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载丨《近代汉语客家方言域外文献集成》概述(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Author 汉语中心


近日,庄初升教授所编著《近代汉语客家方言域外文献集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辑录了珍藏于域外机构的客家方言文献,包罗难得一见的海外孤本,是相关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宝库。

我们将分三期刊发本书概述,以飨学林。本书为繁体字版,故正文遵照原文使用繁体字。



《近代漢語客家方言域外文獻集成》概述

文丨莊初昇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之後,歐美多個教派的傳教士陸續來到華南的客家地區進行傳教,其中以巴色會(The Basel Missionary Society)影響最大。各教派的大部分傳教士并非爲了語言科學,而是爲了更好地傳播基督教福音和加强文化侵略而編寫了數量不少的客家方言文獻資料,包括客家方言《聖經》譯本、教科書和辭書等。此外,19世紀末之後在印尼荷屬東印度公司任職的荷蘭人,也編寫了客家方言詞典和其他一些客家方言文獻。時至今天,這些客家方言文獻客觀上已經成爲我們科學認識19世紀中葉以來海内外多個地區客家方言的語言面貌和書寫傳統的最有價值的資料。

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早期編寫客家方言文獻資料的西洋人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來華的傳教士(包括到東南亞華人社區傳教的傳教士),其中巴色會的傳教士成績最大;一類是任職於印尼荷屬東印度公司的職員等,他們多是荷蘭萊頓大學培養的漢學家。

另外,臺灣日據時期(1895—1945),日本人爲了加强對臺灣的殖民統治,也編寫了一些臺灣語言、方言工具書,其中包括客家方言課本、詞典等。


一、巴色會編印的客家方言文獻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的多個教派陸續來到中國的客家地區進行傳教,其中基督教新教方面行動最早、勢力最强、影響最大的是巴色會。巴色會又稱“巴色差會”或“巴色傳道會”,是“福音教駐巴色的差會”(The Evangelical Missionary Society at Basle)的簡稱,屬於基督教新教之信義宗,其總部位於瑞士北部的巴色城(今譯爲巴塞爾),與德國、法國交界。1843年,在香港任政府公職兼從事傳道工作的德國人郭士立牧師(Rev. 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又譯爲郭實臘)寫信給德國的同道友人,説“余又認識一部華人曰客家族者,此種民族,勤儉耐勞,吾既習其語言,與之過從,且招之會集而祈禱讀《聖經》焉”。自此以後西方社會才注意到中國有一個被稱爲“客家人”的族群。1846年,巴色會派遣瑞典人韓山明牧師(Rev. Theodore Hamberg)和德國人黎力基牧師(Rev. Rudolph Lechler)前來中國傳教,這兩位傳教士於翌年3月19日抵達香港。抵港的當年,韓山明和黎力基就進入中國内地,到歸善縣淡水(今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淡水鎮)一帶傳教,但在途中遭遇强盜,行李被搶劫一空。由於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之前清政府只允許基督教傳教士在五口岸傳教,一般不准深入内地活動,所以,韓山明被巴色會指定專向香港一帶的客家人傳教,開始學習客家話;黎力基被巴色會指定專向潮汕人傳教,開始學習潮州話。羅香林指出:“韓牧師則於學習客語後,首至今日新界沙頭角與寶安布吉等地傳教。一八五一年,首於香港大道中掘斷龍,購舊屋二間,創立巴色會教堂,是爲香港有客語教會之始。”在香港首批受洗的客家信徒有江覺仁、張復興等。江覺仁把福音帶到了深圳河以北的李朗(今屬深圳市龍崗區),并於1855年成立了巴色會在内地的第一個教會組織;1858年,張復興首先把福音帶到了他的家鄉一一長樂樟村(在今廣東省五華縣長布鎮)。這些都是後事。到了1852年2月,黎力基被潮州府尹驅逐出境,并限其日後不准再到潮汕地區傳教。迫於無奈,他只好返回香港轉而向客家人傳教。所以,“自一八五二年十二月,他(指黎力基)和韓山明牧師及差會新派來的韋永福牧師經過三人會議,并已取得差會同意之後,便改换方針,開始三人合作,專向客籍民族傳道。一八五三年春,他和韋永福牧師到沙頭角工作,以後再遷入布吉李朗接替韓山明牧師的工作”。 

韓山明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專向客家人傳教的基督教傳教士。從1847年來華到1854年去世,他在短短的8年間奠定了巴色會在華工作的堅實基礎,并開創了客家研究,特别是客家方言研究的先河。1854年,韓山明在太平天國著名人物洪仁玕的幫助之下撰寫成了《太平天國起義記》The Visions of Hung-Siu-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Kwang-si Insurrection。該書在論及洪秀全的誕生和童年的時候也對客家風俗詳載備述,“可謂研究客家最早的歷史文獻”。1854年5月13日,韓山明在香港病逝,享年僅35歲。身後留下了180頁的客英字典的手稿,可惜全書未及殺青。 

韓山明去世後,黎力基接替巴色會的領導工作,進一步開展專門面向客家人的傳教事業。1859年,黎力基因病回德國休養。1860年,黎力基第二次來華,抵達香港後便開始籌劃興建巴色會會所,并着手組織傳教士到粤東等客家地區傳教。“一八六一年,黎牧師首以西營盤九十七號地段,建築差會樓宇。越六年,復於西營盤第三街,建築教堂,是即今日西營盤救恩堂之舊禮拜堂也。(今日之救恩堂,則爲一九三二年所重建。)時則以在港與寶安五華等地之教務日擴,乃由巴色差會先後增派韋永福(Rev. Winnes)、邊得志、歐德理(Rev. E. J. Eitel)、畢安、露潤滋、韶波(Rev. M. Schaub)等牧師,相繼來港,或轉往内地,主理教務,各教士并喜以中文編撰專書或論文……”總之,1860年之後,陸續來華的巴色會傳教士以香港爲基地,在黎力基的領導之下逐漸深入廣東的新安、東莞、歸善(今惠陽)、長樂(今五華)、永安(今紫金)、河源、博羅、連平、長寧(今新豐)、和平、龍川、興寧、嘉應州(今梅州)、鎮平(今蕉嶺)及江西的尋烏等廣大客家地區傳教。從此以後,巴色會在華傳教布道的重心,也逐漸由香港轉移到廣東省的東北部地區。到了1924年,“因‘巴色’二字,是西差會所在地之城名,城在瑞士國,以其名名教會,帶有國際色彩之微嫌”,來華的巴色會遂更名爲“中華基督教崇真會”,簡稱“崇真會”。到了1948年,“本會(指崇真會)在大陸廣東共有二十四區,一百五十八支會及宣道所。至於會友人數,百年以來,續有增加”。 

除了客家方言《聖經》譯本,巴色會傳教士有關客家方言的著作還涉及客家方言字典、客家方言詞典、客家方言語法和客家方言課本等方面。下面就目前我們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分門别類地做一些簡要的介紹。


(一) 客家方言《聖經》,包括羅馬字本和漢字本兩類

羅馬字本出現得最早。1860年黎力基牧師在柏林出版的《客家俗話馬太傳福音書》Das Evangelium des Matthaeus im Volksdialekte der Hakka-Chinesen,通篇28章看不到一個漢字,標題除了德文之外采用萊普修斯拼音系統進行拼寫。萊普修斯(Karl Richard Lepsius,1810—1884)是德國考古學家和語言學家,現代埃及學的創始人之一。1855年,萊普修斯發表“Standard Alphabet for Reducing Unwritten Languages and Foreign Graphic Systems to a Uniform Orthography in European Letters”,提出了萊普修斯拼音系統(Lepsius system)。使用萊普修斯拼音系統的羅馬字本客家方言《聖經》譯本只限於《新約》,漢字本則包括《新約》《舊約》和新舊約全本。最早出版的客家方言漢字本的《聖經》乃是光緒七年(1881)由畢安牧師譯成的《路加福音書》。到了1883年,由畢安翻譯的《新約聖書》出版齊全。另外,最早出版的《舊約聖書》是光緒十二年(1886)由畢安牧師翻譯的《創世記》和《埃及記》的合訂本;《舊約》全書則由瑞靄多(Otto Schultze)牧師譯成。最早出版的新舊約全本是1916年的《舊新約聖書》。


(二) 其他宗教性或教育性的客家方言文獻,包括羅馬字本和漢字本兩類

羅馬字本包括兩個小類:一是各種教會用書,如1871年以來多次重版的《耶穌教會幼學》和1868年出版的《聖會腔調》,後者屬於羅馬字拼音記音、五綫譜記譜的客家方言基督教頌歌;二是教科書,如1878年出版的《聖書嘅事實》、1879年出版的《破學仔嘅聖經事實》和1869年出版的《客家俗話破學》,前者屬於《聖經》歷史故事,後者屬於羅馬字本客家方言讀寫初級教科書。另外,還有諸如《加除乘分初學》The Four First Rules of Arithmetic,1868、《啓蒙唱法》(1868)等體現西式教育的教本。教科書中價值最高的是1879年以來多次重版的《啓蒙淺學》First Book of Reading in the Romanised Colloquial of the Hakka-Chinese in the Province of Canton,漢字本出版於1880年)。體量較大的客家方言教科書還有五卷本《白話教科》(1917—1918)、六册本《客話讀本》(1929—1930)、《醫界客話讀本》(1931)、八册本《客話讀本》(1936)等,都有較高的語言學價值。20世紀初的這些教本的編者主要是1910年來華的巴色會傳教士經緹福(Gotthilf Kilpper)。他還編寫了《客話讀本注解》Anmerkungen zum Hakka-Lesebuch,1929—1930、《客話讀本講解》Erklaerungen zu dem Hakka-Lesebuch,1931、《漢語文入門》Zur Einfuehrung in die Chinesische Sprache und Schrift,1934年前後)等輔助讀物,其成就非同一般。此外,《中華舊禮俗》(1928、1933、1934)是一部用客家方言記録客家民俗文化的手稿,語言學價值和民俗學價值都極高。此外,巴色會還留下了一批客家方言俗語、寓言、勸世歌等方面的手稿,也都非常珍貴。此外還有教會月報,主要是巴色會於1879年至1884年在香港連續出版的《聖會月報》,其文字部分都是使用客家方言羅馬字編寫的。


(三) 辭書、語法書和學位論文等,包括手稿本和出版物

手稿本主要是巴色會首批來華的傳教士韓山明和黎力基編寫的客英字典或客德字典,遺憾的是大部分都没有完成,現在都還珍藏在巴色會檔案館。由於各種原因,本書没有收入這些手稿本。根據有關記載,韓山明曾經借助他的客家方言老師和布道助手戴文光來編寫客英詞典。1909年,巴色會編寫的德文版《初學者簡明德客詞典》Kleines Deutsch-Hakka Wörterbuch für Anfänger正式出版。同年出版的還有德文版《簡明客家語法》Kleine Hakka-Grammatik,這是一部用德文寫作的客家方言語法著作。行文中的客家方言例詞和例句使用羅馬字(有時候還附加英文解釋),其他叙述性的文字則使用德文。1913年,第一部客家方言的學位論文,也是第一部現代學術論文範式的客家方言研究專著《客家方言:語音、音節和聲調》Der Hakka Dialekt: Lautlehre, Silbenlehre und Betonungslehre發表於國際漢學著名刊物《通報》T’oung Pao第14卷,作者是1901年來華的巴色會傳教士花裏仁(Dr. H. Vömel)


· 图书信息 ·

《近代汉语客家方言域外文献集成》

乔全生  主编

庄初升  编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近代汉语客家方言域外文献集成》辑录了珍藏于域外教会档案馆、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的客家方言文献71种,有刊印本、手稿本,年代在1860年至1948年,包括客家方言《圣经》译本、辞书、读本、教程和论著等多种题材,编写者有传教士、汉学家。涉及的外文有德文、法文、英文、荷兰文、马来文和日文等。文献所记录和研究的客家方言涉及广东、香港、福建、台湾等我国的多个省区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多个地点,是研究超过一个半世纪以来多个地区、多个地点的客家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及其发展演变的最为重要的材料,也是研究早期客家地区对外交流、文化教育和民俗信仰的弥足珍贵的资料。


· 目    录 ·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


· 作者简介 ·

主   编

乔全生,山西人,陕西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特聘核心专家。《北斗语言学刊》主编,兼任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连续四年作为首席专家主持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项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西汉语方言调查”。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专著11部。荣获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

编著者

庄初升,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方言的田野调查和比较研究,熟悉客、闽、粤方言及粤北土话音韵,对客家方言域外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用功尤勤。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已出版《粤北土话音韵研究》《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等著作,发表论文约80篇。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