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典礼上,国科大校长为她哭泣

欢迎关注 海视楼 2023-08-09

各位读者朋友,最近很多人反映收不到我的文章,原来微信推送规则又改变了。请点击蓝字关注公众号,紧接着点击右上角…设置星标 添加星标不迷路,每天相聚海视楼。

6月是高考月,7月是毕业月,岁月更迭,新老交替。

就在一些网友“花式翻炒”清华大学、“山河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话题的同时,知名度不高、肌肉感很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出场了。

7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雁栖湖校区体育馆举行2023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长周琪致辞。

一到毕业典礼季,高校校长和嘉宾的致辞总是精彩纷呈,标新各异,让人惊叹。与许多极具表现力的激情演说相比,国科大周校长这篇致辞的表达技巧也许算不上出众,但实实在在地打动了人心,打动了楼君。

因为,他为一个人流泪哭泣了!

令周校长洒泪的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中国微电子行业奠基人之一的科学家黄令仪。她带队几十年如一日地公关,打破了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成为了不被别人“卡脖子”的战士;80岁高龄仍勇挑重担,夜以继日工作在第一线,在她和同行的不懈努力下,“龙芯3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保证国家高科技安全,每年至少为国家省下2万亿……

她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黄令仪,1936年生于广西南宁,在九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曾取名廖文蒂。虽然家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时局动荡、战火纷飞,她在幼年时便对山河破碎的绝望印象深刻,早早就埋下“救亡图存、立志报国”的志向。
1958年,黄令仪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后来被推荐到清华大学进修主攻半导体器件,从此,她与微电子学结下终身之缘。

1960年学成后,黄令仪返回华中工学院创建半导体专业,亲自讲授半导体器件与材料课。她还带领一批年轻的教工和学生,风风火火地创建了国内首个半导体实验室。她曾回忆说,“什么都自己动手干,研制出了半导体二极管”。

1962年,黄令仪被调到了中科院计算所工作。为了突破“两弹一星”中的瓶颈,国家成立计算机所二部,专攻微型计算机和三极管等项目,这是中国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

在缺资料、缺设备、缺人才、缺材料的情况下,黄令仪带领团队呕心沥血,成功研制出半导体三极管,就此步入艰难的芯片研发之旅。
1973年,中科院决定研制大型通用计算机。作为集成电路上的载体,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能尽快研制出性能稳定的存储器,黄令仪和团队开始逐一突破.他们研制的芯片,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

1987年,黄令仪所在的研究室再度因为经费紧张而被撤销,黄令仪也随之进入了初创的中科院微电子中心工作,开始CAD的研究。那时候的她,已经年过半百,“阅读门列阵的描述语言,就像读天书一样”。凭借着一股子韧劲,黄令仪硬是一字一句把书本“啃”了下来,还成功地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设计出了一款控制洗衣机的芯片。为了设计出这款芯片,黄令仪呕心沥血,经常在实验室待到后半夜翻铁门回家。正当单位想要批量生产芯片走市场的时候,大家却发现,日本这样的芯片只卖4元一片。

1989年11月,黄令仪受邀参加美国的国际芯片展览会。偌大的会场里,她跑遍了近万个展台,却没有发现一家中国企业。她在日记中写道:“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当即发誓,一定要设计一块高水平的芯片参展,一雪耻辱。
终于,在2000年,黄令仪受邀代表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发明专利博览会,由她设计的芯片还夺得了博览会的银奖。

2001年,65岁的黄令仪已经进入了退休生活。这时,中科院胡伟武教授向全国发出了打造“中国芯”的集结令。他亲自找到黄令仪,邀请她一起搞芯片。面对重重困难,黄令仪还是毅然选择加入龙芯研发团队,成为了项目负责人。

2002年8月10日,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虽然性能上仍有差距,但却真正打破了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

胡伟武回忆说,“黄令仪老师年近八十岁时,依然从早到晚拖着鼠标,盯着屏幕查电路,有人劝她别亲自干。她脱口而出‘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在黄令仪和中国芯片人的不懈努力下,“龙芯3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北斗卫星也装上了“中国芯”,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有报道称,黄令仪的研究让中国高铁复兴号实现百分百国产化,让歼20和北斗都安装上了中国芯,这些都为我们国家每年省下至少2万亿。而且,她主持研发的龙芯3a/3b4000系列处理器,其性能更是直追国际领先水平。

“夏培肃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设立的奖项,旨在表彰那些为我国计算机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女性科技工作者。2020年,中国计算机学会将此殊荣郑重地授予黄令仪,感谢她把大家领进了微电子设计的大门”,以表彰这位杰出的女性为中国计算机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坚守于挫折之下,崛起于不屈之中”。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从二极管到“龙芯”,黄令仪带领一代又一代的芯片人,用青春和汗水,让我国摆脱了无芯可用的局面。
黄令仪的妹妹廖荣蒂曾对记者说,在研发龙芯的这16年里,她明显感受到黄令仪的身体急速衰老,到后期甚至听也听不太清楚了。2013年,廖荣蒂到北京中关村黄令仪的家中去,看到三姐仍旧废寝忘食地搞科研,身体比之前差了很多,便劝她回桂林休养。没想到黄令仪拒绝得很干脆:“我是国家的人,回不去啦。”
2023年4月20日,黄令仪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去世的消息传到家乡,桂林市鲁水村的乡亲父老自发地筹划着要给她塑像立碑,激励村里的后生以黄令仪为榜样,爱国、报国、奉献、敬业。
虽富贵不易其心,虽贫贱不移其志。以通今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百年前,黄令仪的祖父廖藻立下了家训。而黄令仪没有忘记祖父的教诲,以柔弱的身躯、满腔的热情和一颗矢志不渝的中国心,践行了自己当初“匍匐在地,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的誓言。

当一颗心停止跳动,作为个体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当一枚芯片诞生,国家和民族就有了无限希望。
很多人都说,在这个时代,科学家和子弟兵才是最去该追的明星。
向黄令仪老人致敬!
本文综合自网络公开报道,码字不易,请顺手给个点赞、在看,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星辰大海很远    人间烟火很近


轻轻点蓝字,往期也精彩!

“零容忍”之下,10年来哪些贪腐份子被判了死刑?
朱总理上任后大力反腐,却遭遇重重阻力,江主席:我就是你的后台!
  相见是缘, 谢谢你让我“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