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该不该怀念2021?

史中 浅黑科技 浅黑科技 2022-03-29

浅友们好~我是史中,我的日常生活是开撩五湖四海的科技大牛,我会尝试各种姿势,把他们的无边脑洞和温情故事讲给你听。如果你想和我做朋友,不妨加微信(shizhongmax)。




我们该不该怀念2021?

文 | 史中



2021年就要过去了,我不知是否该怀念它。

它像1587年的大明,又像1920年的世界,看似无事发生,却一切都在发生。



(一)被恐惧封印和“地层模型” 


(此处删掉273字)

但在浩渺的宇宙里,我们的星球转个圈只需要一瞬。谁的故事不是你我的故事呢?

地球对面,夜半两点有人眼皮打架仍旧刷着屏幕,复仇一样抓住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凛冽清晨有人挤在地铁车厢里双目失神,努力把堆积的工作从脑袋里暂时请出去。

君不见,人如游牧时代的驮马,终其一生劳碌,却日日瞥见被放逐草原的前辈尸骨。

君不见,祥子和祥子擦肩而过,只不过,有的祥子还搂着他的虎妞做着洋车梦,有的祥子已在送葬的队伍里面无表情地举着花圈挽联罢了。

倒带回放过去的三百天,你将看到无数人如潮水般涌动,在清晨共享着单车,在白日共享着云计算,在傍晚共享着富裕,在夜里共享着恐惧。

明天可能不会比今天更好,但没人能阻挡明天到来,这种清醒的漫长,有时也被称为残酷。

这就是我们的2021年。

上世纪末,当我们坐在电影院里,听着葛优淡淡地说出那句“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时,没有人会相信,不久之后的某一天,我们会真的痛彻心扉地怀念1997年。

1997,上海


但你不觉得哪里不对么?

1997年,别说5G,连IC卡电话还是个新鲜玩意儿。1997年,别说滴滴打车,有辆桑塔纳就是妥妥的大户人家。那是一段生产力可以用低下来形容的日子,凭什么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却比如今轻松、昂扬,更少争夺和暴戾,距离幸福更近?

我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更接近我们理想中的“人”。

我们的2021,科技如风呼啸,人却在“贬值”。

手绘精美图纸的工程师,正在被学过 AutoCAD 的小年轻替代;看一眼颜色就能用三色油漆分毫不差勾兑出来的调色师傅,被便宜的智能调色系统抢走了老客户;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杂志老编辑被东拼西凑“投推荐系统所好”的文章点击量惊出一身冷汗。

机器的轰鸣堪比潮水,从脚下蔓延上来,往上爬得慢的人,眼见已成浮尸。

注意,我说的价值不是一般等价物(钱),而是真的价值,那种万年进化中形成,可以兑换成每个人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的那个“价值感”



肉眼可见,2021年,世界仍然在前行,但为了守卫自己的“价值感”,人们已开始各自为战。

那个古老的笑话说:想要不被熊吃掉,你不需要跑得比熊快,你只需要跑得比别人快。

原来付出两分努力,能获得十分价值感,所有人都挥汗如雨。
现在付出十分努力,只能获得一分价值感,所有人还在挥汗如雨。

为了防止被卷,下班后关掉钉钉微信固然是一种选择,把打鸡血无谓狂奔的人骂做“奋斗逼”也是一种慰藉。

但归根结底,饮鸩止渴无益于提升自己的价值感,躺平的人也不幸福。

我们如何解除“恐惧的封印”?

八万四千法门,我试着给诸君提供一个技术视角。

说到人和技术的关系,我们不妨先建立一个“地层模型”

1、技术就像地层,人站在其上。



2、每一波科技浪潮来临,就像一次地质活动,会在原有的地层之上新编织一层。

然后,人会站在新地层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3、请注意我用了“编织”这个词。

因为新技术来临时,不是凭空出现一层新的坚实大地,而是像钢筋一样一根根横纵穿行,经过多年才能用越来越细密的线填充成面。



4、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慢放暂停,你会看到细节:科技浪潮开始初期,只有少数人在钢丝上行走游刃有余。

当多数人还站在旧有的地层上,他们就会被科技的钢尖刺伤,彷徨或者死亡。



5、当科技的经纬线细密到足以支撑大多数人,这时人们才会从惊恐中恢复,发现脚下又是坚实的大地,重新满怀希望,仰望苍穹。



不幸的是,我们正处在4的位置。

简而言之:我们无疑会进入下一个世代。只是现在,技术正在完备,而大多数人并未准备好。所以,我们虽然在新世代的大门前徘徊,却像K一样无论如何都进不去面前的城堡。

消灭恐惧的最好办法是理解恐惧,理解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直面恐惧。

下面,我就试着把细节放大,把“人和技术的冲突”血淋淋地扒开给你看。




(二)人机纠缠 


当人刚发明锤子时,什么都是钉子。

最近几年,我们发明的锤子就叫 ABC——AI(人工智能)、BigData(大数据)、Cloud(云计算)。

到今天为止,ABC 都还在成熟的过程中。但是商业无法停在原地等待,最有效的操作就是把技术直接嫁接在原有的生产关系中。

这大概有两种模式:


1、把人整合进机器



自动化系是清华的王牌院系。

简单来说,从这里出来的博士学霸们掌握一种神力,用复杂的数学计算,设计出流水线的最佳调度系统,实现生产的效率最大化。

从2015年开始,这些原本出现在各大制造企业的专家,出现在了滴滴、美团这样的企业中。

从价值的角度讲,原来一个学自动化的人干十年,也只能覆盖10-20个工厂。但是在美团,你的路径规划系统一分钟就能覆盖全国的外卖小哥。

一位技术专家曾经这样对我说。

几年间,美团的调度系统成型,原本的“人类站长派单制”逐渐切换到了“系统派单制”。(注意,这个动作,仅仅是把一项原来由人做的工作转移到机器身上,没有对现有合作模式进行颠覆。)

派单系统,帮助美团把平均送餐时间从50分钟降低到30分钟,外卖配送量从每天几十万单突破千万单。

这背后是耀眼的生产力进步。

但如果讨论负面效应,它的代价就是把人强行纳入机器的逻辑。

自动化的控制理论讲究不断迭代,提高系统效能。于是骑手们也和系统一起被卷入迭代过程,越跑越快,价值感越来越低。

日光之下无新事,每一波技术浪潮的初期,都会出现这样的操作。“Modern Times”不断成为韵脚。



此时技术的不成熟显露出来,系统自身纠偏能力不足。

1、原来骑手对站长派单不满意,回来就能找到站长打一架。可是现在,站长一摊手:不是我的锅。头顶高悬一个轰鸣的系统,想打架都找不到对手。
2、反过来看,系统也只能把订单完成状况做为反馈,人的情绪数据难以纳入参考。

面对规则的严酷和机器的冰冷,讨论空间消失,人们面前只剩两个选项——“去”和“留”。

困在系统里的骑手只是一个便于观察的样本,更多你我一样的人被困在由系统保证的隐秘“流程”中。

只有GPS认为你肉身到达公司,才能完成签到;
财务系统、销售系统只有相关人员在系统中确认了属于自己的责任节点,流程才能继续运转;
“已读未回”和“DING 一下”更是把人和人的信任撕得粉碎。

流程可以保证现在,但流程给不出未来。

这种状态如果像病毒一样传染,最严重的后果不是“卷”,而是人类责任感、使命感和创造力的崩塌。


2、把机器整合进人



当你从机器一般的白天逃离,享受自己的夜晚时,你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另一个机器迷局。

只要你点亮屏幕,ABC 就有信心对你的大脑来一场粗暴但有效的 Hack。

你打开电商 App,连指头都不用动,屏幕上就出现了你喜欢的商品。这些商品来自复杂的AI测算,使用的数据,当然就是你之前的浏览和购买记录。

你过去的每一次拇指滑动,搜索的每一个关键词,甚至在某个商品上凝视了几秒,都是“呈堂证供”。

这个栏目通常被称为:猜你喜欢。

其实不用猜,你肯定喜欢。而且随着 AI 技术的演进,你会越来越喜欢。

你打开今日头条,里面是你喜欢的新闻八卦。你打开抖音,里面是你喜欢的明星视频。你打开小红书。。。



注意,和“流程系统”一样,“推荐系统”的进步意义也很重大,它激发了很多消费潜能,反过来刺激了商品或内容的生产,给以商业逻辑为根本驱动力的现代社会打了一针大鸡血。

2021年,就在鹤岗5万块的房子里,已经有了带货主播的身影。这些主播恰是通过推荐系统在千万人的屏幕上粉墨登场。

但这背后也隐含了一个让人不安的事实。

不是消费主义让你浪费了钱或者浪费了时间,而是:机器在试图把自己整合进每个人的意义系统。

这是什么意思呢?

人们传统的意义获取是去中心化的:你的朋友会给你推荐一个好餐馆,一个好电影,一篇好文章,也会给你推荐另一个好朋友。你不知道会遇到哪些朋友,你也不知道这些朋友会给你什么信息。

这里的随机性是不可控的。

现在很多人的意义获取依赖中心化的分发:系统给你推荐好餐馆、好电影、好文章,系统就是你唯一的好朋友。

这里的随机性是由系统控制的。

真正的“信息茧房”,不是只吃一种“食物”,而是自己不掌握吃什么食物的“决定权”



但这恰巧抓住了人性软肋,又恰巧吻合了平台企业的商业利益,又促进了经济,于是三方合谋,正反馈不断加剧。

“把人整合进机器”和“把机器整合进人”,进一步使得平台的“秩序封装”成为可能。天无二日,僭越是大忌,这也是平台反垄断的逻辑起点。由于不在本文逻辑主线上,暂且不讨论。

我们说回技术和人。

简单地把新技术融合进旧有的秩序,显得粗暴又创造力不足;但受限于既有经验和能力,绝大多数人又只能适应旧有秩序,爬不到“技术钢筋”之上。

于是,很多人和螺丝裹挟在一起,疯狂搅动,带着疲惫和低意义感度日。

目之所及,人机协作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呢?

有一些样本特别值得观察。没错,就是那些已经站在“技术钢筋”之上的少数幸运儿。




(三)人的觉醒 


“人机纠缠”的解药看似明确:把人和机器相互剥离,让人做一些人所擅长的事情。

那人究竟擅长什么呢?

其实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早已经给出线索。

世界上有两种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的任务是:在确定目标的前提下,找到效率最高的方法。
价值理性的任务是:当多个目标相冲突时,为每个目标的价值进行估值。

价值理性是人的领地。

2021年陈春成的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拿下了各大文学奖项,成为了一个现象。

书里的主人公做了很多不明就里的事情。

比如一个孩子把自己的书桌想象成潜水艇的控制台,每天夜里依靠想象去冒险;比如一个年轻人在老房子被拆之后,费尽心机要把那把已经无用的钥匙藏在一个世人都找不到的地方;比如一个前苏联的乐谱审查官员,在精神分裂中写了很多美妙但“错误”的乐章寄给自己。



故事天马行空,但内核却都涉及对“价值理性”的思考:试卷的题目和想象中的冒险哪个更珍贵?记忆应当以怎样的仪式告别?自由表达究竟是对是错?

对这些命题的思考之所以带给人久违的宁静,恰是因为这些问题不存在唯一的正解。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何勇的歌词,恰是面对这种问题时机器的心境。

一个人类(何勇)在吃盒饭


人的价值理性部分如何发挥优势呢?

2021,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小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机器定义的意义空间里自发挣脱出来,开始追问“我是谁”?“我和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这些诘问会导向“去中心化的意义分发”,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社交”的复兴。



社交复兴之下,我看到三个有趣的现象:


1、社交货币的爆发

我在《老年人已经看到生活的尽头,你却要在这个操蛋的世界里活很久》中说:泡泡玛特们的异军突起,源于人的孤独。

人要找到同类,一个高效的方法就是使用“社交货币”

茅台就是使用广泛的社交货币。在一起喝茅台的人,会默认共享一整套价值体系,大大降低社交摩擦。

盲盒和玩偶也是社交货币,耽美也是社交货币,追星也是,甚至某个节目《脱口秀》、《街舞》都可以是,一个圈子的同道中人可以消磨时光,相互慰藉。



B站汇集众多年轻人,他们更为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个趋势,于是在2020年青年节祭出了短片《后浪》。

《后浪》的描述中,年轻人追求兴趣爱好的新生活和新态度是事实,被指摘的主要是语气傲慢和时机不佳。对后浪的独立思考非常重要。

顺着后浪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兴的社交货币都饱含科技的影子。

随便举几个例子:

虚拟经济层面,最著名的例证当然是比特币,从区块链延伸出的NFT更是比当年的郁金香还火爆。

这背后的支撑,是一整套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治理(DAO)底盘。

2021年大火的 NFT 系列

CryptoPunks



实体经济层面会呼唤更重的科技。

网红商品层出不穷,今天推出,明天爆火,后天可能就卖不动了,这对于背后的“供应链爆发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对 ABC 的技术是巨大的考验。(可以参考《一个包裹背后的爱与智能》,讲的就是京东物流的技术故事。)

而且,所有的社交货币本身得以成为“货币”,都大幅受益于社交网络的技术红利,比如网红打卡点、国潮鞋包、甚至像 GameStop 这样的股票,如果没有微信、微博、论坛这样的社交平台,人们就无法聚集起来。

2021年春天被美国人追捧的“童年记忆”股票 GameStop。


2、RTC(实时通信技术)的成熟

实时通信技术无疑是这两年的明星。

自从疫情降临,没开过视频会议的人估计已经凤毛麟角。你和同事每一帧画面的相互传输,背后都要仰仗 RTC 技术。

但 RTC 可不仅仅是视频的搬运工,它背后藏着顶尖的工程难题。

例如,视频压缩技术可以让人眼看起来没什么变化的情况下,把视频大小压缩到百分之一;视频云可以支持几百人视讯相互传输,在指数级复杂度的情况下保证信号的稳定。

比如在球赛中,只传输每一帧和之前变化的画面,以此来实现高压缩比。


注意,RTC 技术和直播不同,不是像老师发糖一样的中心分发,而是多对多的网状传播。

所以,它绝不只限于视频会议,可以用于一切自然社交互动。

打网络游戏的浅友都知道,你的每一个操作都会成为信号,实时汇总给游戏服务器,然后对所有对手产生影响,你的语音发言也会实时传递到每位队友耳朵里,于是屏幕角落里的“延时”数据就变得非常重要。

还有年初被马斯克带货的 Clubhouse,就是一个多人语音聊天平台,几百人在线收听,十多人语音互动。

有趣的是,Club 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题社交性,每一个主题,例如数字货币、读书、美食,都可以看做一类社交货币,聚集气味相投的人。

有关 RTC 和音视频技术,可以看幺哥的几篇文章《漫谈远程办公史:你宅在家,踩在历史的浪尖上》《你每次打电话,都有一群人躲在背后》《一个播放器背后的危机和博弈》



3、元宇宙的兴起

2021年五一假期,我写了一篇文章《我在元宇宙里蹦迪耍钱18禁》,体验了一把最火的元宇宙“Decentraland”里各色建筑、园林、艺术馆、赌场和游乐场的光怪陆离。

从技术上来说,元宇宙只是将 VR、RTC和传统游戏、商业逻辑拼合在一起的产物,确实没有提供任何飞跃式的技术创新。

但请你注意:2021的时代命题可不是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而是如何不让世界变得更糟。

元宇宙的底层设想,恰是利用视觉、听觉、感觉技术复兴人和人的社交,不让世界变得更糟。

元宇宙 Decentraland


在元宇宙平台上,天南海北的人可以同时拟真地参观艺术展览,可以面对一幅画作和身边的观众实时说话交流(当然他的肉身可能在巴西、澳大利亚,这一点都不重要)。

在元宇宙平台上,世界各地的人可以一起玩游戏,当然网游古已有之,但元宇宙中的游戏可以承载比打打杀杀更丰富的社交细节。Roblox 即是一例。

当然,在元宇宙平台上,身处各地的同事也可以聚集在同一个虚拟办公室里工作,实时说话交流,一颦一笑都能如实呈现(虽然我不知道元宇宙办公究竟是不是个好主意)。

这是元宇宙“希壤”里的冯唐艺术馆。


不夸张地说,现实里的一切都可以在元宇宙里重新做一遍。

为了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搬进元宇宙,一系列“数字孪生”技术正在被召唤。

我们需要数字建模工具链,低成本地扫描现实中的人和物体;

我们需要反身摄像头和动作捕捉系统,把我们的表情动作呈现在 Avatar 身上;

我们需要云计算,实时计算所有人的 Avatar 在虚拟世界的动作轨迹。

我们需要新的 AI 算法和加速芯片,让人工智能承担大部分元宇宙内容的建设;

我们需要更高级的边缘芯片和端侧芯片,用于实时计算图像内容,甚至把图像内容叠加在现实景象之上。

Meta 的元宇宙社交网络
Horizon Worlds


有趣的是,这里的技术并未展现出獠牙,而是人胯下温顺的坐骑。

记住这种感觉,我们等下再详细说。

这里我想先讨论一个观点。

对技术前进方向的一个经典批评就是 Paypal 创始人彼得·蒂尔的那句话:“We wanted flying cars. Instead we got 140 characters.”

我们期待会飞的汽车,为什么却只得到了140个字(Twitter)?

彼得·蒂尔在看望一位失业的前推特用户。


代入元宇宙的场景,大概可以这样说:我们想要的是宇宙星舰,你为啥给我 VR 眼镜?



我想到了儿时《哆啦A梦》里的一个小片段。

慈祥的奶奶给上幼儿园的大雄手里塞了一只玩偶熊。

大雄却生气地问:你给我买的烟花呢?

奶奶说:对不起大雄,现在是夏天,我跑遍了所有市场也买不到烟花。。。只有这个。。。

大雄恼怒地喊:算了!我讨厌奶奶!你走!



谁不想要星辰大海呢?

但手握 VR 眼镜,满脸皱纹的老人却面露难色:对不起,孩子,我只有这个。



对于RTC、VR、元宇宙、虚拟偶像带来的社交革新,我们不妨先接受它。毕竟连抖音、今日头条这种粗糙的精神投喂我们都接受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宽容度之高,放元宇宙一马并非难事。

我们不妨把“人的优势”先放在这里,来看看“机器的优势”。



(四)机器的黎明 


机器技术的“王冠”当然是人工智能。

但“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甚至统治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谣言。

人工智能目前的技术路线完全依赖于大数据统计。一切算法的迭代,只是在提高统计的效率。

而统计学有个天生的 Bug,要想结果有用,要么就严格限定规则,要么就给出大量的样本,最好限定规则的同时还有大样本。

阿法狗下围棋就是一例。围棋规则极简(下棋点位和对弈时长都极其受限),样本还可以通过自对弈无限生成。



阿法狗占尽天时地利,才能干掉顶尖的人类大师。

你已经感觉到人工智能的胜之不武了吧?

之所以要把人工智能的条件限定得这么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目前的技术路线存在一个天花板。

这个天花板就是计算力。

2021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人工智能杀人回忆》

我虚构了一位科学家,利用现有的技术路线开发出可以上阵杀敌的“战争机器人”的故事。

这个科幻里的技术路线四舍五入是可行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训练所需的计算力比人类现有计算力的总和还高无数倍。



这很像我们和星辰大海的关系。

现有的航天发动机基于化学能,且燃烧效率只有20%。用这种发动机造出宇宙飞船,要飞出太阳系,到达最近的宜居星球(如果有的话),都要至少6000年。

你愿意买一张飞6000年的飞机票么?

我们不妨看一个例子。

人工智能目前的最前沿探索是“大模型”,所谓大模型,就是拥有超多参数的人工智能,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巨大的人造大脑。

OpenAI 在2020年推出的 GPT-3 就是最为人知的大模型。

GPT-3 可以在场景限定不那么严格的地方发挥智能,比如可以根据一句话来续写后面的故事。(这看上去就比下围棋有用多了)

下图就是用 GPT-3 模拟和马斯克的对话。



很多国内的大公司也在探索大模型,例如阿里巴巴的 M6 模型,可以根据你的描述自动帮你生成衣服的款式。注意,这个款式之前从不存在,可以被称为某种程度的创造。

比如东北大花晚礼服。



或者丁字棉裤。



但是,这样的大模型如果“急头白脸”地思考一次,就要耗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花上百万只是为了续写故事或者设计衣服,看上去就像6000年的星际旅行一样扯淡。

所以,人们目前只能对模型进行“裁剪”之后再使用,相当于“乞丐版”。

乞丐版的大模型效果仍然由于传统AI,但却没办法突破“通用人工智能”的天花板。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早在2016年就曾说:不要沉浸在人工智能的春天,要小心人工智能的秋天到来。

除非突破计算力的天花板,或者突破现有人工智能的技术路线(目测这两个都极难),未来10-20年内,人工智能都应该归属于机器的范畴,而不是智能的范畴。

鉴于机器的“有限性”,最广泛采用的技术应该是“机机交流”,而不是“人机交流”。

所以,我的结论是,未来10年不是智能时代,而是机器时代。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机器的黎明已经到来。




1、IoT(物联网),就是机器黎明的一个例证。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一个有关未来十年的预言》,说的正是我们国家在泛工业领域的物联网优势。这个预言正在变成现实。

正如人最适合和人打交道一样,机器最适合和机器打交道。

只有机器和机器协作,工具理性才能被发挥到极致。

比如,在工厂的生产线上,所有机器都把自己的状态实时传送到系统,系统不仅能根据数据预测生产进度,还可以预测特定零件的寿命,在零件尚未损坏的时候就及时更换,达到总体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2021年轰轰烈烈的浪潮之一,就是制造业本身大批引进机器人。

机器人可以做质检,机器人可以做组装,机器人可以盘点、巡逻。

人工质检和百度做的AI质检仪。

需要强调的是:

引进机器人的本质根本不是机器替代人(我们刚才已经证明了以现有技术,机器替代不了人),而是替代人机协作中的关键点位,让整个流程更多地由机器完成



这有两个进步意义:

1)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把人机相处模式从“人被机器裹挟”的死路中退出来。


2、全屋智能是2021年“机器黎明”的又一个例证。

本质上,每一个家庭也和工厂类似,由很多设备组成一个系统。

只不过在家庭里,这些设备变成了电灯、窗帘、空调、冰箱、电视、门锁、微波炉等等。

已经有很多厂家在探索,把这些设备的数据同时传给中控系统,根据场景对所有设备进行自动调度。比如白天可以开启“通风模式”(自动打开窗帘、窗户),夜晚可以打开阅读模式(打开台灯,关上窗帘,环境灯光调暗)。

如果你在2021年装修了房子,一定会被销售员推荐做一个全屋智能系统。

这是华为的全屋智能,可以根据时间调整屋内状态。


物联网和5G技术是不能分家的兄弟。因为机器设备不一定会固定在原地,所以有线网络和 Wi-Fi 都不能保证信号的绝对覆盖,只有通过5G基站的模式,才能让设备永远在线。

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拼死也要拿下5G高地的原因。


3、智能汽车就是“移动机器”的一个例子。

未来,汽车上的每一个零部件都会向车载系统实时回传状态,车载系统再通过5G把信息汇总到云端,由此至少有两个天大的好处:

1)每一辆车的每一个部件都可以被纳管,预测故障提前更换,汽车故障会成为一个极小概率事件。
2)每一辆车都被云端系统合理调度,汽车之间可以通信,于是交通事故会成为一个极小概率事件。

以上几个例子,全部是机器之间的良性协作。这样的协作过程不需要人去做螺丝钉,于是人就不会被裹挟。

这里要注意,IoT 技术大多用在相互信任的机器之间的协作。它的前提是:机器之间可以毫无保留互通数据。

注意,分属不同主体的机器,不可能相互共享数据。比如蔚来汽车不可能把旗下汽车的数据共享给人保车险。百度的全屋智能也不会把数据开放给腾讯阿里。

2021年6月,人大通过《数据安全法》,更是明确了数据的神圣地位。

那么,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就不可能了吗?


4、至少有两个黑科技可以用来保证“相互隔离系统之间的协作”。

首先说数据共享,这个黑科技就是“隐私计算”。

《一位科学家的隐私计算史》中,我们就介绍了顶尖的隐私计算专家王爽和他的故事。隐私计算可以做到,在两方互不交换信息的前提下,实现联合计算得出有用的结果。

和王爽一样从事隐私计算方面研究的人,还有很多。



再说利益传输,这个黑科技就是“区块链”。

区块链可以使用“智能合约”,在不用人参与的情况下,完成多个主体之间的利益结算。

举个例子,假如一辆A牌子的汽车开入B商场的地下车库,B商场就可以向A汽车的中控屏推送一条C商家的促销信息。A车主看到了促销,真的去C商家买了一件衣服,在结账的一瞬间,就会触发智能合约:

这件衣服的利润,会按照约定好的比例,在区块账本中自动分配给A、B、C三家。



这种精巧的分配,在传统的商业世界里由人来协调,是很难实现的。

有很多金融机构就在探索区块链的应用,例如我写的文章《微众银行梦见区块链》,就讲了微众银行在这方面的尝试。

你看,机器和机器之间的顺滑协作不是白白得来的,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门技术来填补。

说到这,你已经感受到了“人的觉醒”和“机器的黎明”。接下来,我们可以把二者重新拼接起来,推演一下未来有机会成为主流的人机协作模式是什么样子。



(五)“躺平”和“内卷”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以我有限的经验来看,在经济乏力、全球化退潮和民族主义的联合绞杀下,旧有的人机协作模式在很长时间内都会是主流,人们还将穿越一个10-20年的黑暗隧道。

这期间,作为整体的人类将继续承受惨重的伤亡和激烈的矛盾。

三和大神们,已经少有人提起。


但我们需要在黑暗之中寻找微光。

“个人觉醒”和“机器黎明”这两条技术线路就像技术底层的经纬线,越织越密,更多人正站在新大陆之上,创造出人机协作的新模式。

这个模式也许是:游牧模式。


机器是羊群:有独立协作的能力,完全忠诚于人;
人类是牧羊人:对机器负有责任,也有生杀大权。
人和人之间:因为共同的目标平等地组织在一起,聚散自由。

这种模式自带三个有趣的特点。


1、机器在人之下

这让人完全站在机器之上的模式,其实大家并不陌生。

导航就是这类模式。“志玲姐姐”让你左转,但左边围挡施工,你绝不会撞墙,而是继续前行寻找新路。

高德地图的实景导航。


智能助手也是这类模式,你可以让它提供信息和内容,也可以随时掐断,对方不会说:“您有一个视频即将超时,延迟观看会遭受惩罚。”

与我们所说的相反,在电视剧《Black Mirror》里,就有强制看视频广告的桥段。你感受一下反差。


在ToB领域,也出现了很多人在系统之上的情形。

京东用大数据技术开发了销量预测平台,可以预知一款商品,例如洗发水,未来一天、一周、一月的销量。

此时洗发水的品类经理就可以根据机器的预测来编订补货的计划,甚至可以让机器自动代替人类日常下单补货,人类只要在大促之类销量剧烈波动的特殊时候,才需要关注补货操作。

(可以参考《618:一场横跨10年的供应链战争》



百度的自动驾驶系统也是如此,平常都可以交给机器来开车,但是遇到交通事故或临时管制,如果不压实线或者逆行,车辆就无法脱困,这时候自动驾驶平台就会把控制权交给远处的云代驾司机,由人类帮助车辆驶离。

(可以参考《老司机狂想:自动驾驶变身识途老马》

你有没有发现,当人在系统之上时,就要自然地为事情的结果负责。

这很重要。通过这种人机合作的模式,使命感、责任感、价值感也会慢慢归还给人类。

于是在“躺平”和“内卷”之外,我们有了新选择。

百度的5G云代驾


2、人的独立性

比如,将来一个大学毕业生凭借一个点子就可以创造一个服装品牌,成为CEO;天南海北的设计师可以借助设计系统,在网络平台协作,迅速敲定款式;CEO 一键下单,智能工厂就可以为你小批量生产;所有货物自动对接电商平台,销量好就可以迅速扩产,销量不好就迅速改进设计。

整个过程中最昂贵的生产部分,都由高效的ABC和物联网技术完成,使得整体的成本极低。

再比如,一个创作者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创建自己的元宇宙。在这些宇宙中漫游的体验,就像真的走入《呼啸山庄》的古堡,如同跟着三藏取了一趟真经。

从此,实景乐园不再是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这些资本大鳄的专利。

再小的桃花源也会盈满良田、美池、桑竹。



当然,元宇宙不一定搞得那么宏大,具体到商业模式来说,你可以在街角的商场里开设自己的小店,可以在夜色旖旎的街头开一个酒馆,也可以在丛林之中搞一个剧本杀俱乐部。。。

虽然场景是虚拟的,但它们的功能都是真实的。

总之,在今天,创造一份事业,可能仍像茅台一样珍贵;也许十年之后,就像买瓶江小白那么容易了。

因为有了技术的加持,不增加劳动时长的前提下,每个人可以调动的生产力是过去的百倍千倍。

这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乐观,未来已见端倪。

我曾经探访过阿里巴巴的犀牛工厂,他们的柔性制造流水线可以实现每一种款式的衣服只生产一件,成本却和批量生产一致。(可以参考《绝密计划:我在阿里打黑工》



而正在蓬勃发展的低代码平台和编程工具链,让编程的门槛越来越低。原本要几周编好的程序,现在通过拖拽的方式半小时就能完成。

比现在繁杂千万倍,交织着智能系统、机器人的社会底座正在出现。

“空间属性”在人和人协作中的权重会急剧降低。

我在2021年写了文章《我能想到最赛博朋克的事,就是为设计师造一尊赛博分身》,中间讲到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设计师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妈妈,不得已告别深圳,回到家乡小城,在那里没有设计师的工作,但他却在工业设计平台上接到了来自全世界的项目,疫情来袭,他的收入不降反增。

“时间属性”在人和人协作中的权重会急剧降低。

因为你可以选择白天放松,晚上工作;周中出游,周末工作。

至此,“总部大楼”、“打卡系统”将可能成为旧时代的遗迹。

所有这一切都在为人类松绑:让人从随着传动轴搅动的螺丝变成独立输出价值的个体,通过接口与他人协作。


3、人的接口化

在我们身处的工业时代,一个人的意义体系是稳固的组织所赋予的。

最稳固的意义生产体系也许是“公务员”,

其次稳固的意义生产体系也许是“大公司”。

但是到了2021,历届稳固的意义生产体系都已经饱和。一种稳固程度看上去没有那么高的意义体系逐渐进入聚光灯,这就是“社群”。

在社群里,每个人怀抱一种技能,在让你感觉舒服的社群里工作并获得回报。

社群也许会消失,你也许会退群,但这不重要。技术的发展会让社群沟通的摩擦降低,会有无数个社群,也有无数个人,它们会维持一种动态平衡,不必强求特定的人绑定特定的组织。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可以在平台上接到私家团订单,带领一家人深度游;
假如你是一名程序员,你可以远程在家为不同的人编写程序;
假如你是一名设计师,你就可以同时推进不同公司的项目。



这种游牧和过去的“临时工”有本质不同。它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带有主动性。

于是,每个人都通过视觉和音频技术“实时在线”,成为一个接口(API):

心理咨询师可以随时随地帮全球的病人问诊;歌手可以化做无数分身为全世界孤独的人歌唱;手工匠人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就被收看直播的观众预定;画家的画在元宇宙艺术馆供全世界参观,而他的Avatar就坐在作品旁边和观者实时对谈。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作家,不能实时输出“结果”,而需要用十年打磨一部小说,这也没有问题。一朝出版,你的文字版权会被区块链保护,艺术家对你的作品IP进行改编,每一次与你作品有关的商业活动都会给你带来收入。

这给了游牧人底气,面向全球的“个人接口”让他们不再担心工作的断档和生活水平下滑。

游牧人以更加软糯的方式联合在一起,有弹性,有退路,有选择,不似2021的“中坚力量们”那样苦大仇深。

游牧协作模式,对于个体的要求不是更低,而是更高了。

大学毕业不再是职业生涯的起点,你需要“端到端”终身学习,才有资格一直站在“游牧场”上。

退休年龄不再是职业生涯的结束,也许到了80岁,你仍然需要保持高强度的工作。

这里要注意,新协作模式的诞生,根本不意味着旧协作模式的消亡,也不意味着旧模式的失败。

正如新的地层一定要建立在旧地层之上。

不妨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地球46亿年进化出10种生物的“门”(门是生物的最大分类,可以不严谨地类比成一个个国家),现在都生活在地球上。每个门中具体的物种可能有灭绝,但作为一种大类,不会轻易消失。

自诩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如今仍然要和古老的病毒共存,而且在竞争中并无明显优势。

所以,传统的农业、制造业不会消失;

传统的直播、电商也不会消失;

挤破头的公务员不会消失;

大企业的避风港也不会消失;

人被困在系统中卷下去的现象也注定长久地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下去。



但弥足珍贵的是:科技给每个人手上新增了一项选择权。

大航海时代,即便很多人已经呼吸到大洋彼岸吹来的风,却仍然不敢纵身一跃,只能在旧有的大陆上继续低水平地争夺;而在新大陆仅仅是个虚幻传说时,哥伦布们却已经悬起旗帜,赌上生命追寻新世界的财富和权力。

至此,2021给我们的启示已经昭然:

固守过去,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如果你还年轻,不想靠喝酒和精神毒品度过余生,不妨闭上眼睛,纵身一跃。



(六)把无依之地变成应许之地 


恐怕这就是我们的2021年。

有人仍旧作为电池,有人仍旧作为羔羊。

但总有人吞下红色药丸,砸烂那个温吞的旧世界,总有摩西分开红海,带领信众走出埃及。

(此处删掉52字)

但他们获得了宝贵的作为人的独立精神,如果他们拿起科技的钢枪,组成新的部落,将有机会把无依之地亲手变成应许之地。

新大陆一片荒芜,但希望至美。

(此处删掉92字)

人类历史上,每次范式转移都伴随剧烈的苦难,阻力之强和所需时间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更残酷的是,即便付出这样的代价,99%的人仍然会倒在新世界的大门之外。

我们何以不抛掉人性中珍贵的部分,仍能继续前行?

答案尚未降临人间。

雷声隐隐,如远处的西西弗斯在推动巨石。

但我们永远有权诘问,永远有权等待,在得到答案之前,我们有权不后退半步。

我们的肉身也许会消逝,我们的孩子仍有明天。我们终会等到回答。

多年后,人们也许会回想起2021年,那个阳光并不灿烂的午后。也许会回想起当年我们互道的那句:See you down the road。

2021不够好,但我仍然怀念它。



附 参考文章列表:

《老年人已经看到生活的尽头,你却要在这个操蛋的世界里活很久》
《一个包裹背后的爱与智能》
《漫谈远程办公史:你宅在家,踩在历史的浪尖上》
《你每次打电话,都有一群人躲在背后》
《一个播放器背后的危机和博弈》
《我在元宇宙里蹦迪耍钱18禁》
《人工智能杀人回忆》
《一个有关未来十年的预言》
《一位科学家的隐私计算史》
《微众银行梦见区块链》
《618:一场横跨10年的供应链战争》
《老司机狂想:自动驾驶变身识途老马》
《绝密计划:我在阿里打黑工》
《我能想到最赛博朋克的事,就是为设计师造一尊赛博分身》




直视对手

心怀悲悯



再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史中,是一个倾心故事的科技记者。我的日常是和各路大神聊天。如果想和我做朋友,可以搜索微信:shizhongmax


哦对了,如果喜欢文章,请别吝惜你的“在看”“分享”。让有趣的灵魂有机会相遇,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Thx with  in  Beiji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