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儒商精神如此重要?

在受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的“文化中国”领域内,尤其是东亚,儒商长期以来就是人文精神与商业相结合的典范。


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如何将传统儒商精神应用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现实环境中,是思想界和企业界共同探索的使命。



儒商朔源


3800多年前,有一个以王亥为酋长的共同体驾着发明的牛车行走在山东、河南之间,交易货物,互通有无,他们建立的国家叫“商”,他们其中的一个都城叫商丘,他们的后代被称作商人。


2500多年前,孔门十哲之一的子贡被孔子赞许为“瑚琏之器”,“亿则屡中”,生意兴隆,富可敌国,既为孔子解决了周游列国的“高铁票”和“盒饭”,也为弘扬孔门思想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作为一代儒商典范,端木子贡名垂青史。


2100多年前,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指出,渔陶耕猎,异术而同心,磨刀“薄技”、卖水“浅术”者亦可以成“素封成王”之德。


550年前诞生的王阳明说,士农工商,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明清十大商帮登上了历史舞台。


100多年前,状元企业家张謇以“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理想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以“棉铁主义”(棉花和钢铁)来实现一代儒商实业救国的理想。


同时代的涩泽荣一则以《论语与算盘》这本书生动地描述了儒商的精神根源,“士魂商才”成为儒商的基本“标配”。


60多年前,哈佛才子罗伯特·贝拉教授作了一个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他那篇著名的博士论文《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


40多年前,出生在拉哈尔的哈佛教授马若德教授作了一个预言,他在《经济学人》杂志上撰文,以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望了今日之中国。他说,如果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取得成功,那么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成就将像太阳边上的日晕一样暗淡无光。


“正德、利用、厚生”是《尚书》之圣教,“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是《诗经》之描摹。从《书经》到《诗经》,儒商精神有本有源;从贝拉猜想到马若德预言,儒商研究其来有自。


儒商不是在新道教、新禅宗影响之下的一种转型产物——当然,儒释道彼此互学互鉴的过程有目共睹。


儒商也不是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商人群体,儒商更不是在韦伯问题意识下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相比附而出现的新概念。




儒商概念


笔者浅见,在各大轴心文明中,(只有)儒家在依靠自身的力量追求现世的(This-worldly)圣贤人格,而不是来世(That-worldly)的外在超越,而以商业行为成功实践这一思想的人叫做儒商。


什么是儒商精神?


鉴于篇幅所限,笔者在这里谈五点:明分工、通有无、反垄断、行公益、重生态。

1、明分工


孟子在与农家的辩难中提出的分工思想不仅有当时的历史意义,还有当代的现实价值。分工实现了个人价值,从而也体现了个人自由。

分工使得个体之间互相依赖,从而保证了彼此的平等,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了信赖社群(fiduciary community),当然也奠定了商品交易的基础。

2、通有无


孔门圣学,以“仁”为本,以“通”为要。

通则仁,不通则不仁,所谓“麻木不仁”。泰山的泰就是《序卦》所言,“泰者,通也。” 

陈焕章博士认为,“根据孔门的主张,国际贸易应绝对自由。而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在于孔门弟子的原则是世界大同主义,而且,其目标是使全世界均平。”

如是,或可更好地使中国坚持国际自由贸易,而不是像美国那样打贸易战。

3、反垄断


学界有一种共识,中文“垄断”一词来源于《孟子》一书。

1890年美国政府颁布的《谢尔曼法》(Sherman Act),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荀子尖锐地指出,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反垄断是通有无的必然要求,是富己、富家、富群、富国、富民、富天下这“六富”的重要保障。

4、行公益


行公益是儒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哲学基础是基于人之以仁为本的恻隐之心,行公益做慈善是为了自己的良心而不是为了他人,更不是为了宣传。

其伦理基础是儒家的差等之爱和报本之教。其实施对象是基于义和道的甄选。

其实施方法是立足于推恩者自身,由内到外,先急后缓。

其实施的态度是授受双方彼此之平等互动,而不是单方面的施舍或索取,同时,受恩者的积极参与显得尤为重要。

在儒家,行公益只是权法,儒家最高的理想是天下大同。

5、重生态


为了回应当代的生态环保问题和关爱地球问题,杜维明先生提出的精神人文主义秉承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法脉,在对传统的儒家人文主义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强调了“地”的维度。

同时,精神人文主义也继承了儒家知行合一的精神传统,在践履生态环保和关爱地球的实践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儒商特点


首先是其隐匿性。儒家有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一面,反而导致在人伦日用之中而不知,其结果是很多人没有自觉意识或者没有能力认同自己是儒商。


其次是其特殊性。在文明对话的视域下,儒商的特殊性至少表现有以下三点:

1、人性论的基础不一样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为人的恻隐、辞让、羞耻、是非之心是儒家商业伦理的源头活水。

性由心显,善由心生,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商业本身是为社会创造善而获取利润的过程,而不是在获取利润的过程中勉强向善。

2、终极关怀不一样


儒商追求的是成就现世的圣贤人格,而不是外在的超越。

3、对财富的态度不一样

儒家对财富不是持否定态度而是秉持肯定态度,在肯定的基础上实现超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学》之教为“富润屋,德润身。”

孟子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这种对道德与财富的亲和态度,这种对财富的肯定与超越,或可部分消解人被财富异化的危险。

因为对于现代“经济人”而言,财富越来越成为此岸挣脱不掉的“铁笼”,而“富人进入天堂比骆驼通过针眼还要难”。

儒家将财富视为道德生命的润泽之物而不是红尘的罪孽,但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儒商意义


回顾历史,儒家重农不轻商,法家才是抑商之源,“封建”皇权是抑商之流,汉及汉以后之儒是抑商之推波助澜,富贵不辨、重贵轻富是抑商的汹涌暗流,成为全民之心灵积习,却不明显。


举首全球,儒家明分工、通有无、反垄断、倡自由、求平等、辨公私、圆福德的“哲学”思想和“宗教”实践(哲学即宗教)正在为全球商业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融会财富之于文化人的“柔软的外衣”和财富之于“经济人”的“坚硬如铁的罩子”,合二为一,重铸儒商的“华丽新衣”。


“经济人”的理性、文化人的认同、生态人的信仰,是儒商需要同时完成的“并联任务”。


儒商以弘毅精神和忧患意识,参天地之化育,通四海之财源。儒商精神作为一个地方价值,应该也能够为人类新商业文明贡献其全球意义。


对儒商和儒商精神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出孔门之教为:以民为立国之本,以农商工虞为富民之路,以求天下之王道,而贬一国之霸道,以义和利,明公通私,为富亦为仁,最终皈依于仁。


荀子曰:儒者在朝则美其政,在野则美其俗。申而言之,儒者在商则美其富,在工则美其技。无论自己之贫富贵贱,无论所处角色之士农工商,“以道自任”的儒家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道统和学统,一直在孜孜努力构建一个由小康到大同世界的政统。


“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民的福祉和苦难是压在儒家良知上的重担。”而“所有的重担最后都落在君子的自我培养和自我改造上。”


一言以蔽之,儒商精神能够为更有效率、更有伦理的人类新商业文明提供一滴源头活水。天地之间,生生不息!与诸君共勉旃!


来源:FT 中文网 /王建宝。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2023年看好这些机会!多家外商独资公募齐发声

  2. 《流浪地球2》票房破10亿:总有一种信念,让我们泪流满面

  3. “虎年结束了,比我钱包更干净的地方是…”网友扎心吐槽戳中你了吗哈哈哈哈哈哈

  4. 什么样的领导,值得追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