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的问题01:鸡娃和衡中,应试教育到底做错了什么?

升值君 就业与创业 2024-04-12






孟母三迁的故事都知道。


咱们一直说,孟子有出息,得亏孟母搬家了。



开始孟子家住墓地附近,孟子就跟着别人学祭拜埋人;


后来孟母搬到集市,孟子就跟着学做小商贩;


到后来,孟母搬到学宫附近,孟子就开始读书。


于是,得出一个结论:环境很重要,学区很重要。



我也一直这样想,但我昨天想明白了,不是这样的,孟母其实就是鸡娃的妈,而且跟今天的家长一样,是瞎鸡。



孟子后来牛逼,是因为孟子牛逼,跟他妈没有关系,孟子牛逼,是因为孟子好奇心非常强。



你说同样是住在墓地附近,是不是所有的小孩,都对这套丧葬礼仪感兴趣?不是的。有很多孩子宁愿窝家里,人还觉得弄这个丢脸,也没有这个好奇心



你说同样是住在集市附近,就都爱跟着学做小商贩吗?没有。有很多小孩子会嫌麻烦。



同样,都住在学宫附近,就都去读书了吗?当然也没有。



我想明白这个道理,要感谢我儿子。昨天,儿子拉肚子,把我也传染了,一起在家里窝着。


然后从楼上看见小区里,有人在搭棚子,过来跟我说:下面有人在玩小商店,我想去凑热闹,你陪我去吧。


我说:我们都拉肚子了,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吧。


他说:那我想凑,你陪我吧。


我说:要不你自己去吧,我实在没力气了。


他自己下去了,过了一个钟头,天黑了才回来。


我说:那到底是什么小商店?


他说:嗨,根本不是什么小商店,是别人家死人了,搭的灵堂。


我直接笑喷了,幸亏我没有下去。


然后他跟我说:爸爸,你看手上有好多小黑点,这是什么虫子咬的吗?


我抓过来看,发现哪里只是手上有小黑点,脸上鼻子上都是灰,问他:你到底干什么去了?


他说:我看他们烧纸挺有意思,就帮他们烧纸,还看他们磕头。他就跟我描述,那些人怎么磕头,灵堂上写什么字,摆什么东西。



把我笑得肚子疼,其实决定一个人上限的,不是别的,是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不一定是对学习的好奇心,更不一定是对做题的好奇心,但是你把孩子窝在家里做题,肯定就不可能有好奇心了。



注意一点,是名校需要牛逼孩子来证明自己是名校,而不是牛逼孩子需要名校来证明自己。



所以孟母其实没啥用,鸡娃也没有啥用,鸡娃成功,是孩子素质本来就还行,你放手他也行。当然孟母也不是没有用,孟母有一个好处,没有上过985,没啥文化,还是靠环境激发好奇心,不会按着头让孩子做题。







中产阶级鸡娃的极致,就是海淀区牛蛙们的词汇量。



有个著名段子:


「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区肯定是不够。」



问题来了,你在4岁的时候比美国人词汇量还多,你在18岁,就会比美国人英语还好吗?



我可以说,鸡娃的,全是瞎搞。只要一个孩子足够听话,智力没有明显缺陷,你可以让任何一个孩子通过足够多的训练,背会1500个单词。



但是,你背会的这1500个单词,一个正常的学生在15周岁以后,只需要投入一个月就能背会。



也就是说,大多数鸡娃的父母,无非是为他孩子提前了一个月学习进度,而他牺牲自己娃的时间,可能是2-3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政府有个社会实验,选了100个幼儿园,50个是以教孩子写字算术的早教幼儿园,50个是放羊式管理的娱乐型幼儿园,对所有孩子进行跟踪。



结果欣喜地发现,早教幼儿园的孩子,普遍学习水平更高,这个优势会一直保持到孩子们上小学以后,



但是,到了小学四年级以后,早教幼儿园的孩子,不仅没有任何优势,成绩还会落后于放羊管理的娱乐型幼儿园,而且很多孩子在社交方面有问题。



所以,真的早点背会3000个词汇,人生就稳赢了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最重要的是,牺牲了好奇心,好奇心就是求知欲,求知欲就是多样性。鸡娃的结果,就是赌博,就是把孩子的精力赌在英语上,或者赌在奥数上,看过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吗?



如果你的孩子恰好是韦神这种天才,那恭喜你,赌对了,你有机会成为孟母。



如果你的孩子恰好非常平庸,没有任何亮点,那你也没有问题,因为反正干啥都是干。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恰好天赋在别的地方,而你在他很小的时候,用大量的时间让他做并不是自己天赋的事,他们是会做得非常不错,但是只比最平庸的人,好那么一点点。



所以,大多数虎爸虎妈,鸡娃高手,都是瞎鸡。







牛人都是天生的,孟子近墓则墓,近市则市,近学则学,近做题家,也会是顶级做题家,天分一直在那里,区别是你用它来干什么。



衡水中学的问题,还不是压抑,而是浪费,就是把一个省天赋最好的孩子聚集到一起,把高考的难度夸大到无穷大,然后用他们来刷题,但是问题是,这里面大多数孩子,本来就可以考上大学,即使不刷那么多题。



武汉也有一所名校,华师一附中,华师一附中的生源也同样,都是正常放假,晚上都不上晚自习,孩子还是很自由的,这些孩子的成绩会比衡水中学出来的差吗?完全不会。



我自己当年上的是华科,武汉两座985,华科和武大,每年四六级考试,华科的搞法是把四六级当成重中之重,大一辅导员督阵,要求各个班上晚自习,武大的做法是放任自流,结果四六级通过率水平,两个学校基本不相伯仲,也就是说,完全搞了个寂寞。



做题这种事,对不会的人来说,很难,但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对聪明人来说,就是瞎耽误功夫,浪费时间。衡中做的事,就是让浪费好生源的好天赋,本来可以做模具、做仪器的材料,到了这里,统统做钢筋,不是说不能做钢筋,而是做钢筋浪费了。



衡中这种模式,最适合的是平庸而没有天分的人,因为衡中考验的是鲁棒性,可以让这些耐磨的人,看起来跟顶级的天才一样,当然,顶级的天才,在衡中的体制下,也不会差,只不过,就像你上985了,还去备考四六级一样,不是不行,但是浪费了。



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原创能力不行但是应试教育的极致就是衡中模式,衡中模式导致的结果,就是从小学开始刷题,很多高考大省的小学,提前一个多月把课文讲完,剩下一个多月,语文一天一张卷,数学一天一张卷,真·刷题从娃娃抓起。







所以,我旗帜鲜明支持现在教育部的教改,应试教育发展下去,就是让本来有创造力,有天分的人,全部变成了耐磨的钢筋,国家需要钢筋,但是当你发展到一定阶段,你需要有创意的天才。



而天才,是需要减负的,是需要你保护他的好奇心,保护他的多样性的。



往大了说,我们芯片之所以被卡脖子,就是我们以前的教育是有问题的,我们过去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如果在实操和业务层面,会是非常好的从业者,但是一旦涉及到从0到1的创新,尤其是理论的创新,立即捉襟见肘。



我们有中国制造,但是还不足以称为中国创造,我们是世界制造中心,但还不是世界学术中心,我们在产生知识方面还不具备优势,我们是很好的跟随者,但并不是很好的领跑者。



归根结底,如果把人才看成教育的产品的话,就培养匠才来说,应试教育是成功的,不承认这一点,是不客观的;但就培养将才来说,培养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而言,应试教育是不成功的,不承认这一点,也是不客观。


昨日回顾:点击下方可看
  1. 高考报志愿先选城市!选城市!选城市!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大礼包来了

  3. 16年前,逃课上网的问题少年如今身价千万:在他背后,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纵

  4. 90后女生辞职蹬三轮卖奶茶,大学生毕业摆摊年入百万:放下面子赚钱,才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