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研降,考公升,传递了什么信号?

2000年夏天,山东正在经历一场大旱。
所有的水库、池塘布满了龟裂的塘泥,村子里能出水的井也仅剩下了两三口。灌溉只能排号,排不上号的就只能看着庄稼一天天的枯死。

那一年,我高考落榜了。

晚上,我跟父亲坐在田头,看着冰凉的井水从水管中喷涌而出,顺着田垄向前方蔓延。

沉默中,流水声与虫鸣显得格外的喧闹。

我拿过父亲的咸菜和酒瓶子狠狠得灌了一口。父亲没有阻止。

山东不产好酒,又辣又呛,但我忍住了。

第二年,父亲卖了家里仅有的两头猪,替我交齐了复读的学费。在送我去县高中上学的路上,我心里五味杂陈,我知道,这条路寄托着整个家族对我的期望,这是一次关于未来命运的对赌。

2001年夏天,我终于考上了大学,成为我们家族里唯一的大学生,这一次,我将跨过农民这个阶层,向大城市寻找几代人的梦想。

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想到,我们这一代人会经历怎样的洗礼!


在农村几代人的眼里,读书代表着“有出息”的朴素理想,知识可以跨越阶层,可以改变命运!

如今,读书“跨越阶层”似乎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叙事了。

近日,考研人数近八年来首次出现报考人数下滑的消息登上热搜。据教育部最新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相比去年减少36万人。

十几年前,考研曾是阶层提升的一项保命技能。为什么现在不香了?

大家应该庆幸的是,考研退潮其实已经“迟到”了很多年,如果不是中国城镇化建设制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事至少要提前十年。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是包分配的,只要毕业进入职场,你不仅有一个“干部身份”,而且上升通道的优势十分明显,与普通职工相比,前景简直就是一根大阳线。

99年全面扩招后,二十年的时间,招生规模扩大了近十倍,曾经的“干部身份”变成了普通的打工人。一到毕业季,乌泱乌泱的毕业生迅速填满社会劳动人才市场,渐渐改变了供求平衡。

本科生不值钱了,为了保持学历的进场优势,大家开始拼命啃学历,就业压力也就开始卷向了硕士。

直到硕士学历的进场优势也不明显了,大家自然也就不想继续卷了。

学历本质上就是一种出厂合格证明,通过大学几年的流水线加工,再经过毕业考试的合格检验,然后投放市场进行竞争。好的学校牌子硬点,企业愿意买单,牌子一般的就可能要打打价格战,把工资压低。

这是经济学里最基本的供求理论。也是考研人数下降现象最底层的逻辑。

但关键是,作为中高端产品的研究生质量不一定令雇主满意。目前国内除了那几个重点大学重点专业在认真搞论文,大部分的研究生质量并不高。许多大学的硕士合格线就是一个玄学,根本就没有明确的标准,是个人就能毕业。

而且大学的出厂设置与实际工作内容并不匹配,都要经过再培训、再学习的过程。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用更经济实惠的本科生?要用也可以,但薪资就要打个折扣。

特别是在经济不振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和单位提供的高薪职位只看第一学历,而且还有年龄限制。学历优势被进一步削弱。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三年前一本本科就可以去比亚迪,但今年比亚迪开始卡211,读研的三年前能进的岗位,现在反倒进不了了。


当然,不是说学历优势就真的消失了,只是没有那么明显了,考研的性价比没有以前高了。

不光企业考虑性价比,考研的人一样在考虑性价比。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工作不好找,读研的投入与回报已经严重不成正比。

考研不就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吗?既然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就业情况差不太多,同样是找个饭碗,先捧个热乎的比什么都强,如果是铁的那就更好了,不至于一碰就碎,特别稳定。

于是,考公暴涨40万,创了历史纪录。

学历贬值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已经从本科端蔓延到硕士端,只是今年才从考研市场反映出来而已。学历贬值不过是时代留下的多少条鞭痕之一。我们这一代人早已经对挫折教育习以为常。

之前网上有人嘲讽我们是被反向情绪喂养的一代人。讽刺的是我们这一代的群体性丢失,没了自我。

为什么只有我们能吃得下去这些情绪投喂?为什么不反抗,为了五斗米就折了腰?

关键是反抗的目标是啥?你拿什么跟房价、学历贬值、中年危机、经济下行、降薪裁员对抗?对抗不了这些,可不就得卷自己吗?

既然没有叉着腰跟老板较量的资本,不如做好心理建设,乖乖地赚银子。

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链太脆弱,这就是80后包括部分90后的命门!

我对中国的经济一直有信心,但我也一直在强调,我们一定要防范收入腰斩危险。

经济波动从历史角度上看,只是一件小事,但落到我们普通人身上,就有点难以招架。

我们大多数人的资金链很不健康。打开银行卡看一眼负债数字,几十万到几百万,这些数字是我们从未来三十年借来的,然后连本带息的集中在前些年花掉了。花的时候有多爽,现在和以后还起来就有多苦逼。

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经济链的压迫感随时都在,工资、房贷、车贷、花呗、股票、医疗、教育、养老等,每个人都为经济链而疲于奔命。

但还是有不同。父母一辈是传统农民,他们的经济链是靠天吃饭,投入产出都不大,所以叫小农经济。城市员工的经济链被杠杆化磨得很脆,抗风险能力很差。商人的经济链是利益最大化,但风险也很大,十次投资九次凉嘛。公务员的经济链最稳定,很难出现暴富和返贫,求的就是一个稳。

考公人数增加,大家向稳看齐,是因为我们处于一个非常非常特殊的周期。

这个周期,是国家经济周期叠加了个人的负债周期、国际经济下行周期和美元加息周期等等多个周期效应。

反映到个人身上就累积出学历贬值、中年危机、降薪失业、职位内卷、资产贬值等等一系列问题。也就进一步导致了我们的资金链比脱水蔬菜还要脆。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下)

  2. 百度、腾讯、智谱AI都投了! 这家大模型初创公司什么来头?

  3. 买了工厂,拿下资质,蔚来正式告别“江淮制造”!

  4. 这位董事长女儿,彻底火了

  5. 老两口借7万供女儿出国,17年杳无音信,临终前得知女儿已成德国教授,背后真相竟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