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翻遍休假制度改革史,预测「调休」什么时候能取消

于竟然、方婷 后浪研究所 2023-12-05

撰文 | 于竟然
编辑 | 方婷
来源 | 氪星研究所
假期可以缩水,但调休永远不会缺席。好不容易放个中秋国庆,结果3+7等于8天假,放假回来,还要调休补班,连上7天!
最近新出的2024年春节调休安排,好消息是调休8天,坏消息是,除夕都不放假了!打工人可太难了。
为什么不让舒服的放个假?休假制度什么时候调整?全球最新的4天工作制,咱们有没有希望?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休假制度的变革过程,看完本文,或许你就能得出自己的答案。

请观看36氪原创视频

也欢迎关注36氪视频号👇🏻

建国后的休假
咱们国家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建国之后百废待兴,大家都铆足了劲建设新中国,工作不仅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荣誉。
即便全年,节假日也只有7天。有一年,应“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连春节假期都取消了。
建国初期的《共同纲领》规定每天工作时间8到10小时。厂子平时都是上六天休一天,工作强度相当大。
而每周仅有的一天休息,还要被各种家务填满。老百姓当时有个形象的说法:“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
现在看来,996的打工人,还是有那么几分像从前,也是“为了社会需要,放下自我” 。
双休、黄金周诞生
直到1995年,中国人民才迎来了第一个双休日,而这绝对离不开他的努力。这个人,叫胡平。
80年代,胡平作为国家科委领导,每年都参加联合国会议,他发现很多国家每周只工作五天,甚至联合国只工作四天半。
在他以往的认知里,资本主义是日渐衰退的,可第一个提出五天工作制的福特公司,从1926年就实行5天工作制了,效益反而更好。美国也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立法明确每周工作40小时,甚至,当时最贫穷的44个国家里,都有28个实行五天工作制了。
为什么他们工作时间更短,发展速度反而比我们更快呢?当时很多研究把原因归为我们技术落后、没竞争力等客观原因,但胡平看到了新的角度—人力和管理的因素。
更幸运的是,他的想法还得到了主管领导认可。为什么说幸运?咱们按下不表,后面再说。总之,在全国推行五天工作制这事,还真就开始研究了。
1986年5月,我们正儿八经组织起了缩短工时课题组,调研工作迅速展开,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当时的国企事业单位,看似忙得焦头烂额,需要经常加班,但实际情况是工人经常迟到早退接孩子,上班时间大家都在看报纸、织毛衣。
法定工时一年2448小时,实际工作时间只有1800小时左右,跟其他国家相比,差别并不大。
不过也不能都怪工人,主要原因还是企业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经常停工停产。产业的结构性矛盾,靠加班解决不了。但不让大家下班,大家就只能摸鱼。课题组收集各地开展的试点结果,也验证了这个结论。
比如齐齐哈尔和平机器制造厂,试了一年的五天工作制,反倒成为全国管理成效显著企业,受到国家表彰。
既然有了初步结论,那不如进一步问问广大劳动人民是怎么想的。
课题组组织了一次社会意向调查,在“增加一天工资”和“不增加工资,但增加一天休息”两者当中,80%以上的人选择了后者。大家都想喘口气,正经歇歇。
最终,胡平向上边递交了一份正式报告:目前我国已具备逐步推行五天工作制的条件,实施五天工作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建议有关部门立即研究缩短工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00年以前在全国实行五天工作制。
不出所料,报告交上去之后,石沉大海。胡平私下打听才知道,上级领导都觉得推行5天工作制是个好事,但什么时候推行,再等等机会吧。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将近十年后,也就是在经历了邓小平南巡,以及中国入世谈判等一系列大事件之后,大家苦等的双休制改革才终于启动。
199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正式提出了大小班、单双休制度,也就是互联网大厂常讲的大小周。
作为过渡政策,到了1995年,双休制正式施行,人民日报还发了头版文章。中国的双休制,比新加坡(2000)早了5年,比韩国早了9年(2004.07),比香港(2006)早了11年 。
而这成果的背后,制度改革受到的阻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有的领导是提醒这事儿要低调,还有的领导干脆直接反对:中国目前的状况不是实行五天工作制的问题,而是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强度的问题!
好在改革的成果显而易见,94年之后,中国的GDP不降反增。休息时间多了,大家的消费也多了,文化生活更是越来越丰富。96年春晚,还有这样一段台词:

“以前啊,我就怕过礼拜天,一过礼拜天,我就得上丈母娘家干一天活,比我上班都累。

“现在不怕啦,双休日啦,一天的活两天干,还能白吃六顿饭!

顺带说一句,《劳动法》也是在95年推行的,明确规定了劳动者每周40小时的劳动时间。
自此,中国人的假期几乎多了一倍,法定工时从2448小时,减少到了2032小时。这毕竟是老一辈的事,年轻人的感知可能不那么强烈。不过,五一、国庆是怎么变成黄金周的,估计有不少人记得。
黄金周
时间来到1998年,几十年没变的7天节假日,也迎来了转机。
这轮改革同样有个主角——张国宝,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当年,中国的处境非常艰难,不但国内发洪水,外部还赶上了亚洲金融危机。总理到湖北灾区看望受灾群众,跟随行人员在饭桌上就聊到了想今年涨工资,给百姓增加福利。可即便财政已经做了一些准备,无奈咱们人口太多,真想落实,难度还是太大。
这时候,张国宝提了个想法:增加节假日,也是提高福利的一种方式,而且还能刺激刺激经济,增加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的比重。
这话还真被总理听进去了。回京之后,增加节假日的调研工作就落到了张国宝头上。他发现中国全年节假日只有7天,跟朝鲜和越南一样,可我们的人均GDP,已经是他们的两三倍了,显然不太符合国情。
经过研究,一套新的休假方案应运而生。全年增加3天假,“五一假期加两天,国庆再加一天”,再通过调休,就能凑出来春节、五一、国庆三个7天长假。
和当年的五天工作制不同,长假方案的审议通过堪称顺利。教育部觉得只增加3天假,不耽误学习,孩子们还能出门长长见识,挺好。公安也支持,因为节假日犯罪率更低。
经贸委更关心经济,他们担心连续生产的企业,加班费会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不过在核算之后,都是在承受范围内,也就同意了。而像民政单位,从那时候就想把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安排放假,只不过当时并没有没通过。
1999年9月18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发布,中国人从此多了3天假期,法定工时减少到2008个小时。而黄金周,也确实拉动了经济。那一年的十一假期,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第二年,更是直接翻番。
不过这样的休假方式,显然也有弊端。交通、住宿、旅游景点的忙闲差太大,不利于运营,游客体验也不好。不少反对的学者,主张还是应该推行带薪休假。
这一点,张国宝不是没考虑过。他认为带薪休假不是不行,只是不适合当前国情。中国讲勤勉,领导不休假、单位不放假,下面的人,有几个敢休假啊?
带薪休假出台
这就来到了2008年。那一年,国务院发了两份重磅文件,黄金周消失,小长假诞生,带薪休假,也进入公众视野。
这背后同样有位贡献者——蔡继明教授。但这轮改革,可比前面精彩多了, 他还领了个“倒黄派”的绰号,怎么回事呢?
蔡继明当时是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组长,他们发现,“黄金周”对旅游业的贡献被夸大了。不但不能刺激消费,还会扰乱正常社会运转。打工人节后还会得“假期综合症”,影响工作效率。
所以他强烈建议砍掉“黄金周”,增加其他传统节日的假期。每个假期,前后调休一到两天,就能凑小长假。蔡教授的建议,提的那是相当好,所以他被骂的也是相当惨。
一听说要取消黄金周,很多人都不愿意了,网友还建了贴吧来骂他,禁言之后,又转战五一吧、十一吧接着骂,到最后甚至人肉搜索,打电话骂他,蔡教授总想解释一下。结果这帮人骂完就挂,也不听他说啥。最后,因为隐私泄露,蔡教授把百度给告了,拿到了10万块的精神损失费。
不管怎么样,网暴肯定是不对的,而且蔡教授其实也挺懂老百姓,知道绝大多数居民,不消费不是时间不够,是钱不够。所以,没必要硬凑长假刺激消费。
而且,他的“小长假”方案出发点也不是想坑大家,有个重要前提是全面推行带薪休假,打工人的年假和小长假凑一凑,在家躺平几天确实不难。只是蔡教授恐怕忽略了,咱们国家带薪休假天数全球垫底,落实率也才到60%。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小长假”无限的调休,打工人真是痛苦。本来一年4个假期,最多4个调休,还勉强能接受。结果改完之后,假期总数没咋变,调休也翻了一倍,一放假,就补班,一放假,就补班,这谁受得了啊!
这休假制度啊,还得继续调整。最近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呼吁休假制度调整了。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今年放话:下次两会,他就准备提增加休假的事。前任旅游局司长也认为休假制度需要全面调整 :现在的假期没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也没让大家好好休息,甚至预测了4天工作制在十年之后普遍实现。各位觉得靠谱吗?
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决定了问题的解决方式,增加休假好不好,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尝试4.5天工作制和4天工作制了。还有的取消了调休补班,越来越多人,都在为休假制度调整贡献力量。
不过,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打工人,连五天工作制都保证不了呢!明明是法定的双休日,周末还得随时加班,咱们下一步,还是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吧!


你觉得调休有没有希望改革?你支持怎样的休假方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居住故事~
36氪旗下年轻态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