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圣诞节,我要与传统文化一起过——不忘传统,不避交融

番薯壳 每日乐评 2024-01-19



写在前面



每到圣诞不无遗憾地看到,总有抵制圣诞节的声音,年复一年不绝于耳,有的学校发文倡导学生不过洋节,有的地方甚至发文禁止学生过洋节。

理由归纳起来无非三种观点:一种认为,中国人不应该过洋节,要防止我们忘记自己的传统;一种认为,西方文化融合到中国社会,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还一种认为,圣诞节的诸多元素(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挺有意思的,体验一下,让生活增添乐趣,这就很好!

我的观点是:这个圣诞节,我要与传统文化一起过——不忘传统,不避交融

对待外国文化也需要“拿来”!学习西方文化,也是对于文明的一次享受,也是获得的过程。

从圣诞节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文化中同样有真、善、美可寻,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无论是哪个文化,哪个民族,他们的灵魂中必包含着这些朴质而又美丽的愿望。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文化,同样能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心灵的润洗。

遗憾的是有的人看到外国人过春节,包饺子、写对联,纷纷开心叫好。可是,但凡见到中国人过洋节,却又是个个义愤填膺,怒斥是西方文化的入侵。

然而,角色互换一下,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有谁夸几句国外的好,就会给你扣上一顶崇洋媚外的大帽子,爱国需要理智与包容!



正文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以迅猛的速度向国内输入,一时间,“洋气”成了许多人追求的目标。这种文化输入早从节日这一方面便可见一斑。

圣诞节,作为众多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近年来受到国人的热烈接纳。热度之高,引得坚守传统的人发问:“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反观当下的现状。孩子们津津乐道圣诞老人的故事,却不知过年中的“年”最初是一个妖怪的名字。人们争相赠送圣诞礼物、贺卡,借此表达情意,却将压岁钱流于形式,忽略其中保佑平安的寓意。

由此可见,西方节日的文化深入人心,而传统文化风俗却遭人忽视、遗忘。这样下去,过度西化、遗失传统的结果绝不是危言耸听。

究其本质来看,根源在于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过度传播。目前社会上的圣诞节活动大多处于商业层次,很少人将其作为以家庭为中心的节日,而更多以购物、聚餐的方式庆祝。

可见,商业促销、活动对西方文化的传播起了主导作用,西方文化又以其新颖、有趣、灵活、多变的特点牢牢吸引住年轻人的注意。

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疏于传播、创新。从上文所提及的现状来看,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有所欠缺,从而导致年轻一代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传统文化被贴上过气、迂腐的标签,有部分原因是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方面有所保留,比如其中过于迷信、教条的成分,使接受西方文化的年轻人不愿接受。

事物是发展的,传统文化若是过于与时代脱节,便难免被忽视、冷落的命运。



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可以过,但不必过度宣扬。

过节自然是人的自由,我们不必强求,而对于这种趋势,有些保护传统的措施终究是必要的。与阻止人们过圣诞节相比,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更为重要。

大到为我国的节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到在中秋节给小孩子吃一块月饼,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宣扬,对文化认同感的增强。刻意回避外来文化的输入与交融,其实是对传统文化保护不足够而底气不足的一种表现。

发扬并创新传统文化,实则是“授人以渔”的大智慧,以文化认同感作为内驱力,吸收优良的外来文化而不断创发展,必能筑成新时代的文化大厦,丰富国人的精神财富。文化的富足,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不忘传统,不避交融,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平衡之道。古时的思想依旧可以在现代散发智慧之光。新与旧、变与守的借鉴、融合是小我和大我的发展之道,也是传承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最后致我所有的朋友,不管你身在何方、有何种信仰、未来梦想几多,只要你善良与包容:圣诞快乐!


热点阅读


董宇辉其实是个双鱼心机男

新东方不能失去现在,董宇辉也看不到未来

董小姐:应该明白所有工作的本质就是赚工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这个圣诞节,我要与传统文化一起过——不忘传统,不避交融

番薯壳 每日乐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