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选边站队:邹韬奋的193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抢占外媒高地 Author 抢占外媒高地

来源:抢占外媒高地
作者:抢占外媒高地



《生活周刊》被禁止在全国邮寄是在1932年夏天。邹韬奋最开始以为这是个误会。

时年三十七岁的邹韬奋担任《生活周刊》主编已七年。这本抗战期间最著名的杂志此时风华正茂,发行量达到15万份。虽远不如今日爆款文章的点击量,但在识字率仅有30%的年代无疑是天文数字。胡适甚至都不敢相信订阅量如此火爆,以为两万封顶。

与此同时,《生活》书店在全国各地分支机构达到五十六家。与周刊一样,书店试图给读者一个平衡的视角,来理解当时被国民政府严重匪化的共产党。即使处于高压的舆论环境中,生活书店依旧寻求新闻与出版的自由。

书店出版发行包括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作品。按照新华通讯社后来对其的定义,邹韬奋的书店和杂志「唤起了巨大的爱国热情,把一批又一批青年引上革命道路」。毛泽东说,「我们干革命有两支队伍,武的是八路军,文的是邹韬奋在上海办刊物,开书店。」

这个定义绝不夸张。邹韬奋无疑是彼时青年偶像。

那时已成名的端木蕻良,在35年见到邹韬奋依旧怀着粉丝般的清澈而热烈。他清晰的记得见面在上海一座狭隘小楼中,那天天气很好,衣着质朴的邹韬奋带着黑边眼镜快步向他走来,握手亲切而有力。正是邹韬奋,赋予「生活」二字和「进步」同等的意义,端木蕻良后来回忆说。

史学家何兆武在日后接受采访时,也委婉地告诉年轻的记者,三联书店虽然好,但是其前身《生活》书店的好「是很不一样的」。

「我年轻时,周围很多朋友都会去生活书店,那里有当时被认为最为进步的书籍,让年轻的人们激动不已的书籍,我猜他们捧着书,会感觉到一个新的社会迎面而来。那时候,生活,不是普通的词,它几乎等同进步,也等同社会希望,」西南联大毕业的何兆武说。

这是扑面而来的时代。试图以知识分子的立场在国共之间保持独立精神的邹韬奋,1932年被推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上。

世界的误会
蒋介石并不是一上来就想对《生活周刊》下死手。他指派复兴社总书记刘健群和国民党中宣部部长张道藩找邹韬奋谈话。

刘健群是复兴社这个蒋介石权力窗口的关键人物,被认为是「理论家」。回头看,请这样的权力理论家来说服邹韬奋,实是对牛弹琴。

刘健群向邹韬奋提出了「领袖的脑壳」这一观点,拒绝中间知识分子的质疑,认为中国的一切决定「全在领袖的脑壳之中」。

「领袖的脑壳要怎样就应该怎样。我们一切都不必问,也不该问,只要随着领袖的脑壳走,你可以万无一失。」

对于邹韬奋,则是杀了也绝无问题,因为将来一切国内国外的纷争都会因为「领袖的脑壳妙用」而解决。而那时,人民其乐融融,邹韬奋的死也是白死。

邹韬奋的本色是一个五四运动后的知识分子。他对批评和反对一直有清晰的界限,对言论的边界充满自由主义的认知。他自认其杂志「只有在政策上批评的态度,并没有反政府的态度」,但这显然不是特殊时期领袖的认知。

政治风浪中,言论的好,是好在其无意义。因为无意义的言论才能容得下政治领袖赋予的意义。假如言论有意义,但这个意义不符合政治领袖的志趣,那这个言论会被政治所反对,尴尬而执拗。

在与刘健群谈崩后,《生活周刊》的境况更加恶劣。十五万余册的《生活周刊》订阅者,很大一部分来自上海以外。全国邮寄网络被叫停,等于断了杂志的生命线。

邹韬奋起初还不能理解,请国民党元老蔡元培致电蒋介石解释,可两次均遭拒绝。后又请蒋介石结义兄弟黄郛帮忙协调。

蒋介石当着自己结义兄弟的面,把《生活周刊》合订本上批评政府的地方都用红笔划了出来,明确言论的边界,「批评政府就是反对政府,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

命运从来无法选择,能够选择的叫机会。从这一刻起,知识分子邹韬奋开始明白自己对世界的误会。

最后的站队

不久邹韬奋避难海外,辗转进行自己的新闻生涯。但选边站队并不会因此停歇。

1941年,中统副局长徐恩曾利用与邹韬奋在南洋公学同窗多年的关系设宴相请。明确要求其加入国民党,进而洗刷他「通共」嫌疑。此时邹韬奋并不是共产党,但因其左倾的言论引起中统密切关注。

徐恩曾对老同学的劝诫不可谓不真诚。他表示,虽然未曾发现其加入共产党的证据,不过在这个时代,「不参加国民党就会是共产党,其间没有中立的余地,无所谓民众的立场。」

1944年,是邹韬奋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于此前患耳癌,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这年初,他开始撰写自传。或许感叹一生飘零但民主事业终未有建树,取名为《患难余生记》。

这年7月24日,邹韬奋去世,享年49岁。临终前,他并立下遗嘱,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完成选边站队,恳请中共中央审查他的历史,如果合格,希望追认入党。

二个月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唁电:「先生遗嘱,要求追认入党,骨灰移葬延安,我们谨以严肃而沉痛的心情,接受先生临终的请求,并引此为吾党的光荣。」

至此邹韬奋终于完成站队。

那是日本投降的前一年,旧秩序尚未瓦解,大革命似乎来临。希望和绝望一样多,未来似短实长。

参考资料:
《前事今識:中國近現代的新聞往事》/《患难余生记》/《犀利之笔铸丰碑》/《邹韬奋与生活》/《萍踪寄语》/《“红色家庭在上海”系列报道》/《邹韬奋:口授遗嘱请求入党》/《三联书店:引领精神生活八十年》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