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著名文化学者薛冰新作,首次展现他与南京城之间几十年的情缘

广西师大出版社 大学问Academics 2024-05-17


著名文化学者薛冰先生新作

首次展现他与南京城之间

几十年的情缘


新 书 介 绍▲▲▲

《漂泊在故乡

薛冰 著

定价:36.00元

出版时间:2019年2月

搜索关键词:微南京、薛冰、南京、城市、文化




1内容简介


本书按时间先后逐个记录了作者近70年来在南京生活和工作过的十几处地方,如汉西门、新街口、夫子庙、清凉山、丁家桥、肚带营、秦淮河等地。它们散布于南京的城南城北、城东城西,每一处都与作者特定的人生阶段紧密相关。而对每一处的记述也都打上了个人记忆和相关历史的烙印,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南京某一时空的城市印记。本书虽是一部微型的个人生活简史,但同时也折射出了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变化和生活在其中的普通人的情感历程。书中亦有南京名画家的手绘插图,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对比来反映个人心路历程和时代变迁中的细节信息。


2作者简介


薛冰,原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现担任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地方志学会副会长。著有长篇小说《城》《盛世华年》,书话集《旧书笔谭》《版本杂谈》《旧家燕子》《古稀集》,文化随笔集《家住六朝烟水间》《书生行止》《饥不择食》《金陵女儿》,地方志专著《南京城市史》《格致南京》《读南京》等50余部。


3精彩选摘


❉《漂泊在故乡》这个书名,是形容我在这座视为故乡的城市中曾不断迁徙。六十多年来,我在南京居住过的地方,长期生活、工作的地方,竟有十几处,而且散布于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它们各有各的面貌与色彩,和我特定的人生阶段紧密相关,形成一种文化定格。我不能说这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就像一批年深月久的老照片,它不可能是那个时代的全面记录,但肯定是某个时空碎片的准确记录。它为这座城市保留下若干生动的影像,或许能触发更多居民的类似记忆——同一时代不同地点的记忆,同一地点不同时代的记忆。如果大家都把这样的记忆贡献出来,我们就可能得到更为完整、更为准确的城市印象,更为真实的城市历史。


❉二百九十二号已近石鼓路尽头,再向西只有两家,一家豆腐店,再一家杂货店已在与汉西门大街相交的转角。街对面原是一家小茶馆,不知哪年歇业,房里闲着几张八仙桌和长条凳,后来隔成小间分租给人家住了。茶馆西面是一家卤菜店,主要卖盐水鸭,特别是秋天的桂花鸭,香气都弥漫到街上来。不过那时我们家经济困难,一年也吃不上几回鸭子,倒是妈妈时常让我去打老鸭汤。一小锅老鸭汤只要一分钱,烧出的萝卜,能把下巴壳鲜掉下来


❉一九六一年我考入莫愁路上的第五中学。那几年初中生活,真有点浑浑噩噩,所以现在高中与小学的同学都有来往,初中同学连一个都不记得了。至今尚有印象的,是当年已退休的副校长周俟松女士,年过花甲,常常清早站在校门口迎候学生,胖乎乎的脸上,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后来知道她是《落花生》作者许地山的夫人,就更多了一份尊敬


❉站在文德桥上,可以看到南岸的乌衣巷口,清一色寻常百姓家。有小径东去,迤逦通向白鹭洲公园,便是名闻遐迩的大石坝街。北岸贡院街临河一线,是新改名萃园的秦淮小公园,红廊蜿蜒,高树浅草,野趣盎然。沿岸河房,高低错落,各具姿态,而都有阶梯下达水面,使人可以遥想旧时灯船与河房的互动,那才是“桨声灯影”的真实内涵所在。萃园东北端的出口,开向龙门街,迎面孤零零的明远楼,是江南贡院建筑群最后的遗存。数十年大张旗鼓“打倒孔家店”,龙门街早成一片杂货店,街口那座两层楼,“永和园”的仿古牌匾,气势远胜于明远楼。


❉上了贡院西街,第一家名小吃,便是清真蒋有记,专售牛肉锅贴和牛肉汤。朝东两间门面,店堂不深,贴后墙一面大灶,砌入两口大铁锅,锅里常年熬煮着高高堆起的牛骨架,清香满街飘逸,引得过往行人无不注目。临街一条长案板,是包锅贴用的,一片面皮中包进多少牛肉馅,谁都看得清清楚楚;两座大炉,一是煎锅贴的平锅,一是煮汤的深锅,牛骨汤至此再经料理,加入肉片,方成美味牛肉汤。狭长的锅贴煎炸透黄而不焦,面皮薄而不破,馅肉多汁带卤,吃客络绎不绝,门前常见人排着队。


4编辑推荐


《漂泊在故乡》是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著名文化学者薛冰先生的新作,书写自己近70年来在南京城各处辗转生活、工作的经历。这也是他首次展现自己与南京城之间几十年的情缘,回顾每个不同人生阶段所处之地的历史文化,折射出南京城几十年的变化发展。薛冰先生期待自己做出的示范,能让更多的人、从更多的侧面,说出自己的南京故事。


《漂泊在故乡》是“微南京”丛书推出的第一部作品。“微南京”丛书立足于呈现个人的南京故事,旨在小切口、个性化地反映近现代南京的城市文化,视角新颖、细节丰富,触及南京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微”不仅指研究的切入点精微,也指有关城市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同时还注重篇幅的短小精悍。“微南京”是对南京城市文化的微记录,也是城市“微观史学”研究的深化。


“微南京”丛书由“世界最美的书”设计师朱赢椿领衔设计,丛书风格统一,并采用布面平装,雅致简洁。


5本书看点


1.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著名文化学者薛冰先生首次展现他与南京城之间几十年的情缘。


2. 南京城的变与不变、传承和发展,都在薛冰的生花妙笔下,跟着他走一走文化名城南京的大街小巷。


3. “微南京”丛书首部作品,由“世界最美的书”设计师朱赢椿领衔设计,布面平装,雅致简洁。


6目 录


前  言     001


海陵洲     005

汉西门     017

新街口     030

“三层楼” 041

大厂镇     050

夫子庙     062

明故宫     072

清凉山     082

丁家桥     095

肚带营     109

颐和路     124

堂子街     137

秦淮河     153


7书中插图


 

(左:北门桥;右:双推磨)



 

(左:朝天宫;右:文德桥上看月亮)


 

(左:外婆家;右:金春锅贴)







今日话题

雅读君问:

提起南京,你最先想到什么?为什么?欢迎留言




▼ 看点好看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