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人体质状况报告来了:男性胖得早,老年人达标率不高

深圳梦 2021-02-21

2019年深圳市国民体质状况公报

为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着力落实《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进一步掌握我市市民体质状况,增强市民健身意识,指导市民科学健身,推动我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我局于2019年3月至12月在全市范围的社区、企事业、幼儿园等单位开展了体质测试,受测市民共计54610人(次)。经审核测试数据,按我市人口构成随机抽取23972人分析。同时,为进一步了解市民参加健身活动状况,我局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采取随机拦截访问的方式在小区花园、城中村、商业区、办公区、工业区、体育场馆等地,对在我市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人员开展了健身活动状况问卷调查,共完成有效问卷10010份。
  
一、市民体质状况
(一)幼儿体质状况

2019年我市幼儿组(3-6岁)综合评定达到《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以下简称“综合达标率”)为96.1%,各单项指标评定达到“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以下简称“单项达标率”)中:双脚连续跳男童96.4%、女童96.7%;立定跳远男童93.0%、女童95.5%;平衡木男童90.6%、女童94.1%;身高男童84.3%、女童85.4%;10米折返跑男童82.5%、女童86.0%;网球掷远男童67.6%、女童72.1%;坐位体前屈男童59.6%、女童69.9%。除幼儿男童坐位体前屈项目单项达标率低于国家制定标准时确定的理论达标率65%外,其他指标均高于理论达标率65%水平。(图1)

图1  2019年深圳市幼儿各单项达标率

(二)成年人体质状况
1、BMI指数状况

2019年,我市成人BMI指数平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增长,男性在35岁以后BMI指数平均数超过超重界限值(24),女性在45岁年龄组以后BMI指数平均数接近超重界限值。(图2)

图2  20-69岁深圳市男、女BMI指数平均数

编者注: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BMI指数=体重(kg)/身高2(m))是目前国际上常用于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BMI指数的中国标准:BMI指数<18.5为轻,≥18.5<24为正常,≥24<28为超重,≥28为肥胖。
分析发现,男性在35岁以后各个年龄段中超重率均超过40%,同时肥胖率也越过10%。而女性则在50岁以后超重率接近40%。(表1)

2、机能指标状况

我市成年组男、女机能指标(台阶指数、肺活量),其中台阶指数达标率成年甲组(19-39岁)男、女分别为72.7%和74.0%,成年乙组(40-59岁)男、女分别为73.2%和77.3%;肺活量达标率成年甲组男、女分别为84.8%和83.0%,成年乙组男、女分别为78.6%和71.4%。成年甲组、乙组女性台阶指数达标率分别比男性高1.3和4.1个百分点,而肺活量达标率男性分别比女性高1.8和7.2个百分点。(图3)

图3 2019年深圳市成年男女台阶指数和肺活量达标率


3、素质类指标状况

成年甲组闭眼单足立男性81.2%、女性85.9%;纵跳男性92.4%、女性96.2%;选择反应时男性77.1%、女性83.5%;坐位体前屈男性50.4%、女性63.4%;握力男性47.5%、女性50.1%;俯卧撑(男)87.1%;仰卧起坐(女)80.4%。成年乙组闭眼单足立男性80.6%、女性82.2%;选择反应时男性84.4%、女性79.7%;坐位体前屈男性61.8%、女性64.2%;握力男性56.5%、女性48.2%。其中反映人体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和反映前臂及手部肌肉力量水平的握力指标成年甲组和成年乙组达标率都低于65%理论达标率。(图4、图5)

图4 2019年深圳市成年甲组男女素质类指数达标率

图5 2019年深圳市成年乙组男女素质类指标达标率

(三)老年组体质状况

老年组(60-69岁)的机能指标达标率肺活量男性65.8%、女性63.5%,素质指标达标率中选择反应时男性86.6%、女性83.2%;坐位体前屈男性59.0%、女性70.0%;握力男性69.7%、女性61.8%;闭眼单足立男性52.3%、女性62.0%。(图6)

图6 2019年深圳市老年组各单项指标达标率

二、市民体质综合评定情况

2019年全市综合达标率为90.6%(优秀率13.6%、良好率39.3%、合格率37.7%、不合格率9.4%),其中幼儿组综合达标率为96.1%(优秀率33.7%、良好率44.1%、合格率18.3%、不合格率3.9%),成年甲组为90.8%(优秀率11.8%、良好率40.1%、合格率38.9%、不合格率9.2%),成年乙组为89.0%(优秀率9.9%、良好率37.2%、合格率41.9%、不合格率11.0%),老年组为84.8%(优秀率7.6%、良好率29.8%、合格率47.4%、不合格率15.2%)。

图7  2019年深圳市各组别综合达标率

图8  2019年深圳市各组别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率

男性为88.9%(优秀率13.0%、良好率37.2%、合格率38.7%、不合格率11.1%),女性为92.7%(优秀率14.3%、良好率41.7%、合格率36.7%、不合格率7.3%)。(图7、图8)

综合分析来看,我市幼儿的力量、爆发力、反应速度、灵敏性和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较好,男童身体柔韧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成年男性BMI指数平均数、超重率、肥胖率较高,应引起重视,要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过度肥胖造成的不良后果。成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运动负荷能力女性好于男性,身体供氧能力男性强于女性。成年人身体柔韧性和上肢肌肉力量有待提高。老年组无论是综合达标率,还是各单项达标率均不太理想,老年男女平衡能力、男性柔韧性、女性上肢肌肉力量和肺功能达标率均低于理论达标率(65%),需注意加强体质锻炼。

三、市民健身活动状况问卷调查情况
(一)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

调查显示,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提及率情况分别是:强身健体(83.0%)、休闲娱乐(30.2%)、减肥瘦身(27.4%)、缓解生活/工作压力(25.0%)、防病治病(16.6%)、健美塑形(16.5%)、结交朋友(12.9%)、锻炼意志力(9.9%)、提高运动技能、技巧(4.7%)和其他(0.7%)。(图9)

图9 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各项目的提及率(%)

(二)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

调查显示,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类型提及率分别为慢跑(52.2%)、健步走(41.3%)、羽毛球(24.4%)、长跑(14.9%)、篮球(14.0%)、健美操广场舞(12.2%)、自行车、登山等户外运动(9.3%)、游泳(8.8%)、瑜伽(6.4%)、跳绳踢毽(6.3%)、乒乓球(5.7%)、健身房健身(5.6%)、其他(2.7%)、足球(1.9%)、体育游戏(0.9)、网球(0.9%)和排球(0.3%)。(图10)

图10 市民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各项项目提及率(%)

(三)影响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参加体育锻炼受诸多因素影响。工作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及率达57.0%;其次是家务忙,提及率为22.7%;第三是缺乏场地设施,提及率为15.4%。(图11)

图11 市民对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各项影响因素提及率分析(%)

(四)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和形式

调查显示,市民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主要场所是居住地附近的公园,提及率71.8%;其次是在小区内,提及率42.1%;第三是小区附近健身场所(25.6%);在公共体育场馆参加体育锻炼的提及率为20.3%。(图12)

图12 市民对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各项场所提及率(%)

同时,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提及率为自己练习(64.5%)、与朋友、同事一起练习(61.6%)、与家人一起锻炼(37.6%)、单位组织(5.1%)、社区组织(4.9%)和民间团体组织(1.5%)(图13)

图13 深圳市民对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各项形式的提及率

(五)运动型APP的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过运动型APP的人数为3475人,占总调查比例为34.7%;在使用过运动型APP的市民中,使用过1种APP的有2284人,占比65.7%;使用过2种APP的有623人,占比17.9%;使用过3种及以上APP的有568人,占比16.4%。微信运动使用人数最多,为48.5%;使用Keep(13.9%)、悦跑圈(10.8%)、小米运动(8.2%)和咕咚(6.2%)。(图14)

图14 参与体育锻炼的市民对运动型APP的使用情况(%)

总体来看,大部分市民期望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市民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存在“类型广、种类多”的特点,其中最受市民欢迎的体育项目前三项分别为慢跑、健步走和羽毛球。“工作忙,缺少时间”是制约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倾向于生活居住区域(居住地附近的公园、小区内、小区附近的健身场所、公共体育场馆和家里),在单位内部、学校、商业场馆等地锻炼的市民较少。目前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更倾向于自己独立锻炼或同朋友、同事、家人一起锻炼。

四、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团体、群众体育组织,要通过举办活动、搭建平台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锻炼。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团体为基础,以街道、社区健身活动站(点)为依托,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二)各级政府要加强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新建、改造的社区公园中建设塑胶软跑道、各类简易球场、文体小广场、室外健身器材等设施;要进一步促进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提高现有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依法推动学校场地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全民健身场地等措施,努力构建便民、小型多样、实用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

(三)鼓励全市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形式多样、员工喜爱的体育活动,如开展工间操、组织登楼活动等,加强科学健身知识的宣传普及,激发员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员工参加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四)针对我市市民体质的薄弱环节,建议如下:

1、幼儿可通过压腿、静态拉伸等动作来加强身体柔韧性锻炼。

2、成年人选择长走、慢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进行柔软体操、拉伸练习等提高身体柔韧性,利用握力器、哑铃等器械或者做引体向上等运动来提高上肢肌肉力量。通过合理的运动与饮食控制,调节自身BMI指数,保持在18.5~23.9的正常范围内。

3、老年人通过太极、武术、健身气功、广场舞等运动强度适中的项目来提高身体柔韧性、平衡性能力。

4、成年人锻炼以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30分钟以上的中等以上锻炼强度较为适宜。老年人以中小强度锻炼较为适宜,频率可增加到每周3~5次以上,持续时间30~60分钟。体育锻炼只有达到一定的负荷水平,才能发挥出对人体有益的作用,运动负荷应由小到大,逐步提高。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3月19日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