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400期|面向社会的学术研究:评《你不知道的马克思》与《资本论完全使用手册》

黄厚铭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 2020-09-04

面向社會的學術研究:評《你不知道的馬克思》與《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

感谢黄厚铭老师授权转载。

原稿来源

《台灣社會學》第 38 期(2019 年 12 月)

作者背景

黄厚铭(台湾政治大学社会学系特聘教授)

评论书籍

《你不知道的馬克思: 精選原典, 理解資本主義, 尋找改造社會的動力》, 萬毓澤著, 台北: 木馬文化, 2018 年 1 月, 200 頁。
《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 版本、系譜、爭議與當代價值》, 萬毓澤著, 台北: 聯經出版公司, 2018 年 9 月, 216 頁。

作者说明

應邀幫毓澤的兩本書所撰寫的書評,終於出版了。除了去年十二月號的《台灣社會學》38 期直到今年二、三月才出版的緣故以外,我自己也拖稿了許久。原因是,毓澤研究 Marx 的功力,根本是我所不及的,使得這篇書評相當難以下筆。但書評又不能只有歌功頌德,即便不是批評,也總得想出一些值得提出來供讀者與作者思考討論的議題。耽誤了這篇書評的出版,真是不好意思。無論如何,我很榮幸能幫這兩本書撰寫書評。此外,藉著毓澤的這兩本理論研究的書籍之出版,我也點出台灣社會學界定位理論研究時的問題。容我在此再問一次,如果像某位位居核心機構又很有影響力的先進所主張,被定位為經驗科學的社會學之正當研究方法只有量化、田野與歷史這三種方法,那麼像這兩本書這樣的理論研究,該由哪個學科的學者專家負責?


一、結合理論與實踐: Marx 思想的時代意義

大學時追隨「韋伯熱」而轉系、碩士論文以 Emile Durkheim 的思想為主題的我,將近二十年來在政治大學社會學系講授「社會學理論」課程的過程中,卻越來越覺得 Karl Marx 的思想是最動人的。原因在於,Max Weber 與 Durkheim 的學者身份,使其關注的議題之中,有一大部分也帶著濃厚的學究氣息。相對來說,Marx 困頓的一生,則與他根本不在學院之內、而是以 Friedrich Engels 所謂「革命家」的姿態,持續面向社會,在閱讀、思考(寫作)與實踐之間不斷來回的生活密切相關。以台灣現今在政治、經濟與國際情勢上所面對的嚴峻挑戰來看,近年的我也更加感到結合學術與實踐的重要性,進而逐漸遠離 Weber 對學術與政治之間關係的看法。而 Durkheim 固然也認為理論與實踐之間不應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但結合道德學與實證科學的取徑,卻顯得陳腐。相較之下,Marx 的人道關懷,在現今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影響、以及晚近「無條件基本收入制」等議題的襯托下,反倒是日益呈現出歷久彌新的意義。此外,Marx 結合現實關懷與閱讀寫作的作風,在今日傾向於以量化與形式化學術評鑑制度將學者關在象牙塔的趨勢之下,也更加值得我們參考與反省。


實際上,Irving M. Zeitlin(1968: viii)曾經主張,Marx 以後的思想家都是在與 Marx 的鬼魂對話。由這句話可見 Marx 跨學科的影響力與重要性。並且,這重要性不只是學術上的,也正是因為其思想在現實上與我們每個人密切相關。單單以 Marx 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體制的兩大批評: 貧富不均與異化勞動,即便在今天也仍是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也因此,幾年前有佔領華爾街運動提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與百分之一的人之對抗。以及,每到颱風天上班族總是期待著颱風假,而有幸無風無雨的颱風天,更是上班族生龍活虎地逛街、看電影與唱 KTV 之最佳時機。這也顯示出,曾經反映 Homo Faber 的概念而被視為人類類本質的勞動,早已被資本主義體制轉化成摧殘人性的強制。用這兩本書的作者萬毓澤教授的話來說,就是 Marx「正在對我們這個時代訴說」(萬毓澤 2018b: 157)。



回想起來,我與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萬毓澤教授初識於野草莓學運的行政院大門前。之後有幸受到已經過世的林端老師之邀,成為他的博士論文口試委員。當時光是閱讀他以流暢的英文評介橫跨數種語言的思想,進而據此提出他自己有關系統理論與社會科學哲學的見解,就令人自嘆弗如。毓澤晚近所出版的這兩本書籍,也讓我們有幸窺見他自大學時期以來就獻身於左派思想研究與社會實踐的累積。相信也是基於這樣的現實關懷,作者才會不計國際期刊論文發表在學術評鑑制度上的優勢,以中文書籍的出版來面對社會大眾。而作者的這兩本書也確實既有學術上的嚴謹,又有助於一般人進入 Marx 的思想。此外,我認為毓澤近年來南來北往不辭辛苦地推廣審議式民主,也是在實踐上試圖落實 Marx 理想中「自由人的聯合體」的自我管理。正呼應了本文開頭所指出,Marx 結合學術與政治、理論與實踐的風格。


二、兩本嚴謹而又深入的入門書


前述 Marx 思想歷久彌新的意義,當然是 Marx 未完成的《資本論》與相關著作群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之一。但除了在時間縱軸的影響以外,Marx 的《資本論》的影響還擴及了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哲學、甚至文學等學科,這一點也是作者所強調的。因此,《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在第六、七、八這三章中,分別從文學、政治與經濟、歷史與生態等方面來理解《資本論》一書的意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採用文學視角那章呈現出 Marx 對莎士比亞的熟悉與引用,以及介紹 William Clare Roberts(2017)如何比附但丁《神曲》的結構來分析 Marx《資本論》的行文。Roberts 的努力之評價容或見仁見智,卻也正凸顯出所謂經典的根本意義。那就是,容許「讀者參與它的重生」。與此同時,也展現出作者不只是對 Marx 思想本身,也對相關研究的熟稔。



(《资本论完全使用手册》的目录)


而這當然也表現在同樣是徵引 Roberts 解讀,而採用政治視角的第七章。但在該章的後半部份中,作者又旁徵博引地呈現他對 Marx 的一些較少為人所注意到的著作之熟悉。並以 Marx 與當時憲章派的領袖 Ernest Charles Jones 的關係來鋪陳工人階級如何經由合作制度成為自己的主人這問題意識,與兩人對此的解答。作者把這段歷史與《資本論》的內容交織在一起,讓讀者瞭解像是著名的〈原始積累〉或是〈工作日〉的討論皆與 Marx 實際投入於共產國際的成立密切相關。但或許是因為本書的焦點在於《資本論》的內容,作者在呈現《資本論》的意義時,並沒有觸及國家與政府在共產主義社會中角色的主題。以及,即便已經談到了工人之間「獨立與聯合的勞動」,卻也沒有在此延伸討論所謂「自由人的聯合體」的議題。


在第八章有關經濟、歷史與生態這章中,作者首先把焦點指向知名的「危機說」,一樣呈現出他對《資本論》的內容與相關二手詮釋與爭議的深入瞭解。就我個人的理解,此一根植於利潤率下降趨勢底下資本的本質性矛盾,既然與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有關,其出路當然也一樣襯托出共產主義社會中,政府的角色,或是政治制度上前述「自由人的聯合體」的重要性。所以,此一議題既是經濟的,也是政治的。更重要的是,也如我一開始就提及作者近年在推動「審議式民主」的付出,個人覺得如果可以由此一出現在《資本論》中的關鍵概念來將政治與經濟視角的兩章串連起來,會在區分政治與經濟視角之外,凸顯出兩者之間的交纏關係,正如資本主義體制本身就是個政治經濟體制。不過,本章的主題本就不僅限於經濟視角,還包括了歷史與生態視角。其中生態方面的討論,更是有作者個人特有的學術風格。那就是,從他的博士論文以 Mario Bunge 的系統論為基底起就已經呈現出橫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企圖,從而在本章末尾作者也特別強調 Marx 在這方面更顯冷門的討論。對我來說,這也隱含在作者自己晚近閱讀與強調 MEGA2(《馬恩全集》第二版)的重要性時之特殊興趣。換言之,《資本論》跨學科的影響力,不只是因為讀者的自由發揮,還在於 Marx 本身的努力與視野。就如同作者在《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末章所指出的,Marx 晚年是「試圖在更開闊的視野下完成它」(萬毓澤 2018b: 157)。


(图片来源:google book预览《资本论完全使用手册》第31页)


如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作者會在本書後半分別從文學、政治、經濟、歷史、生態等方面來呈現 Marx 接續《資本論》之後的努力。進而指出,「『科際整合』是今天的理想,卻是那個時代的現實。」(萬毓澤 2018: 157b)從而,作者的這本《使用手冊》也有著這樣的跨學科特性,以致必須宣稱「本書不是『社會學』著作」(萬毓澤 2018 b: 14)。總之,經典之所以成其為經典,正在於不論隔了多久,不論從哪個學科,都有容許讀者一再閱讀玩味、並在思想與行動中加以發揚光大的可能性。因此,也不是社會學或社會學家所能獨佔壟斷的。


最後,卻不是最不重要的,「完全使用手冊」的通俗書名,並不代表這本書只是一本入門性質的二手簡介。本書內容旁徵博引,充分展現出作者雄厚的學術實力。而這也表現在書後多達五十頁的參考書目與諸多大篇幅的同頁註。也因此,作者自身也在本書開頭就對內容的艱澀做出提醒。只是,在現行學術評鑑制度對「專書出版」流程的程序要求下,我並不確定這本實際上非常嚴謹的著作可以在升等或評鑑時為作者增加多少分數或點數? 更進一步說,在把社會學狹隘地界定為「經驗科學」,而主張社會學只有量化、歷史與田野這三種研究方法,據此把理論研究劃歸思想史或哲學的研究領域、甚至還在社會學博士班的訓練中刪除理論必修課程的趨勢下,我也不知道這樣的經典解讀算不算是社會學研究?


在另一本書更早出版的《你不知道的馬克》裡,作者一方面編輯整理了 Marx 著作的重要段落,讓讀者可以享受直接閱讀思想家自己的文字之樂趣。這對我來說,絕對是任何二手介紹所無可取代的。但在另一方面,他也針對每個章節的主題,分別加上自己的詮釋與評介,以便讀者對 Marx 的相關主張有較具整體性的瞭解。而這樣的設計,當然也可以讓我們兩相對照,評判作者對 Marx 思想的詮釋是否貼切。


藉由每個主題之原典選粹前的導讀,作者展現了他對 Marx 思想及後世相關研究的全面閱讀與理解。也因此,他也忠實呈現了關於每個議題的爭議。像是 Marx 有沒有普世的人性設定、他的歷史唯物論是否為單線演化論、Marx 的著作與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辯證法之間的關係等等。特別在關於歷史唯物論是否為單線進化論的議題上,我認為作者的努力還蘊含著他身為台灣社會學家的視野與關懷,不輕易接受帶有歐洲中心主義色彩的思想。外,我個人格外欣賞的是,作者在〈資本主義〉那章特別強調《資本論》二、三卷的重要性。並以從抽象到具體的論證,說明 Marx 在第一、二卷假定了「價值」與「價格」的等同,之後才在第三卷討論市場價格的運作機制。對我來說,這就如同 Marx 在《資本論》第一卷先是假設雇主會依據工人的勞動做為商品的價值來支付薪資,以便進行剩餘價值的絕對剝削與相對剝削之討論。但後來才又加入產業後備軍與女工或童工等非熟練工人等因素來具體呈現資本家如何設法再進一步壓低薪資。在在證明了 Marx 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體制的分析並不是蛋頭學者在學院象牙塔中的抽象虛構而已。而是從具體經驗抽象出最普遍的抽象命題以後,又回頭逐步加入具體的內容來關照經驗事實。作者的相關討論也間接展現了他對 Marx 著作的深入而又廣泛的閱讀。也因此,他才能夠選編出 Marx 著作中的那些字句,讓讀者直接體會 Marx 優美修辭底下的人道關懷,進而作為親自閱讀原典的橋樑。即便讀者最後未必全然同意作者的見解,但也已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图片来源:google book预览《资本论完全使用手册》第35页


三、閱讀 Marx 與此時此地的我們

前年適逢《資本論》第一卷出版一百五十週年、去年則是 Marx 誕生兩百週年,即便 Marx 的思想具有歷久彌新的價值,這一百多年的距離卻也意味著我們必須立足於自己的當下來思索自己的問題。正如 Marx 亦是窮其畢生的精力在思索其當代的問題一樣。


而 Marx 對資本主義的分析,也確實未必能夠原封不動地挪用來應用於當代。例如,資本主義的生產早已進入了豐裕過剩的階段,隨之,此一體制的維繫也主要依賴在消費中剝削,而非在生產中剝削。Marx 的「危機說」雖然已經展現出生產與消費之間不可偏廢的關係,但在其歷史唯物論的分析中卻仍帶有 Jean Baudrillard(1973)所謂的「生產之鏡」。以致,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2013: 542-545)亦主張,現今挑戰資本主義的關鍵不再是作為生產者的受雇者,而是作為消費者的受雇者,因而強調消費者運動與合作社的重要性。換言之,本文前面所提及的合作制度,至少在尚未推翻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體制的當下,還可能是消費合作社。進而,所謂的商品價值概念,除了 Marx 所提出的使用價值與價值以外,可能還需加上符號價值這個向度,才能符應消費社會的來臨(Baudrillard 1981)。甚至,資訊時代的虛擬商品,也不再是以其「物理」性質來滿足人類的需求。乃至於,事實證明,歷史並未終結於共產主義社會,反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體制還藉由福利國家等制度而得以運行不輟。同時,亦有像是 Jürgen Habermas 或 Hebert Marcuse 等學者將革命主體的期待,從工人身上轉向學生等等。從而,工運或革命是否仍然是解放之道,也不無疑義。此外,開放原始碼運動的「just for fun」精神呈現出有別於 Homo Faber 的 Homo Ludens 思想時,也挑戰了 Marx 對人類類本質的界定等等。在在顯示出我們有必要在 Marx 思想的基礎上展開對我們自身的當代之分析與理解。因而,將 Marx 的思想應用於我們的當代時,也有斟酌修正的必要性。


循此,如果非要勉強求全責備的話,我會希望作者當初在兩本書中的每一章裡,都延伸說明該主題或核心概念與當代或台灣的我們之關係。例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歷史唯物論與中國史學的資本主義萌芽說或我們如何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之關係、自由人的聯合體之「自我管理」與審議式民主的關係、各取所需的理想與無條件基本收入制的關係、甚至對岸的共產黨政權與馬克斯主義或共產主義的關係等等。這些議題的延伸都能夠更清楚呈現出 Marx 思想在此時與此地的意義,而不只是以經解經地解讀其思想而已,儘管這已經是很不容易的成就了。畢竟這是一本面向社會大眾的書籍,以台灣為例,除了在大學修習過相關課程的人以外,也許還有不少人會因為過去的黨國教育,或是由於對岸共產政權的極權霸道,而一聽到共產主義或馬克斯就心生排斥。要是能加上這一類的討論,或許更有助於彰顯作者不以純學術的形式出版這兩本書的用意。


當然,在另一方面,即便個人期待讀者要有在此時此地的脈絡下修正或挑戰 Marx 思想的自許,要達到此一目標也必須以對 Marx 思想的正確理解為前提。作者的這兩本書,絕對是雅俗共賞的最佳憑藉。只是,不論多麼完美的二手著作都無法取代親自閱讀原典的必要,即便《你不知道的馬克斯》裡已經選編了 Marx 著作的部分重要段落,都絕對只是九牛一毛。只有直接閱讀原典才有可能貼切地感受到 Marx 思想的嚴謹推理、優美文字,甚至是人格特質。


最後,個人也要藉此機會向台灣社會學界提問: 在以學科成熟、建制化或「經驗科學」的名義下,排除社會學理論在教學與研究中之地位,並以審查制度限制學術著作發表出版程序的趨勢下,請問,包括作者的這兩本書在內,探討 Marx 等諸多社會學大家思想的研究,究竟該歸類於哪個學科? 是哲學或史學的思想史嗎? 而像這兩本書一樣,兼具學術嚴謹與知識推廣的著作,若僅因未經審查出版就在學術評鑑制度上得不到任何肯定,這是否合理? 更有甚者,根據這樣的標準,Marx 自己所出版的著作,尤其是討論 Hegel 哲學思想或是他探討希臘自然哲學的博士論文等作品,是否皆是不屬社會學專業領域的書籍,甚至是不含研究技法與不具科學性質的著作,而無須由社會學家來研讀與講授?


這樣的社會學發展是否健康與正確?


一刻鲸选APP有音频节目)


參考文獻

柄谷行人著,林暉鈞譯,2013,《世界史的結構》。台北: 心靈工坊。
萬毓澤,2018a,《你不知道的馬克思: 精選原典,理解資本主義,尋找改造社會的動力》。台北: 木馬文化。
—,2018b,《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 版本、系譜、爭議與當代價值》。台北: 聯經。
Baudrillard, Jean. 1973.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St. Louis: Telos Press.
—. 1981.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St. Louis: Telos Press.
Roberts, William Clare. 2017. Marx’s Inferno: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Capita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Zeitlin, Irving M. 1968. Ide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ical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400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