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台点播] 关于美国耳念珠菌爆发的强行豁胖

拍老师 拍帮主的后花园 2023-05-07


各位周末好~

这两天不少朋友都来点播美帝耳念珠菌暴发的情况。

但说实话啊,真菌什么的,咱完全不懂,以也没法谈得太深入。

下面就借这个话题强行豁个胖吧,

请各位不要嫌弃。




说来惭愧,全简中互联网最早预美帝喜提耳念珠菌暴发的……

大概就是区区在下了吧~


——2021年8月份在知乎的某回答,请品鉴:

那么为啥咱早在2021年8月份,

就敢拍胸脯说美帝即将要被耳念珠菌搞了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

下面就简单说说当时的心路历程。




首先,2021年4月份前后印度的Delta大爆发,各位想必还有印象吧?


——如果已经记忆模糊了,就请品鉴:



然后印度在Delta大爆发之后,

紧接着又吃了一波真菌感染附加伤害,

各位想必也听说过对吧?


——如果没听说过,就请再品鉴:

那么问题就来了……

毛霉菌病这种罕见真菌感染疾病,为啥早不爆晚不爆,偏偏选择在广大宿主被Delta豪日过一轮之后就爆了呢?


当时大伙儿提出了多种假说,包括但不限于:

  • 医源性感染——印度医院卫生条件堪忧,去医院的人越多,感染毛霉菌的人就越多;

  • 糖尿病——这个是真菌感染的已知风险因素;

  • 牛屎牛尿——部分印度朋友选择涂抹牛屎或者沐浴牛尿作为对抗Delta感染的大招……但神牛的排泄物有可能被毛霉菌污染过;

  • 以及,含焦量最高的——益生菌19感染后,免疫系统会拉胯,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的风险增加


当然了,以上几种假说,并不是单选题,有可能同时成立,

不过呢,随着时间推移,印度学者们似乎越来越倾向于第四种解说~


——请品鉴:

标题翻译成人话:《T细胞失调是益生菌19感染续发毛霉菌感染症的潜在影响因素》


剪断截说啊:

这项研究挑了13例益生菌19感染续发毛霉菌感染的病例、13例没有益生菌19感染史的毛霉菌感染病例,以及15例阴性对照组,

然后详细对比这三个队列的T细胞状态,


结果发现: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两个毛霉菌感染组都表现出明显的T细胞激活和耗竭


关于益生菌19感染后T细胞的惨况,

还可以参考这篇近期文章:

《世界名画赏析之《T细胞安然无恙》》


简而言之就是,NIH巨佬、T细胞受体的发现者Mark Davis老师等最新发现:“益生菌19感染会损害CD8+ T细胞,这一效应类似于早期研究观察到的丙肝或HIV等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造成的长期损伤。”


——口说无凭,请品鉴:

金句摘选:

“SARS-CoV-2 infection damages the CD8+ T cell response, an effect akin to that observed in earlier studies showing long-term damage to the immune system after infection with viruses such as hepatitis C or HIV


总之,情况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早在2021年,咱作为一个对免疫学一窍不通的便利店打工仔,

就已经大致能盲猜到,

市面上某些人群的免疫系统,可能将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比如说T细胞耗竭,CD8 T细胞水平下调之类的~

而在全人口层面上,免疫抑制的发生风险跟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风险是挂钩的,

没理由说只有印度人才会遭这份罪,

也没理由说只有毛霉菌才会占这份便宜~




可是市面上那么多种真菌类机会性感染病原体,

咱当时的预测为啥偏偏挑中了耳念珠菌呢?


原因也很简单……可以说一图秒懂了。


——耳念珠菌在美帝的增长速度,请品鉴:

上图是美帝2013年以来的耳念珠菌感染有症状病例数~


——重灾区纽约的情况,请再品鉴:

上图是纽约州2013年以来的耳念珠菌感染有症状病例数(蓝色)和筛查发现无症状定植病例数(橙色)~


所以一眼可以看出,相对于其他发病风险基本保持稳定的真菌类病原体,

耳念珠菌在美帝的指数增长,其实从2016年左右就有迹象啦~


具体而言,在2018年的ISHAM(国际人类与动物真菌学会大会)上,

该领域大佬、CDC真菌感染方面的扛把子Tom Chiller老师就亲口表示:

“Candida Auris is among the most readily transmissible organisms known. More infectious than Ebola!”

翻译成人话:“耳念珠菌是内生传染性最强的病原体之一,比埃博拉更能传染!”

(解释一嘴,这里Chiller老师所谓的传染性强,特指的是采用直接接触传播模式的各类病原体,这也是为啥他选择用埃博拉作为背景板——这种传染性显然没法跟呼吸道传播病原体相提并论)


在后面CDC官方的case report里面,

Chiller老师也明确提到过耳念珠菌的高传染性。


——比如说,请品鉴: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如果人群层面的T细胞耗竭和CD8 T细胞水平下调会给真菌类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助攻的话,

那么受益最大的,多半就是已经进入指数增长,并且大佬钦定传染性强的耳念珠菌啦。


于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耳念珠菌确诊病例,在大流行之前差不多每年增长50%左右,

到了大流行开始后,增幅立马飙升到90%还多。


以上,各位觉得这个跨领域强行贩焦预测,

够不够格入选《本焦虑贩子的抢跑成功案例集中显摆贴》?




来都来了,顺便做个短文改错吧。

关于耳念珠菌的其他各种冷知识和热知识,说实话咱也不太懂,不提也罢,

但这里咱想纠正一个简中互联网通稿当中广为流传的小错误。


——请品鉴:

↑ 阿源老师关于耳念珠菌的介绍,说得还挺不错,推荐各位看看,

微博和知乎都有,懒得放链接了,一搜就能搜到~


但是很遗憾,关于“并不存在于自然界”这一点,阿源老师说错了。


耳念珠菌虽然在环境样本中很少见,

但毕竟不是什么真空球形鸡,

它其实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


——请接着品鉴:

↑ 以上是2021年发表的一项印度+加麻大联合研究结果,

作者们跑到荒无人烟的安达曼海地区去苦哈哈地采样,

结果在某个荒岛挖了8处采样点,

其中两处都挖出来耳念珠菌阳性样本,

分别是一处盐水沼泽和一处海滩。


并且吧,作者们同时挖出了具有耐药性和不具有耐药性的耳念珠菌。

这些耳念珠菌全部属于四大进化分支当中的Clade I,

而Clade I刚好是南亚地区的流行菌株。

所以有理由推断,安达曼群岛的这座荒岛,有可能就是耳念珠菌的自然栖息地。


——安达曼群岛的位置,请品鉴:


那么原本生长在狗都不拉屎的荒岛上的真菌,为啥开始肆虐美帝各大ICU了呢?


——一个假设,请品鉴:

↑ 解说一下:

气候变暖,导致耳念珠菌选出了适合感染鸟类的菌株(鸟类体温较高);

滥用除真菌剂,导致耳念珠菌选出了多重耐药性;

后面的事情大伙儿就顺利成章啦,候鸟出马,致病真菌直奔美帝。

并最终和益生菌19形成了一套组合拳。


/摊手




欢 迎 关 注
永久备份区(历史文章陆续上传中)
https://github.com/Paibangzhu/backup/issues
小蓝鸟
https://twitter.com/paibangzhu
知乎
https://www.zhihu.com/people/paizhaorushi
微博
https://weibo.com/pzxlbbz(有各种带货链接)



外 快 专 区
知识星球
https://t.zsxq.com/07c3Cnty5

三点几啦!饮茶先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