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G20系列之五】芬兰新课改:以“现象教学”为核心

2016-06-22 康建朝 浙江教育报
       2016年8月,芬兰将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这是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于2013年2月开始启动的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笔者在芬兰访学期间,有幸从多个侧面更加真实、客观地了解了芬兰新课改。
       “现象教学”是芬兰新课改首创的概念,也是本次课改的核心内容。所谓“现象教学”,即事先确定一些主题,然后围绕这些主题,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课程模块,并以这样的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这些主题可以是“欧盟”“社区和环境变化”“芬兰100年独立发展史”等。如基于“欧盟”这一主题所编排的课程模块,将同时涉及地理、历史、社会文化、语言、政治和经济制度等跨学科的知识。    但芬兰新课改提出“现象教学”,并非打破传统学科,诸如数学、历史、美术、音乐、绘画等科目在今后照常开设,将要融合的主要是语言、地理、科学和经济等科目。依照国家课程规定,“现象教学”的具体开展,一般是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在保留传统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在学年之中专门安排一个或多个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一般为几周,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内集中开展学科融合式的“现象教学”,至于在每学年中具体安排几个这样的学习阶段,由各地各学校自主决定。赫尔辛基地区的一些学校,已经决定在每学年之中专门安排两个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一般为几周,集中开展“现象教学”。  
      笔者到访的学校之中,很多正在开展“现象教学”实践探索,围绕特定的主题,结合项目式、情景体验式和合作学习,实现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皮尔卡拉地区某小学四年级的两位全科教师,正在开展同上一节课的实验。他们以“欧洲地理”为主题,自主设计和编制了共包含17个课时的课程模块,每周两个课时,前后约两个月完成整个课程模块教学。整个课程模块教学,以一定的项目任务为主线,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定的虚拟货币,让学生设计一个包括交通、食宿、考察所到国家地理风貌及人文社会景观的欧洲旅行方案。整个课程模块教学,涉及地理、历史、生物、数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及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过程性、结果性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再如萨斯塔玛拉地区某小学六年级的一堂课,让笔者印象深刻。该堂课以情景式和体验式学习为依托,实现了历史和体育的跨学科教学。该堂课将学校旁边的一片沙土地和一个半山坡作为活动场地,让学生以自然环境为课堂、以草木山石为学习材料,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更好地理解历史科目中有关史前史和中国先秦史的内容。有的孩子煞有介事地穿上大红色的衣服扮演秦始皇,高高地站在一块大石头上,亲身体验先秦皇帝的威严和风范;有的孩子扮演大将和侍者,听从皇帝发号施令完成任务;有的孩子静止站在一个沙坑里,扮演兵马俑;有的孩子穿上毛茸茸的各色衣服,手持木棍,在半山坡上追逐呐喊,而且只能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体验原始人的狩猎生活和交流方式。这样的一堂课,充分激发了每个孩子的参与热情,他们忘我地参与其中。通过情景体验和角色扮演,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书中的概念和史实,而且呼吸到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很好地锻炼了身体。
       笔者在对一些学校的全真课堂进行观摩时,还看到将历史、语言、体育、数学、手工等学科或者将数学、体育和媒体素养等学科融合在一起的五花八门的“现象教学”实践。
      由以上案例可见,芬兰新课改所提的“现象教学”和传统的项目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事先设定一定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任务目标。区别在于,“现象教学”更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任务目标的选择更多地来自学生日常所能接触到的“现象”,如设计欧洲旅行方案,这样的项目任务更加生活化和情景化,有助于学生体认和理解。与之相比,目前国内有些项目式学习所选择的任务目标可能过于偏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如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验证物理或化学领域的一些复杂定律等。实际上,这些任务目标虽然看上去“高大上”,但由于过于抽象和复杂,学生根本无法通过简单的几节课来完成。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微信:浙江教育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浙江教育报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