是我们的客户需要的,而且相当部分与我们重合,甚至说融合在一起将更好地服务共同的客户。


这家公司与我们关系也不错,而且各自沿着自己的路径发展。但是,人家的年均增长是成倍增长,3年前我们一个量级,现在人家是我们的几倍。所以我们也很有紧迫感,如果不能成为数字化时代中的推动性角色,我们就会被时代抛弃。这与20年前企业要接轨互联网是一样的道理,这是时代的风口、时代的需求,在这里你可以获得流量和速度,这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是一种必备的能力。


请您谈谈数字经济助力实体经济的建议和观察。


陈昌智:谈到实体经济,可能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工业制造业,实际上也包括服务业。一般理解是:实体经济的受众对象是社会大众,提供的所有产品、服务等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四个方面,更多跟互联网、金融相关)


从逻辑上讲,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的本质需求变化不大,比如吃饭还是要吃饱、吃得香,买车要安全舒适,这都是基本的共同需求。但数字化技术或者经济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是更精准、更清晰、更快速,当然也包括效果更好、更稳定。这些年我做的关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规划比较多,可以举两个案例,一个是制造业的,一个是服务业的。



上海张江有家独角兽企业,专注于影像产品与视觉技术研发,影像产品拥有过千万用户,其中50万商业用户,在全球168个国家,超过17000个城市使用。他们的智慧商业是怎么应用的呢?比如通过它的智能摄像头,可以统计这个商场的人流量、性别、停留时间、购买数据,也就是说这个商场的大数据都可以一网打尽,有利于调整战略、优化布局。


浙江绍兴有个地方叫新昌县,是浙江省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县,目前形成以“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为特色内涵的智能制造“新昌模式”。


也就是结合这个地方作为“中国轴承之乡”的优势,从中小制造企业痛点难点入手,通过对制造企业诊断、评估、调研,发现中小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存在企业自身改造难、企业持续推进升级难、企业“智能化改造”领导拍板难、生产系统健康管理难、企业寻找放心的承包单位难、多主体运作形成合力难的“六大难题”,开拓了“企业主导、政府引导、专家智能指导、金融助推”的成批推广智能制造新局面。同样的设备、人员和能耗的情况下,行业整体生产效率平均可以提升20%,这个案例也是得到国家工信部的肯定。


我在南方做项目的时候总是提及河西区的两个案例。一个是河西区发展数字经济模式,是怎样融合各方力量一起来把蛋糕做大,并让大家比原来得到的更多;另一个就是河西区回答了作为大城市中心城区,未来增量越来越大的那部分群体的养老服务问题,不仅仅是从精细化的角度,河西区还从数字化、智能化的角度来做的这项工作。


再进一步讲,一个城市要回应某项技术对它的影响和作用,那么首先要回应这个城市最大一部分人和企业的需求,转型肯定是根据这些核心需求来的。我们需要了解河西区未来所依赖的几大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如何帮助企业继续深化、延伸其服务,尤其是从城市的影响力和配置上来说,更多的应该是超时空的服务业。


您认为传统企业转型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对此请讲讲您的思考和规划。

陈昌智:第一点,首先要认识到我们必须转型。一定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经济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跟200年前的蒸汽机,以及后来的石油、电灯、电脑、智能手机一样,谁能先把握新的、以科技为核心的大规模、高频度的市场需求,谁就能独占鳌头,如果你觉得继续沿用现在传统的技术、模式,生意也不错,那么,可能的结果是,“时代抛弃我们的时候,真的不会说一声再见”。现在美国已经在反思为什么在新能源汽车上让中国跑在前面,他们的急躁说明我们做的是对的,我们的数字化技术、数字化转型,一定要引领这个时代。


第二点,数字化转型需要各方主体一起努力。这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甚至也不仅是一个行业的事情,而是我们的社会在转型,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智库等等一起努力,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达成共识,并实现从点到面的延伸。这一点,江浙的很多案例,包括浙江的“新昌模式”和苏州工业园区的“智能制造伙伴计划”已经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包括天津河西区新八大里发展数字经济的模式,也是值得借鉴的,这是一种中心城区如何提高创新浓度、发展数字经济很好的模式。


请您用一句话总结我们对于传统产业和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您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展望。

陈昌智:如果说,蒸汽机带来英国时代,电力带来美国时代,我觉得我们可以期待,数字化将引领中国时代。因为我们比任何国家都渴望能领先一次科技潮流,我们企业的创造欲望和精进能力比任何时候都强。要让人家知道我们这个地方就是数字经济成长生态的高地。



———— e n d ————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这个园区有什么值得学习?

【原创】“最佳政府合伙人”:各地如何借鉴合肥产业科创模式

【热文】深圳科技局原副局长:大家没读懂的深圳创新路径【热文】新任云南省委副书记李小三刷爆公务员朋友圈的“工作18法”【热文】湖北新任代省长王忠林,关于招商引资的教科书级讲话【动态】苏州工业园区5G+工业互联网加速创新中心暨高贸区“智改数转”启动【动态】弦歌不辍,再谱华章——华略智库4月刊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